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演講稿(通用8篇)

演講稿7.04K

演講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演講稿(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演講稿(通用8篇)

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演講稿1

各位老師,全體同學們:

春暖花開,到處生機盎然。這是一個洋溢着詩情,孕育着希望的美好季節。今天,我校全體師生隆重集會,舉行第四屆讀書節語文誦讀活動。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活動,利用這次機會,我講三點:

一是意義。關於讀書,中外先哲有過許多家弦户誦、膾炙人口的箴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籍是人類進步階梯”;“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等等,這些話都是告訴我們一個很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道理:開卷有益,讀書有益。我們中華民族從來就是酷愛讀書、勤奮學習的民族,讀書、學習是我們民族精神動力永不衰竭的源泉,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

4月23日也是塞萬提斯(西班牙)、莎士比亞(英國)、維加(西班牙)3位著名文學大師的辭世紀念日。為紀念這三位文學大師,感謝所有為人類社會和文化進步的人們所做出的偉大貢獻,鼓勵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發現讀書的樂趣,1995年11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出決議,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世界書香日”。雖然這個節日的歷史還不長,然而它已在世界上受到廣泛的歡迎和響應。我國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也多次發文要求,各級各類學校要努力創建“書香校園”。

鑑於此,我校從20xx年起,每年4月都積極組織開展讀書節活動,今年是第四屆,今後這個活動也一定會堅持下去。

二是目的。開展讀書節主要是在引導廣大師生多讀書,讀好書,形成讀書熱潮,促進校風、教風、學風以及校園文化的建設,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和科學的讀書方法,激發讀書的興趣,養成讀書的習慣,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近幾年來,中央電視台舉行青年歌手大賽、主持人選拔賽、舞蹈大賽,省裏梨園春年終總決賽等大型文化活動,其中有一項是考查參賽者的文化素養,結果這一關卡住了好多綜合素質不高的參賽者,大多問題其實很簡單,不少觀眾都知道,但選手不會,原因就是他們不讀書或者讀書很少,連簡單的文學常識都不知道,卻乏必要的知識儲備,結果落選,正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後悔晚矣。

三是希望。作為學生,大家自進入校門就開始了讀書的生活,但讀什麼樣的書,如何正確讀書等問題,有些同學做的不好。學校圖書室藏書很多,26000多冊,一直對全體師生開放,但看看有些班級借的書,有些同學看的書,買的書卻多屬於休閒、消遣、獵奇類的圖書,不是同學們這個年齡段該看的書,不是對自己成長、積累有助的書。有的同學看書不少,卻不動筆去記、不會摘抄,不去多思多想,發現不了作者的精彩之筆,很少去感悟作者的在書中所表現的“魂”。我們的校園到處都有古詩詞、三字經等國學精華標語牌,但少有同學在它面前駐足,讀記,品味,多些時候是在它面前匆匆而過,嬉鬧玩耍。這些資源成了擺設,被白白浪費啦。

書是知識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是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一本好書,就是進行一次愉快的心靈之旅。經常讀書的人會思考,經常讀書的人不會亂説話,經常讀書的人有氣質、有涵養,讀書雖然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和寬度。一個人如果從學生起就能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一生都會受用無窮,如果一個民族具有熱愛閲讀的追求與渴望,這個民族就會充滿智慧和希望。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老師們、同學們,趕快動行起來吧!捧起書本,投入到讀書活動月中,讓我們的校園溢滿書香,讓讀書成為我們的習慣!

謝謝大家!

