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國中物理《比熱容》教學設計及反思

校園1.71W

比熱容,用 符號c表示,又稱比 熱容量,簡稱比熱,是單位質量物質的熱容量,即單位質量物體改變單位温度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國中物理《比熱容》教學設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中物理《比熱容》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熱傳遞、熱量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物體温度升高時吸收熱量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從而提出了比熱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點知識。本節教材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常識出發提出問題,經過探究活動得出結論,並應用探究所得解決實際問題,新教材更為關注的是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實驗探究。本課時教學內容主要是比熱容的概念的建立,這是下節課進行熱量計算的基礎。

從學生角度看,國中學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變量、轉換、比值定義等方法的運用,本節的探究活動教材採用的是一種開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切實體驗物質的熱屬性,以加深學生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會查比熱容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

·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利用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應把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作為本節教學的重點。由於比熱容的概念內涵較深、外延較廣,涉及熱量、温度變化、質量三重概念間的關係,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所以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以及應用比熱容的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則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四、教法學

主要採用科學探究等方法開展本節教學,探究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給比熱容下定義時,用到比值定義法、類比法。

 五、教學用具

教師用:多媒體及課件。

學生用:鐵架台、電爐子、石棉網、酒精燈、火柴、幹沙子、水、煤油、沙子、天平、温度計、手錶、大燒杯、大試管、攪棒等。

 六、設計理念

1.本節探究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對課本提供的探究方案進行大膽的改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使學生在探究中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薰陶,體驗成功的愉悦。

2.為幫助學生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努力使本節的教學活動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幫助學生構建“身邊的物理”,從而順利突破教學難點。

  七、教學程序設計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山東電視台當天天氣預報的錄相片段,播放前提醒學生特別注意觀察省內各城市最高氣温和最低氣温,看看能不能從中發現什麼規律?

提出問題:“為什麼內陸的晝夜温差比沿海地區大呢?”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開始本節課的學習,並揭示課題。

經驗探究

一、提出問題

1.從小到大,咱們同學當中有誰幫助媽媽燒過水?(可適當進行愛勞動、孝敬父母的教育)

2.燒水時,水吸收的熱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關?有怎樣的關係?請用你的生活經驗來支持你的觀點。

二、教師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反駁,對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補充完善

三、分析歸納、得出結論(教師板書)

1.與水的質量有關,水的質量越大吸收熱量越多。

2.與水温升高多少有關,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熱量越多。

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

是不是隻要物體的質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們吸收的熱量就相等呢?

或者説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是否還跟其他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

學生猜想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還可能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1.教師導引一:教師為同學們提供了水、煤油、沙子三種物質,同學們可任意選擇。

2.教師導引二:怎樣確定水和砂子吸收的熱量是否相同?

學生經討論認為: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確定。

教師強調:必須保證熱源相同且較穩定。

3.讓學生合作交流、設計方案。

教師加入學生的小組討論之中,傾聽學生的思路,適時點撥。

4.學生利用實物投影展示設計方案,表述自己的設計思路。

方案一:用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讓它們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較加熱時間。

(表一)

物質的種類

升高的温度(℃)

加熱的時間(min)

方案二:用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給它們加熱相同時間,比較温度升高的多少。

(表二)

物質的種類

加熱的時間(min)

升高的温度(℃)

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教師適時提出學生設計或交流時忽略的問題,如:

你們怎樣獲得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你們怎樣使沙子內外温度達到一致?

他們組採用的熱源是否穩定,怎樣改進更好?

