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科研培訓發言稿參考

演講稿6.19K

“在探究中體驗成功,在成功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實現發展。” ——題記教育科研工作

科研培訓發言稿參考

200x年,有機會接觸了學校教育科研工作。從陌生到了解,再到喜歡,直至樂此不疲全身心投入,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育科研伴隨着我的專業成長之路。四年來,它給我帶來了緊張與忙碌,彷徨與思索,同時也帶來了充實與快樂,成果與喜悦。稍稍整理那零零散散的思緒,擇取幾點較深的感觸與同行們切磋交流。

一、想説愛你不容易

“態度決定一切。”要想主動做好科研工作,必須對這項工作有正確的認識,瞭解教育科研的真諦。

我也和大多數教師一樣,有過這樣的困惑:(1)學校搞科研有必要嗎?

(2)教育科研和普通教師有關係嗎?(3)課題研究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4)普通教師有搞科研的時間、精力嗎?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的觀念悄悄地發生了改變。

記得剛剛接受科研工作,正值十五中期科研課題申報驗收,當時我的心態是:必須要合格,有那麼多的老師在等着證書呀,真不過關,怎麼交代呢?當時並不熟悉科研工作的我,廢寢忘食地收集、整理資料,修改潤色成果報告。幸運的是,課題研究獲得了三等獎。這次經歷,使我增添了做好這項工作的自信,也使我懂得——要想採摘豐碩的果實,必須從播種那一時刻起就不間斷地撒下汗水。否則,收穫的時候,即使扒開綠葉滿樹尋找,也難以看到真正絢麗紅豔的果實。2004年1月,我們申報的《低年級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習慣的實踐研究》立為省級規劃課題。“要做就做最好的”,這一次,從課題選擇,到方案擬定,到具體實施,第一步就邁得踏實有力、目標明確。完整真實的全過程的課題研究經歷,讓我領會了教育科研的真諦,由“走近科研”到“走進科研”。2006年初,這項課題研究獲得遼寧省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並在葫蘆島市教育科研大會上,被評為十五項優秀成果之一。對科研的認識由陌生到熟悉,到喜歡。

相信你會同意我這樣的思考: 從寬泛的視野審視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研究教育的,誰最瞭解教育?誰最有機會研究教育?教育科研成果在哪類人羣最能轉化為生產力?對,是教師! 從教育的本質思考—— 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未能引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那麼它就不能稱其為教育。 從教師的專業意向思考——教師應當對自己的工作具有這樣一種強烈的意向,總是在想,在琢磨:我怎樣觸動我的學生? 教育科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有效方式之重中之重。長時間思考一個問題的專業能力和習慣;不斷進行自我診斷的專業能力和習慣;不斷進行學生調研的專業能力和習慣;不斷進行嵌入式學習的專業能力和習慣??

做教師難,做好教師更難,做名教師難上加難。

面對來自社會、家庭、學生、學校、晉級、考分、生活等等諸多壓力,有什麼辦法讓我們在這其中“偷懶”嗎,那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也最適合自己教育對象的教育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思維方式來導引自己的教師生涯,“懶”出一個智慧的你!

從課程改革的實踐要求思考——

誰説熟悉的地方無風景?課改如春風、似雨露,吹活了課堂,滋潤了幼苗,也讓傳道解惑者受益匪淺。廣大同仁在踐行新課標的過程中,一路彷徨一路欣喜,一路風塵一路歌,往往在慧眼發掘出璞玉時百感交集,激起心靈的漣漪, 打開塵封的文才,讓心靈之聲隨那筆墨之香流淌,讓課改激情在字裏行間奔放,其實這就是研究。因此,我們要讓教師對身邊的研究工作相知與相識,使大家認識到教育科研不再是高深莫測、高不可攀,體會到僅會教學而不會教育研究的教師,不是新時期的合格教師。

教育科研的切實開展需要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沒有教師的參與和實踐,教育科研只能是空中樓閣,不能轉化為促進課改、落實素質教育的真正舉措。建設濃厚的科研氛圍是科研工作得以紮實開展的前提。

我們進一步利用身邊的教師、身邊的案例、身邊的活動、身邊的成果,讓教師親身感受真實的教育科研。正確認識教育科研在教學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認識自己與教育科研的關係,積極參與教育科研。

現在,教師把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本職工作的一部分,看作是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表現出對教育科研的極大熱情和高度的自覺性,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東小的教師對教育科研達成了如下的認識:

