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精選】職業規劃職業規劃彙編十篇

職場2.7W

東流逝水,葉落紛紛,荏苒的時光就這樣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我們的工作又將在我們的努力下收穫新的成績,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職業規劃呢?但是你知道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職業規劃職業規劃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職業規劃職業規劃彙編十篇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1

大多數在應聘時,會在簡歷上着力突出自己的專業和工作經驗,很少會主動説明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也就是你XX年以後想做什麼,或者到達一個怎樣的職位。其實不要害怕這些會留給用人單位不謙虛的意向,有時候,一份具有職業生涯規劃的簡歷更受到歡迎。

案例實錄:“野心”簡歷受歡迎

某外企高級白領丁先生就是用合理的生涯規劃贏得工作機會的。求職時,他在個人資料中簡要描述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表示樂意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用3至5年時間熟悉業務,掌握相應經驗,然後向高級主管職位挑戰。這份充滿“野心”的簡歷讓人刮目相看。儘管他沒有特別出眾的學歷和專業背景,但負責招聘的副總一錘定音:“我相信他能成功,我初出茅廬時的想法跟這位年輕人完全相同”。

在一次人力資源經理業務探討會上,丁先生的案例引發了一場討論。幾位來自知名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對丁先生的做法給予了肯定。這幾位總監認為,拋開專業能力的差別來説,用人單位的確更看重新員工的生涯規劃是否透明,是否與公司的發展一致。

其中一位總監説,很多求職者在簡歷中只標出自己學過什麼課程、參加過什麼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曾在什麼企業有過工作或實習經歷等,只有少數求職者會寫明自己的發展規劃。透過這些規劃,可以看出求職者的求職意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即使其生涯規劃中,只有5年甚至更短的時間為企業工作,用人單位也樂意聘請這種目標明確、規劃透明的人。

把生涯規劃告訴用人單位,容易取得用人單位的好感,求職者的誠實也會給招聘人員留下深刻印象,從而給自己贏得機會。因此,建議求職者在簡歷中儘可能説清楚自己的生涯規劃,如:人生目標在哪裏?為了這個目標曾嘗試過什麼工作?這個目標與應徵企業的發展有什麼關聯?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2

畢業之後到30歲這幾年,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自我認知的階段。你這時候應該對自己有了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哪些是優勢,哪些是短板,性格適合做什麼行業,能力到了什麼程度等等。

換崗or轉行

找到符合興趣的工作之所以重要,除了能給你在工作中帶來愉悦感,也會讓你更有責任心。韋瑋説,職場的任何選擇都是一種賭博,哪怕你可以把風險規避到最小,風險也依然存在。“如果你是按照自己的興趣去走的,那麼輸了你至少不會懊惱。”

在30歲轉換職業,也不至於將你前幾年的積累全部清空。博世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總監袁效琴在招聘時更傾向於那些有跨部門、跨職能,或海外工作經驗的員工,“這些人一般有更寬的知識面,工作能力也更強。”

創業

分佈在各個一線城市的創業據點中的創業者們幾乎都是30歲左右的年紀。在離職以後自己出去創業,幾乎已經快要成為這個年紀的公司人中間的一股風潮了。

如果已經想明白商業價值、盈利模式,有了一個比較周全的創業計劃,最好再有那麼一兩個投資人對你的項目感興趣,那就義無反顧地去做吧,不要怕失敗,也不用太擔心後果。

在韋瑋的招聘原則裏面,有創業經驗會是一個加分項。“創業是一個很好的試錯機會,最壞的結果也就是5年之後再回到公司裏面工作。而這個時候你已經比那些一直在公司工作的員工們有了更多的歷練,也成熟更多。”

轉往管理崗位

大多數人都會通過讀MBA作為從專業技術崗位轉往管理崗位的過渡,這也是一個需要承擔風險的選擇。“從申請開始,到你全職唸完MBA的週期基本上需要3至4年,這麼長的時間內,你很難去預見之後的經濟形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任仕達中國區市場總監孫海寧認為,判斷是否是一個合適的時機去修讀MBA需要考慮三方面的條件,“首先是根據當前全球的經濟形勢,確定念MBA可能帶來的經濟成本。其次是根據申請的情況看你能去什麼樣的學校,它們專長的管理方向是什麼,是否符合你對未來工作的預期。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判斷好現在的工作是否適合你,以及你將來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

不過這裏有個前提,是你先要考慮清楚自己的興趣和性格是否真的適合成為管理者。如果你天生是一個不喜歡和人打交道的人,那麼不如省下這筆高昂的MBA學費,繼續去鑽研你的專業領域。

平衡工作、家庭和生活

這是更多30歲的職場女性會考慮的問題。

結婚、生子、帶小孩,家庭正在逐步分散這個年紀的職場女性的注意力。如果你不能狠心放棄事業成為一個全職太太,那麼你大概會更希望轉去一個相對穩定的後台崗位。

不過這不意味着你從此放棄了進入職業的上升通道。“你可以利用在穩定崗位的機會做一些更長遠的規劃,去想一想十年以後的職場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韋瑋的建議是,在這段時間選擇讀書等進修的方式,可以為你回到職場積累資本。

在這個時間段,跟女性同事增加交流也是排解生活所帶來的焦慮感的有效方法。袁效琴就打算在博世組織類似的女性員工沙龍,“大家互相分享應對生活的經驗,你就會發現原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撐,就會有動力去克服在平衡工作生活所遇到的困難了。”

