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大學聯考語文新課標卷近五年試題的特徵和參考分析的論文

校園2.14W

新一輪課改之後,全國有河南、黑龍江、吉林、寧夏、山西、新疆、陝西、海南等八個省份大學聯考使用新課標卷,2012年雲南省也將使用這套試題。本文試圖通過對比分析連續五年寧夏海南卷(即全國新課標卷,以下簡稱為大學聯考新課標卷)語文試題,找出試題命制會考查的重點,以期對教學和備考有所啟發。

大學聯考語文新課標卷近五年試題的特徵和參考分析的論文

  一、對近五年大學聯考語文新課標卷的分析

(一)對比2007-2009年寧夏海南卷及2010、2011兩年的大學聯考新課標卷,可以看出,2011年的語文新課標卷總體特點是:試卷結構穩定,試題內容平和、貼近現實(最為突出的表現是作文題緊貼現實熱點),試題考查點類似,依然強調能力立意

以2011年的全國新課標卷語文試題為例(見表1):試卷結構為ⅰ、ⅱ卷結構,150分滿分。其中ⅰ卷70分,由(甲)閲讀題45分和(乙)選考題25分構成。ⅱ卷為表達題80分,作文佔60分。全卷主客觀題的分數比例是118∶32。

2007-2011年新課標卷的結構基本沒有變化。(個別試題的題號不同)

2011年語文試題能力結構分析如表2。

除個別題考查的能力點與2010年不同外,2011年試題整體上的能力考查也沒有變化。筆者認為,連續五年,從寧夏捲到大學聯考課標卷,試題結構、考查內容和考試説明的考查要求幾乎沒有變化,原因可能是為了新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以此推測,2012年的新課標卷的試卷結構也應該保持相對穩定。

(二)試題新增加的選考內容,並不能真正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

根據考綱規定,語文新課程考試內容分必考和選考兩類。選考題的內容分為“文學類文本閲讀”和“實用類文本閲讀”。文學類包括詩歌、小説、散文、戲劇等文體,實用類包括新聞、傳記、報告、科學小品等文體。對於這兩類試題,以2010年試題為例進行了數據統計。(以下數據節選自《黑龍江省2010大學聯考(教學)分析評價報告》,黑龍江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編,2011年3月)

從統計數據看,2010年選答實用類文本考生所佔比例高達77.15%,佔全體考生的絕大多數;理科生選答實用類文本閲讀的近80%,而文科考生也高達73.84%。第12題(實用類文本閲讀)各小題平均分均高於第11題(文學類文本閲讀),第12題各小題難度均低於第11題,除11題第一小題外,選考題各小題區分度均未達到0.2,區分度很低。2011年大體上與2010年相當。原因之一,現行試卷的長度(接近九千五百字)不允許學生對兩類試題全都認真閲讀思考後做出選擇,只能是在考前就做出了決定。實際教學中,為了提高複習的效率,部分學校和教師就替學生選擇好了答哪一類題。原因之二,實際批分情況相差懸殊,文學類文本閲讀題得分較實用類低,2010年兩者平均分相差4.72分。選擇文學類文本的考生很難獲得高分,現實的情況促使許多學生選擇得分更為保險的實用類文本閲讀。這樣,命題者所希望的讓試題體現學生個性與興趣發展需要的願望在很大程度上落了空。

  二、對新課標卷試題的具體評析及應對策略

(一)第一題:現代文閲讀題

五年試題之對比如表3。

結論:考查內容類似,均為節選編制的文學文化類文章。考點、分值、題型固定。出現最多的考點是篩選並整合信息,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分析歸納。2010年和2011年較為突出。

複習策略一:現代文閲讀最應該選取的題材是文學類的,其次為歷史學方面與文化傳統比較貼近的文章,再次為教育學、經濟學、法律學、美學、倫理學方面以及其他社科類的文章。同題材材料多加練習,改變學生對此類文章拒絕的態度。

複習策略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題指導。在解題方法的訓練與指導上,重點訓練學生篩選信息、分析歸納理解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針對某一類試題要綜合列舉考點所涉及的試題的問法,讓學生一見到題目就知道並能夠掌握最基本的做題方法。