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很好的老師,它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情操,塑造一個人的靈魂,引導人們排難而上,奮發有為。因此,閲讀如同生活中載歌載舞的水,能使我們的人格臻於完美。

今天,我想就多讀書、會讀書,向大家提幾點希望。

學做人,要多讀書。現代社會,知識爆炸,信息快捷、通過大量搶眼的圖畫,靈活、便捷的音頻、視頻便可以直觀地獲取大量信息,這是歷史發展到今天,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但是,我始終認為讀書,對人的思想啟迪、對人的品格養成,仍然是最全面、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途徑。“腹有詩書氣自華”,通過讀書,我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做學問;通過讀書,我們可以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發展自己,以讀書所得,成為社會棟樑,回報撫養我們成長的社會。

讀書要講方法。首先要“善思”。孔子説過,“學而不思則惘”。讀書要善於思辨,不能讀死書。讀書要與討論相結合,同學們可以結成讀書社團,彼此交流展開討論,在思想撞擊中迸發智慧的火花,這樣便能加深理解,讀以致用。讀書還要“勤寫”,徐特立老人有個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就是以“寫”促讀,這樣更能靜下心來,眼到、口到、心到,專注閲讀,精細琢磨。讀書還要“勤用”。那就是活到老,讀到老,用到老。學以致用,學而善用,就是這個道理。

閲讀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途徑。老師們教書育人,應當“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讓閲讀成為我們的一種基本的生活方式!讓閲讀支撐職業精神,讓閲讀推動新課改,在閲讀中得以提升、充實,並與日俱進。

最後,我想將朱永新教授在《閲讀:讓全民族精神起來》的“閲讀宣言”裏的幾句話與老師們、同學們共勉:

——閲讀,讓博學和睿智拯救我們!——閲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

同學們,老師們,讓教育充盈書香,讓書香浸潤心靈!最後,祝願翰林國小第四屆讀書節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演講稿3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博覽羣書,豐富知識!》。

關於讀書,中外先哲有過許多膾炙人口的箴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等等。這些話都是告訴我們一個很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道理:開卷有益,讀書有益。的確,我們中華民族從來就是酷愛讀書、勤奮學習的民族,讀書、學習是我們民族精神動力永不衰竭的源泉。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

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自幼博覽羣書,如歷史、天文、詩、戲劇、哲學、科幻、文學,對日後的智力、自信、榮譽感、志向、信念、創意、悟性、人格和使命感的發展與形成至為重要。許多為世界為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天才人物,多認為他們的成功,與自幼父母激勵他們博覽羣書有關。

在人類歷史上,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因勤奮讀書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改變國家、民族的命運,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事例有如天上的繁星,數不勝數。他們的故事影響着、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認識他們,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最好辦法仍是讀書。

我們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結識世界上所有的偉人、大師,但通過讀書,就有可能。歌德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你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可能提前進入將來,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過去和未來。有人説,不讀書的人只生活在現在,而讀書人是同時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現在和未來。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地球的每個角落。

文字、書籍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而如果你能夠利用,卻不去利用這個最偉大的發明,那真是最大的愚昧,枉到人世一遭。

幾百張椅子每天都在耐心地、靜悄悄地等待着、盼望着它的主人的到來,可謂望穿秋水。

讀書吧!讀書已經改變了你的人生,如果你想繼續改變你的人生的話。

讀書吧!世界每天都在變,你可以不變嗎?

謝謝大家!

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四月,是一個洋溢着詩情的季節。在這美好的季節裏,我們將在4月23日迎來一個飄灑書香的節日:“世界讀書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並呼籲:“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閲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自那時以來,這個獨樹一幟、墨香洋溢的節日聲譽日隆,受到全世界人們的關注和歡迎,其宗旨和意義也逐漸深入人心。以節日的形式,讓人們向那種健康、高尚、純粹的生活方式迴歸,向那些為人類開拓了自由、豐富的精神世界的偉人致敬。這是真情的呼喚,這是深沉的緬懷。不論膚色,無分國別,人們在這個節日裏表達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信心和希望。在這一世界潮流之中,我們的熱情也日趨高漲——多讀書、讀好書,正成為今天我們全社會的共識與需求,一股股清新的讀書之風正撲面而來。我今天講話的主題就是——讓每一天都成為“讀書日”。