專業領域的深耕

狄巧提供了一個案例。一位有培訓管理經驗的候選人曾經去面試她所在HR部門的培訓管理崗位,目標是希望在做培訓管理的同時能夠接觸些校園招聘的工作。但由於校園招聘的崗位設了專人負責,這位候選人一開始似乎有點不滿足,狄巧給她的建議是在培訓管理的專業上開闢出更多能做的事情,比如擔任培訓師、編寫培訓教材。“後來我再去問她是否還有時間兼職做校園招聘時,她説在培訓管理上的東西就已經來不及學了,完全沒時間再去做其他的工作。”

當然,成為專家不僅是在專業能力上達到精深就足夠了的。袁效琴説,在博世為希望成為專家的員工開設的培訓項目中,更重視培養員工的項目管理能力,以及他們與利益相關方溝通的能力。“作為專家,能把專業的東西用更有效的方式表達出來是很重要的。”袁效琴説。

30歲時,你應該:

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和評估

畢業之後到30歲這幾年,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自我認知的階段。你這時候應該對自己有了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哪些是優勢,哪些是短板,性格適合做什麼行業,能力到了什麼程度等等。

基本職業方向至少定下來了

儘管30歲還談不上老,但這個時候你應該已經確定了自己在職場上大致的發展方向。結合此前幾年的工作經驗,確定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裏,未來會做什麼,分幾步走,最終達成什麼目標。

開始嘗試一些自我經營

自我經營這個詞並不總是貶義,30歲的確應該開始打造自我品牌了。你可以有意識地為自己建立一些資源,開始重視圈子和某些關係的維繫,從各方面把自己塑造成一個職場優質品牌。

開始重視工作、家庭和生活的平衡

30歲的時候,許多人的生活狀態會發生變化。在進入人生新階段之後,對工作、家庭和生活之間的平衡是一門新功課,處理好這個關係也能為你的職場加分。

如果有可能,做一些自我提升

在30歲之前,我們所擁有的知識和經驗大都來自此前20多年的學習生活。工作之後,也基本都是知識運用和消耗的過程。如果有機會,可以在這個時候考慮為自己充電,有針對性地補充一些新知識。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3

所謂職業規劃,就是根據孩子未來職業的發展預期,來填報大學聯考志願。志願填報是孩子人生職業生涯的起點,你對孩子或孩子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期望呢?

你現在雖然不能給孩子一個明確的規劃,但是我知道,大部分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一個預期:上大學,甚至上名牌大學,並不是我們家長的最終目標,我們的目標是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學一門孩子喜歡的專業,在畢業的時候掌握一技之長。找到一個他(她)喜歡幹,又學有所用的工作。

頭三年,不指望我們的孩子賺多少錢,關鍵是能真正掌握一門技術。然後在合適的年齡結婚,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份安穩的工作。而立之年時,能成為行業中的精英。

然而,我們的教育體系中欠缺職業規劃教育。孩子不懂,家長也沒想到要規劃,甚至連孩子喜歡做什麼適合做什麼都不清楚。大學的學科有12個門類,92個專業大類,六百多種(文科約197種,理科約463種)專業,能準確地説出十個專業,學完後是幹什麼的,就業情況怎麼樣的家長,並不多。

家長説不出來,學生更説不出來,這也就是那麼多大學生就業不對口的原因。

怎樣給孩子選專業才算科學?

職業規劃主要分三大部分:

(1)瞭解專業與職業

首先要了解,大學聯考志願填報過程中有哪些專業,這些專業是學什麼的,將來是幹什麼的,就業環境怎麼樣,未來發展怎麼樣。

(2)根據興趣性格選專業

對許多考生來説,專業對應着將來一輩子從事的職業,如果選擇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可能面臨着一輩子的痛苦。

職業規劃是一個體系。首先要了解高校的12個學科門類是學什麼的,幹什麼的,將來就業情況怎麼樣,未來職業發展前景怎麼樣,什麼性格的人適合學這些專業,從事這些專業需要哪些能力。現在簡單的辦法就是運用霍蘭德的六種職業興趣學説進行測評。這裏給大家推薦一下,新浪網教育頻道開發出了適合孩子就讀專業的測評軟件使用起來很方便。專業測評報告出來後你就知道自己的孩子適合學什麼了,甚至懂得規劃自己孩子的職業發展之路了——實現我上面説的,由“學有所用”到擁有“一技之長”,再到掌握“核心技術”,最後成為“行業精英”的跨越。

(3)根據能力選專業。

選擇專業時,興趣和能力衝突,興趣肯定要讓位於能力。就像很多人喜歡唱歌,但是不能把唱歌當成一個職業。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4

職業“迷茫症”時期

職業“迷茫症”第一個時期是14-22歲,這個階段的人承擔着學生與求職者的雙重角色。主要的疑問是:我是誰?……職業“迷茫症”第一個時期是14-22歲,這個階段的人承擔着學生與求職者的雙重角色。主要的疑問是:我是誰?我能做什麼?迷茫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和社會經驗。

職業“迷茫症”第二個時期是22-28歲,這個階段的人已進入工作領域,逐漸瞭解社會,建立了初步的人際關係網。工作一段時間後,開始重新衡量身邊的一切,如工作環境、職業種類、待遇等與自己的“職業夢想”是否匹配。主要疑問是:理想與現實不相符,我是否要重新選擇?迷茫的主要原因是個人的發展目標與單位的現狀、提供的機會等不一致。