複習策略三:進行有重點的考點訓練。論述類文章選文的特點決定了必須要認真複習“篩選信息、分析歸納理解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把握文章主旨”。因為論述類文章明顯是有一個論點證明説理的過程。本題在要求獲取信息的同時,還會要求考生對所選文章內在的論證邏輯關係要有準確把握。從試題分析看,分析歸納理解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把握文章主旨,得分不容易,2010年第3小題答對的學生僅為13.99%。在複習時要重點掌握這個考點。

(二)第二題:古代詩文閲讀

1.文言文閲讀(四道題共19分),五年試題對比如下頁表4。

結論:所選試題材料均為人物傳記,均選自二十四史。考查重點為:能準確理解具體語言環境中詞語的含義;在疏通文句基礎上,能準確篩選文中的基本信息,概括主要內容,把握文本所寫人物情況及其所做的事,歸納要點;理解全文,明確人物的優秀品質以及他人或作者對人物有怎樣的評價等;翻譯文句。

複習策略一:重點熟悉古代散文中的人物傳記。從材料特點——古代優秀人物的成長檔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與做題習慣,歸納做題方法,掌握解題技巧。

複習策略二:要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理解文段的能力,複習不能死扣字詞。2011年試題第4題所考查的“斂”字,不在大學聯考120個實詞之內。“斂兵”的“斂”當“停止”講,在高中課本中沒有出現過。此題考查的.是學生根據語境推測詞義的能力。考生要根據語境,聯繫自己熟悉的詞義,由已知推出未知。

這五年內,只有2008年考的“許”在考綱120個常用字內。所以,複習要強調整體閲讀理解,不要陷於題海之中。

2.古代詩歌閲讀(兩道題共11分),五年試題對比如表5。

結論:五年之中所選材料詩多詞少(詩4首,詞1首),元曲則沒有出現。宋詩多唐詩少,名家名作少。沒有出現對比鑑賞的題型,考查點主要設在意象、意境、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的綜合考查上。2012年詩歌鑑賞選材,範圍應該不會是宋詩,唐詩和詞應該是重點,兼以明清詩詞。《詩經》和樂府的可能性不大。選擇的詩人可能還是不太熟悉的。從近兩年試題看,2012年試題考查的重點還應該是對詩歌主旨情感的把握。

複習策略:注意三種技巧——煉字題、意象意境題、表現手法和作者思想感情題的訓練。

3.名篇名句默寫(6分),五年試題對比如表6。

結論:五年中前兩年高中和國中教材平分秋色,各考兩個;後三年出自國中的明顯多於出自高中的。所選考查內容均出自《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推薦背誦篇目。就涉及的朝代而言,先秦4、唐7、宋4,三國和五代各1,以唐居多,其次是先秦和宋代。就涉及的題材而言,詩歌7、詞2、文8。複習策略:國中教材還要“温故而知新”,學情發生變化,高中學生國中文言文的底子不如以前的學生。經典篇目要特別重視,重點記憶。大學聯考出題“傾向於大家的作品,偏重先秦典籍和唐宋詩文。2011年所考查篇目的作者中共有43位,出現2次以上的有19位。其中孔子(僅代表作《論語》、《詩經》兩部作品,而非確切作者)和蘇軾的作品考查了7次,李白、辛棄疾的作品考查了5次,屈原、陶淵明、王勃、白居易的作品考查了4次”。(張斌《2011年大學聯考名句默寫考點分析》,載於《考試》2011年8期)

選考題:

(三)第三題:文學類文本閲讀

五年試題對比如表7。

選擇題和主觀題相結合。第一個題是五選二的客觀選擇題,分值5分,第二、三個題是主觀簡答題,分值均是6分,第四個題是探究題,分值8分。2007年和2008年的題號是11到14,2009-2011年是11(1)~(4)。(實用類文本閲讀同)

結論:雖然文學類文本閲讀可選擇的是“中外文學作品”,可從已考試題看,所選的都是小説。閲讀量大約1500字以內,以主觀題(簡答和表述)為主。考查主要涉及表達技巧的作用和人物形象性格分析。環境描寫、語言的鑑賞、文章佈局和材料方面沒有涉及。文學類文本閲讀五年內考的全是小説,2012年應該不會選擇中國當代小説,可能會是外國小説或者中國古代小説。

現代文閲讀,是考生失分較多的題。雖然考試題的設置幾乎沒有變化(可以比較2009與2011年同為中國當代小説閲讀試題),但是學生還是很難對現代文閲讀形成明晰的答題思路。歷年大學聯考題中現代文大閲讀與詩歌鑑賞和作文並列為學生失分的重災區。

