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都挺好》觀後感

校園9.58K

《都挺好》已馬馬虎虎看完,為了弘揚主流價值觀,劇本改動很多,最後成了皆大歡喜大團圓結局。

《都挺好》觀後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大多家庭不幸的原因是公婆和媳婦的矛盾、兄弟妯娌之間的矛盾,少有父母和子女的矛盾,像本劇裏母親和親生女兒不可協調的矛盾、明玉和明成不共戴天仇人般的兄妹矛盾、不像父親的蘇子強和子女之間的矛盾,在我們農村還算是少的。出現親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兩代人之間要麼有性格缺陷要麼一方不會做人要麼沒付出多少愛一碗水沒端平之類。

這部劇如果還有婆媳、妯娌矛盾就熱鬧多了,天天一小吵,週週一小打,月月一大打,無心生活了。

大概4歲時,我媽在做晚飯時特意把鐵鍋敲爛表達她的不滿和氣憤,第二天幾個人坐堂屋裏解調解。我不懂媽媽為什麼要拿鐵鍋出氣,那時她和爸爸新婚才幾年啊,家裏又沒有叔叔嬸嬸。現在我可以肯定是做飯的問題。那時婆媳之間有關聯的事有誰做飯、誰洗碗、誰洗衣服、誰起早牀、誰種菜、誰帶小孩、誰養豬、誰砍柴……如果分工不明,少做的那方舒爽,做得多的那方覺得委屈氣憤,於是很多不和爭吵便來了。我有個鄰居,她是慈祥和藹勤快熱情的'奶奶,我們都尊敬她喜歡她,後來在70歲左右喝農藥死了。聽説的原因是她既要栽菜、洗衣服、養豬,還得做飯等,媳婦總是想法把事留給她做,她內心苦惱多久、煎熬多久、氣憤多久、尋死的想法有多少次呢,她都沒表現出來,忍無可忍時,她不吵不鬧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從此結束了單方受苦受累的婆媳關係。

龍應台説:“我更不忍心宣揚五代同堂的美得,在那個表面的風光之下,有多少半夜的歎息……”那時我想:如果爺爺奶奶死了就好了,家裏就太平了。果然他們死後的十一二年裏我們家簡直是“海晏河清(用詞不當)”和諧幸福,媽媽也開朗大方性格隨和,不離開家了,我們也經常回家玩。

當然我譴責自己自私的骯髒的解決問題的想法,怎麼能通過期盼爺爺奶奶去世來解決家庭矛盾呢。

好的婆媳關係也是有的。第一次見夫家小弟媳的奶奶和媽媽是在接親的那天,我首先沒分清哪個是奶奶哪個是她媽媽,她們兩個長得太像了,都矮小瘦瘦的,臉上滿是皺紋,像極了兩姊妹。小弟媳的爸爸去世得早,婆媳兩人在相依為命的幾十年的不分你我的辛勞里長得越來越像,她們之間是絕對沒有婆媳矛盾的。弟媳奶奶去世後,她媽媽在家裏幫兒子帶孫女、養幾十頭豬、栽菜、種豆子紅薯(打了好多紅薯粉呢)、做家務……任勞任怨地勞作,不辭辛勞地勞作着,一天一天又一天。

表妹的命很好,她只要靜心上班,孩子家母帶,衞生家母打掃,飯食家母做,菜家母種,買菜接送小孩讀書家父做,伙食費家母家父出……連我姨媽都一個勁地誇親家好,以老人錢力上全心全意付出換來了和睦的婆媳關係。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很多時候錢能解決很多事。如果不是明玉能幹事業成功有錢有關係,蘇家複雜的那麼多問題能得以順利解決嗎?經濟條件好了,要做的事很少了,住一起的婆媳少了,於是婆媳矛盾少多了。

親子矛盾不可協調是真的有,母女不相生,母子不相生,父女不相生,父子不相生。我的生活中就有幾例,最糟糕的關係像仇人,或在一起就吵架,或一年到頭基本不見面,也不盡贍養義務。明明不是偷了別人生的孩子,硬是自己的親骨肉,怎麼連陌生人都不如呢?哎!

標籤: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