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木蘭花》閲讀答案及賞析

校園3.02W

  木蘭花

《木蘭花》閲讀答案及賞析

韋莊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户。

坐看落花空歎息,羅袂濕斑紅淚滴。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1)詞中刻畫了一位什麼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3分)

答案: 主人公在暮春時節登上小樓,遙望邊關遠人,因問訊無人而回繡户,愁看落花,歎息垂淚。(1分)刻畫了一位悲愁、深情的思婦形象。(2分)

(2)“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兩句,俞陛雲在《五代詞選釋》中稱之為“情至之語”,請作具體分析。(4分)

答案: ①由日間的相思到夜裏的幽夢,可見相思之深;(2分)②因玉關道路未曾走過,所以擔心夢中也無從尋覓,可見相思之切。(2分)

  賞析:

這是一首思婦之詞、即所謂閨怨.同一主題的作品在唐詩、宋詞中是數不勝數的。但這首詞在寫法上自有它的新意。

起句在詞序上有點倒裝,並不是“獨上小樓”便覺“春欲暮”,而是正當“春欲暮”時我們的這位女主人公“獨上小樓”。拿王昌齡那首有名的《閨怨》(閨中少婦)來參照.王昌齡首先提出“閨中少婦”,是客觀的敍述。

韋莊在這裏卻省去主語,是主觀的抒情。王昌齡在那裏先説這少婦“不知愁”,又逢美好的“春日”,於是便“凝粧上翠樓”,先一點也不寫愁,為後面的“悔教”提供對比,反差愈大效果愈突出。這裏卻是一開始就強調“獨”與“暮”,而且緊跟着“愁望玉關芳草路”,不僅提出“愁”,而且還指明“玉關”,反過來也把主人公的身份亮出來了。“消息斷,不逢人”的“人”,是為“玉關”徵人傳“消息”的“人”。這個傳遞“消息”的“人”都等不到,無可奈何,當然只好“卻斂細眉歸繡户”了。“斂眉”即低眉、顰眉、蹙眉,含愁之態。“連娟細掃眉”(温飛卿語),“細眉”,正是晚唐風尚。

上片是登樓遠望,一無所見,消息全無,只好無可奈何地歸房。寫的是白天,在樓上。下片卻寫樓下院中,時間也到了黃昏。“坐看落花”的“坐”,用如杜牧之“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因看落花而自悲遭際,這方引起“空歎息”。“落花”在時序上照應上片的“春欲暮”,又是主人公的自我寫照。“羅袂濕斑紅淚滴”句子也有點倒裝。正因為“紅淚滴”,“羅袂”上才會出現‘濕斑”。“紅淚”暗用《拾遺記》所載魏文帝所愛美人薛靈芸被選入宮,“別父母,淚下沾衣,以玉唾壺承淚,壺中淚凝如血”的故事,極言相思之苦。

所以説下片寫的是黃昏,是從結尾兩句推測出來的。徵人在“玉關”,當然要相隔“千山萬水”。一個閨中少婦,何曾經歷過幹山萬水的.遠行呢。遠望不見,愁悶無端,當然只好託諸魂夢,希望在夢中相見了。做夢本是虛無飄緲的事,用不着遵循道路的。這裏卻故作痴語,玉關道路未曾經行,夢中恐怕也無從尋覓。俞陛雲《五代詞選釋》引沈休文詩“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作比,認為“皆情至之語”,是很有道理的。主人公因見落花而滴淚歎息之餘,進而想到夢中尋覓,時序應該已是黃昏。這首詞實際上寫出了終日的相思,與王昌齡《閨怨》中那忽然的懊悔也是對比鮮明,很不相同的。

俞陛雲又説:“此詞意欲歸唐,與《菩薩蠻》第四首同。”這是聯繫韋莊的身世來立論的。張惠言編《詞選》,創常州詞派,認為温飛卿的《菩薩蠻》(小山重疊)是“感士不遇也”,認為韋莊的《菩薩蠻》五首是“留蜀後寄意之作”,都是這種解釋方法.温詞比較隱晦.書目卻比較明快,《菩薩蠻》寓有思唐之意,也不能説全是穿鑿附會,不過,這首《木蘭花》的“歸唐”之意卻不甚明顯,似不必節外生枝地去搞“有寄託入,無寄託出”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