作為千年文明古國,我們的偉大傳統之一就是以讀書為尊為貴。“積財千萬,無過讀書。”讀書可以明理得道,可以修身養性。“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讀書人在閲讀之中,“手披目視,口詠其言,心惟其義”,“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種身心合一的閲讀歷程,賦予了讀書極為厚重的神聖性和愉悦性。讀書使我們思接千栽,縱橫萬里,窺天地之妙,得萬物之靈。文化的血脈、思想的精髓、國家的道統等等,都在讀書中綿延不絕,久傳於世。讀書的傳統早已沉澱在中華民族性格的深處。鑿壁偷光,懸樑刺股,囊螢映雪……一個個動人故事形象地體現出中華民族對讀書的酷愛。古人甚至有云:“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更讓人驚歎的是,我們的祖先曾設計出一整套完備而行之久遠的制度,讓讀書成為國人治國安邦的進階。讀書之興衰實與我們個體與民族的命運轉折息息相關,須臾不可分離。

當今時代,信息爆炸,潮湧而來,種種現代傳播媒體在拓展人們視野的同時,亦在擠佔人們讀書的時間。在全社會大力倡導讀書之風,提升國民的知識水平和自我學習、發展能力,培養青少年閲讀的興趣,讓讀書成為青年人終身追求的“時尚”,十分有利於學風、校風的建設,有利於建設學習型社會和創新型社會,有利於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國家戰略。借這個機會,我想對廣大同學們説兩點:

第一,要重視讀書。北宋詩人黃庭堅説過,人要常讀書,三天不讀書,面目可憎。有點誇張,但很有道理。當今社會上、甚至在我們校園內,有些帥小夥美少女,五官也許還看得,但一説話就暴露出淺薄和低俗。而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讀書來洗滌心靈、滋養心靈。讀一本好書,就是引來一泓清泉澆灌心田,讀一本好書,就是開啟一片陽光照亮人生的房間,就是身入芝蘭之室,頭頂燦爛星天。我們要用好書洗去內心的浮躁、油滑、懶散、冷漠、偏執、狹隘、仇恨、逃避責任、自我中心,等等。於是,我們的靈魂就不再漂泊和彷徨,精神就不再掙扎和流浪,情懷就變得純潔和高雅,生命就沉靜而又飛揚!同學們要知道,讀書可以安身,讀莊子的“自然”,讀孔子的“仁愛”,讀馬丁路德金的“夢想”,讀海明威的“永不言敗”!讀書可以立命,讀太史公的“一家言”,讀顧炎武的“匹夫責”,讀范仲淹的“天下憂”,讀歐陽修的“與民樂”……讀書是靈魂的壯遊,隨時可發現名山大川、古蹟名勝、深林幽谷、奇花異卉,這樣,打下我們精神的底子,打下文化的底子,打下做人的底子。可以説,一個人的閲讀的歷史,將成就一個人精神成長的歷史。

第二,要重視經典。我們不反對俗文化,但特別強調要讀經典。那些聖潔的、美感的、雅緻的、莊重的、憂鬱的、悲憫的書籍,便是經典。經常聽人家説“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便是經典。閲讀經典,是為了體會人類生命深處的共鳴,思想深處的結晶;閲讀經典,是為了傳承民族文化;閲讀經典,是為了鼓舞我們的智慧和心靈。

老師們,同學們,“世界讀書日”只有一天,但它的意義在於使每一天都成為“讀書日”。身在熱愛讀書的國度,我們更應該在每一天享受讀書帶來的進步和樂趣。願每一個人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

謝謝大家。

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演講稿5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請讓我們一起來紀念這個讀書人的節日。4月23日是世界文學的象徵日,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維加等許多世界著名作家在這一天出生或逝世。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世界讀書日”,鼓勵人們發現讀書的樂趣。

