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荊棘鳥》讀後感7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荊棘鳥》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荊棘鳥》讀後感7篇

《荊棘鳥》讀後感1

走在大學圖書館的書架前,看着那琳琅滿目的書本,不知道選擇哪一本書來充實一下自己空閒的業餘生活。

當我走到世界名著這個書架的時候,被一個封面所吸引了,一隻鳥被荊棘所穿透了身體,書名《荊棘鳥》這是一種怎麼樣的鳥類,為何會被荊棘穿透着身體,懷着一份好奇打開了這本書。

荊棘鳥一種傳説中的鳥,韌韌性而執着,一生都在尋找着荊棘樹,當它們找到荊棘樹的時候就義無反顧的將自己的'身體插入最長的荊棘中,在生命流逝的那段時間裏唱出最悽美動聽的歌聲。

故事中的主人公不正是這樣的人嗎?梅吉就是這樣的一隻荊棘鳥,對於愛情那樣的執着,充滿着韌性,只是她愛錯了一個人,愛了一個一心只為權利而奮鬥的人。梅吉那種對愛情自由的追去,正是表現了當時女性思想的解放。

梅吉終究沒有嫁給自己喜歡的人,生活也就開始變得索然無味了。

《荊棘鳥》讀後感2

寒假沒事翻開了買了很久卻沒有一直沒有時間看的這本書,關於愛與死亡,悲傷與救贖,關於生活本身,講述了克利裏家三代女人的人生,是自我逐漸覺醒,不斷創造自己人生的歷史。

愛的選擇,家庭的更迭,每個地方都能看到選擇的`難題,更難得是很多時候無從選擇,就像梅吉一樣,終其一生都要為失去布娃娃的恐怖而痛苦。

荊棘鳥這部跨越了三代人,以梅吉和拉爾夫的愛情悲劇為主線,以澳大利亞20世紀初為歷史背景,描述了整個家族在動盪年代的抉擇與抗爭,就像荊棘鳥一樣,當經濟插入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然而我們卻依舊那樣做。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拉爾夫,他為了權勢放棄了梅吉,作為懲罰卻永遠無法忘記她,兩個人的開端顯得莫名其妙,但一生的思念糾葛卻兩人動容。菲在失去了愛人之後懂得他的重要,朱思婷在彷徨和害怕了很久之後終於獲得了她的愛情,也算是有個好的結局。

真正的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是需要以難以想象的的代價去換取的。

《荊棘鳥》讀後感3

最近又把《荊棘鳥》看了一遍。這本書讓我不止一次對人這種動物的本性產生了很大的困惑,同時也牽引我從現實生活中移身出來,從旁觀者的身份重新度視周圍的環境,在心理上不斷給予調解,修正,而《荊棘鳥》是我看過所有愛情故事裏最讓我心痛至極的了。

一次錯誤的相識,一場無望的苦戀,一個缺憾的結局。處處縈繞着讓人想哭的氣息。它打碎了我的一個夢:我一直以為愛就是一切可能,只要友愛,什麼都可以逾越與放棄。

而書中的男女主人公之間卻橫亙着一條無形的鴻溝,一個是皈依上帝的教父,一個是小他20歲的姑娘,放棄信仰,獲得愛情,可是失去了信仰的一個人,又是多麼的`孤立無助,最終可憐的愛情失望的走了。而我的心也隨之冷卻下來。愛情於現實生活而言,原來也只是一個選擇項,而不是題目本身,對所有的人,都有落選的可能。

《荊棘鳥》讀後感4

讀完整本書,這是一個頑強女性一生的生命歷程,在面對選擇有過天真迷茫,在一連串命運的打擊時仍然默默堅持,不放棄活的希望,小説與現實生活不會完全雷同,只是向我們剖析了一段“殘酷”的人生,向我們講述着女主人公對愛情的追求與命運的'抗爭,梅吉勇敢的宣佈了她非同一般的愛情宣言,是她對宗教,對上帝的鬥爭宣言,她表現出一個女人對愛情的大膽追求的決心與對宗教不合理制度的抗議,她不怕遭受寂寞,痛苦和精神摧殘,願意用深痛巨創來換取世上最美好的東西。

這個故事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個家族史,一段愛情故事,更是對我們自身的一種鞭撻,追逐理想是一段艱辛而坎坷的旅程,為我們自身所作出的選擇而努力奮鬥,即使痛苦孤獨是註定的,然而僅有執着而勇敢的人才能衝破自我獲得勝利。

《荊棘鳥》讀後感5

在我看來,《荊棘鳥》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鮮活的人物描寫。從菲到梅吉,再到朱絲婷,作者在讀者面前展現了女人們或悲慘或坎坷的'命運,以及內心痛苦的掙扎;從帕迪到拉爾夫,再到雷恩,展現了三代男人對愛不同的詮釋;從弗蘭克到戴恩,最受寵的孩子被母親極力挽留卻被上帝愚弄……感人的愛情從門第間展開,延伸到宗教,爆發在都市。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在構思刻畫方面所下的工夫。

再説這部書,適合着不同的人羣,不愧為澳大利亞的《飄》。名著的價值在於經久不衰,每個人讀後都會有收益。名著的價值還在於,能折射出我們自己的心裏,人生觀,價值取向。

《荊棘鳥》讀後感6

這一羣荊棘鳥一直在歌唱,荊棘刺入胸膛,鮮血澆灌最美的花朵,歌聲成為最美的生命絕唱。荊棘鳥用歌聲告訴我們,真正的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都需要以難以想象的代價去換取的。

用難以想象的代價去換取真正的愛和美好,這本身不就是一件美好的事嗎?可是生活中,更多的也許是妥協、迎合和背叛,於是有了庸常的人生和乏味的'塵俗。喜歡今年春晚中的《當你老了》和《從前慢》,喜歡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慢,喜歡愛上皺紋和白髮的温情——這些不需要荊棘刺進胸膛的慘烈,但一樣需要有顆對愛和美好執着的心。我相信在喧囂庸常的世俗生活中,也一定有荊棘鳥在用生命歌唱着,只是我們被矇蔽的心傾聽不到她的聲音。

《荊棘鳥》讀後感7

很久沒有通宵達旦的看書了。

第一次似乎是高中時代看《青春之歌》,為林在盧離世後看到生前的信而心懷激盪,但沒有淚水;後來讀續集的《芳菲之歌》和《英華之歌》,覺得大剎風景。讀研前曾經通宵讀過《骨指》,恐怖得難以入睡。

今晚,是不惑之年的`第一次,為一本書難以入眠。

《荊棘鳥》,大學時唯一接到丘比特之劍的人推薦的書,可惜,愚鍎的我,既忽視了曾經的丘比特之劍,也忽略了《荊棘鳥》一書。在獨身的不惑,補讀《荊棘鳥》,卻不知曾經的劍在何方?

於是,閲讀便多了些人生的蒼涼。

而真正的結局,卻是如此的撕心裂肺。只是,年齡已不再有曾經的心潮激盪。

我老了,然而,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標籤:讀後感 荊棘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