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精】《文化苦旅》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説,我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閲簡單詼諧的書,我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像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説:“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打開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

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為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為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眾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脱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裏的鬱結,應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裏,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着。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發奮;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歎人生百態。我只願情緒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己的學識,開闊自己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一步,豁然開朗……

自從武陵人無意中尋得世外桃源,每個人的心裏都埋下了一個桃源――一個沒有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幸福國度。困頓於凡塵俗世間的紛紛擾擾,心中的桃源在一次次躊躇間離我遠去,卻又一次一次在夢裏徘徊,在淺唱低吟間躑躅。

一途征程,一途文化,一途追憶,餘秋雨就這樣背起行囊,踏上文化苦旅,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千百年後的騷人墨客或許再也找不到祖先留駐的腳步,歷史的煙塵抹去了他們的足跡,憑添一份滄桑。餘秋雨,那份失落的許文明讓他心痛不已,心中的桃源不復夕日,他憤然,苦旅,真是苦旅!一次次的佇足而望,一次次的神人交融,他川梭在歷史的漫天雲霧中,有一絲渴望――撥開那片繚人的雲霧,讓心中的桃源重見天日!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如汩汩流水在天盡處匯成磅礴氣勢奔匯而下的.瀑布,佇足其間無疑會被這吞吐千年的深遠內涵所震懾。山重水複、蒼莽大地上中國文化的步履曾因那些文人而真實存在,卻又因那些文化而逐漸模糊,餘秋雨,滿懷着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任憑蔓草堙路,依舊尋找着先人模糊的足跡,尋找心中的桃源,守護那片文明……

科技進步,社會發展,中國從文明古國一步步邁向飛躍,和諧社會和諧,可那份古老的文明卻已逐漸風雨飄搖。心中的桃源是近了還是遠了?現實裏再也沒有李白的輕舟,陸游的毛驢,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的遊艇與飛機,可這些交通工具再也到不了昔日的白帝城。縱使千百年後的我們舊地重遊,也找不回那份失落的珍貴,它被藏在地下埋在土裏,一點點被塵埃掩埋,鎖進萬劫不復的深淵……風聲雨聲彷彿不曾改變,可實在是物是人非,當年的一切好像依舊如故,可那抹神韻卻已隨風而逝。人變了,心情變了,即便在同一時間空間,那份屬於歷史的美好也找不回了,它早已在不經意間從人們指間溜走。心中的桃源啊,為何我已看不清了,是被那奼紫嫣紅迷了眼嗎?

我不是餘秋雨,我沒有那種際遇在朝霞中仰望白帝城,沒能頂着濃烈的秋霜登臨黃鶴樓,更沒能在某個寒冬冷夜輕釦寒山寺門,但我倚着他

的足跡去過莫高窟,到過陽關,登過鳴沙山,飲過月牙泉,訪過柳侯祠……雖是苦旅,我卻在這段苦旅中看到了我的桃源――在歷史深邃的蒼穹下,有中原慈母的白髮,小橋流水的人家,故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於朔風中的旌旗……晨晨暮暮,歷史的車轍一刻不停地滾過我的桃源,揚起滿天風沙,迷了誰的眼,只是那雙眼流過太多淚,早被風沙磨鈍。煙塵終會飄散,車轍也會被風沙撫平,只是那太多歎息的吹拂卻在我的桃源一再沉封……

楚人一炬,阿房終究坍圯成一片廢墟,我的桃源卻在苦旅中深深紮根,日益清晰,恍然間我看到蒼穹下那樹醉人的嫣紅,樹下有個身影向我招手,臨風處銀袍翩躚……

近了,我的桃源!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最近在看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書,看到他在大西北重走絲綢之路,重尋地域文化,很受震撼,藉着端午節的假期,一來想去親身感受下絲綢之路上的景觀之美,二來為畢業論文地理融合研學旅行線路踩踩線。這次主要前往張掖和酒泉(敦煌)兩個城市,這裏跟大家説一下“甘肅”二字的由來,“甘”為甘州,也就是今天的張掖,“肅”為肅州,也就是今天的酒泉,敦煌是酒泉的縣級市,由此以來也算是把“甘肅走遍了”,這次出行以地質公園為行進主線,因為於大西北而言,人文和自然已然成為一個統一體,時間和空間的耦合性於自然景觀上表現的愈加熱烈。

張掖的名稱也是有説法的,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元鼎六年,漢武帝下令拆分酒泉郡,設立張掖郡,希望“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可見,張掖誕生之初,就肩負重任,被寄予厚望。

張掖在漢匈戰爭中的重要性,在於其地理位置。祁連山中部有一個山口,叫扁都口,海拔3500多米,扼守蒙古與青藏高原交通的要道(祁連山的埡口)。而張掖正好位於扁都口以北,佔領這裏就能切斷匈奴與羌的聯繫。東西向來看,想出陽關、玉門關通西域,張掖也是必經之地。

