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肢殘人士的創業人生

職場2.74W

一位肢殘人士打拼市場30多年,先後投入500多萬元,開辦了3家殘疾人福利企業,為殘疾人和下崗職工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和一個培訓基地,目前已經擁有超千萬元固定資產……

肢殘人士的創業人生

他曾連續三屆當選為江蘇省殘疾人代表大會代表,多次被評為江蘇省殘疾人創業能手、鹽城市自強模範;連續兩屆被推選為建湖縣政協委員;連年受到縣政府表彰獎勵;2004年,他還光榮地當選為建湖縣肢殘人協會主席——他就是建湖縣藝能福利廠廠長陸友信。

1959年4月,陸友信出生在建湖縣恆濟鎮山河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在他3歲時,鄉村土醫生的一次意外誤診,致使他下肢嚴重殘疾。從此,他失去了一個正常孩子應有的歡樂——

讀書備受同齡孩子的歧視,16歲輟學回家參加勞動,掙的是生產隊裏當時最低的工分。在無助和無奈中,陸友信艱難地度過了屈辱的童年和少年。

1978年,已是20歲大小夥子的陸友信,在建湖縣城一個親戚的幫助下,來到一家鎮辦小廠當上了一名生產工人。那些日子,一個殘疾青年的危機感使他一刻不敢懈怠:白天,陸友信和別人一樣正常上下班,不折不扣完成生產定額;晚上,他還馬不停蹄地到一家皮鞋廠兼學皮鞋製作手藝。

1982年,陸友信憑着在皮鞋廠積累的經驗和自己打工賺下來的3萬元資本,在西塘河邊租了兩間40平方米的民房,創辦了一家“建湖縣永生皮鞋廠”。從此,陸友信集生產、銷售於一身,將大量心血傾注於自己的事業,生產出來的“永久牌”皮鞋,開始被建湖縣城的一家家商場和皮鞋專賣店接受,後來逐步擴展到射陽、東台、大豐、阜寧等鄰近縣、市。3年後,陸友信積累了10多萬元的資產。

20多年前,作為肢殘人的陸友信,能夠擁有10多萬元的資產,這在當時可以説是鳳毛麟角。然而,陸友信並沒有滿足於這一小小成就,他把目光鎖定在更高的目標追求上——

為了和他曾經有過同樣境遇的殘疾人,創造就業甚至創業提供發展的機會!他深知,還有許許多多殘疾人生活在社會底層,掙扎在貧困線上;他們不停地在和命運抗爭,渴望享受做人的尊嚴;他們缺少的不是勇氣和志氣,缺少的是創業技能和創業資金。“多一個人站出來為他們改變命運而努力,他們就會感到多一份温暖和力量。”陸友信是這樣説的`,更是這樣做的。

為此,陸友信決定擴大經營規模。1990年,他在縣城湖中南路徵地5畝,投入了自己的所有積蓄不算,還向銀行和親戚朋友借貸50多萬元,進行二次創業,又開辦了一家“建湖縣藝美福利鞋廠”,這一變革,一下子就吸納了20多名殘疾人到他的企業就業。

創業多艱辛。剛把20多名殘疾職工培訓上崗,新建的廠房就遇到縣城拆遷改造!突如其來的變故,意味着陸友信含辛茹苦創辦的企業將面臨長期停產,剛剛建立起來的客户羣將會因此而流失,收回鉅額投入的資本將會變得遙遙無期……

就在這一年的大年三十,10多個債主堵在陸友信的家裏逼債,一陣陣吵鬧聲,嚇得兩個幼小的孩子躲在門後不停地啼哭。陸友信幾乎變賣了家裏所有值錢的東西,才勉強把債主打發回家。大年七年級中午,縣殘聯領導帶着慰問金和慰問品來看他,看到的卻是他一家四口圍坐在一張小方桌上,桌上放着一盤燒豆腐,還有一大碗青菜湯——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黨和政府並沒有忘記我,縣殘聯領導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幫我化解債務、協調矛盾糾紛……”提起往事,陸友信眼裏噙滿淚水,內心充滿了感激。“現在的縣殘聯大樓,就是用他原來的廠房拆遷改建的,他為發展建湖殘疾人事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建湖殘聯領導向筆者介紹道。

陰霾過去是彩虹。2001年,陸友信籌集了300多萬元資金,招收100多名殘疾人和下崗職工,在近湖鎮鎮北村新徵土地8畝,新建標準廠房1500平方米,實現三次創業,辦起了“建湖縣藝能福利廠”。廠裏殘疾職工佔員工總數的60%,全廠固定資產總額500多萬元,生產的主產品為PU鞋底,年銷售額超千萬元,利税近百萬元,職工人均年收入超兩萬元。

這些年,他又先後投資100多萬元,開辦了兩個盲人保健中心,安排了30多名盲人就業。

經過近幾年的跨越發展,陸友信富了。富了的陸友信沒有忘記昔日給自己幫助與關懷的黨和政府,更沒有忘記殘疾人羣體。他在企業發展急需資金的情況下,每年拿出10多萬元用於殘疾人福利事業。他曾先後向30餘户殘困户資助20多萬元資金,解決他們生活和生產中的燃眉之急;每年春節他還拿出一部分資金來豐富駐地羣眾的文化生活。

“現在,我的廠子成了全縣殘疾人一個就業、創業的培訓基地,每年可培訓輸出200多名學有專長、術有專攻的殘疾人,為他們就業、創業奠定了堅實的技能基礎。今後我將繼續盡我所能,創辦更多的福利企業,培訓、安置更多的殘疾人,讓更多的殘疾人享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温暖!”對於未來的發展,陸友信思路清晰,信心十足。

標籤:肢殘 創業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