幾年來,“世界讀書日”已成為許多國家讀者的一個節日。培根説:“讀書在於造就完全的人格。”正因如此,所有發達國家不論高層還是平民,都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使在網絡高度發達的美國,公共圖書館的持卡人數仍高達1.48億,即每兩個美國人就有一人持有讀者證;據統計,美國國民去公共圖書館的人次數是觀看足球、籃球、棒球、曲棍球合計總人次數的5倍多。

俄國人之酷愛讀書舉世聞名,在莫斯科的地鐵上,隨時可見知識分子模樣的人在專心捧讀。並且,這些捧讀者中讀的都是大部頭的託翁、陀翁等蘇俄大師的名著。

日本人愛讀書也是舉世公認的,在日本的電車、巴士上,無論是衣冠楚楚的上班族還是身穿校服的學子,差不多都在專心看書。

猶太人更愛讀書。在每一個猶太人家裏,當小孩子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小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個儀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書本是甜的。猶太人的墓地裏常常放有書本,因為“在夜深人靜時,死者會出來看書的”。當然,這種做法有一些象徵意義,即生命有結束的時候,求知卻永無止境。猶太人家庭還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傳統,那就是書櫥要放在牀頭,要是放在牀尾,就會被認為是對書的不敬。

我國是舉世聞名的文化大國,歷代重視教育與讀書。古代有許多刻苦讀書的感人故事,比如“鑿壁偷光”的匡衡、“囊螢映雪”的車胤、懸樑刺股的孫敬和蘇秦、歐陽修的“三上”讀書、范仲淹苦讀的佳話等等,他們為書而生,為書而死,為書而樂,為書而苦,為書而貧,為書而瘦,幾千年來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又一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了,讀書日顧名思義就是要引導人們自覺讀書,並養成讀書的習慣。讀書不僅僅是提高個人修養和健全人格的事,而應是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修養的大事。

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個名叫喬治的騎士,在4月23日這天,與惡龍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屠龍救出了被困深山的公主。公主沒有像一般童話故事那樣以身相許,而是贈了一本書給喬治。在公主看來,書比美色更重要,因為書是智慧與力量的化身。從此以後,這個國家每年的4月23日,女人們會贈一本書給自己的愛人,男士則回贈一束玫瑰。

直到1995年,這一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作了世界讀書日。此後,每年的4月23日,全球各國愛書的人們已將這一天演變成了一個熱鬧的節日。

故事中的“這個國家”就是西班牙。在世界閲讀日那天,人們手持玫瑰翻閲書籍,成了街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大有與2月14日情人節一決高下的味道。

國外如此熱鬧,國內如何呢?借用朱自清的話“熱鬧是他們的”。

在世界讀書日,我隨意詢問了身邊的幾個人:今天是什麼日子?他們大都一臉茫然,不知答案。可以説,大多數國人是“不知讀書日,閒書無暇讀”。

我給大家報告一組數據。我國國民有讀書習慣的人僅佔總人口的5%左右,國民一年的讀書量是0.7本。有的報告多一點,但也不到3本。對比一下其他國家。美國人每人每年看書21本,日本人40本,俄羅斯人56本,以色列人每人每年讀書高達64本,也就是説,每人每月平均閲讀5.3本,比中國人一年的讀書量還要多很多。

一項針對上海部分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調查説,43%的孩子寫不出中國和外國著名作家各一位的名字,另有5%表示知道的孩子,填出的`卻是愛迪生、徐根寶等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名字。即使填寫正確的孩子,也只是從課本上而不是從自己的閲讀經驗中瞭解大師之名。其實,現在的高中生也樂觀不到哪裏去,作為一位高中教師的我,失望之情無以言表。

4月23日,這個在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受到禮遇的日子,在中國,她卻成為了憂傷的日子!

這不能不令我們全體國人深刻反思!

假如你是一位當權者,請捫心自問,我們真的重視文化教育嗎?為什麼大多數圖書館經費長期不能全部到位?請反思!