職業“迷茫症”第三個時期是28-35歲,這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人已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其才能得到了一定的發揮,正為提升或進入其他職業領域打基礎。主要的疑問是:為什麼這麼多年我一直無所成就?迷茫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中的挫折及對目前工作的不滿。

職業“迷茫症”第四個時期是35-45歲,這個階段的人開始重新衡量所從事事業的價值,是容易發生職業生涯危機的階段。其主要疑問是:接下去的歲月我應該做些什麼?之所以迷茫,是因為有了豐富人生閲歷的他們,對人生的有限與世事的無常有着較深刻的領悟,所以對將來何去何從難以貿然決定。

職業“迷茫症”對策: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目標和需求,在職業遇到迷茫時,弄明白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麼非常重要。這需要冷靜的分析和對自己、對形勢的客觀判斷,還要有克服目前暫時困難、爭取美好未來的勇氣、信心與決心。

職業規劃方法

職業規劃是針對職業困惑、面向職業發展的一系列服務的統稱。相對於專家諮詢的雙向高成本和實時性要求,客户自服務是更具可行性的道路。

事實證明,被動接受極少帶來明顯的行動效果。“魚、漁”規律必須引入到職業規劃中來。

方法包括“鏡子和尺子”、“方法與視角”、“信息支持”和“確定性”。

1、職業規劃的首要環節是“職業方向定位”,請記住它是“最重要的”,它是你職業生涯的“鏡子和尺子”,用於看清你的職業特質,指導你5-10年的職業積累和發展。

有人會説它具有燈塔、航標等設施的照亮和引導作用,一點都不過分。事實上,職業方向為你聚攏心力和有限的資源,揭示出關鍵特質的程度差異。總之,對職業方向與職業特質的堅定把握,是從戰略高度對職業成功的把握,是最有效的把握方式。

2、另一把尺子就是“職業核心能力測評”。對於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來説,它並不是那麼必需。大學正規學歷教育中核心能力的訓練,完全可以支持你基本的職業發展目標。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大學學習不那麼順利或成功,或者你有很高的職業發展期望,就有必要通過“職業核心能力測評”進行勝任力評估,用以支持你制定的職業目標並樹立一個能力提升的方向與標準。它的數據是企業管理者的能力常模。

3、組織環境對人職業發展過程的巨大影響,使得“職業成熟度測評”變成了“第二重要”的服務環節。

如果你並不掌握資源、權力,就不要試圖去改造組織環境,因為個人並不具備這樣的力量,這個想法過於理想化了。主動適應環境是個聰明的選擇,不假他人之手,憑藉自身努力就可以把握。

組織原則、職場規則、人際策略、方法視角、自我管理等等都標誌着你的“職業成熟度”水準,決定着你的回報速度。對於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然得不到認可、經常歸罪於環境惡劣、不斷忍氣吞聲或動輒衝冠一怒的人來説,“職業成熟度測評”是你經驗豐富、老謀深算的良師益友。

4、缺乏信息支撐的決策,是可怕的決策,正所謂“心中無數點子多,頭腦糊塗決心大”。

職業規劃注重方法論,是因為方法論與價值觀一樣,是“形而上”的“道”,是必須的前提。但如果不與“形而下”的“器”相結合,“道”亦成為在半空中漂浮的空談。

因此職業規劃最終必須體現為“職業決策”,而“職業信息庫”恰恰是它的信息支撐。即使成本花費巨大、盜版風險極高也不能掩蓋職業諮詢師和客户的強烈呼聲。職業諮詢師、分析師都會為此添磚加瓦,而其結構和內容是歷經了反覆設計與調整的,而且還會繼續。

5、無法迴避的是,在你歷經思考和學習之後,仍然需要獲得“確定性”支持。特別是遇到複雜情況時,取捨、策略、次序、輕重、緩急的籌劃都需要專家的深度參與。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5

國內某所著名高校曾在某一級新生中抽出了1400人作為調查樣本,數據顯示,考生對所報學校和專業的瞭解程度不容樂觀:僅2.1%表示“非常瞭解”,“不太瞭解”的佔35.5%,甚至有10%左右的學生表示“完全不瞭解”,48.6%的學生表示,如有機會會考慮換專業,此外66.1%的學生將“學校的知名度”作為填報志願時的第一考慮因素,大學聯考志願,“知己”的前提是職業規劃。

國內一所教育研究院也曾對6萬多名大學生的調查表明:57.8%的大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70.5%的學生表示希望改變專業。

緣何出現這麼多考生對所選專業不滿意呢?歸根結底是因為考生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時,不清楚自己究竟將來想做啥,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明確的規劃。如果在報考院校和專業時,能適當為自己做一下未來的職業規劃,相信上述的調查可能就是另外一種結果。

什麼是職業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指結合自身條件和現實環境,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制訂相應的培訓、教育和工作計劃,並按照生涯發展的階段實施具體行動以達成目標的過程。職業生涯貫穿着人的一生,因此,對職業生涯的規劃,就是為自己繪製未來理想的藍圖,職業生涯規劃《大學聯考志願,“知己”的前提是職業規劃》。如果考生在填報大學聯考志願之前能夠適當地做職業規劃,那麼在志願選擇上將更多地避免盲目,效率與效果將大大提高。

