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試論中職生企業文化素養的構成及其培養論文

職場1.26W

【摘要】企業文化素養是指學生了解、認同、適應並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一種職業素養。培養中職生的企業文化素養,是整體構建學生職業素養的需要,也是培養就業創業能力的需要。職業學校應把企業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並加強企業文化課的教育和實習實訓,從而培養學生的企業文化素養。

試論中職生企業文化素養的構成及其培養論文

【關鍵詞】中職生企業文化就業導向企業文化素養

讓企業文化走進職業學校校園,培養學生良好的企業文化素養,已成為當前職業學校大力推進就業導向教育的重要舉措。提出培養學生企業文化素養的要求,不僅反映了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內在需要,更是體現了現代企業對新型高素質人才的迫切要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不僅應該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技能,而且應該具有認同和適應企業文化運作的能力。

一、中職生企業文化素養的構成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各種活動中所努力貫徹並實際體現出來的以文化取勝的羣體競爭意識,並且表現為企業的總體風采和獨特的風格模式。這裏所指的“以文明取勝”,就是指企業通過提供優質產品和優良服務等途徑,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風格模式”主要是指企業在長期經營活動中所形成的價值體系、企業精神、企業道德、企業形象、企業制度和行為模式等。經濟學家于光遠指出,“關於發展,三流企業靠生產,二流企業靠營銷,一流企業靠文化”因此,一個成功的企業,必定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做支撐。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真諦。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其目的就是為了達到全員自主管理,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包括員工的事業心、責任感、誠信與職業道德等。事實上,企業的制度、考核、規範等表層的企業文化,都是以企業每位員工的思想品德、誠信、責任心和工作態度等內在的素質去履行的。倘若沒有良好的品質,最好的制度和規範,實際上都是一紙空文。因此,每個企業都在做企業文化,甚至有些企業在做文化時就提出“先學做人,後學做事”的道理。換句話説,企業在用人、選才時,都十分注重人的文化素養,其次再觀察其專業技能。因此,理解、認同、適應並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之中,是每個企業員工的基本職業素養,也是“準員工”的基本職業素養。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廖小平教授在《高職學生企業文化素質培養芻議》一文中對企業文化素養作了初步界定,認為學生的企業文化素養是“建立在對企業文化本質內涵和基本內容的初步理解、對企業文化之於企業和個人重要性的清晰意識、對企業文化運作能力的初步訓練基礎上的必備職業素養”。根據這一定義,結合中職生企業文化素養的要求.我們認為,中職生企業文化素養應有以下方面構成:一是“瞭解”,即瞭解企業文化的內容、特徵與本質以及歷史演進等.包括企業形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的精神和實質;二是“認同”,即學生認識到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意義以及企業文化對員工的素質要求,包括企業價值觀、職業道德、行為準則與質量安全等,並注重這些品質的內化過程:三是“適應”,即學生能適應企業文化中的經營理念、管理特色和人際交往等,包括制度的遵守與執行、工作過程的規範與合作等;四是“參與”.即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積極主動地實踐、探索和體驗企業文化,並具有積極建設優秀企業文化的意識與行為。

二、培養職校生企業文化素養的意義

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理念下,培養中職生的企業文化素養.不僅有利於整體構建學生的職業素養.還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創業能力。

1、有利於整體構建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學生就業、從業的基礎,也是促進企業文化建設的橋樑。有人把曾把企業文化建設與員工的職業素養比作是“樓板與鋼筋、大廈與脊樑”的關係,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企業作為職業化的社會羣體,其員工只有在完善人格的基礎上加以職業化訓練,才能達到企業整體生存與發展的目的。而作為個人,只有在職業生涯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職業素養,才能獲取較高的工作質量。