假如你是普通市民,請捫心自問,今天我讀書了嗎?這月我買書了嗎?今年我讀了幾本書呢?請反思!

假如你是一位學生,請捫心自問,我是否沉迷於網絡遊戲或者為功利只讀那些教輔書而冷淡其他書籍?我是否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人只有抱有一種視讀書如生命的堅定信念,保持不斷思考的無限熱情,才會去理解人文的真正含義,才會去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愛、正義、人道等等這些人類的普世價值與理想。請反思!

我從小喜愛讀書,曾給自己定下了平均每週閲讀一本書的計劃,書房滿牆的藏書見證了我對書的執著。

説來慚愧,由於近期雜務繁忙,我已很少花時間去讀讀教輔書之外的閒書了。記得宋人黃庭堅曾説,“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我感覺自己快要變成醜人卡西莫多了。一旦遇見美女,為了不驚嚇到她,我只好向李敖先生學習,臉背對着女孩走路,還得發出一聲感歎:“老天爺呀!我是‘不堪回首’的呀!”

一個人再忙也要讀書!這是我在世界讀書日的反思。

我在開頭講故事的用意,不只是想介紹世界讀書日的由來,更重要的是想和大家一起重温“讀書改變世界,讀書改變人生”的夢想,希望國人學做勇敢的騎士喬治,去扼制功利的心魔,重燃淡去的書香。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演講稿7

大家好!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因此,我講話的題目是《讀書吧,你的人生將因此而美麗》。

高爾基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毛澤東説: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冰心説: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葉聖陶: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

讀書使人進步。“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的話,正是告誡我們這一點的。從個人來講,一個人從無知到有知,從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無不是通過閲讀獲取知識。我剛才説到的高爾基,幼年家境貧寒,父親早逝,由外祖母養大成人。他11歲就出外謀生,做過學徒,做過幫廚,做過腳伕,做過木工,做過園丁,做過麪包師等等,但他從未放棄過學習、讀書、寫作,並且最終成為了俄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導師,還培養出了整整一代的俄國——當時稱作蘇聯——作家。從整個人類來講,如果沒有書籍,那麼人們就不會了解歷史,就不會懂得科學,説不定我們還過着茹毛飲血的日子,每個人只瞭解巴掌大的一塊天,不可能像現在這樣上網、聊天,打手機、發短信,出門依舊是兩條腿走路,不會享受四個輪子的汽車,兩個翅膀的飛機了。

讀書貴在堅持。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常志。讀書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持之以恆。農民三五天不種田,似乎不要緊,但如果一個月呢,恐怕田裏長滿草了;工人三五天不開機器,似乎也不要緊,但如果一個月呢,恐怕機器要生鏽了;那麼對讀書人來説,則要天天讀,如果長時間不讀書,恐怕腦袋要像沒人耕種的農田一樣荒蕪了,要像沒人開動的機器一樣鏽跡斑斑了。“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是這麼説的,他自己也是這麼做的。在學生時期,他就酷愛讀書,甚至在戰爭年代,也不忘記自己的兩種大餐。辣椒,是他的飲食大餐;書籍,是他的精神大餐。他經常是一手拿着辣椒在吃,一手拿着書本在看。打仗經常要轉移地方,毛澤東總忘不了要警衞員把他的書籍帶上。

讀書需要選擇。人有好有壞,書也有好有壞。讀好書學好人,讀壞書自然就學不了好人了。好書如補品,補品滋養身體,使人延年益壽;好書滋養思想,使人修身養性,終身獲益。壞書如毒品,毒品損害身體,使人易衰早亡;壞書敗壞思想,使人為非作歹,貽害無窮。那麼選擇什麼樣的書籍最好呢?自然是那些能給人終身教益的經典名著名篇,它們能使人樂觀地面對生活,積極地面對人生。歌德曾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就是説,我們在不斷地閲讀的過程中,可以吸起別人精華,增加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的思想,美化自己的心靈。冰心説:“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她一輩子都是這麼做,這麼激勵着讀書人的。冰心4歲開始讀書,7歲便讀了《三國演義》、《水滸》等名著,他一生讀了大量的書,也寫了大量的作品,為了勸小朋友讀好書,她還專門寫作了《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

