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認識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

校園2.07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

認識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1

教學目標:

1、整理和練習圖形和變換,鞏固平移和旋轉的表象

2、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互相幫助的合作意識。

重點難點:

畫平移的後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數平移距離

1、觀察43頁第一題,讓學生説一説怎麼樣數平移的距離。

2、動手塗顏色。

3、讓學生説説是怎麼樣找到那條船的。

二、畫平移後的圖形。

1、先讓學生給43頁第二題的四個點標上記號。

2、問學生,圖形移動3格上邊的點移動幾格?圖形的大小還是保持原來的樣子嗎?

3、學生討論,該怎麼樣畫平移後的圖形。

4、學生彙報方法。

5、老師總結:先找好四個點移動後的位置,再把四個點連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個平移後的圖形。

6、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第2題的兩個要求。

7、獨立完成44頁第5題。

三、判斷練習

1、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和旋轉。

2、判斷哪些角是直角,鋭角和鈍角。

四、動手操作

1.自己動手或小組合作完成45頁的做一做。

五、動手完成剪一剪。自學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學反思:

結合動手操作,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現象。強調無論怎麼平移,方向是不變的這個道理。

認識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2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80-89頁的例1、例2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判斷、舉例等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並會直觀地區分這兩種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感受平移的幾何特徵

3、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同學善於觀察的習慣和動手實踐、發揮想象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同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正確認識平移和旋轉的特點,正確判斷平移和旋轉運動。

【教學難點】

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現象正確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感悟平移的實質。

【教學準備】課件、大小轉盤、做風車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發現新知

1、在遊戲中發現

談話:這是無錫融創樂園,現在謝老師帶領大家再去玩一玩。

小結:同學們玩得好開心啊,我們開始上課吧。

2、在模仿中發現

引導:同學們,玩過模仿秀嗎?比比誰模仿得更像!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能夠發現數學,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選用孩子熟悉且感興趣的遊樂場情境,讓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越貼近生活的教學情景,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越能讓學生對本節課即將學習的知識更深刻。】

二、感知運動,發現分類

(一)在感知運動中發現

1、感知運動

提問:①號火車車廂②號電梯③號電風扇葉片④號直升機的螺旋槳⑤號國旗⑥號鐘面上的指針分別是怎樣運動的?

2、嘗試分類

提問:這些物體的運動相同嗎?你能將它們分一分類嗎?

(二)在探索平移中發現

1、分一分

2、你能給這些物體的運動起個名字嗎?

3、平移是怎樣的運動?你能用手勢表示嗎?

4、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現象?

5、這些平移現象有什麼共同點?

揭示:像這樣,沿直線的運動都可以看成平移。(板書:沿直線運動)

6、遊戲環節

小結:只要物體沿直線運動,都可以看成平移。

7、這些平移什麼不變?什麼變了?

小結:平移時,物體的大小形狀不變,位置改變。

(三)在探究旋轉中發現

1、像這些物體的運動都可以看成旋轉。

提問:你會用手勢來表示旋轉嗎?

2、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旋轉現象?

提問:這些旋轉現象有什麼共同點?

揭示:繞一箇中心轉動的現象可以看成旋轉。

3、同桌活動:轉動轉盤

提問:剛才的轉法有什麼相同點?

小結:我們可以這樣轉,也可以這樣轉,都是繞着一箇中心在旋轉。

4、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平移和旋轉。

【設計意圖:平移和旋轉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運動,安排了兩個環節分開教學,有助於學生更清楚的辨清兩種運動。強調用手勢表示,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兩種運動的不同形態。針對兩個運動,分別設計了兩個遊戲環節,使學生對這兩種運動的認識更深刻。】

三、鞏固內化,練習發現

1、第一關:小寧的一天,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播放視頻)

小結:平移是沿直線運動。旋轉是繞一箇中心轉動。

2、第二關:哪些智娃可以通過平移和最右邊的智娃重合?

問:2號智娃行不行?為什麼?