原計劃此次出行是隻想前往七彩丹霞景區,機緣巧合下也前往了平山湖大峽谷,從地理地質的角度而言,這兩個地方確實可全權代表中國北方丹霞地貌,甚至在世界丹霞地貌上也有一席之地,七彩丹霞景區在20xx年冬天剛剛被評為5A景區,同時也歸錄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其影響力愈漸增大,平山湖大峽谷位於甘肅省張掖市和內蒙古阿拉善右旗的交界處,之前因為高速公路沒有建設,一直不為眾人所知,今年春,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基礎建設也進一步改善,其知名度也在增加,被《中國地理雜誌》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絲綢之路新發現”,億萬年的'風雨滄桑,大自然神奇造化,使得這裏峽谷幽深,峯林奇特。

平山湖大峽谷海拔高度約1500至2550米,其地質構造屬於紅層地貌,也就是丹霞地貌,即發育與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巖系,峽谷以流水溝壑為基本特徵,山勢低且平緩,以沙石山為背景。讀後感·和張掖的七彩丹霞不同的是,平山湖大峽谷更多的是典型的西北風光,蒼涼蕭瑟,在峽谷中一路行走一路感受,不知不覺就會讓你想起莊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次次前往,一次次出發,在遊歷于山水之間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胸襟、視野視乎也在一次次變得開闊、明朗起來。

隨後,驅車前往七彩丹霞景區,在來之前,關於七彩丹霞的美景已經關注了許多,多到近乎有些膩了,甚至想直接前往敦煌,但當自己身臨其境的時候,還是被震撼到了。作為地理人,錯過確實可惜。

它表現的視乎更多的是南方水鄉多彩景色,很難想到自己置身於荒涼大漠之中。它是中國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你會看到七彩峽、七彩大扇貝、七彩練、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觀,層理交錯、色彩斑斕,十分絢麗。

《文化苦旅》讀後感4

在20xx年末,我讀了一本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巧合的是,那時我也在旅途之中,這使我在感受文化之餘體會苦旅,不覺有了很多認同感。這是一本餘秋雨先生在中國大陸各名勝古蹟旅遊時記錄下來的散文集。是一本最令人動容的散文集,敦煌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它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名勝古蹟,寫出了這一代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同時也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乾淨漂亮的白話文字,描述出了中國深沉的文化,及抒發自我的情感。就文筆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美文,是一篇篇經過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構。文辭雍容、典雅,而又不顯出雕琢的`氣息,在淡淡的敍述中,又藴涵有濃濃的抒情意味。

餘秋雨先生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寫下了《那裏真安靜》、《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華語情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作為一個文人,杯水車薪,不願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乏味的旅遊觀感之類文章。由此便決定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旅行成了種“苦旅”,浪跡天涯,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筋傷骨,這不可謂之不苦澀,再沒有這般的創作魄力了,也可謂是真正的苦旅了。

然而,真正的苦旅,更是思想上的跌宕。是餘秋雨先生對文化無休止的追思和探索,正因人生本是無休止的邊界。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餘秋雨先生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聯,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藴,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我想,能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會不禁嚴肅起來。就像一羣被流放的士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在書中説道:“我無法不老,但是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期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正是這樣的創作翼求,構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種特有的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餘秋雨如數家珍般的歷史描述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氣息,這種感傷來自於對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從而有了一種杯具味道。當這種感傷、杯具的氣息,在《文化苦旅》中升騰與散發時,便讓我感覺有種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閲讀效果。

從那裏,我幾乎能夠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餘秋雨先生驚歎、震憾,餘秋雨先生婉惜、歎息。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與這位哲人一齊品味歷史,體驗文化,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拂拂地吹過多情而脆弱的心靈。

《文化苦旅》讀後感5

帶着幾分思考,隨着餘先生匆匆的步伐,奔赴陽關。

餘先生説,他是衝着王維的《渭城曲》而去尋陽關的。正如文中老者所説,陽關沒什麼好看的。那裏沙丘縱橫,有的只是一望無際的沙灘。雖然不解但我能瞭解這份執着,就像我歡喜《傲慢與偏見》而去看遍簡奧斯汀的著作和所有續集。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江南姑娘,對水鄉自是情有獨鍾,説實在的對西北荒漠真真是沒什麼興趣。餘先生的執着也讓我對陽關提起了一絲興趣,今日且隨着他去一瞧。