“沒有最好的專業,只有最適合的專業”。這是考生選擇專業最基本的原則。填報大學聯考志願,是每個考生職業生涯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醫生、藝術家、法官等職業,必須要以大學所學專業為基礎。其他專業的畢業生,雖然也有改行的,並且其中也不乏成功人士,但這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實現的。相反,比爾·蓋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成功對考生則有更大的啟示。因此,考生應儘可能實現大學聯考志願、專業學習、就業和事業的統一。

如果想成為一名醫生,但去學機械行不行?大家都知道問題的答案。然而許多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卻在做着類似的事。填報志願的考生基本上有三種。第一種,不知道自己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第二種,認為自己知道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第三種,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大多數考生在考大學甚至考研時都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或者考慮得非常粗糙。比如,希望自己將來有高收入,希望將來能做開心的事情,希望將來能有時間到世界各地旅遊等等。這樣的一些想法,實現起來比較困難,或者説很難確定下一步自己該做什麼。其實考慮將來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怎麼樣才能成為那樣的人,什麼時候達到目標,該上什麼樣的學校,什麼樣的專業等等,這些問題,是職業生涯規劃的一部分,也是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

弄清自己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很重要

怎麼做職業規劃呢?簡單地説就是弄清楚自己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將來適合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具體應該怎麼做?

許多網站和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機構都有相應的技術可以為同學們進行職業測試,有些技術經過廣泛的應用,已經比較成熟。舉例來説,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當今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性格測試工具。它已經被翻譯成近20種世界主要語言,每年的使用者多達200多萬。如果在正規的具有職業MBTI施測師資質的指導下進行測試,將會使被測者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對自己性格以及對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的瞭解,説到底就是不斷引導人們探索自我、進而認清自我的本來面目,以此在工作之前或者工作之中能更好地選擇和把握自己的未來。

既然職業生涯貫穿着人的一生,那麼就不像許多高中生理解的那樣,等我上了大學再考慮。因此,筆者特別希望高中生能夠嘗試去做職業生涯規劃,儘早瞭解自己的特點,掌握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最佳路線。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6

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都能夠理解性格與職業匹配的重要性,也可以説是個性與職業的適合度,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業績和職業發展。很多人會問,一個性格非常內向的人適合做什麼?

性格內向的人,注意力集中在內部的精神世界中,不願意受到外在的人或環境的影響,所以説,他們僅僅是需要安靜地思考。也許較少與人交往,使他們減少了與人建立關係的機會,但他們具備註意力集中、獨立思考、較有創造性的性格特點,因此,這類性格內向的人適合做:需要耐性和深度思考的事情;需要精確、細緻處理的事情;需要創造性的事情。

一般來説,內向的`人有以下特徵:在人際交往上是靦腆的害羞的;喜歡獨處,不太喜歡參與羣體活動;比較習慣於沉浸在個人的精神世界裏,喜歡思考,但也容易敏感多疑;在做事和人際交往上,一般會比較被動、固執拘謹等。

很多人會覺得內向是不好的,內向的人不接受自己的內向,把它與不善交際、固執等聯繫起來。實際上,內向的人有很多優點,如雖然他們社交能力不強,但他們往往對人很真誠,值得信任;雖然朋友不多,但知心朋友卻不少;他們思考能力很強,考慮問題周到全面;他們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往往比外向的人更獨到、深刻,想象力也更豐富。藝生諮詢認為,內向的人如果能發掘自己的潛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那也同樣能獲得成功。

所以,在職業規劃專家看來,性格內向與外向只是不同,而無好壞之分,他們有不同的特點,適合不同的職業。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7

一、自我分析

1、性格方面:我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對人和善,也樂於助人,坦率,真誠愛開玩笑,遇事樂觀向上,有責任心,做事也有毅力,只要認準的事情我一定能堅持到底,一定要把事情做得完美,並且一向對自己高標準要求 。但是缺點也較為明顯,脾氣急躁缺乏足夠的耐心,不夠細心,且有時候太追求完美,遇事不夠沉穩,對人有什麼説什麼往往有負面的效果產生。

2、興趣方面:喜歡古典音樂,喜歡看書,喜歡去關注手機方面的動態和周邊新聞。

3、能力方面:有較強的與人交流能力,交流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我是學習IT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學習領悟能力。獨立生活能力較強,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分析

我現在所學的是、NET方向的軟件開發,我自己也比較喜歡這個專業,所以以後仍然想從事這個方向。選擇IT就業,在就業方面有三大特點:一是就業空間大,二是就業工資高,三是就業率高。

NET方向在我的瞭解下,在重慶發展還是非常不錯的,重慶市場還是大量的需要、NET的程序員,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總之,IT行業還是具有良好的就業前景。

三、理想職業

我為未來設想了兩個職業,我的第一職業目標是就軟件工程師,下面將是對第一職業目標職業的詳細分析。

軟件工程師:

1)、選擇路徑

根據現在的社會工作就業環境,如果最後有個理想的程序設計師的職位,我選擇直接工作。

2)、選擇理由

自我分析:

優勢因素

1、對計算機專業熱愛,尤其是編程方向;

2、我的研究方向是編程方向;

3、邏輯思維能力強;

4、責任心較強;

弱勢因素

1、耐心不夠;

2、開發體力不行。

機會因素

1、現在社會還是需要大批的計算機高級人才尤其是網絡發展,國內發展形勢一片大好;