小結:是呀,物體平移時,大小形狀是不變的。

3、第三關:棋子游戲。

(1)平移2格。

提問:都是平移2格,為什麼你們的棋子位置會不一樣呢?(生答)

揭示:原來,是因為平移的方向不一樣。

(2)向東平移

提問:都是向東平移,怎麼棋子的位置又不一樣呀?(平移的格數不同)

揭示:哦,平移時不僅要注意方向,還要注意平移的距離。

(3)向東平移3格,再向南平移2格

提問:平移後的棋子,在原來位置的什麼方向呢?(東南方向)

【設計意圖:安排了三個闖關環節,第一關我結合書本給出的圖片拍攝了一連串的情境視頻,更加形象的讓學生辨別平移和旋轉。後面兩個闖關題型是平移,學生接觸不同的題型,也有利於他們對於學習內容的清楚認識】

四、全課總結,發現生活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平移和旋轉,你有什麼收穫?

2、我們學習了平移和旋轉有什麼作用呢?

欣賞:它們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讓我們來欣賞一下。(播放舞蹈視頻)它們還被廣泛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幫助我們生產、運輸、發電呢!(欣賞圖片)

3、同學們表現真棒!你們想動手做一個風車嗎?請看視頻

提問:這兩個風車旋轉時有什麼不同?

小結:的確,這兩個風車的旋轉方向不同,但他們都是繞着一箇中心在轉動。你們真是一羣善於發現的孩子!

今天的課我們就上到這裏,下課!

【設計意圖:全課收穫總結後安排了一個動手做的活動。風車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學習玩具”,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屬於自己的風車,最後提問學生旋轉的.共同點,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鞏固了本課的知識點,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有助於學生自我內化昇華。】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平移和旋轉的初步認識,在這之前學生已學過了認識前後、上下、左右,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見到很多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現象,在他們的頭腦中已有比較感性的平移和旋轉意識。我選用了一些典型的例子和實物圖片,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和比較中感知平移和旋轉的基本含義。讓學生從中找出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幫助他們從不同角度認識、積累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兒童的注意力有強烈的直觀性和色彩性的特點,容易被生動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在開始上課前,我設計了一個小朋友都熟知融創樂園為課前導入,讓大家動一動,玩一玩,在玩中明確如何用手勢表示平移和旋轉,為接下來正式上課做準備。

練習部分,採用學生感興趣的闖關主題,第一關“小寧的一天”,我將教材上第一題獨立的8張圖串聯成一個小情景,拍攝成視頻剪在一起,形象生動地讓學生更清楚的區分哪些運動是平移,哪些是旋轉。並強調旋轉的中心和平移的方向。第二關,我把教材第二題圖片換成學生熟悉的我們學校的智娃,親切生動,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進去。第三關“棋子游戲”設計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只給出格數,不給方向;第二層次,只給方向,不給格數。讓學生知道,平移時不僅要看方向,還要看距離。第三層次,緊扣教材給出的問題,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判斷現在棋子在原來的什麼位置。

總結全課時,提到學習平移和旋轉的作用,不僅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還幫助我們生產運輸和發電。動手做環節也是學生最期待的環節,在做中學,在玩中學。

這是一節很有意思的課,學生喜歡上,我相信每一節數學課都可以讓學生喜歡上。

認識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3

教學內容:

新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圖形的運動》的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瞭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2.使學生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在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3.能積極參與對平移和旋轉現象的探究活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對身邊平移和旋轉有關的某些事物的好奇心。並欣賞圖形經過平移和旋轉變換所產生的美。

教學重點:能正確判斷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

1.能感知旋轉運動的特點。對沒有旋轉到一週的物體的判斷,如盪鞦韆等。

2.建立學生的空間觀點,辨認簡單圖形平移後的圖形,發現原圖形與平移後的圖形間的關係。並能在方格紙上判斷平移的圖形。如小房子的平移。

前置作業:

1.星期天,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遊樂場坐一坐摩天輪、纜車、旋轉木馬、玩一玩滑梯等大型玩具。想一想,他們是如何運動的?你能用手勢表示出他們的運動方式嗎?

2.用你的語言説一説,什麼是平移,什麼是旋轉?

3.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和旋轉運動?邊説邊用動作表示出來。

4.和小組的同學合作探究:

①物體平移的時候,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我發現:

②物體旋轉的時候,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我發現:

佈置作業時間:上本內容前一週安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前置作業1。星期天,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遊樂場坐一坐摩天輪、纜車、旋轉木馬、玩一玩滑梯等大型玩具。想一想,他們是如何運動的?你能用手勢表示出他們的運動方式嗎?