之前隨餘先生的見識了莫高窟的聖潔和玄祕,但是同處西北的陽關給我的只有滄桑和悲壯。茫茫一片的雪白,什麼也沒有,除了空曠還是空曠。這裏的雪沒有中原內地的柔美,顯得悽迷和厚重。歷史的車輪在這裏碾過,賦予了它特有的滄桑與悲壯,就連胡笳和羌笛,也悲涼,成了士兵們的心頭哀音。那地上凹凸的沙堆鋪陳的有點令人驚駭,這都是古戰場留下來的墳堆啊!餘先生在文中問道:“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沒有換來史官們的半行墨跡?”自然是沒有,厚厚的二十五史只是沉埋了這土堆。這土堆下的人啊,都是艱苦守衞邊疆、抗禦外侮的英雄啊,在腥風血雨中,在戰士來不及回望一眼故鄉而化作沙墳一座,沒有人立碑,沒有人祭拜,甚至沒有人記住他們。

站在這樣一個西北風呼嘯着迎面撲來的荒原上,看着這鋪天蓋地的沙堆,餘先生有點踉蹌,冷的牙齒打顫,鼻子通紅,更別提我一個見慣了山清水秀、温潤的江南的女子了。其實寒得是身也更是心。但就是這樣一個陽關,王維卻能望着客舍外的青柳,温厚地舉着酒杯而吟:“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來到陽關的文人墨客大多是遭貶謫至此的,王維也不例外。但是他們大多自信豁達,沉着安詳的,帶着唐人的那份風範。

他們才華橫溢卻不受當權者的重用,像王維這種詩畫皆稱一絕的文人,也只能在長安的宮殿中製造點娛樂供王公貴族消遣,並不會得到重用,更甚者最後慘遭貶謫。唐朝可以説是中國最鼎盛的時候,不管是經濟還是文化,像李白、杜甫這種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詳的偉大人物在唐朝都沒有的得到重用,鬱郁不得志,慘慘淡淡度過餘生。當唐朝在趙氏王朝的興起之時轟然倒地的時候,陽關見證了歷史的一切。縱然才情萬丈的文人比比皆是,中國的文化,在保守腐朽的封建王朝是得不到傳承和發揚光大的。再看,歐洲的.文藝復興開始鬧騰的時候,不知是在唐朝的多少年之後了,但是今天的歐洲文化發展的是何其燦爛,光一幅《蒙娜麗莎的微笑》就震懾了海內外多少人。而中國呢,本應該為中國文化的燦爛添磚加瓦的文人騷客卻流落至悽迷的陽關。陽關依舊是陽關,但終因那麼多的哀怨而在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倒塌。這裏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但終究被人們隱在心底。

陽關,氣魄壯麗,奪人心魄,在歷史中繼續沉默下去,揹負着滄桑與哀怨。

《文化苦旅》讀後感6

第一次拜讀餘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餘秋雨第一本遊記文化散文,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咱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

書中作者以踏過每一寸山河,每一寸古土為主線,表達了作者的喜與憂,用筆細膩,讀後讓人回味無窮。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文中感觸最深有兩處。

一、道士塔

初讀,我還以為《道士塔》是為了紀念某位歷史偉人而建的,讀後卻讓我有一種和作者一樣的恨之情緒!

狠在何處?此塔是敦煌石窟罪人王圓?的葬身之處。他本是到處都能夠遇見的一箇中國平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

幾經轉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為燦爛的文化。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還不止此,王道士對洞窟裏的`壁畫不太滿意,為了亮堂一點,他找了兩個幫手,拎着石灰桶,拿着草刷子,開始了他的粉刷計劃。第一編石灰刷的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他就又來了一遍。可悲可悲!中國人的可悲,世界人民的可悲!作者用文筆醜陋的批判了一個歷史的罪人,也不解作者的一句“我好恨!”。

二、沙原隱泉

沙原隱泉是作者踏過陽關雪後的又一行徑,當作者被眼前幾座巨大的沙山遮擋,又別無他途時,作者表現出了“心氣平和,慢慢爬!”“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只管爬”的人生態度。

當作者腳下突然平實,眼前突然空闊時,眼前有一彎清泉,橫卧山底,此時此景作者用了一句“動用哪個藻飾詞彙,都會是對它的”,看到此景的作者已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了,怎樣下去呢?作者用了這樣一句話“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總要出點事的,且把脖子縮緊,歪扭着臉上的肌肉把腳伸下去。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可見作者當時的情緒之急。當你在沙漠中有一彎不算太小,長可三四百步,中間最寬處,相當1條中等河道時你會是什麼情緒?且水面之下,飄動着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你又會是什麼情緒呢?看到此處,我好像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時清脆的聲音,自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有一種願為此景背上行囊,頂着烈日不遠萬里追尋它的奢望!

