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泊船瓜洲》王安石教學設計

校園4.42K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泊船瓜洲》王安石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泊船瓜洲》王安石教學設計

  《泊船瓜洲》王安石教學設計1

文本解讀

這是王安石的一首名作,詩中的作者身處瓜洲,遙望故鄉,雖然是隔山隔水,但作者卻認為是近在咫尺,“一水間”“只隔”等詞把作者的心早已帶回了“故鄉”鐘山,此為全詩的起勢,營造氛圍。此時作者的情感也似那平靜的江水,緩緩而來。待到“春風又綠江南岸”作者的情感也似這盎然生機、綠意萌動的江南,積蓄着豐富的情感力量。萋萋的青草和作者的思鄉之情一樣滋生、蔓延,茫茫而不可摸狀,幽幽而又纏綿。到一個“又”字,作者的情感慢慢激湧;春風再來,而我卻……,再到“綠”字,那濃濃的傷別情就如勃勃的春草一樣奔湧而出,一發不可收拾,只有遙望問明月:何時能伴着我回家。藉着淡淡的月光,作者的心也回到了故鄉,月光如水,情感如水,靜靜地傾瀉在家鄉的大地上。

教材解讀

1、理解“綠”“春風”“明月”等特殊含義,體會作者思鄉之情。2、學習作者對故鄉的一種人文情感。

學習目標

a類

1、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瞭解鐘山、瓜洲、京口這些地名。

b類

1、説出“數重山”“綠”“春風”“明月”等詞的特殊含義,理解作者思鄉之情。

2、接受作者思鄉情感的薰陶。

c類

1、學習其它有關明月思鄉的詩句,在古典詩句中感“家”的情感。

預習作業

1、熟讀這首詩,達到能誦的程度,注意間、數、重、還等字的讀音,按節奏朗讀。

2、對照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3、作者曾在南京為官多年,南京在作者眼中就是故鄉。故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始終讓作者牽掛,作者來到長江邊看着那江水、那青山,一切都是那樣的親切、那樣的熟悉。查閲資料,瞭解鐘山、瓜洲、京口這些地名,理解“一水間”“數重山”的意思,想想真得是“一水間”“數重山”嗎?作者為什麼會這樣的感覺。

4、讀“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理解“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的'特殊含義。

5、對照“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理解“明月何時照我還”中“明月”的特殊含義。完成以下句子:

a作者的情感就像這明光一樣………

b作者的希望自己的情感能透過月光……

c作者想到故鄉的明月是不是也………

d作者想到故鄉的親人也許也在明月下…

6、讀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杜甫的《月夜憶舍弟》等詩,想想“明月”在表達作者情感中的作用。

教學板塊

第一板塊【目標a5分鐘】

1、指名讀這首詩

a提醒間、數、重、還等字的讀音

b劃分節奏

c標出韻腳。

2、試背古詩

3、對照註釋,理解詩句意思

第二板塊——【目標b10分鐘】

1、京口、瓜洲、鐘山之間真的是“數重山”“一水間”嗎?

a説説這三者之間的實際距離。

b説説當時的交通條件。

2、作者為什麼會覺得是“數重山”“一水間”。

第三板塊——【目標b10分鐘】

理解“綠”的特殊含義。

1、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想想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出示“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等句子,理解“綠”的特殊含義。

3、談“綠”字的用法。

a出示教材上“資料袋”上的材料。

b説説對描寫景色的作用

c説説對錶達情感的作用

第四板塊——【目標b10分鐘】

理解“明月”的特殊含義

1、作者此時的強烈思鄉情感奔湧而出,面對一輪明月,他禁不住大聲呼喚:

2、出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理解“明月”的特殊含義。

a作者的情感就像這明光一樣………

b作者的希望自己的情感能透過月光……

c作者想到故鄉的明月是不是也………

d作者想到故鄉的親人也許也在明月下…

  《泊船瓜洲》王安石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將所感受的言語對象(古詩)轉化為語感的基本實踐途徑是讀。在閲讀過程中讓學生把象外之象的言語的敏感通過想象轉變成形象的圖畫,以調動學生的穩性思維。指導學生沿着詩文簡練言語的階梯去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體會詩的意境。