師:這些玩具的運動方式相同嗎?你能按運動方式的不同給它們分分類嗎?

生:他們倆的運動方式不相同,把滑滑梯、纜車分一類,旋轉飛機、風車分一類。

2.前置作業2。用你的語言説一説,什麼是平移,什麼是旋轉?

師:像滑滑梯、纜車這樣都是沿着一條直線在移動,這種運動方式在數學上我們叫“平移”,像旋轉飛機、風車都在繞一個點或軸為中心轉動,這樣的運動現象在數學上叫“旋轉”。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移和旋轉”。(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

(一)加深對平移、旋轉的認識

1.出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像圖片,學生判斷。並能用標準的數學語言來描述。如:推開窗户的動作是平移現象,拉抽屜是平移現像,拉出拉桿箱的動作也是平移等。

師小結:通過的剛才的學習,大家知道了什麼是平移?什麼是旋轉?

2.前置作業3.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和旋轉運動?那你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邊説邊用動作表示出來。

(二)、教學例2(體驗圖形的平移)

1.小房子平移。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研究的都是生活中的物體的平移現象。那圖形怎麼平移呢?請看大屏幕。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前置作業4.①物體平移的時候,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師:平移後小房子的方向和大小沒有變,位置發生了變化。

2.完成書上33頁第4題練習。

3.完成書上34頁第5題練習。

(三)、平移旋轉的應用

課件展示單喜變雙喜、倒“福”變正“福”,花瓣變花朵,讓學生體驗了平移和旋轉在生活的作用。

師提出問題:

前置作業4.②物體旋轉的時候,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師:物體在旋轉的時候,形狀和大小沒有變,運動方向發生了變化。

三、練習延伸

1.體驗在方格紙上平移圖形。

仔細觀察:這座小房子向那個方向平移了幾格嗎?説出你的判斷方法。

2.練習。

把向右平移4格後得到的圖形塗上顏色,(判斷小船平移幾格。)完成在題卡上。

四、歸納總結

1.走進生活:欣賞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2.説一説,這節課你知道了什麼?用什麼方法學習的?今後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認識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和教材實例,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並能直觀地區別平移和旋轉現象。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聯繫生活經驗,讓學生體會平移與旋轉的特點,培養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能區別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看一看

師:同學們,這是哪呀?(貴安歡樂世界)去過嗎?歡樂世界裏有許多的遊樂運動項目,讓我們一起走進遊樂園,跟着比劃比劃它們是怎麼運動的?(播放)

2、分類。

師:這些遊樂項目的運動方式相同嗎?你能根據它們的運動方式分分類嗎?

師:想好後可以和同桌互相説一説,你是怎麼分的?

誰上來分分類?

小結:只要是沿一條直線移動,都叫平移。(板書:平移)

二、動手操作理解平移旋轉的本質

一)平移

活動一:平移一座房子

過渡:其實平移還藏着一些小祕密呢?大家想不想一起去找找?

操作看這是一座房子,誰想上來平移它?

觀察:房子在做平移運動時你發現了什麼?

活動二:平移幾座房子

1、讀題平移小房子可以得到哪幾號房子?想一想,可以和同桌説一説。

2、依據平移的特點判斷。

生答後問:為什麼選這三個?1號為什麼不選?2號?5號?6號?

3、小結:物體在平移後,什麼不發生改變,什麼改變了。

4.如果到4號房子怎麼平移?

√師:不管是平移一次還是兩次,小房子的運動路線都是什麼樣的?(直線運動)

二)旋轉

1、理解旋轉概念

1)談話:同學們,剛才我們認識了平移現象,還知道了平移的祕密,我們還見到了另一種運動現象,是什麼呀?(旋轉)

2)旋轉是怎樣運動的?

3)點視頻,再來觀察。

生:中間有個點,圍着它轉

4)師:是的旋轉總是圍着一箇中心在轉動。

5)轉一轉。如果轉動小房子,這些還不變嗎?什麼變了,什麼不變?

活動三:旋轉陀螺

A、圓形陀螺(師生共同操作)

師:想不想動手體會一下旋轉?

