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2015年水利工作講話

演講稿7.76K

同志們:

2015年水利工作講話

今天,我們繼2009年全國水利信息化工作會議之後再次召開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戰略部署,全面總結“十一五”水利信息化工作,表彰先進,交流經驗,科學謀劃“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工作,加快推進水利信息化新發展。湖北省政府和長江委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剛才,湖北省趙斌副省長、長江委馬建華副主任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下午,中科院龔健雅院士還將作空間信息服務的專家講座。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十一五”水利信息化工作成效

“十一五”是我國水利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這五年,水利事業得到了巨大發展,抗災減災成效大、水資源管理效益顯、民生水利發展好、人民羣眾受益多。這五年也是水利信息化投入大、發展快、應用廣、效益顯著的五年。在水利部黨組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推動下,在部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下,各級水利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踐行“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的發展思路,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努力夯實信息基礎設施,大力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全力推進重點業務應用,圓滿完成了既定的目標任務。全國水利信息化工作從重點推進基礎設施和基本業務應用建設階段逐步進入到全面促進水利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新階段,掀開了水利信息化發展的嶄新篇章。

第一,推動資源整合共享,提升水利信息化應用效能。“十一五”期間,在實踐總結的基礎上,我們認識到,各自為政、重複建設、目標單一、資源割據、共享困難、效能低下等問題,嚴重製約了水利信息化發展。為此,我們着力推動水利信息化資源整合與共享,頒佈了《關於加快推進水利信息化資源整合與共享的指導意見》,旨在對水利信息化基礎設施、水利信息資源、水利業務應用、水利信息化保障環境等水利信息化資源進行統籌規劃、科學整合與合理配置,促進資源公用與共享,提高各種信息資源在水利信息化建設中的基礎作用和配置效率。珠江委就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召開了座談會,共同探討珠江流域(片)的水利信息化資源共享機制;廣東省印發了《廣東省水利信息化“四統一”綱要》。各級水利信息化部門,面向水利業務應用,積極推動水利信息化資源整合與共享,有效提高了水利信息化資源的利用效能,取得了明顯成效。

第二,着力指揮系統建設,提高防汛減災決策支持水平。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一期工程歷經多年,於今年1月完成竣工驗收。一期工程建成了連接水利部、流域機構、省(區、市)、地級市三級水利部門的水利信息網絡和覆蓋水利部與12個直屬單位、7個流域機構、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利局、4個重點工程局的異地會商視頻會議系統;在5個流域、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了125個水情分中心,完成了1884箇中央報汛站的技術改造,提高了防汛抗旱實時監測和預測預警的技術水平,提升了水情信息採集和傳輸的自動化程度,實現了中央報汛站水雨情信息30分鐘內到達國家防總的預期目標;開發的'防汛會商、洪水預報和實時水雨情發佈等應用系統為國家防總和各級防汛部門的調度決策提供了科學、高效的技術手段,有力提升了防汛抗旱整體水平和實際效能。“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工程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榮獲2015年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特等獎。河南省開發了盛市、縣三級防汛聯動指揮的決策支持系統,實現了全省5025個小流域的洪水過程動態模擬,為山洪災害易發區預測預警和應急響應提供了科學方法和決策支持。廣東省三防指揮系統,技術先進,實用高效,榮獲2015年中國地理信息優秀工程金獎。

第三,加強水資源實時監控,增強水資源配置和調度能力。在全國開展了流域與區域以及城市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着力提升水資源和水生態管理的調控能力,所建系統在黃河水量統一調度、塔里木河生態調水、黑河分水,應對太湖藍藻爆發以及漢江甲醇貨輪爆炸應急處置等重大水事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8個城市,開展了城市水資源實時監控與管理系統建設試點工作,建成了29個市級水資源監控中心和46個縣區分中心,對2891個城市飲用水源地、大型取用水户、地下水超採區、水功能區監測點實現了在線監測。開發了集水資源業務應用、水資源調度配置、水資源應急管理、水資源信息管理於一體的水資源管理應用系統,監控城市取用水總量73.4億m3,覆蓋城市供水人口3608萬人,有效提高了城市水資源管理能力和供水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保障了城市用水安全。

第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水土保持的動態監測。全面完成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和管理系統一期、二期項目建設,建成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7個流域機構監測中心站和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監測總站構成的監測機構體系,包含175個監測分站和738個監測點,初步形成了覆蓋我國主要水土流失類型區、佈局較為合理、功能比較完備的,以“3S”和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水土保持監測網絡系統。黃河流域開發了黃土高原淤地壩、黃河流域水土保持監測信息管理系統;貴州省開發了水土流失定點監測管理信息系統等。這些應用系統採用遙感技術動態監測水土流失狀況,為快速準確獲取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水土保持治理與預防保護等動態數據提供了先進技術手段,增強了水土保持綜合防治和生態建設的決策支持能力。

第五,推進灌區管理信息化,提高農村水利建設管理水平。“十一五”期間完成大型灌區信息化試點36個,開展了中型灌區、大型泵站信息化試點建設,開發了水情監測管理、工情管理、水費徵收管理、大型灌區用水管理以及信息服務與辦公自動化等專業應用軟件,初步形成了灌區自動化管理的工作體系,在保障工程安全、提高灌溉效益、降低供水成本、提升灌區人員業務素質和改善辦公環境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農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統項目建設完成,在農村水利行業管理和建設項目的有效監督、規範管理、信息公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甘肅省景泰川電力提灌管理局針對灌區高揚程、多梯級、多機組、大流量、點多、線長、面寬的特點,建設了泵站計算機監控,閘門自動控制和水量自動計量等系統,為實現灌區用水科學調度和保障區域生態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撐。

第六,構建電子政務平台,提升水利社會服務水平。開展了部機關和七個流域機構電子政務一期建設,搭建了內網統一的應用環境,實現了域內的統一身份管理和單點登錄,域間的信息交換和互連互通,逐步形成了以電子政務系統為平台的新型水利行政管理模式,促進了行政辦公方式的轉變,有效提升了行政效率。“水利電子政務綜合應用平台研究與應用”成果榮獲2010年度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全國省級以上水利部門開通了面向社會服務的網站,進一步加強了政務公開、在線辦事、交流互動等服務功能,為水利服務社會提供了技術手段和服務平台。水利部網站榮獲2010年度中國互聯網最具影響力政府網站、第五屆中國特色政府網站特色獎和2010政府網站政民互動精品欄目獎等榮譽;上海水務網入圍“上海市第四屆優秀網站評馴;福建省建成政府信息公開電子監察系統。這些網站及時向社會公眾提供水利信息服務,加強了水利宣傳,促進了政務公開,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第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水利信息化的支撐能力。“十一五”期間,隨着水利信息化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快速推進,水利信息化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支撐水利業務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水利信息網覆蓋面不斷擴展。包括1個衞星主站、300多個衞星終端小站的全國防汛衞星通信網基本建成。視頻會商服務能力不斷增強,22個省(區、市)實現了區域覆蓋,部分省市聯通到區縣甚至鄉鎮水利單位。水利信息網絡安全保密設施不斷完善,覆蓋部機關和七個流域機構的政務內網安全保密分級保護改造全部完成,水利部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工作也順利完成,並完成了在部機關政務外網的等級保護整改建設。水利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逐步加強,數據內容覆蓋水利業務方方面面,初步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體系比較完整、內容相對豐富、實用性較強的水利信息存儲與服務體系。

標籤:水利 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