合上書本,大腦中有一種凌亂,心中有一種興奮與失望。凌亂是正因書中有太多精彩之處,不知就應回憶那一幕。興奮是正因大腦好像被注射了文化的,言語已無法表達。失望是正因凌亂,無頭無緒。

《文化苦旅》讀後感7

“ 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後,一杆竹管筆偶爾塗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 ——餘秋雨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是歷史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它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它用平淡藴藉的語言喚醒了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尊嚴,重鑄唐宋八大家詩化地思索天下的靈魂,構建了中華文化的立體生命。

中華文化不是掩蓋在書本上,而是活在唏噓聲與歎息裏。翻越於文脈,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記憶,而是看活了千年的生命。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興衰,歷史的深邃蒼涼;小橋流水,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約。馳騁北方彪壯之士,柔情似水的江南才子,強壯與柔美匯合,流入文化苦旅之中……

在如夢的起點,記憶中有一個蒼老深邃的牌坊守望於濛濛細雨之中,默默承載着古老文明的鄉土人情;遠處,在一衰一榮,一靜一動中,寺廟裏晨鐘暮鼓,;山下,一位信客揣着信仰與職責奔向東方。

走向山河之旅,在我的山河中,都江堰裏流動着先秦時期治水的艱辛與李冰的汗水。登上道士塔,看斜陽映紅了天際,那卻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滴入了充滿藝術與悲情的莫高窟中;向北走,走到朔北的沙漠,沙漠隱泉中湧動着生命的魅力;向西望去,陽關雪中夾雜着文人墨客的風度,飄至西域喀什,化作了西域古文明的迴響。

日出東方,一抹朝陽照入了寧古塔的廢井冷眼中,折射出大唐盛世,在井水光輝的波動下,渤海國轉瞬即逝。江南水鄉里,美麗、高貴成了杭州對外的宣言,而東坡居士在黃州於人性中突圍。承德避暑山莊的背影中浮現了晚清的殘光片影,寧古塔的`文人拘束了文筆,在無形的獄中開拓黑土大地。晉商驕傲一時,最後抱愧山西;範氏家族堅持在風雨飄搖中守衞風雨天一閣。

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則打印着文化人格與良知,展示着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以及文化走向。

中華文化的千年一歎集聚於此,人、歷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景深、山河之光從書縫中流到了讀者的心靈長廊,詩與遠方在一點一滴中到心頭,留下滴痕。

書中的每一篇都很濕、很濕,卻又很硬朗。它浸透了中華文化的悽風苦雨和文人的集體痛苦感,文字則是以真體驗和真性情澆築而成,散發着自然背景下的人文氣息,跳動着歷史背景下的審美心 點出了人生背景下的滄桑慧悟,擁有着哲學背景下的審美情趣。

秋雨先生渴望着對中華文化做出貢獻,於是對中華文化的思索與追尋成了這本書不變的主題。在提倡文化自覺與自信的今天,中華文化的靈魂不存在於任何一本書中,不靠名人大家傳承,中國的文脈早已深深埋藏於中華青年的肌膚之下,流淌在血液之中。文化苦旅,應是整個中華民族捍衞精神家園,傳承中華文脈的長久歷程。

合上書,我隱隱約約看到一位老者翻越於中華文脈之中,一步、一步,用自己的泥步修行,在思想的聖殿上鐫刻中華山河之書。

《文化苦旅》讀後感8

這個暑假,我讀了《文化苦旅》一書。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從雪嶺上一星跳動的紅的開篇,伴隨着着筆尖在紙上移動的“沙沙”聲結束。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太多,“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餘秋雨站在古人必須站過的地方,用與先輩同樣的黑眼珠打量着差不多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聲。他看到了道士塔的漫漫黃沙,聽到了都江堰的江水轟鳴;他看到了山莊沉重的孤獨的背影,聽到了異鄉漂泊人匆匆的腳步;他看到了一代大師謝晉在關掉的大門上盯着門孔,尋找亮光的身影,聽到了世紀老人巴金在_前鏗鏘有力地吶喊。菩提樹下有他的靜心打坐的身影,莫高窟內留有他沉重悲哀的歎息。

在讀《文化苦旅》之前,我還不明白,原先散文,也能夠寫出歷史的重量。

《文化苦旅》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餘秋雨先生總是在從宏觀的歷史去抓取碎片,然後以民族文化的視角去進行解讀。

在《文化苦旅》一書中,最使我感慨的一篇是《風雨天一閣》。

從天一閣裏刮來一股風,一股淒涼徹骨,帶着朽木氣息的風。

歷史在歲月的溝壑中徒步行走着,猶如黑白默片—那一棟蒼老的木樓,那一位名叫範欽的老人,那一枚枚在時間深處靜靜飄香的芸草,那一個以自我脆弱的生命與自我的文化渴求斡旋的少女…

天一閣,是希翼中華禮貌長久延續的偉大意願的物態造型,是現代文化良知的`見證。在亞洲,它是時間最為久遠的藏書樓。它的創始人—範欽,對書有不講理由的痴迷。再加上他工程般的精細,使範欽成了範欽,天一閣成了天一閣。