【設計特色】

以讀為主,想象感悟詩境。

【教學流程】

一、談話引入,明確目標

1、一提起家鄉,我們都感到特別親切。請同學們背一背思鄉的古詩。

2、出示課題,點明目標。

二、初讀全詩,瞭解詩意

1、要求學生畫出生字,讀懂字音(特別是詩中六個多音字)。

2、提出朗讀要求:

字字讀得響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錯,讀順了再讀幾遍。

3、指名朗讀,師生點評。

4、全班齊讀。

5、指導學生結合文中註釋,初步瞭解詩意。

三、細讀全詩,理解詩句

1、理解前兩句詩意思:

⑴提問,抓住關鍵字眼。

⑵要求用文中三處地名畫簡筆畫。

⑶根據簡筆畫鞏固詩句意思。

2、理解後兩句詩的意思:

⑴提問,抓住關鍵字眼。

⑵簡介作者。

⑶點明重點詩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

四、精讀全詩,想象詩境

1、生反覆讀:

春風又綠江南岸。

2、想象感悟詩境畫面。

3、出示:

()又()江南岸,並要求仿寫交流。

4、抓住“綠”字,啟發學生深入想象家鄉美景,用三、五句話描寫場景。

5、簡介詩人背景。

五、美讀全詩,體味節奏韻律

1、出示掛圖。

2、有感情朗讀全詩,讀出節奏、韻味。

六、熟讀全詩,當堂背誦

1、訓練學生朗讀,指導背誦。

2、當堂背誦並默寫全詩。

七、總結,拓展

1、據説“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作者在作詩過程中曾改過多次,試想象,作者可用過哪些字?為什麼最後用了“綠”字?

2、課外找些王安石的詩詞閲讀。

  《泊船瓜洲》王安石教學設計3

教材簡析:

《泊船瓜洲》是五年級上冊第二組(專題:月是故鄉明)的開篇詩,為詩人王安石應召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京口而作,從字面上看,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鄉,整首詩寫出詩人在瓜洲隨船停留時遙望家鄉而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的惆悵,心中湧動着濃濃鄉愁,尤其是末句,還帶着仕途多險、前途未測的感慨,古詩通篇立意含蓄悠遠,藴涵着濃濃的鄉情和仕意,

教學目標:

1、通過以自學為主的方式,能正確朗讀“泊、間、重、還”等多音字,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在朗讀中體會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3、通過反覆誦讀,豐富語言積累。並能背誦並默寫《泊船瓜洲》,

4、聯繫詩人背景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5、感受到詩人是怎樣表達思鄉情的,嘗試着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6、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資源進行資料收集,瞭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關思鄉的古詩,逐步擴展知識面和閲讀面,

教學重難點:

1、透過字面意思,感受藴涵的思想感情,

2、體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法學法:

1、變序教學法在課堂伊始,就提出古詩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在後續的學習中,再去學習它是怎樣表達的,表達效果如何等等,這種教學方法的採用,有利於學生注意力的持續集中,

2、讀詩感悟法“讀”是學習古詩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本課時安排了朗讀,配樂讀等,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閲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配樂讀,是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把自己的感情納入到課文的人物和情節中去。

3、自主學習法課前和課堂中都設計了自學環節,因為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不僅可以促進教學,還能增強自學能力,

課前準備: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資源進行資料收集,瞭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關思鄉的古詩

教學流程:談話導入,激發興趣(時間:4分鐘)

問題:

①放學後,你們都回哪兒?有沒有人回不了家的?為什麼?

②離家遠而回不了家,你是什麼感受?

你們年少也許沒有離家千里的經歷,但你們肯定有過和父母親分別多日的時候吧?那種感覺是?

(學生:思念對方)

將來同學們長大了,有一天那麼不能回故鄉了,這種感情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這是什麼樣的感情?

(學生:思念故鄉)[板書:思鄉]

家鄉,在遊子的心裏,永遠是最温馨、最難以割捨、最令人夢繞魂牽的地方

這一單元,我們將學到不同的人的思鄉之情,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王安石是怎麼來表書這種思鄉之情的。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時間:13分鐘)

1、檢查課前預習情況,並揭示課題(時間:5分鐘)

①王安石是誰?讓學生回答,若回答讓人滿意,就進入下一步,若回答不甚理想,就作簡單介紹。

他寫過哪些詩?今天,要學的就是?(泊船瓜洲)

②學習課題:誰來讀讀題目?怎麼樣?其他同學評

(預設:學生讀正確了)教師可強調:泊既可以讀作po(第一聲)

[板書課題]學生自己跟着老師書空,寫完,齊讀。

誰來説説這“泊船瓜洲”是什麼意思?解釋瓜洲在什麼地方?