2、我的大學將在江蘇建院度過,這裏有較好的教學與學習環境。

總結:只有不斷的學習,才可以跟上時代的腳步。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8

堅守:魚與熊掌兩難全——

敍述者:Hugo,35歲,商務總監

我在中國做電子商務入行很早。從業這些年,結識了不少人,並且很熟悉這個行業的上下游產業,生產團隊、推廣操盤、物流客服,產業鏈的每個部分都算了解。當我還是20歲出頭時,就已經開始潛心做物流及客服工作,然後接觸商務層面的事情,後來還介入資本層面的運作,現在在一家規模中等的公司當商務總監。

今年,公司準備融資開拓中東及西歐的市場,很快就有新的資方介入,我也會有更多的“戰場”去大展拳腳。但我卻有些困惑。隨着項目越做越大,我的薪酬、福利都有機會提高,但按我的資歷和資源,如果找幾個投資方做合作人,一起開一家公司,或許可以取得更大成功。而且這個歲數正好出去闖,到了40歲,那就真沒有勇氣了。但我又有些顧慮,畢竟在現在的公司比較穩定,如果要重新開始,我有那個精力和魄力嗎?而且,萬一幹不好,之後的路怎麼走?小公司請不起我,大公司又未必能給予我一個好位置。現在,公司的項目很快就要籌備了,我很想把自己的方向定下來,這種搖擺的心態對我造成較大困擾。

職業瓶:高不成低不就

對於很多“30+”的職場人來説,他們遇到的最大困難莫過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這個年齡段的職場人有些成家比較早,需要照顧家庭,尤其女性,在晉升的黃金期生孩子,產後返回職場,很多時候又回到原來的崗位,原地踏步。男性則在這個年齡段事業剛有起色,想繼續晉升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努力進修業務知識和提升管理水平,同時在時間和精力上也需要平衡家庭和事業。”趙爭説。

然而,從總體上看,“30+”的職場人無論是業務水平還是管理水平都比剛進社會的職場人有優勢,比“40+”的職場元老們有衝勁和創意,從而在崗位的選擇上機會也相對較多。趙爭表示,不少企業會覺得這個年齡段的人難以駕馭,但事實上要妥善安置他們也很簡單——只要賦予更優厚的薪酬福利、更高的職位和較大的發展空間就可以了。

“進取”OR“堅守”?因人而異

對於“30+”職場人來説,既有跳槽的資本又具備升職的潛力,“進取”和“堅守”,應該如何選擇?

趙爭認為,對女性來説,在原公司堅守這種“保守”做法也許更穩妥一點。她們很多時候要兼顧家庭和事業,難免會有所側重,“保守”的做法可以讓她們更好地做好現時的工作,適當地進修和充電,等待機會晉升,畢竟在原公司會比較熟悉原來的工作環境及業務,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好處理,不會因跳槽帶來重新適應的困難,影響家庭及工作。而對於職場男士來説,她則建議採取“進取”的做法或者更合適。“在當代中國社會,不少男人依然要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事業出色是保障家庭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可以通過積極提升相關的業務知識和管理技能,打造自身在行業內的品牌,嘗試向自己心儀的一些企業或者獵頭自薦,物色更好的工作機會,爭取更好的發展前景。”

“30+”員工偏向穩定的工作?

所謂“三十而立”,對於職場人來説,這個年齡段正是人生中精力比較旺盛的階段,但同時也煩惱多多。“不少人組建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少,家庭責任比較重,在企業裏也是業務骨幹或者位居管理崗位,需要管理好下屬,家庭和事業的壓力都不輕,因此,很多‘30+’職場人都處於事業的上升期、拼搏期。”前程無憂區域市場經理趙爭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

人的職業生涯主要分為四個階段:成長期(20+)、成熟期(30+)、突破期(40+)以及高原期(50+)。趙爭認為,“30+”的職場人大多已經度過最艱苦的職業成長期,在積累了大量經驗和技能之後,他們的心態逐漸趨向成熟,慢慢步入職業發展生涯的黃金時期。許多這個年齡段的職場人已經成為企業的骨幹,有了一定職務,仍有上升的空間。顧及到家庭的壓力,不少人在職業選擇上會更偏向於穩定的工作,不輕易跳槽。而在工作上,他們會有更多的思考,例如考慮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工作質量以及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對工作也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職業潛能大多得以發揮,技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建議: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趙爭指出,“30+”職工進入職場的時間接近十年了,多年的職場經歷會讓人成熟,同時也讓人產生些許的倦怠,甚至有些人會伴隨着迷惘。

“我們很多時候會更關注剛進職場的‘20+’,而忽略了中堅力量‘30+’,以為他們處於管理崗位,具備專業能力,心智成熟,其實不然,我們應該更多地去關心這部分職場人。”趙爭説,“‘30+’的人承擔的社會和家庭責任都比‘20+’的人更重,對事業的追求更高,職場壓力也隨之更大,作為企業,除了要用優厚的薪酬去留人,我建議還要給予他們人文關懷,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使他們更安心更積極地為企業投入更多的精力。”

考好人生的“期中試”

在趙爭看來,“30+”職場人解決困惑的最根本出路在於理性評估好自身的職業現狀,在充分將各種因素都考慮在內的前提下,制定合理可行的職業目標以及優先順序,並把自己的目標與家庭成員進行充分的溝通,取得他們的諒解和支持,讓他們成為自己事業的強力後盾,這樣,才有利於他們走出困境。