5.學生根據交流情況,適當修正自己的方案。

四、進行實驗,收集數據

1.教學提醒實驗時要注意的問題:

(1)為節省實驗時間,每小組所採用的兩種不同物質的質量要適當的少一些,用熱水做熱源的小組可用暖瓶裏初温較高的熱水;

(2)如果兩種物質的初温不相等,可通過加熱的方式調整一下。

2.選取自己方案中所需的實驗器材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教師巡迴指導,針對學生實驗中出現的困難及時給予幫助、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

五、分析與論證

1.各小組根據實驗收集的數據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2.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幾個小組的數據,進行交流。

3.根據實驗數據學生不難得出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種類有關的結論。接着進一步分析出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由表一數據可比較容易分析出水吸熱能力強,教師可針對表二里的數據進行引導:

問:若要使質量相同的水、沙子均升高相同的温度,該怎麼辦?

答:應對水加熱更長的時間,讓它繼續吸熱。

問:水和沙子誰的吸熱能力強?

答:在同等條件下的水吸熱多,故而水吸熱能力強。

知識提升

提出問題:如何體現不同物質吸熱能力不同的性質呢?

引導學生分析:要在相同條件下比較,即必須讓質量相同,温度升高也相同,而質量都取單位質量(1kg),温度都取升高1℃,比較起來最為方便。讓學生類比密度的定義方法,用比值定義法給比熱容下定義。

介紹比熱容的符號、單位。

強化訓練:

把一盆水倒掉三分之一,比熱容有無變化?

把這盆水由20℃加熱到100℃,比熱容有無變化?

引導學生觀察比熱容表。

(1)任選一種物質,讓學生在表中查出它的比熱容,並説明表中數據所表明的物理意義。

(2)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分析,看看能從中獲取哪些信息?

遷移應用

引導學生討論:

水的比熱容大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1)在我們家中安裝的“暖氣”用什麼作介質?

(2)用水做輸運能量的介質有什麼好處?

(3)生活中、各產業中,還有沒有用水來加熱和散熱的情況?

解釋導入新課中提到的問題:

為什麼內陸城市比沿海城市的晝夜温差大?

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從知識所得、能力所獲、情感體驗各方面進行總結。

課後延伸

師:我們生活在美麗的海邊小城—石島,是大海養育着這方土地上的人們,但不知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正午和晚上海邊的`風向有什麼變化,請同學們課後注意實際觀察,然後利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並通過網絡或圖書等資源查閲資料,寫一篇科學小論文。

在自然導入新課的同時,拉近了物理和生活的距離,並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這種設置問題的方法,比教材中直接提問水吸收的熱量與水的質量和升高的温度是什麼關係,更具開放性,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這樣的問題設置使探究目標更為顯性化。

這三種物質比熱容相差大,效果明顯,任意選擇,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運用轉換法

控制變量法的再次運用

交流的過程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既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又使聆聽的學生從別人的設計中得到有益的啟發,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必要的指導有助於實驗的順利完成。

在探究目標的統一的前提下,各小組之間有的方案不同、有的器材不同、有的方法不同,這種開放的探究模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開放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殊路同歸,使實驗結論更具説服力。

利用類比,學生可以自己下定義,讓學生體驗到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加深學生對比熱容是物質的熱屬性的理解。

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學以致用,有利於將學生學習的興趣逐步轉化為以後學習的志趣。

有利用於將所學知識系統化,培養學生概括能力,這也是一個情感提升的過程。

課內探究與課外探究相結合,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八、板書設計

§11.4比熱容

      與質量有關

探究:物體吸熱多少與升高的温度有關

與物質的種類有關

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符號:c

2.單位:J/(kg·℃)-1

3.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4.應用:

 九、教學反思

(一)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設法讓學生體會到“生活的物理,社會的物理”。我在設計此課時,從沿海漁民極為關心的天氣預報入手,引入新課;緊接着讓學生聯繫着他們極為熟悉的燒水現象,探究出影響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的兩個因素;最後又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現象,這些會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無處不藴含着物理知識,極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縱觀本節課的設計,不難發現每個環節都由提出問題入手開展教學的,這一個個精心設計的問題,組成一個步步攀升的台階,帶領學生走向科學的殿堂。

(三)在不違背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我對教材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如問題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設計等等。這些改革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