然而,歷史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範欽所創造的歷史該由誰接下去呢?在他彌留之際,他一再打量着範大沖的眼。他無法得知他的兒子能否堅持到最終,無法得知他的後代能否堅持到最終。

在範欽過世二百年後,一個名叫繡芸的女孩,幻想着借婚姻來登上天一閣。但範家嚴密的規矩使她的幻想最終破滅了。我似乎看到,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錢繡芸那充滿渴望的眼睛凝視着天一閣,瞳孔深處是一種對文化的痴情。哪怕寄託已成泡影,她也要這麼守望着它。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近在咫尺卻無緣相見。

錢繡芸就這麼望着,不覺已將一生蒼涼的時光耗盡。她在一個風雨瀟瀟的夜晚,將自我化作了一片片芸草,在時間的深處靜靜的飄香。她是幸還是不幸?天一閣不語,依然以絕世的風姿看光陰如梭穿過。

我曾多次在夢中,在天一閣硃紅的大門前,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的書生?

只是因為那本書,我明白了手指觸碰着紙張的珍貴,我明白了一本書能保存下來歷盡了多少的磨難,我明白了讀書的樂趣在於求知,在於不斷充實自我。每個人的精神就好像是被上帝啃過的半顆蘋果,僅有讀書才能豐富我們的時間,才能填補我們精神上的缺漏。

《文化苦旅》讀後感9

翻開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永遠興趣濃濃。近日停留在《牌坊》一文,竟然思緒神遊。

這篇回憶散文,透過孩子的目光,借孩子的口吻,敍述鄉間的牌坊、村裏的尼姑庵,着重寫了幾個從外地來的女教師的命運。用國小校(尼姑庵)裏的花圃、藏在樑上的.繡品,隱喻女性青春、女性生命的美麗燦爛,以一位女教師的自盡結束回憶。文中多見“看不懂”、“顛三倒四”、“很渾”、“思緒混亂”等詞句,不露聲色地深刻揭露、批判了中國封建禮教的殘忍。“婦道”是中國傳統道德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被血淚浸染最多的一頁。

從地圖上看,餘秋雨先生的家鄉浙北餘姚與安徽黃山在同一條緯線上,兩地直線距離300多公里。黃山一帶古稱徽州,徽州一帶古建築聞名遐邇,聽説過徽派古建築就一定知道徽州牌坊,徽州牌坊中貞女坊佔了六成多。徽州最後一座貞女坊建於20xx年,距今103年。

從古徽州的大山裏走出無數商人、讀書人,當然都是男人。女人呢?小小年紀的女孩由父母做主嫁於小小年紀的男孩,男孩大了,離家遠行,讀書求功名,徽商遍天下。女孩大了,開始等待,開始期盼:遠行的丈夫何日歸?

男人有的回了,幾天後又走了,直至暮年才回;有的再也不回了,或死了,或不知去向了——外面的世界比大山裏的精彩。女人呢?白日刺繡,夜晚孤燈,從豆蔻年華到白髮蒼蒼。守着、盼着,希望着、失望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青春、熱血、生命、歲月,換來一座又一座高大的貞節牌坊。餘先生描述:“……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誰敢説、誰忍心説,牌坊是石頭做的啊!?

從徽商我想到了晉商,餘秋雨散文集《山居筆記》中的《抱愧山西》一文,讓山西祁縣的喬家大院名揚天下。山西的男人要離家,戀人送他,唱着《走西口》。有的一走,走出了一個喬家大院、走出了一個包頭、走出了一個“日升昌”……但也有沒走好的,無顏回家,於是,兒子長大再接着走,大兒子走了,小兒子又走……這些男人背後的女人呢?那首《走西口》唱了一生: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苦在心頭。這一走要多少時候,盼你也要白了頭!

在那通訊極其落後、信息極其閉塞的年頭,一個女人把自己的一生交給漫漫無期的等待,這等待中交織着多少情愫:有希望,一定也有失望;有冷靜,一定也有衝動;有決定,一定也有動搖、有矛盾、有鬥爭。只是最後都是人性敗與“道德”,活人不及貞節牌坊的石頭,生命承受不起“失節”二字。

生為女人,同為女人,我真為自己吁了一口氣。女人在世,如何生活,理應是女人自己的事,在100年前竟然還這麼難!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讀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觸很多。想抓住什麼,伸手卻握了滿手空氣,只有淡淡的哀愁與絲絲的寂寞彌散在周圍,一如餘秋雨先生行走時孤寂的背影。

一路行行止止,一路的思索。從黃沙漫天的大漠邊塞到温婉細膩的江南水鄉,從炎黃子孫的發源地—中國再到遠離國土的異鄉—新加坡。一路走來,一路的見聞,都記錄在這一本小冊子中,它凝聚的是思想的昇華,而不僅僅是單純的風景。

