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讀書》原文賞析

校園1.46W

【原文】:

《讀書》原文賞析

讀書

作者:柳宗元

幽沉謝世事,俯默窺唐虞。上下觀古今,起伏千萬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籲。縹帙各舒散,前後互相逾。

瘴痾擾靈府,日與往昔殊。臨文乍了了,徹卷兀若無。

竟夕誰與言,但與竹素俱。倦極便倒卧,熟寐乃一蘇。

欠伸展肢體,吟詠心自愉。得意適其適,非願為世儒。

道盡即閉口,蕭散捐囚拘。巧者為我拙,智者為我愚。

書史足自悦,安用勤與劬。貴爾六尺軀,勿為名所驅。

注音:

yōu chén xiè shì shì ,fǔ mò kuī táng yú 。shàng xià guān gǔ jīn ,qǐ fú qiān wàn tú 。

yù xīn huò zì xiào ,gǎn qī yì yǐ yù 。piāo zhì gè shū sàn ,qián hòu hù xiàng yú 。

zhàng kē rǎo líng fǔ ,rì yǔ wǎng xī shū 。lín wén zhà le le ,chè juàn wū ruò wú 。

jìng xī shuí yǔ yán ,dàn yǔ zhú sù jù 。juàn jí biàn dǎo wò ,shú mèi nǎi yī sū 。

qiàn shēn zhǎn zhī tǐ ,yín yǒng xīn zì yú 。dé yì shì qí shì ,fēi yuàn wéi shì rú 。

dào jìn jí bì kǒu ,xiāo sàn juān qiú jū 。qiǎo zhě wéi wǒ zhuō ,zhì zhě wéi wǒ yú 。

shū shǐ zú zì yuè ,ān yòng qín yǔ qú 。guì ěr liù chǐ qū ,wù wéi míng suǒ qū 。

翻譯:

貶謫幽居絲毫不問世事,每天默默地把唐堯、虞舜鑽研。

從上下千年細察古今世事,其間的蒼海桑田變化萬千。

遇到高興的事便暗自竊笑,感到悲哀時只好無奈淵淵。

裹書的帙套都已解散,書卷的前後緊緊相連。

瘴氣悶人擾亂心境,記憶一天一天衰減。

臨文展書便覺清清楚楚,讀完一卷卻百事無緣。

整天可以和誰去説話?只是與典籍日夜相伴。

疲倦了便倒頭而睡,睡夠了精神又漸漸恢復。

伸着懶腰舒展肢體,吟詠詩文感到心情歡愉。

得意是因為與書中之意契合,並不是想成為世間的大儒。

把書中的道理闡述清楚就閉口,心情閒散拋棄了拘囚的束縛。

那些心機巧妙的人會認為我拙笨,那些聰明的人會認為我愚蠢。

閲讀史書足以使自己快樂,何必為追求名利而勞碌?

珍惜你大丈夫的六尺之軀,不要被名利驅使而喪失了自由!

字詞解釋:

(1)幽沉:幽谷沉論。指詩人被貶在窮鄉僻壤。謝世事:不問世事。謝,謝絕。

(2)俯默:低頭不語。窺:窺探,研究。唐虞:唐堯、虞舜,古代傳説中的聖君。

(3)起伏千萬途:指歷史長河波瀾起伏,千變萬化。

(4)欣:高興。

(5)戚:悲傷。籲(xū):歎氣。

(6)縹帙(qiǎo zhì):用青白色帛做的書套。這裏指書卷。

(7)逾:越過,超越。

(8)瘴痾(kē):泛指南方濕熱蒸鬱引發的各種疾病。瘴,瘴氣;痾:病。靈府:心靈。

(9)臨文:打開書本閲讀。乍:剛剛,初。了了:佛教語,清楚明瞭。

(10)徹:通“撤”,撤除。徹卷:丟開書本。兀(wù):猶兀然。依然還是。

(11)竟夕:一天到晚。

(12)竹素:指書籍。古代在使用紙張之前,文字都刻在竹簡或書寫在絹子上。俱:在一起。

(13)更:百家本注為“‘更’一作‘便’”。

(14)熟寐:熟睡,睡足。蘇:甦醒,引申為精神恢復。

(15)欠伸:伸伸懶腰。

(16) 吟詠 :聲調抑揚地吟詩。心自愉:心裏自覺愉快。

(17)世儒:只會傳授經學的儒生、庸俗的儒生。

(18)道盡:把書中的道理闡述清楚。

(19)捐:除去,拋棄。囚拘:拘囚,束縛。

(20)巧者:乖巧的人。為:謂,説。

(21)智者:聰明,智慧的人。這裏反其意而用之,諷刺那些逢迎投機,爭名奪利的世儒。

(22)勤與劬:指為爭名逐利而奔走鑽營,費盡心力。劬(qū):勞苦。

(23)貴:珍惜。爾:你。軀:身軀。六尺軀,疑為七尺之誤。

(24)名:名利。驅:驅使。

賞析:

參加“永貞革新”失敗後,柳被貶為永州司馬。政治失意,“輔時及物”的理想遭受挫折,他便從政壇轉向文壇:“賢者不得志於今,必取貴於後,古之著書者皆是也。”(《寄許京兆孟容書》)他從小便養成刻苦閲讀的習慣,在永州無政務纏身,因而有更多的時間讀百家之書。由於巨大打擊,精神摧殘,加上水土不服,他未老先衰,三十多歲就身患多種疾病。他在《與李翰林建書》中説:“僕近求得經、史、諸子數百卷,常候戰悸稍定,時即伏讀,頗見聖人用心,賢士君子立志之分……今僕雖羸,亦甘如飴矣。”以為樂,雖然瘦弱飢餓,但感覺像糖漿一樣甜美。還談到對他寫作的幫助:“宗元自國小為文章,中間幸聯得甲乙科第,至尚書郎,專百官章奏,然未能究知為文之道。自貶官來無事,讀百家書,上下馳騁,乃少得知文章利病。”(《與楊京兆憑書》)他深入鑽研儒家聖賢的言論和史籍,廣泛閲讀諸子百家的著作,緊密聯繫現實形成以儒家為主,融匯百家的獨特的思想體系。同時,寫作技能日臻成熟,大量佳作傳之於世,永州10年,成為他創作的黃金時期,這是與他的刻苦攻讀分不開的。

《》是一首五言古詩,寫於元和四年(809),這是柳貶永的重要轉折期。全詩共28句,約分為三層。前六句為第一層,談的起因及收穫。“幽沉謝世事,俯默窺唐虞”。起筆不凡,身遭貶謫,幽谷沉論,遠離朝庭,似乎不問世事,然而默默地讀着聖賢書。“上下觀古今,起伏千萬途。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籲。”詩人博覽羣書,從中知道古今的興替和社會變化的道理,思考歷史長河的波瀾起伏,千變萬化。一會高興,一會悲傷,一會歎氣,與書中人物命運同悲歡。説明作者的感情並沒有麻木,追溯歷史是為了面對現實。中間16句為第二層,敍述了的困擾與樂趣。因為經常翻閲,所以“縹帙各舒散,前後互相逾。”書看的次數多了,裹書的賬套都已鬆散,書卷的前後相連在一起,説明的勤奮。吳文治教授認為這二句的`意思是“把幾種書都攤開,前後翻閲,互相比較。”這樣理解,反映了柳子的探討、鑽研精神。“瘴痾擾靈府,日與往昔殊。”因瘴氣所引起的疾病擾亂了心境,詩人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30多歲就已早衰,疾病纏身,最顯著的症狀是遺忘,“臨文乍了了,徹卷兀若無。”打開書本剛讀時似乎都清楚明瞭,丟開書本又像是一無所知。他在《寄許京兆孟容書》中説“往時,自以不至抵滯,今皆頑然無復省錄。每讀古人一傳,數紙已後,則再三伸卷,復觀姓氏,旋又廢失。”這與詩意互相印證。“竟夕誰與言?但與竹素俱。”一天到晚只有與書相伴。“倦極更倒卧,熟寐乃一蘇。”疲倦了就倒卧在牀上,熟睡後精神遂又恢復,繼續攻讀。“欠伸展肢體,吟詠心自愉。”休息時伸伸懶腰舒展一下四肢身體,聲調抑揚地吟詩心中自覺愉快。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得意適其適,非願為世儒。”王充《論衡·書解》:“著作者為文儒,説經為世儒。”作為崇向堯舜之道的柳子,其思想體系主要是儒學,但對那些只會傳授經學的儒生、庸俗的儒生是不屑一顧的。得意是因為與書中的意義相契合,而並不是想成為世間的大儒。“道盡即閉口,蕭散捐囚拘。”的收穫,不僅在於獲得知識,更在於精神獲得自由,拋棄了拘囚的束縛。後6句為第三層,反映了不為名利所驅、不為世俗指責的心態,體現了詩人“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高尚情操。“巧者為我拙,智者為我愚。”柳宗元的“智愚説”受佛學的影響,也與他的生活遭遇密切相關,內涵深刻、豐富。在詩中,他不為世俗偏見、流言蜚語所左右,公開諷刺那些逢迎投機、爭名奪利的世儒。最後4句立意更深:“書史足自悦,安用勤與劬?貴爾六尺軀,勿為名所驅。”閲讀各種書籍,瞭解聖賢、歷史,已足以使自己快樂,又何必要為追求名利而勞碌奔波!要珍惜你那大丈夫六尺之軀,不要為名利所驅使。