B、呈現正方形陀螺和不規則的陀螺。

師小結:是呀,孩子們,物體在旋轉時總是繞着中心在做圓周運動。(板書:圓周運動)

3、揭示課題:

師:學了這麼多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們今天這節數學課的課題是?(板書課題:平移和旋轉

三、走進生活加深理解

1.體驗平移與旋轉。

2.師:孩子們,平移和旋轉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辨一辨,如果是平移,請出示“—”的手勢,如果是旋轉,請出示“○”的手勢。

3、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和旋轉現象?

四、總結梳理、拓展延伸

欣賞視頻《徐州古建第一移》《美國設計師的魔方大樓》,體會平移的應用價值。

談有什麼感受?

認識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5

【教學內容】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80~82頁。

【教學設計】

一、分層體會初步感知

1.直觀感知,嘗試分類。

(出示視頻:火車開來了、電扇轉動了、電梯在上下移動、國旗上升、飛機的螺旋槳在轉動、鐘面的指針在轉動)

師:它們的運動方式相同嗎?(生:不同)你能根據它們運動的方式把它們分分類嗎?

追問:你是怎樣分類的?

預設:火車、電梯、國旗分為一類;電扇、飛機、鐘錶分為一類。

【設計意圖:教材的編排是先從生活現象中依次引出平移與旋轉,然後在練習中讓學生區分平移與旋轉現象。實施教學時把這兩種運動現象混在一起,讓學生先分類再分別教學,可以使學生從整體上先感知這兩種運動方式,有效地進行了分類思想的滲透。】

2.分層體會,認識平移。

第一層次:藉助現象,初識平移

為什麼要把火車、電梯、國旗這些物體的運動分為一類呢?你能用手勢比劃出這些運動方式嗎?誰來演示給大家看一看呢?這些物體的運動有什麼相同的方呢?

預設:它們的運動軌跡都是直的。

總結:像火車、電梯、國旗這些物體的運動方式,在數學上叫做平移。

第二層次:動手操作,理解平移

師:知道了什麼是平移,讓我們來玩一玩平移運動。把數學書從課桌面的左上角平移到課桌面的右上角,如果把這塊黑板看作桌面,誰來試一試?如果將數學書從右上角平移到左下角,你想怎樣移?

預設:一是先向下再向左;二是先向左再向下;三是斜着平移。

提問:像這樣斜着移動是不是數學上的平移呢?小組討論。

追問:這樣移動是不是沿着一條直線在運動?

追問:你能把書本平移到地面嗎?這樣移動叫不叫平移呢?(是平移)

小結:原來平移數學書時,可以左右,可以上下,還可以斜着移動,只要數學書是在直着移動,這種運動方式就叫做平移。

【設計意圖:第一個層次是觀察比較,第二個層次是活動操作,通過教師的點撥,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物體只要是直着運動,這種運動方式就是平移,平移的方向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讓學生在一開始就對平移有準確的認識。】

3.分層體會,認識旋轉。

第一層次:藉助現象,初識旋轉

提問:為什麼你們將電扇葉片、飛機螺旋槳、鐘錶指針這些物體的運動分為一類呢?你能用手勢表示這些運動嗎?誰來演示給大家看一看。

師:下面我們做個鐘面演示一下指針是怎麼運動的,誰能幫我把指針裝上去?指針固定在哪個地方呢?

引導學生觀察:這個指針繞着誰在運動?(指針繞着中心運動)指針運動的時候,中心有沒有動?(中心不動)

師:螺旋槳和電風扇上有固定的中心嗎?誰來指一指固定的中心。

總結:像這樣圍繞一個固定中心在轉動,這樣的運動在數學上稱為旋轉。

第二層次:動手操作,理解旋轉

談話:認識了旋轉,我們一起來玩一玩旋轉吧!

出示鐘面轉盤:

(1)把指針從指向A旋轉一圈。

提問:誰來比劃一下?指針旋轉時,中心在哪裏?還可以怎樣旋轉?

小結:像這樣,跟鐘面上時針旋轉的方向相同,叫順時針

旋轉;反過來則是逆時針旋轉。

(2)把指針從指向A旋轉到指向C,從指向B旋轉到指向C。

提問:沒有轉一圈,只旋轉了半圈,叫不叫旋轉呢?從B旋轉到C,怎麼旋轉最方便?(從指向B順時針方向旋轉指向C)

(3)指針上有一個點(課件演示指針隱去),圍繞中心轉動一週,這叫不叫旋轉呢?