文化,在我看來是一個沉重而又艱澀的字眼。上下五千年的積累,使文化的沉積愈加深厚。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代表着這個民族最為珍重的事物。如果一個民族連文化都不存在了,那麼便不足以被稱為一個民族。評味文化,餘秋雨在文化中行走,又在行走中思索。

站在莫高窟的石洞前,看石洞依然壯觀,觀壁畫依舊不言。他靜默地站在石壁前,如同它們曾經靜默地看着敦煌千年之間的變遷。當千年前的無心第一刀劃下,便已預示了當千年後,莫高窟的開啟會是怎樣的一種壯麗。即使它曾經遭遇巨大的劫難: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守住了千年的敦煌,流落到了不安好心的外人的手裏。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本應該守護它的正統的炎黃子孫卻將這美麗而珍貴的藝術瑰寶棄而不顧。那佇立千年的石窟默默地看着那一馬車、又一馬車的藝術珍寶源源不斷地輸往外國,流失在為人的手中,不知該有多麼地悲傷啊!直到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才終於得到了它本應得到的重視和地位。它的價值,並不在於它那炫麗的外表,而是在於它所代表的意義。它是一種儀式,一種宗教,一種信仰,一種人性。它的隱藏在深處的底藴,我們看得到,卻又看不到。它的美,既是宗教的體現,也是人性中對美的嚮往的體現。它是承載着中國千年歷史的標本,是炎黃子孫千年的藝術的結晶。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交換,他依舊是無價之寶。

愈是思索這路途,思索這文化,愈是覺得文化的艱澀。蔓延在空氣中的苦澀,無處不在,壓在心口,漫上胸膛。遙想餘先生當年,是否亦是如此感覺?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一個偌大世界的僻靜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就像那句話一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當我看到沙原隱泉中“水面之下,飛舞着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的時候,我似乎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時清脆的聲音,自己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要想真正的瞭解歷史,瞭解我們撒發着五千年曆史的文化古國,那就去讀《文化苦旅》吧。它會讓你感受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一種不一樣的文化氣息。相信古代的天一閣是由一個範氏家族所支撐的,但現代的天一閣可以由我們共同支撐。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第一次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在四年級的時候,當時讀的時候什麼也沒讀明白,只覺得這本書與其它的散文集有所不同,但又説不清有哪些不同。現在我再一次翻開這本書,才發現它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比一般散文少了一份絢麗,多了一份滄桑,它寫出了那一處處古蹟背後所隱藏着的不為人知的一面,也正是這一面。使它比其他散文集多了一份震撼力。

有人説,中國散文的星空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不凡的光暈。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展現給我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給我的教誨,是由它們所反映的一段段歷史,使我們銘記於心。

餘秋雨先生走在華夏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與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去為這趟華夏民族的文化“苦旅”畫出一張張黑白素描,沒有色彩,只是黑白……它不甘甜,因為裏面有太多不忍與親身經歷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加了一味,耐人尋味的.一味。

未看《文化苦旅》之前,我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名勝古蹟的背後竟然會有如此深厚沉重的含意。一處名勝,一個故事,一段歷史,一番深思,餘秋雨先生運用妙筆,以乾淨的文字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我們像一羣迷失的孩子,來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迫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向前走去。終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舊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千錘萬鑿開啟了千年後的壯麗,而王道士手中的一串鑰匙卻其拱手讓給外人。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而有充滿意義的洞窟卻引來華夏兒女無數的驚歎,無數的惋惜。

“淺諸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對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不是由自然雕琢的天然山水,而是屬於中華民族的人文山水,餘秋雨展示的江南小鎮有別於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河邊由吊腳樓組成的小鎮,江南的小鎮少了那種渾樸奇險,多了一點暢達平穩。

在江南的小鎮,你聽不出歷史的治歎,感受不到類似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江南的小鎮所擁有的是難得的清雅靜謐,是似乎被遺忘的文化底藴。書中的江南小鎮給了我們一種回家的感覺,也正是這種感覺使江南成了大多數文人的隱居之所,為了他們的逃避行為打開了方便之門。

合上書卷,走到窗前,看着這繁華的城市,曾經的六朝古都,卻想起了“南京——沒落的貴族”這一令人心震的評論,想想,我們是否也該去讀讀南京的文化,去親自體現驗證一下這場辛酸的苦旅呢?