有專家認為該詩寫的是子厚“夜讀”,實質上是其生活的高度概括,是其人生理想的真實寫照。汪森《韓柳詩選》説:“觀此亦可見古人苦志,然樂境亦只在此。”全篇主要是敍述、議論,但寫得“蕭散簡逸,穠纖合度”,“詩亦無窮起伏”,是瞭解柳宗元,研究柳宗元的一首重要作品。

柳宗元文學作品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駢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為六類。

(一)論説: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筆鋒犀利,論證精確。《天説》為哲學論文及代表作。(《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晉文公問守原議》、《桐葉封弟辯》、《伊尹五就桀贊》等為短篇政論代表。)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進步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響,尤是政治失意時,往往向佛教尋找精神上的解脱。

(二)寓言:繼承並發展了《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戰國策》傳統,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醜惡現象。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代表作有《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傳》、《羆説》等篇。)嬉笑怒罵,因物肖形,表現了高度的幽默諷刺藝術。

(三)傳記: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説》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誇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説(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

(四)山水遊記:最為膾炙人口,均寫於被貶後,以永州之作更勝。(典範之作為《始得西山宴遊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作品中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作者幽靜心境的描寫,表現在極度苦悶中轉而追求精神的寄託。至於直接刻畫山水景色,則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以精巧的語言再現自然美。

(五)詩詞騷賦:獨具特色(代表作《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等,均用《離騷》、《九章》體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傷,或寓言寄諷,幽思苦語,深得屈騷精髓。《天對》、《晉問》兩巨篇,則為另一種類型,形式仿照《天問》、《七發》,造語奇特深奧。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關佛教的碑、銘、記、序、詩歌等作品,對禪宗、天台宗、律宗等學説有所涉及。)柳詩現存140多首,均為貶謫後所作。前人把他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內容近於陶淵明詩,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另外一些五古則受謝靈運影響,造語精妙,間雜玄理,連制題也學謝詩。但柳詩能於清麗中藴藏幽怨,同中有異。柳詩還有以慷慨悲健見長的律詩。(如《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江雪》《漁翁》《溪居》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六)作品集:劉禹錫始編柳集《河東先生集》。宋代注本較多,韓醇《詁訓柳先生文集》為現存柳集最早本子。明蔣之翹輯注有《柳河東集》。事蹟見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新、舊《唐書》本傳、文安禮《柳先生年譜》。

柳宗元個人資料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在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説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標籤:賞析 原文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