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5篇600字讀後感

校園2.32W

老人與海

5篇600字讀後感

桑提亞哥是個可憐的老頭——看上去似乎是的。海明威以自己精煉的語言塑造了這個形象,可以説,海明威並沒有給予老人成功,卻賦予老人在壓力下優雅而堅韌的形象。 老漁夫在海上一無所獲地漂流了84天后釣到了一條巨大無比的馬林魚,這是一條比他的漁船還長2英尺的魚,是在拖着漁船整整兩天兩夜之後才被刺死的。老人的命運似乎並不成功,他又遭遇了鯊魚,經過殊死的搏鬥,馬林魚只剩下一副骨架。 骨骼是精神的支柱,海明威看似沒有讓老人桑提亞哥成功,卻以光禿禿的骨骼奏出了老人生命的硬度。 “我和你奉陪到死”——這個硬漢面對挑戰如是説。暗喻他自身的英雄主義所在,還有他趨向堅韌的力量。故事的頭尾,都出現了名叫明諾林的男孩——他希望繼承老人的事業。何止捕魚的事業要被傳承,這副錚錚鐵骨又何嘗不為我們所崇敬、所供奉、所學習呢。在老人的故事裏為什麼有這個孩子的出現?年輕,象徵着力量和希望,即便是老人,他的內心同樣是年輕的。文中多次描寫到獅子,阿非利加海灘上,獅子在笑鬧嬉戲,它們浮現在老人的夢中,一直在老人的心中,同樣揭示了老人永遠不會老的意志。 海明威的這部小説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和普利策獎。這個骨頭裏留有幾百塊彈片的硬漢作家,恰當地寫出了生命的強度,告訴我們怎麼去面對生、老、並死,告訴我們心該有多寬,如海一般。老人是孤獨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獨的,因為他的意志是那樣的堅強。 不妨將鯊魚看作打擊,吃掉你的成功和幸福。但正如那孩子説的:“它沒有打敗你,它沒有。”一個真正的強者,只能被摧毀而不能被擊敗永不言敗,這就是《老人與海》告訴我們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此外,本書中收錄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倫·凱勒的本自傳性作品,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 她僅僅擁有19個月的光明。假如給她三天光明,她第一天想看看讓她的生命變得有價值的人,第二天想看光的變幻莫測和日出 ,第三天想探索與研究。以一個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夠有三天的'時間看到世界,將會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幫助過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藝術世界。 然而,這麼一個生活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她勸解人們要好好珍惜生命和光明,要善於發現生命中的奇蹟。 海倫雖然是個殘疾人,但是她卻比我們正常人要努力得多,她的進步是我們意想不到的,我們正常人如果都沒有她這麼努力的話,應該感到羞愧。她在書中的那種樂觀健康的態度極具感染力。 海倫讓人們不要對“悲哀”、和“憂鬱”閉上眼睛,就是要直面現實,直麪人生。儘管她善良,但她不迴避世間的陰暗;她客觀、冷靜,具有堅忍不拔的性格和抗爭的勇氣,這也是她另外一個突出的精神品質。我想,她的心靈將永遠留在世人心目中,她那樂觀的情懷將會一代一代永遠流傳下去。 金色的魚鈎讀後感

讀完《金色的魚鈎》這篇文章後,我的眼睛濕潤了,眼眶裏的淚水都要流出來了。文章的一些感人的段落,讓我感動不已。一幅幅感人的畫面,也浮現在我的腦海的前方。

這個故事主要寫的是長征途中一位老紅軍戰士受黨組織的囑託,護送傷員——兩位年輕戰士。走出草地途中,不惜犧牲自己的故事。

當我讀到“老班長手裏捧着搪瓷碗,嚼着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哽咽下去。”的時候,我就像故事中的小樑一樣,好像覺得有王恩鋼針扎着喉管,我感受到了老班長的辛苦,他每天都要當保姆,幫助受傷的傷員,包紮傷口,換紗布,有時紗布沒了,就撕下自己的衣服,撕成一小條一小條的細布,給小樑包紮傷口,他每天又要當勤務員,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打掃一下,每次都會用幾根木棒和一塊破布搭起的一座小帳子,為了讓傷員住得舒服一點。讓風吹不到,雨下不到。老班長為他人付出了那麼多,可對自己來卻是那樣的簡單。

多麼值得尊敬的老班長啊,為了革命事業,寧願自己吃盡苦頭,也要保住這幾位年輕的同志,這是捨己為人呀!老班長為了下一代,解放全中國,這位老戰士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革命事業。而我呢?在現在美好幸福的生活中,還不珍惜糧食,總覺得每一粒飯很容易得來,掉了這一點點沒有關係。回想起來,真對不起每一粒米飯啊!真覺得自己不珍惜糧食!

平時,每天吃飯,我都要在桌子上,地上掉一些飯粒,不好吃的菜,從不會去夾來吃。但是我讀了這個故事後,我深深感到我們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應該珍惜糧食,老班長所吃的東西能和我們的比嗎?他們為了人類的解放事業,歷盡艱辛,我們多麼希望能用自己萬種的米飯去換老班長 手中的魚骨頭啊!希望他能吃得好一點!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