文化苦旅,因為有苦,才有文化,不僅僅是表面的文化,而是那被時間掩蓋的內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孤雁南飛便是秋,在這深邃的秋,沉寂的秋,悲涼的秋,我在心在為中華文化吶喊着。叫喧者。沸騰着。跟隨者餘秋雨先生走過的苦旅。我將重遊這個偉大的民族所創造的奇蹟。

當我走進《莫高窟》,我的驚歎只是渺小的沙石。在那裏感受到的是千萬年文化的沉澱,一段段歷史的重温,一個個朝代的輪替都盤旅在那裏,這不僅僅僅是宗教的天堂。更是中華禮貌的縮影。走進盛唐的繁華。明清的紛亂。餘下的便是近代學者的腳印,我只能用膜拜來形容它,也只有它能襯得上,在敦煌中,孤獨的墳冢。讓我為民族那一種腐朽的記憶而慚愧,讓一車一箱的文物從那昏暗的洞窟中拿走。我看見中華民族在滴血,是的。是那名道士把這把鋒利的刀插走她的胸口。但是腐朽的封建教條化成1條繩。把這把刀牢牢的固定,我也好恨。沒有早早出此刻那個年代,我要揮起長劍,把這條繩切斷,我要用畢生的力量,將刀從她胸口拔出。

從《三峽》走過,我沉浸在碧水藍天的景色中,令我沉思的是兩岸的文化。王昭君。屈原。李白……這一位一位歷史名人。記住他們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有這兩岸的山水,嗅一嗅都是他們的氣息,只有這樣的地方才會有這樣的人,走過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從這樣的`文字中尋找到他們的蹤跡。

在餘秋雨筆下,王維的告別是柔和的。在風雨交加的沙漠中。就算保暖的衣服也會感到刺骨,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夕陽無故人”卻把最暖的情傳遞個貶謪的友人,而今那裏只有尋着王維的馬蹄印才會到達,只有想要體會他的人,想要傳承他的人才會把這一杯薄酒看得如此之重,而餘秋雨正是這樣的人。

來到。古時戰場那裏有無數個光禿禿的墳頭,從他的筆下我看到了身披戰甲,揮劍斬敵的將軍,看見滿地的鮮血慢慢浸透進地表,在那裏沉靜躺着的是戰爭的犧牲品。在禮貌的傳承中無數個血的教訓更提醒着我要鍾愛和平。

餘秋雨筆下的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魂,這造福千年的水利建築讓我再次體會到奇蹟的函義,它的靈魂是不屈,是智慧,是果斷,更是勇敢,我甘願屈膝它腳下,它是我國的至寶。更是我的追求,它是我中華民族的脊樑。

透過讀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更感到了自我的渺小,在中華五千年文化中。我連一隻螻蟻都不如。我看到了餘秋雨先生的不鍥追求。他是一個學者,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他的文字總是充滿玄機,但他卻是一個誠實的作家,每個字都是他的經歷。每句話都有他的思想,這些就像清水中的石塊無比清晰,我是從一篇關於辛棄疾的文章開始愛上他的文字,讀他的書就像讀他的精神。正因他的精神存在於他的字裏行間,當他為某位歷史人物感歎時,你的心也沉進谷底,當他為某段禮貌而驕傲時,你的心中滿滿的全是自豪。

我不僅僅要感歎。這就是餘秋雨,帶領你追尋華夏禮貌的餘秋雨,將自我的思想完全解剖在你面前的餘秋雨。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前不久,我讀了一本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巧合的是,那時我也在旅途之中,這使我在感受文化之餘體會苦旅,不覺有了很多認同感。

這是一本餘秋雨先生在中國大陸各名勝古蹟旅遊時記錄下來的散文集。是一本最令人動容的散文集,敦煌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它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名勝古蹟,寫出了這一代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同時也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乾淨漂亮的白話文字,描述出了中國深沉的文化,及抒發自我的情感。就文筆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美文,是一篇篇經過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構。文辭雍容、典雅,而又不顯出雕琢的氣息,在淡淡的敍述中,又藴涵有濃濃的抒情意味。

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寫下了《那裏真安靜》、《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華語情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作為一個文人,杯水車薪,不願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乏味的旅遊觀感之類文章。由此便決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了種“苦旅”,浪跡天涯,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筋傷骨,這不可謂之不苦澀,再沒有這般的創作魄力了,也可謂是真正的苦旅了。

然而,真正的苦旅,更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他對文化無休止的追思和探索,正因人生本是無休止的邊界。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聯,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藴,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我想,能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會不禁嚴肅起來。就像一羣被流放的士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在書中説道:“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期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正是這樣的創作翼求,構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種特有的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餘秋雨如數家珍般的歷史描述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氣息,這種感傷來自於對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從而有了一種杯具味道。當這種感傷、杯具的氣息,在《文化苦旅》中升騰與散發時,便讓我感覺有種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閲讀效果。

從那裏,我幾乎能夠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歎息。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與這位哲人一齊品味歷史,體驗文化,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拂拂地吹過多情而脆弱的心靈。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苦,文化之苦旅。