“‘30+’,正如人生的期會考試,是檢驗過往成績、調整自我的重要時期。因此,我會建議他們在工作之餘多補充一些新知識,提升自身競爭力,這對於他們來説至關重要。”趙爭説,“若想讓自己日後的職場道路走得更為順暢,最重要的是必須認清自我,清晰瞭解自己願意做什麼,擅長做什麼,為順利找到自己的‘職業錨’做好準備。此外,還要在35歲前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小貼士

不管是“30+”職場人,還是“20+”、“40+”甚至“50+”員工,想獲得暢順無阻的職途,都必須做好以下四個關鍵點:

·清晰而遠大的目標

·從小事腳踏實地做起

·用對方法,並善於總結

·要耐得住寂寞

如何穿越職場的“黑色隧道”

開車走過山路的人,都會對黑色隧道有深刻印象。它們往往是整個路途中不可避免的部分,也是通往目的地的必經之地。然而進入隧道後,心理上都會有明顯的不適應。光線昏暗,信號減弱,前路不明……因而每一次穿越隧道,從人的心理上説,都是希望用盡快的速度走完隧道那段路,重見光明。?

人在職場,稍微待上一些年頭,就會發現同樣也會遭遇極為類似的“黑色隧道”。短則數年,長則幾十年,在工作上難免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境遇中面臨壓力,失望、迷惘等負面情緒也常會伴隨左右,那種不適感就如同駛入了山路中的“黑色隧道”。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9

第一階段:校園階段(畢業前1年-1.5年)

很多人的職業規劃是到了工作以後才開始進行的,其實,這樣做,有很大的侷限性。凡是工作過的人,都有一個體會,就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會影響到5-XX年的發展軌跡,甚至會對一生產生影響。因此,選擇一份合適的工作作為起點,是必須要在校園內思考清楚的問題。

由於中國的教育基本是理論教育,大家在工作前的實踐能力大多比較弱,固然有其不足,但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可塑性比較好。可塑性好代表了選擇的餘地可以很大,因此,大家在選擇第一份工的時候,要充分結合自己的教育背景、個人能力、興趣愛好、長期目標等等,作出理性的決策。

軟件測試,特別是黑盒軟件測試是一種入門起點較低、上手迅速、且發展空間比較大的職業,因此,對於很多學生而言,作為進入it就業的初級崗位,是非常合適的。

校園階段的規劃,主要是選擇大的入門方向,當然,此時也可以給自己一個長期的目標,但是不必規劃過細,因為,在沒有入行前,一切都還未知,把握好路線即可。

第二階段:入門階段(入行後3個月-1年)

對於剛剛入行的新人,這個時期是一個全面熟悉期,最能夠學習到新的知識,也最有拼搏的熱情和動力。建議大家可以藉着這股衝勁,儘可能瞭解所在領域的全貌,瞭解各個主要分支的內容、特性、優勢、侷限性等等,並考察自己當前的工作環境,結合個人匹配程度和興趣愛好,根據前述內容調整自己的規劃。

對於測試行當而言,技術方面一般有幾類:黑盒測試、白盒測試、自動化測試、測試工具、專用業務技能等;相關的管理方面一般有:測試管理、質量管理、項目管理等。

面對上述形形色色的方向,建議大家可以都稍稍瞭解下內涵,然後確定1-2個,作為中長期的主攻方向,達此標準,基本已經實現了入門,至於能否進得廳堂,就要看後期的努力了。

第三階段:提高階段(入門後3年-5年)

對於入門後選擇管理還是選擇技術,其實這種問題,是無可無不可的,關鍵是看對自己的長期的定位了。不過,我個人建議當前階段還是技術為重吧。畢竟,在一個技術環境中,要做好管理,沒有紮實的基礎,也難服眾嘛。

本階段是人最容易懈怠的階段。畢竟,剛剛入行的熱忱早已被日復一日的繁複工作給冷卻,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勝任本職,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絕不是問題。家庭、娛樂方面開始佔據了業餘生活的主流。可是,畢竟大家還很年輕,大多數人此時也不過20多歲,就此懈怠也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有規劃的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在這個時候尤為關鍵。

提高是要提高的,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也沒有必要很拼搏,此時處在一個比較穩定的職位上的你,可以考慮進行細化自己的中期規劃了。根據選定的方向,制定一個自我提升的計劃,並定義好自我檢查的里程碑(譬如:每個季度或半年算一個階段),每天或者每週,有規律的學習一點即可。抱定一個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幾年一大成不是問題。

我個人是反對急功近利的,傾向於穩打穩紮,這個階段忌做“萬金油”,而應努力成為有一技之長的“專家”。

對於選擇做技術的人而言,這個階段的達成標準,一般至少要能夠熟悉你所選技術方向的大多數技術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嘛,雖然把握全局的能力是必要的,但是作技術而言,倘若不能鑽的很細很深,恐怕也很難以高手自居吧。

對於選擇做管理的人而言,我個人傾向是:此階段接觸管理的理念,並可以介入管理,但是此階段不宜全面進入管理(除非你有更深層次的考慮,可以不去穩打穩紮)。學習管理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其實管理更多一種思維和做事的方式,這門學問很深入,也不像技術,會不會是那麼的顯著,因此,建議多看多學,取長補短,並努力形成自己的做事風格。高級軟件測試工程師,測試組長等,都是不錯的含有技術特徵的管理職位,此時的你應該能夠勝任於此。

這個階段的達成後,你也可以躋身老手行列,不必為求職犯愁,你應該可以很容易跳槽或時不時被獵頭騷擾下,達成此階段,你要做更深入的規劃。

第四階段:昇華階段(老手後5年-XX年)

