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關公文化學》讀後感提綱

校園9.18K

讀完《關公文化學》,最深刻的感受和體會有如下三個方面。

《關公文化學》讀後感提綱

  一、三大亮點

1.第一本以關公文化學命名的集歷史學、社會學、哲學(宗教學、倫理學)、中國文學為一體的關公文化專著。

以往只有關公文化、關公傳説等類書籍。2001:《關公文化大透視》(趙波、侯學金、裴根長,中國社會科學),《關氏三千年(公元前1707-公元1911年)》(山西省侯馬市關公文化學會福建姓氏,收錄3600餘年的關氏人物資料,研修關氏家譜、宗譜、族譜參考資料);2005:《關化信仰研究系列(五卷)》(胡小偉,香港科華圖書出版公司);2006:《關羽與關羽文化》(張雪年,武漢出版社),《關公傳説》(馬昌儀,中國社會出版社),《世界關公文化》(朱正明,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關公文化》(沈泓,中國財富出版社);2014:《信義炳世:關公文化概略》(秦建華、陳雪、雷英鐸,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圖説關公文化》(運城市河東博物館,文物出版社)。

2.首次構建關公文化學的學科體系。

這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包括:歷史學、社會學、哲學(宗教學、倫理學)、中國文學、經濟學、民族學、新聞傳播學、藝術學、倫理學等9個一級學科和28個二級學科。

具體內容分8部分(即8章):第1章:關公文化與關公文化學;第2章:關公文化的起源;第3章:宗教信仰中的關公文化;第4章:國家信仰中的關公文化;第5章:民間信仰中的關公文化;第6章:關公文化在港澳台地區的傳播;第7章:關公文化在海外國家的傳播;第8章:結論。

3.率先確認荊州首創關公文化學的學術地位與歷史貢獻。

3.1荊州是關公文化學的首創者(荊州對建立關公文化學的主要貢獻):

3.1.1提出概念。2012年關公文化學高峯論壇期間,荊州市政協負責人提出"關公文化學"概念。

3.1.2形成共識。 2012年關公文化學高峯論壇期間,荊州市政協負責人在會計間隙與胡小偉等專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談,他們一致認為,關公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極其重要,但涉及的學科既多且雜,需要單獨設立學科才能更好地研究、繼承的發展這種文化。(緒論P.4)

3.1.3構建框架。2012年關公文化學高峯論壇期間,本土學者浦士培先生為建立關學撰寫《建立中國關學芻議》,倡導建立關學(緒論P.4),陳元芳撰寫《關於建立關公文化學的思考》(2015-2-4荊州日報,文化頻道-光明網),提出了關學的基本架構。(序言P.1)

3.1.4確立課題。在荊州市政協與胡小偉先生的倡議下,"關公文化學"課題終於得到確立。(緒論P.4)

3.1.5出版專著。"2012年中國荊州國際關公文化學高峯論壇"首次提出"關公文化學"的概念,最終成其為《關公文化學》。(序言P.1)

3.2荊州是關公文化的發源地。

3.2.1荊州是關公文化的發源地。"2012年中國荊州國際關公文化學高峯論壇暨湖北壯腰工程招商大會"在湖北荊州市隆重舉行。海內外關公文化學者、關氏後裔、商界精英會聚關公文化的發源地,共同祭祀關公,探討關學。(緒論P.4)關公出生於河東解州(山西運城),而關公文化卻產生於荊州。(P.13:)關公是河東解州人,但以關公為主體的關公文化為何起源於荊州?(P.21)

3.2.2荊州是最早的關公文化遺址。湖北荊州城……,是歷史上最早的關化文化遺址。(p.17)

3.2.3荊州關公文化活動的開展。荊州等許多城市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關公文化活動。(P.26)

3.2.4荊州孕育了關公文化。第二章第一節關公文化的起源之二(P.58),對古荊州作了概述,描繪了關公文化產生的地緣背景。第二章第二節關羽和荊州的關係(P.64),從"漢壽亭侯""左氏春秋""赤壁疑雲""單刀赴會""荊州大戰""江陵築城"和"蠻王關羽"等7個方面介紹了關羽和荊州的關係,説明了關公文化形成的`歷史淵源。

3.2.5荊州是關公文化早期傳播者。第二章第三節關公文化的形成與早期傳播——四護佑江陵(P.129),在列舉了大量歷史事實後,總結道"可見對於荊州人來説,關公護佑江陵的神蹟是不容質疑的。"(P.132)

以上列舉的大量史料證明,關公文化的發源在荊州。

  二、三大貢獻

1.為關公文化學的理論研究奠定了基礎(或曰樹立了標杆)。此前,人們只知道研究關羽(公),研究關公文化,不知如何研究關公文化學,這本書起到了奠基和定標作用,無論本書的某些表述是否準確,至少有了,有總比無好!

2.系統地(非碎片化、非部分地)豐富了關公文化學的理論成果。

3.提升了荊州作為關公文化及關公文化學的重要發源地的歷史地位。

如果説荊州是關公文化的發源地可能有爭論。這本書出來後,説荊州是關公文化學(研究)的發源地,則是獨一無二,毫無疑義了!

  三、三大啟示

1.進一步做好關公文化學分支學科的研究,如關公文化與荊州的關係,關公文化與宗教信仰、關公文化與國家信仰、關公文化與城市和組織文化建設等。

2.加大關公文化學宣傳力度,編寫關公文化學通俗讀本與連環畫,讓關公文化學進社區,家喻户曉,婦孺皆知。探索關公文化學進課堂之路,引導有條件的中國小和大專院校開設關公文化學講座,培養關公文化學的傳播者、傳承者、研究者。

3.倡導關公文化學核心元素嵌入荊州城市與組織文化,讓關公文化學在源發地荊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