思,歷史之長河。

——題記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凋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物構成。或許在常人眼中山水僅是高山流水,不無特別之處,象徵大自然的美好。但在作者心底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由此可見,當他泛舟於千年文明的長河之中,對自然風光情由獨忠,才會有獨樹一幟的思想見解。他超越了現實中的詩情畫意,還回顧與歷史,欣賞着了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在遊歷的途中,再翻開歷史的長卷,疊加自身的觀念,呈現給讀者新的“文化之旅”。

他踏遍中國河川。第一站就是莫高窟。在莫高窟外,高高低低建着幾座僧人圓寂塔。塔的主人竟然是敦煌的罪人。他目光呆滯,畏畏縮縮。他買掉了一車又一車的文化古物。這不僅是自取其辱,對於中國也是莫大的侮辱。他是中國的罪人,也是歷史的罪人。餘秋雨恨他,那些專家們也恨之入骨。我猜想他是恨自己的渺小,眼睜睜地看者外國人運走中國的東西,卻無能為力,也恨世界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罪人,恨歷史無法改變。但值得慶幸得是,無論敦煌運到倫敦,巴黎,運到彼得堡,東京。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他們可以帶走文化,卻帶不走文化。

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境。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悠久燦爛中華文化的苦苦求索。

他又來到了工程浩大的都江堰。只要被問到中國歷史上令人最激動的工程是什麼?幾乎每個人都會毫不憂鬱地回答道是長城。而餘教卻説是都江堰。他總有獨特觀點。着要説服人們得要花點工夫。因為他必須把自己的'思維灌輸到別人的腦袋裏。在描述長城時,他大力讚揚,從孟姜女痛苦流涕到全身投入到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慷悸。感覺深厚多了。如此力褒長城,想要突出都江堰的宏偉就更難了。可他娓娓到來。從修建的時間看,他比長城早數十年,早已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從對社會功用看,長城早已頹廢,而他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請流;從歷史人物看,他造就了孔明着一代英雄人物;他讓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有一個安定的後方;從建造的歷史人物看,秦始皇築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而李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作者妙趣橫生,甚至打動了我。想想也如此,想當年秦始皇築長城的目的是阻止匈奴南侵的積極作用。如今,世界和平統一,他常常成為了排場。

我非常佩服餘教的獨特的審美能力,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揭示中國文化的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新的範例。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知道這段話是餘秋雨先生寫的,一直喜歡這段話。今天讀先生的《文化苦旅》——黃州突圍,終於找到這段文字的出處。

對於蘇東坡最初的認識,來自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他説蘇東坡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全才最可愛的.男人,於是一直崇拜和景仰。今天看先生的《文化苦旅》——黃州突圍篇,東坡的悲慘遭遇和經歷,竟讓我幾次淚目。

蘇東坡一生走過和流放過許多地方。這些地方遠比黃州美麗,但是僻遠的黃州卻給了他最大的驚喜和震動。

他來到黃州之前,正陷入一個被文學史家稱為“烏台詩案”的案件中。我們也許會猜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時代的無上驕傲,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的珍惜他,虔誠的仰望他。事實恰恰相反,無數卑劣文人與小人的嫉妒、誹謗和誣陷,讓這個曠達、單純的男子不知身犯何罪,竟讓差人用繩子捆紮着,像驅趕雞犬一樣,走在示眾的路上!

“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着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

“小人牽着大師,大師牽着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

於是,那個温和柔雅如林間清風、深谷白雲的大文豪,在牢房裏受盡了非人的折磨!

許多他昔日的好友竟在他危難時悄悄地躲避了。但是畢竟有勇敢之人,仗義之人。

杭州的父老鄉親在他入獄後公開做了解厄道場,求告神明保佑他。

獄卒樑城,知道他是個大文豪,無人時盡力照顧他的生活,連每晚的洗腳水都為他準備了。

他的朝中好友,甚至他的政敵,王安石的弟弟也仗義執言。

最動情的是那位太皇太后。

如此形勢下,皇上釋放了蘇東坡,將其貶謫黃州。

由此看出黃州對蘇東坡的重要。

在黃州的日子,悽苦的生活,難言的孤獨,使他徹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鬧,將內心寄託於無言的山水,寂寞中反省過去,覺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華外露,缺少自知明,“他的這種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他在無情地撥除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他漸漸迴歸於清純和空靈。”在這一過程中,是佛教讓他習慣於淡泊與靜定!

艱苦的物質生活,又使他不得不親自墾荒種地,體味着自然與生命的原始意味。

也是在這時候,他自號“東坡居士”,完成了由蘇軾到蘇東坡的蜕變,藝術與才情又獲得了一次蒸餾與昇華,他真正成熟了。

於是也就有了開頭的文字,秋雨先生對他蜕變後的解讀!

標籤: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