此時的你,即將步入中年,不論是曾經專注技術還是偏愛管理的,都面臨着家庭和社會的雙重壓力,你不可能像年輕人一樣整天拼搏了,你需要穩定,因此,不能頻繁的跳槽,建議考慮比較正規且有潛力的企業,要考慮給自己一個長遠的發展規劃。

正因為有前期的細節的背景的支撐,此時,你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宏觀把握能力。哪怕做技術的,也要考慮適當的轉型管理(中國特色是:工程師很難超過35歲的,一般人到了30歲不是轉管理就是轉商務了)。當然,一般人是技術做得越好,管理的時候,越容易切中項目要害。但是,對於從技術上來的人,關鍵是要開始培養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此階段的關鍵是,需要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風格,具備協調並行事務的能力。

當然,純管理和技術型管理還是有所區別的。對於純管理的人,熟練應用管理的科學理念,形成自己的風格尤為重要。純管理的測試經理人,不僅僅可以做好測試方面的管理,其實也可以做好項目甚至其他的管理。其實,不管管理的對象是什麼,它們的管理理念還是相通的。從測試管理中摸索出來的很多經驗,可以很好的推廣於其他的管理領域。而對於技術型管理的人,主要是帶好技術團隊,同時,不斷補充新的技術知識,跟緊技術潮流。此時的你,有強大的技術背景支撐,不需要過分鑽研細節,只需洞察核心,合理安排好你的團隊成員即可。

這個階段,也可能少數的人會選擇離開具體的企業,而開始從事測試諮詢,那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嶄新開始,也必須有前期的積累方能勝任。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10

【摘要】本文針對當今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淡薄的現象,就我校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實際狀況和原因作了調查和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普遍不足,這與自身目標的缺陷有關;就業知識認識不夠,面對困難準備不足;在多而複雜的就業選擇中,目的性不夠明確。並從學校、老師和學生三個角度對以上現象和行為進行原因分析,明確提出:加強對職業規劃知識的認識,明確制定大學學習生活目標,提高重視職業教育等改變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淡薄現狀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 職業規劃 調查

20xx年世界暴發了金融危機,這次由美國華爾街次貸危機引起的經濟風暴席捲了全球,我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直到現在我國仍在為擴大內需而不遺餘力地努力着。在新形勢下,作為醫藥類高職高專學生,我們該如何為自己制定一個職業規劃來面對挑戰呢?最近幾年,大學生的就業一直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每年招聘會上人頭攢動的現象已經成為一大奇觀。許多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不知道該幹什麼,能幹什麼,更不知道哪些職位適合自己長遠的發展,很少人能夠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一個長遠的打算。為此,我校團委理論研究室針對以上情況在本校內做了一次問卷調查,旨在發現同學們在職業規劃上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求職、創業的態度。本次問卷共發出600份,有效回收518份,回收率達86.3%。以下主要是對這次調查問卷的分析和總結。

一、問卷分析

1.金融危機的出現,迫使我們做出改變。在回答“經濟危機導致許多公司裁員,勢必給大學生就業造成困難,如果在畢業後暫時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你會?”問題時,有57.8%的同學選擇“從底層做起,向目標奮鬥”,有22%的同學選了“繼續找,直到找到理想的工作”,有16%的同學選“通過其他關係渠道解決”,另有4.2%的同學選擇“自暴自棄,隨便找個工作混着就行”。可見,大部分同學從實際出發,踏實工作,堅信只要是金子,就有發亮的一天。 在被問及“在經歷了美國次貸危機後你認為我們醫藥類學生就業形勢如何?”時,有57.9%選擇的同學選擇“形勢較為嚴峻感到有壓力”,有17.7%的同學選擇“形勢非常嚴峻壓力大”,僅有6.1%的同學選了“不嚴峻、壓力不大”。在回答“金融危機之後,你覺得大學生更應具備哪些素質和能力?”的問題時,有30%的同學選擇“正確的就業心理”,有28%的同學選擇“專業水平”,有23%的同學選擇“心理素質”,有16%的同學選了“社交能力”,另外3%的同學選“其他”。的確,金融危機的肆虐,使我們的憂患意識增強,但是我們也不應該後怕,反而應該擺正心態,要有正確的就業心理。同時要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以後找工作增加籌碼。

2.就業認識亟待提高。在回答“從自身角度講,你認為當前就業困難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時,有44.4%的同學選擇“缺乏實踐技能與經驗”,有41.6%的同學選擇“就業人數多,崗位少”,有7.1%的同學選了“沒有社會關係”,另外6.9%的同學選擇“其他”。這説明現在的社會不是有實踐技能與經驗就能找到工作,畢竟畢業的大學生到處都是,我們應該注重的是自身的全面發展,才能跟得上時代,在社會中有一席之地。在回答“對於高校就業指導,你最希望獲得哪方面的信息?”時,有26%的同學選擇“應聘技巧”,有25%的同學選擇“用人單位”,有18%的同學選了“求職輔導”,有15%的同學選擇“職業規劃輔導”,有11%的同學選擇“專業出路”,另有5%的同學選了“其他”。在回答“你覺得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與專業課程外,還應提供哪方面的指導?”時,有22.4%的同學選擇“素質拓展”,有51%的同學選擇“就業體驗”,有21%的同學選了“職業生涯規劃”,有5.6%的同學選擇“其他”。應聘技巧和就業體驗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能更好的鍛鍊我們,使我們更好的面對挑戰。