讀書要講究方法。書海浩蕩,看不勝看,讀不勝讀,而人的一生非常短暫,要想把所有的書籍讀完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有選擇有目的有方法地去讀書。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説的“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就是這個道理。像明清時期,很多人可謂飽讀詩書,但終生無用,魯迅曾寫了一篇小説叫《孔乙己》,他刻畫的那個孔乙己就是死讀書的經典代表,像他這一類人都是被死讀書給害了。會讀書的人先將書讀薄,再將書讀厚,不會讀書的人只是一味地認字,卻不去思考;善於讀書的人把書讀活,不善於讀書的人把書讀死。那麼用什麼方法去讀最好呢?我認為這要因書而異,對於自己喜歡的經典名著名篇,要精讀、細讀、反覆讀,甚至摘抄、背誦;對一般的書,則只需要一掃而過,知其大意即可。就像看報紙,每天新聞消息那麼多,不可能每一則都認真細看,自己認為有用的、有價值的,好好地看看,甚至摘錄、剪貼,其他的只需要看看標題就可以了。

同學們,讀書吧,多讀書。讀一頁書,它也許就改變了你的心情;讀一本書,它也許就改變了你的觀點;讀一摞書,它也許就改變了思想;讀一堆書,它也許就改變了你的人生。

同學們,讀書吧,多讀好書。它絕對,肯定、必定、一定會成就你一個亮麗的人生!

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演講稿8

大家好!

世界讀書日到來了,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樣才能讓有限的生命過得充實富有、多姿多彩,怎樣才能讓有限的生命飄溢着濃郁的清香,閃耀出無限的光輝,怎樣才能提高生命的質量,讓生命增值呢?那就是讀書。人生的積澱,可行萬里路,也可讀萬卷書,讓我們以書為友,舒展青春的翅膀,從書中吸取滋補文明的養分,品味讀書的樂趣,用書來充實自己吧!

讀書好,因為讀書可以讓我們分清美醜,識別善惡,明辨是非,讓我們漸漸地高尚起來純潔起來堅強起來。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是啊,讀一本好書使我們可以從聖賢和智者的叮嚀中頓悟人生的真諦,從偉人的人生記錄中感悟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從科學家奮鬥的文字裏體會攀登的艱辛和執着,從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找到和命運抗爭和搏擊的無窮力量和堅強意志!

多讀書,從小就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佳句,懂得讀書可以讓人看到自己的渺小,可以使人遠離孤獨,振奮精神,所以對我有幫助的圖書我都會涉獵到,這個要得益於媽媽大學圖書館員的工作,從小每次放學我都必須去媽媽單位等媽媽下班,然後一起回家,閒來沒事,我就到各個書庫、閲覽室翻閲圖書館內的各種我能看得懂的圖書,只要覺得對自己有用我就讀,所以養成了自己讀書的好習慣,以致於睡覺前和入廁的時候都要手不釋卷,書讀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知道得少,也越來讓自己謙虛地做人!

讀好書,我們讀書應該學會選擇。書海茫茫,汗牛充棟,我們要睜大自己的雙眼,有識別地挑選有益於自己的書。誠如紀德在《地糧》中的詩句所吟:“有些書一文不值,另一些則價值千金。”對那些無害無用的書,譬如充斥市場的“明星自由”之類庸人之作最好不讀;對那些有害無用的書則必須堅決捨棄,而要選擇那些有用又適合自己閲讀的書。縱然有的時候讀的書讓人很痛苦, 但是對自己的將來肯定有幫助,“含淚播種,一定歡笑收穫”那滋味只有自己能體會到的!

所以,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要博覽羣書!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