(預設:學生説出“瓜洲”現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面)

你是怎麼知道的?(預設:學生:看註釋)

2、掃除閲讀障礙,初讀古詩(時間:7分鐘)

泊(bo第二聲)是個多音字,看來那麼預習工作做得不錯,除了泊是多音字外,這首詩中還有沒有其他的多音字?請學生回答,

(預設,除了“間”字有爭議,其他都回答正確)

“間”在這首詩中是第一聲還是第四聲,要看什麼?(或者:“間”字的讀音,我們怎麼來判斷?)

學生小組討論,説説理由,(時間:2分鐘)

詩歌中的字已不是難題了,那現在你能讀讀這首詩嗎?

提示:仔仔細細地讀上兩遍,讀第一遍的時候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圓,讀第二遍的時候,爭取把它念通順,注意詞句內部的停頓,

檢查自由讀的情況,指名讀,小組讀,最後齊讀,若學生讀不好的地方,教師作範讀,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句或幾句,視學生學習情況而定,

讀完了,你感受到思念故鄉的感情了嗎?

(預設:有部分學生説有,有部分説沒有,)

兩方爭辯,説從哪兒你讀出了思鄉情,沒讀出思鄉情的同學,請問你讀出了什麼?學生可自由發表意見,教師儘量不加干預,

(三)重讀古詩,加深理解(時間:13分鐘)

1、自由讀詩,聯想詩歌中表現的地理位置

辯論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古詩,現在我們要不要換種方式來學習?你們想怎樣?{設計意圖:從上一環節的學習,“間”的讀法和有沒有表達思鄉情這兩個問題的呈現,學生對這首詩的學習慾望更加強了,而且這種感情是發自內心,有再讀古詩的慾望,相信學生會説,讓我們自己讀讀古詩,}

再讀古詩,自主讀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或者:按自己的節奏和速度讀詩)邊讀邊想象這首詩描繪出一幅怎樣的畫面,(時間:3分鐘)

腦海裏有畫面了嗎?推薦一位擅長畫畫的同學上台畫,畫畢,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他認為古詩描繪出的是這樣一幅畫,請同學給這幅畫作簡單介紹,

你們現在知道“間”是讀第幾聲了?

其實這就是古詩的哪兩句?它表現出詩歌中的地理位置。

2、學習重點詩句,體會思鄉情

①而後兩句還能用畫面來表現嗎?有點難度,那我們又該怎麼來學習“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跟老師一樣,你們也來讀讀,學生齊讀。

②你能用自己的話解釋這兩句詩嗎?指名回答,這樣能説明什麼嗎?(回答是否定的)

③看來我們不能孤立地去理解,把它放在整首詩中,聯繫詩人的寫詩背景,再推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意思,體會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④“春風又綠江南岸”是詩人下了工夫的,反覆讀,你們體會到這句詩的妙處了嗎?

最後一句“明月何時照我還”寫的是什麼?(明月)我們還學過哪些古詩是寫明月的?(牀前明月光)

“明月”在古詩中常常表現的就是思鄉情,這是詩人借景抒情的手法

⑤現在你體會到什麼了嗎?詩人的思鄉情不言而喻。

(四)美讀全詩,當堂背誦(時間:5分鐘)

1、學了那麼多,現在你們想再來讀讀整首詩嗎?指名讀,齊讀,你們的水平都可以當配音員了,現在我們就來當一次配音員。

2、你能不看書本也不看屏幕,把這首詩背出來了嗎?老師先背一次,背的時候,可以聯想古詩描繪的畫面,若能體會到詩中的感情,那是最好。

3、課堂小結:你今天收穫了什麼?請學生説説

《泊船瓜洲》寫詩人在瓜洲隨船停留時遙望家鄉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的惆悵,在王安石的眼中啊,鄉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的徐徐春風,而到了張繼的筆下,鄉愁又成什麼呢?我們下次課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

21頁課文註釋:

①瓜洲: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面

②京口:今江蘇鎮江

③鐘山:今南京市紫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