3.面對就業選擇多,自主創業成新趨勢。在被問及“你是如何看待專業與工作不對口的現象”時,有55%的同學選擇“給就業造成一定困難,但可克服”,有25.3%的同學選了“很普通,容易適應”,有10%的同學選擇“會嚴重阻礙工作,很難在崗位上呆地長久”,還有7.9%的同學選了“根本無法就業”。在回答“20xx年兩會期間大學生就業成了熱點問題,您選擇就業時首先考慮的因素”時,有45.5%的同學選了“行業前景”,有28%的同學選擇“薪水”,有11.6%的同學選擇“個人興趣”,還有14.9%的同學選擇“地理位置和辦公環境”。在回答“你對求職渠道的選擇”時,有31%的同學選擇“人才網站”,有25%的同學選了“校園招聘會”,有25%的同學選擇“老師親戚朋友”,有7.4%的同學選擇“媒體”, 另外還有11.6%的同學選了“其他” 。可見,當代醫藥類高職高專的學生認為,薪水和個人興趣固然重要,但行業前景更顯重要,因為它帶給我們的是不可估量的財富以及閲歷,在選擇第一次工作時,我們應該運用好現有的各種渠道,正確把握信息,爭取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是專業與工作不對口,你起步就會比別人慢,沒有什麼困難你是克服不了的,所以不要過於擔心。有88%的同學在回答“對現今大學生自主創業這種現象你是如何看待的”問題時選擇“支持,認為大學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僅有8.8%的同學“認為不支持,大學生沒有這樣的能力”。不少有意自主創業的同學,面對就業壓力萌發“自己做老闆”的念頭,但要清楚認識到除了要與舊的就業觀念發生碰撞外,還會涉及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這裏既要具有生意頭腦,還要有資金、專業技術、懂得市場運作,有時遭受不可避免失敗和挫折,所以要做好心理準備。

二、建議

通過本次調查以及與同學的訪談中可以瞭解到:高職學生自我認識不夠,不少學生不清楚自己的興趣、愛好,優勢、劣勢,要麼自認為自身條件好,素質較全面,工作能力強;要麼缺乏自信心和競爭意識,對進入社會感到膽怯,所以不能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趨利避害的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另一方面,我們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同學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並且對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由於缺乏有效的指導,還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誤解。結合調查分析的結果,我校理論研究室調研組提出以下幾點建議期於廣大同學共同探討:

1、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原則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良好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具備以下基本原則:

(1)可行性。規劃要有事實依據,並非是美好的幻想和不着邊際的夢想,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

(2)清晰性。保證目標與措施的清晰和明確,可以按部就班地具體實施計劃以達到目標。

(3)適時性。規劃中的各項措施與行動應該有明確的時間表,以便及時評估和修正。

(4)適應性。未來具很強的不確定性,規劃需要有一定的彈性,能隨着環境變化而適時調整。

(5)持續性。規劃要考慮到生涯發展的整個歷程,每個發展階段能持續連貫銜接。

(6)長遠性。規劃應該從大方向着眼,儘可能制定遠期目標。

(7)挑戰性。如果目標在原地踏步不前,則規劃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也無法激勵自己。

2、開展職業生涯規劃

每位學生應該積極、主動、科學的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把此項工作實實在在的開展起來,不要流於形式或為了完成任務。根據不同的對象合理安排時間和內容。

比如在大一,職業生涯規劃是導入期。主要是要我們加深對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的認識,增加對學習專業的興趣,初步瞭解將來所從事的職業,為制定的職業目標打下基礎,並形成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大二是職業生涯規劃調整期。我們要充分認識自己,瞭解社會,積極參加各項素質拓展活動,鍛鍊自己的各種能力,社會實踐最好能從事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這一階段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不斷的進行修整和完善;大三是職業生涯規劃適應初期。主要內容是職業選擇與職業適應,首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求職技能,培養創業能力和生存能力。用職業生涯規劃思想指導求職,這樣可以避免在擇業的時的盲目性、隨機性、從眾性及攀比性。其次是要完成從一個擇業者到一個職業工作者的角色轉換,努力適應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環境、工作方式、人際關係等。對於80%的學生來説,大學階段過的是一種單純而有保障的生活,學習、生活、交際都較有規律,這樣的生活與現實社會自然存在一定的距離。在大學生活結束之際,踏上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轉換,做好就業心理準備。就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客觀、冷靜地進入求職狀態,認識社會,瞭解社會,以自身的實力,積極主動地去適應社會需要,在選擇社會職業的同時,也接受社會的選擇,正確地邁出人生這關鍵的一步。

3. 進一步提高重視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是為了培養技能型的人才,並給予學員從事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技能的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工作離不開專業的職業指導師的輔導,因為這樣才能保證職業生涯規劃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同時,我們要努力學好職業輔導課程,多聽職業生涯教育講座,增加實習實踐,認真做好職業測評等,因為這些都能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我們還應該培養一種能把已經獲得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運用到新的實踐中的能力;在全面認識自己的職業興趣、氣質、性格等時,還要認清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因為這都能幫助我們如何設定正確的職業發展規劃。

校理論研究室制

參考文獻:

(1)周詳 .大學生就業心理輔導研究(J).中國學校衞生,20xx( 2):250-251

(2)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組編.大學生就業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5-45

(3)王鵬飛, 劉應君.大學生就業心理維度與救助模式(J) .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