小結:不管轉動整圈還是不夠整圈,是逆時針還是順時針在轉動,是指針還是指針上的某個點,只要是圍繞一個固定中心轉動,這種運動方式在數學上都叫旋轉。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旋轉的現象初步認識旋轉,在給鐘面安裝指針的過程中認識到旋轉是圍繞一個固定中心在轉動,通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認識到旋轉的本質特徵,深入理解旋轉的含義。】

4.觀察點撥,體會本質。

教學想想做做2:哪些樹葉通過平移可以和綠色樹葉重合?把它們塗上顏色。

提問:你是怎樣找到的?(形狀一樣)平移後圖形的什麼沒有變化?什麼發生了變化呢?

預設:圖形的形狀、大小、方向沒有變化,位置發生了變化。

提問:中間這片樹葉的形狀大小跟它都是一樣,又是因為什麼不行呢?(因為方向不一樣)那你能讓中間的這片樹葉跟它重合在一起嗎?為什麼要旋轉一下才能跟它重合呢?旋轉的過程中什麼發生變化,什麼沒有變呢?

預設:旋轉後圖形的方向變化了,形狀與大小沒有發生變化。

小結:原來平移能改變物體的位置,旋轉能改變物體的方向。

【設計意圖:結合這道題,注重點撥引導,配合學生觀察,使學生對於平移與旋轉的本質特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5.肢體體驗,加深感知。

跟着老師一起來做運動,向左一步,原地一圈,向右一步,舉個手。這叫平移還是旋轉呢?

小結:看來只要我們運動,平移和旋轉就會出現。

6.鏈接生活,拓寬視野。

在生活中你見過這樣的現象嗎?説給同桌聽聽吧!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平移和旋轉的現象,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做平移與旋轉運動,引導學生聯繫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欣賞美妙的平移和旋轉畫面,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

二、分層練習,提升認知

1.教學想想做做1。

分別出示,學生快速辨析。

點撥:光驅托盤在彈出或退入時的運動是平移,光驅工作時的運動是旋轉;水龍頭上的開關在打開或關閉時的運動可看作旋轉,水流下的運動可看作平移。

2.教學想想做做3。

提問:黑棋子向右平移3格,是指平移前與平移後之間是3格嗎?組織學生在課件上平移棋子,搞清楚平移3格的真正含義。

組織學生將黑棋子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

提問:如果想把這枚黑棋子放回原處該怎樣平移呢?

小結:在移動棋子的時候,要根據指定的方向,一格一格地數,最後定在哪一格,棋子就落在那一格的上面。

3.小小設計師。

談話:看,這是一個四邊形(菱形),繞着其中的一個端點旋轉,得到了一幅美麗的圖案,然後再將這幅圖通過平移形成了一條花邊兒(PPT演示)。

談話配合課件演示:其實,平移和旋轉的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還大着呢。(播放圖片)瞧,這些是平移得到的畫面,這些是旋轉得到的畫面。通過平移和旋轉,一幅幅絢麗多姿的圖案就呈現在我們眼前,這真是一種美的享受!如果你是設計師,你能用平移和旋轉的知識設計出美麗的圖案嗎?學生自由設計。

三、反思梳理,深化認識

總結:數學上的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只要我們恰當運用它們,就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認識平移和旋轉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6

教學內容:

教材30頁例2、31頁例3和做一做及練習七4、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生活實例,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並能正確判斷平移和旋轉。

2、利用原有的工具,畫出平移後的圖形。

3、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區別平移和旋轉現象。

教學教法:

觀察法與分析法。讓學生通過具體事例的觀察和分析平移與旋轉現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師談話: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在遊樂場中認識軸對稱圖形,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遊樂場,去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

播放遊樂場動畫視頻。(視頻中包括:開火車、旋轉飛機、纜車和滑梯等遊樂項目。)

提出觀察要求: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看看畫面上都有哪些物體在運動,它們是如何運動的?(課件出示遊樂場的情景圖:開火車、旋轉飛機、纜車和滑梯等)

提問:這些項目大家都玩過嗎?誰能來玩一玩?(引導學生用手勢、身體來模仿這些玩具的玩法。)