複習策略:選考題的出現,為學生有所側重地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提供了更大範圍的可能。文學類文本閲讀能夠很好地考查學生“個性化感悟、多元化解讀和自主選擇並有創意地表達”的能力。但學生能夠讀懂卻很難形成很明晰的書面表達,這個問題應該是複習時着力解決的問題。

複習的重點應該放在以下幾個方面:小説故事情節的梳理概括,主要人物形象的鑑賞,表達技巧和語言風格的把握,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審美取向的評價,對作品中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探究。關於“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閲讀和有創意的解讀”這個考點,筆者認為要遵行文本為本,分析貼近主流思想,不作驚人之語,不建議進行獨闢蹊徑的個性化解讀。在這種探究題中,考生容易無視文本自由發揮,脱離語境任意升發,對文本的把握容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應該訓練學生“立足文本,切忌因背景閲讀而先入為主”,“鑑賞主題還是探究閲讀都必須緊扣語境,從具體語境中整合有效信息”。

文學類文本閲讀,應培養學生正確的閲讀方法。訓練學生真正讀懂作品,要強化學生閲讀的速度,在快速閲讀中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主題。

強化反思意識。現代文閲讀題不是做的多了就好,還是要注意“度”的問題。現代文閲讀題應該讓學生有意識地對照思考自己思維角度與參考答案不同的地方,應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專題訓練,讓學生對所有的考點心中有數,對於試題的問法能做到歸類熟記。

(四)第四題:實用類文本閲讀

五年試題對比評析如表8。

結論:這五年的考查重點沒有變化,集中在對文中重要詞句的理解和信息的篩選兩個方面。其中,對文中重要詞句的理解出現兩次,有3道題(2007年1道題,2010年2道題),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能力的考查連續出現四年共計7道題(2007年1道題,2008年、2009年、2011年各有2道題)。

近五年實用類文本的閲讀探究題如表9。

結論:前兩年還使用“探究”的字眼來設題,近三年已改為“給你什麼樣的啟示”“談談你的看法”等設問方式。問法的改變説明所謂的探究是無法給出明確界定的,於是悄然變成了一個大的簡答題,但是還要戴着“探究的面具”。

複習策略:對於探究類的題目,要仔細分析文本,不要脱離文本而泛泛論述自己對人生價值的理解和感受,光談一些大道理。學生應養成答此類題的思維習慣。

第ⅱ卷表達題

(五)第五題:語言文字運用

五年試題對比評析如表10。

結論:語言表達題試題類型固定,試題考點多有重複,近五年均有成語、病句、句子仿寫、修辭、語句銜接,每一年又都有小的變化,2007年和2010年的補寫,2008年虛詞填空,2009年應用文改錯,2011年的長短句變化,體現了大學聯考試題“穩中有變”的特點。

複習策略:強化訓練成語病句是必要的。要適當引入相關語法知識。

(六)第六題:寫作

五年試題對比評析如表11。

2011年作文命題特點:

1.關注熱點,出人意料

該作文關注社會熱點,選取了兩則有關中華崛起的材料,時政性強,要考生結合現有知識對於中國的社會發展作評説。這種極為罕見的情況可能是為了迎合建黨90週年大慶。換個角度,這未嘗不是大學聯考作文對“文以載道”精神的呼籲,對作文寓言和抽象化命意的泛濫帶來的脱離現實、無病呻吟、言之無物、虛空文風的否定。

2.立意明確,角度多選

只要圍繞“中國的崛起主要有什麼值得稱道和關注的特點”這個中心來寫基本上都是符合題意的。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比較廣闊,“經濟發展、國際影響、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進程和開放程度”。考生能夠從以上任意一個或者幾個方面切入,結合自己對社會的觀察和思考,進行具體闡述。但這也給學生作文提出了難題,學生很難把握這麼大的題材。

3.貼近考生,哲理思辨

2011年大學聯考作文,符合新課標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要求。作文題中所涉及的內容,無論是“經濟發展、國際影響、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進程還是開放程度”,都比較貼近考生,為考生所熟悉。考生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悟,找到構思立意的切入點,有話可説,有感可發。在命題的深刻性上也考查考生是否具有一分為二看問題的能力。西方在警惕中國,我們要居安思危,樹立擔當意識、憂患意識。這樣的作文對於只讀書,不關注現實生活的考生還是有難度的,給所有教師的啟示是不能再“教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