(1)科研並不神祕,一個教師只要肯于思考、肯於鑽研、善於反思、善於總結,他就會搞科研。

學習借鑑 實踐試用 思考研究改進完善總結提高 公式:學習 + 實踐 + 思考 = 科研成果

(2)新一輪課程改革,我們既是實施者,又是實驗者。課改需要我們探索研究,主動的探索研究又保證我們跟上課改的步伐,走在改革的前列。

(3)教育科研不單單是專家的事,不單單是骨幹教師的事,人人投入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又將給每位參加者以豐厚的回報。 (4)教育科研就是一個過程,即一個從栽種到收穫過程。 選擇課題——申請立項——設計方案——實施研究——收集材料——數據統計——結果分析——成果梳理——撰寫報告

研究是一種態度——對任何事情都要問一個為什麼的態度;研究是一種行動——總是在尋找怎樣才能做得更好的行動;教師研究什麼——怎樣教,怎樣教好,怎樣教更好,怎樣做才能把學生的每一次激動,變成他們畢生的喜愛!

二、莫忘科研來時路 教育科研是科學,有自身特有的規律。我們遵循並追求的是——“常規管理,常規運作,讓課題研究步入常態”。這裏的“常規”絕不是平庸和普通,而是指常態下的客觀規律。也就是,學校的科研工作走上正確的軌道。

(一)、規範管理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質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須有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場”,使所需管理的項目一進入這個“場”,就能運轉自如,“低耗高效”。為此,我們注重了以下工作。

1、選題的管理 堅持四個結合: 已經完成的課題和新立項課題相結合;推廣研究成果和深化研究相結合;中宏觀課題和微觀課題相結合;省市縣三級課題相結合。 力爭達到縱向繼承延續、橫向合理設置,打磨亮點、全面輻射。 十五期間,我校以語文、數學學科為切入點,進行了《國小低年級自主探究學習策略》的'課題研究,獲遼寧省十五重點規劃課題二等獲,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該項研究還僅侷限於低年級,侷限與語文數學學科,為促進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我們決定進一步擴大我們在這一問題的研究範圍。因此選擇了《學科教學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習慣的實踐研究》研究課題,並立項為葫蘆島市級研究課題。集中優秀教師參與研究,研究出精品、成果上檔次。

為了增加這一課題的操作性,我們在選擇縣級研究課題時,又進行了適度的引導、梳理和整合,2006年,我校縣級立項課題有《數學學科教學

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習慣的研究》 《培養學生主動閲讀的研究》 《讓學生主動交際、自主習作的研究》 《國小英語遊戲教學實踐研究》 《美術學科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習慣的研究》等。這些小課題研究將得到《學科教學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習慣》中宏觀課題研究的統一指導,併為中宏觀課題研究提供具體的實踐支撐。 選擇課題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突出一個“實”字——實實在在地學,實實在在地研究,取得實實在在的一點成績,實實在在地促進教師的進步,實實在在地推動我校課改的進程。

中國小科研的研究者不是大理論家,而是實際工作者,學校科研應以應用研究為主、微觀研究為主、行動研究為主,特別是與自己的工作相聯繫的各學科教學研究或專題研究,腳踏實地地為解決教育教學中碰到的實際問題,以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為教育教學的實踐服務為佳。

2、教師科研管理。

(1)學習積累

對於課題研究來説,學習和積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做到不容易。我們採取的方法有集中學習、個人自學、網上學習、廣泛涉獵。

我們特別提倡課題組的教師要善於積累。學到的東西,積澱在心中,總有一天“厚積而薄發”,當他們連貫起來的時候,就是自己的東西。隔一段時間,停下來,想一想,總結自己階段教育教學歷程、工作的感既,這就是積累。融類旁通,激起自己的深思,是在學習中的收穫。善於積累,不可能再重複錯誤,不可能再走彎路,這是積累、總結的結果,任何的成功、失敗,都有我們記錄的必要。一路走來,必定有一些感動、思索在我們的心中,零星的足跡,將來會踏出一條寬闊的路來。 積累資料要做到“四勤” 勤閲讀:閲讀是蒐集資料的最重要的途徑,“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非家之編”,(韓愈)持之以恆,必能採集到很多珍珠美玉,使自己的“資源寶庫”蔚成大觀。 勤思考:一是要經常想一想應該蒐集哪些方面的資料,從哪裏蒐集;二是在閲讀、篩選時深入動腦思考,判斷出哪些東西是有用的,是值得積累的,以後會用於哪個方向。經過這樣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分析工作,可使積累的資料有較高的質量。 勤整理:經常對蒐集到的資料加工製作,分類編排,以方便查閲。在整理過程中,還要對已失去價值的資料隨時剔除,隨時補充新的資料,使積累的資料如淙淙的小溪,常流不斷,常流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