學生不能用手勢等來表演時,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示。

2、這些玩具的運動方法相同嗎?你們能根據它們運動方式的不同試着將它們分類嗎?(學生彙報的結果可能分成兩類。一類是纜車、滑滑梯;另一類是旋轉飛機、颶風車。)

學生彙報分類的結果,並説一説分類的理由。

3、談話:你們不但觀察得認真,而且還會分類。像纜車、滑滑梯這樣的運動叫平移。像旋轉飛機、颶風車這樣的運動叫旋轉。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兩種運動。

二、互動探究

1、生活中的平移。

談話:平移和旋轉都是物體或圖形的位置變化。平移就是物體沿直線移動。像纜車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方向平移,你瞧,這裏有一個觀光電梯,它是什麼運動?(平移)

師:説得真棒,瞧,我們學校的觀光電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條直線移動,就是平移。只要是物體或圖形沿着直線移動,就是平移。

談話: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平移現象,(教師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師把窗户打開,這個推開窗户的運動是什麼現象?(平移)

對了,這是平移,那麼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現象嗎?舉例説説。

讓學生先説給同組的同學聽,再指名回答。

師:你們想親身體驗一下平移嗎?(想)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請坐。我們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體做做平移運動嗎?(學生邊説邊做。)

2、移移看。

(1)課件出示例2的房子圖。

談話:這裏有幾座小房子,哪幾座小房子能通過平移相互重合?讓我們一起來移移看!(課件中小房子整體移動。)再問,小房子是朝哪個方向移動的?(向上平移)移動了多遠?(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談話:説得真棒,瞧!(課件出示移動)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2)畫一畫。

談話:如果要把平移的現象表現在紙上,我們又該怎麼做呢?同學們,快來移移看!剪下教材第121頁的學具,小組合作,沿着直線排一排,畫一排小汽車。

3、生活中的旋轉。

(1)談話:同學們,剛才我們認識了平移現象,還學會了平移的方法,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在遊樂園裏,我們還見到了另一種現象,是什麼呀?(旋轉)

師:旋轉就是物體繞着某一個點或軸運動。你見過哪些旋轉現象?9先説給同桌聽聽,然後彙報。)

小結:像鐘面的指針、風車、螺旋槳,它們都繞着一個點(一箇中心)移動,這樣轉動的現象,都是旋轉現象。板書揭示課題:旋轉

(2)師:同學們的思維真開闊,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旋轉的現象吧!起立,一起來左轉1圈,右轉1圈。旋轉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圍的物體體驗一下旋轉嗎?(學生活動,互動點評。)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1頁“做一做”。

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教材第121頁的學具照樣子做陀螺。

小組合作,共同製作,將製作好的陀螺試着玩一玩。(一開始玩起立不太順利,教師可先和一個學生示範。)

2、完成教材“練習七”第4題。

課件出示小魚圖。

談話:哪些魚通過平移與紅色的小魚重合,把它們塗上你喜歡的顏色。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學生交流彙報:哪些圖形通過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樣進行平移的?(學生一邊表述一邊在投影儀上操作)哪些通過平移後是不能重合的?為什麼?

3、完成教材“練習七”第5題。

談話:春天來了,草地上熱鬧起來了,小動物們在草地上聚會呢,(課件出示圖形)草地上有哪些小動物?哪些圖形可以通過平移相互重合?連一連。

學生小組合作,互相交流,再連一連。思考:哪些圖形通過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蝸牛可以通過平移重合,蝴蝶、烏龜它們在不同的方向,平移後,不能重合。)

師:一些圖形通過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圖形互相重合。

四、課堂小結

談話: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什麼是平移,什麼是旋轉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平移和旋轉現象,像開關水龍頭、轉動的方向盤、風車這樣(圍繞一箇中心)轉動的現象,都是旋轉現象。而像滑滑梯、推拉窗户這樣(沿着直線)運動的現象都是平移現象。下課後,走出教室,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

板書設計:

平移和旋轉

平移:物體或圖形在直線方向移動,而本身沒有發生方向上的變化。

平移現象:觀光梯、纜車、推拉窗户……

旋轉:物體圍繞着某一點(一箇中心)移動。

旋轉現象:鐘面的指針、摩天輪、螺旋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