從這個意義上説,中職生必須加強職業素養的培養。然而,從目前來看。許多學校比較重視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與專業技能的培養.卻往往忽視職業道德、職業精神等“基本”的職業素養與交往、溝通能力、團結協作精神、紀律服從意識等基本職業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的企業文化素養,不僅能使學生關注專業技能的提高,而且能關注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應該具備的人文素養。如學生能夠深刻理解企業制度文化的本質,就會自覺履行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增強職業責任感;如果學生關注企業家應具備的文化文化與創業精神就會更注重自我的創新精神與創業品質的培養;如果學生認同了企業的經營哲學和企業精神,就會敬業愛崗,養成吃苦耐勞和誠實守信的個人品質;如果學生注重企業形象文化和團隊文化,就會主動加強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的精神因此,培養學生的企業文化素養,有利於整體構建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從而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打下紮實的基礎。

2、有利於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隨着社會分工的不斷專業化、細緻化,社會對不同職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之市場經濟競爭機制的不斷完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因而企業對員工職業素質的要求也就更加苛刻;此外,用人單位具有招生自主權,因而他們完全可以從眾多的應聘者中選擇最優秀的、最適應企業需要的人才。許多企業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在招聘人才時就這樣説,“我們企業招聘員工的標準之一是要求對方能融於企業文化、團隊氛圍相融洽。這樣的員工能很快地適應企業的環境,並能與企業共同發展”。可見,選擇與本企業文化相融合或互補的員工,已成為企業招聘人才所考慮的重要條件。因此提高中職生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力和親和力是提升他們就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3、有利於增強學生職業變化的適應能力。當今社會,隨着科技與經濟的不斷髮展,職業環境正處在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中。一個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會隨時關注和適應不斷變化的職業環境,並採取相應的變革措施,這必將涉及員工的職業適應問題,包括對職業新要求的認識和自身的調整、適應性等。如果員工只能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工作.可能會在職業變化或重新選擇職業時顯得束手無策。因此,要適應多變的職業環境.就必須瞭解不同企業、不同階段的文化特點。

4、有利於提升自主創業的能力。鼓勵自主創業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對中職生來説自主創業是一項影響個人一生的重大決策與內心需要的標誌.是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生活的創造性活動。培養中職生的企業文化素養,不僅能使學生主動學習企業家艱苦創業的精神,而且能學到如何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包括經營理念、管理方略、質量意識、企業誠信等,這是提升自己的創業能力的重要條件。

總之,在學生階段,中職生學習企業文化有助於今後更好地瞭解企業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文化的特點和要求,也有助於明確企業的價值取向和發展目標,從而使學生更容易融入企業這個大團隊中,進而從“校園人”走向為“企業人”。

三、培養中職生企業文化素養的途徑

勞動就業是中職生走向社會的開始。也是承擔社會責任、實現自身價值與獲得生活經濟來源的前提。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剛踏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因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企業文化當中,出現了許多“排異”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要明確培養目標,把企業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加強企業文化課建設,並重視專業教學與實踐活動的相結合。

1、明確培養目標,把企業文化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地方經濟與社會建設所需要的生產、管理、服務等應用型人才。這樣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圍繞中職生職業生涯發展的內在需求。具體地講,就是要把職業特徵、職業技能、職業道德以及就業、創業所需的人文素養等因素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並使之成為校園文化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體現了職業學校文化建設的特色,更是提高學生企業文化素養的必然需要。第一,把企業文化素養作為學校的培養目標與內容來抓.並納入到教學計劃與質量評估之中.從而在理念與運行上得以保障;第二,把某些優秀的企業文化管理方式運用到學校管理之中,如“5S”企業管理方式,即通過“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等操作流程,使學校形成一個既清潔、整齊的工作環境.又可以培養師生良好的工作習慣,並把企業文化管理理念滲透在校園文化建設之中;第三,加強校內外產、學、研校企合作式教育,在學校內建起技術先進、設備完善、環境逼真的“教學工廠”,讓學生在真實或仿真的企業環境中感受企業文化,進而培養學生的良好企業文化素養;此外,還可以或展示優秀的企業文化成果或張貼廠規、廠訓、企業宗旨標語或介紹企業家成長之路等方式以促進校園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的整合.使企業文化滲透在校園文化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企業文化素養。

2、落實教育內容加強企業文化教育的課程實施。課程是學生求知、強能、塑品質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學生企業文化素養的主渠道,具系統性、全面性、綜合性的教育特點。可通過必修課、學科滲透以及各項活動等途徑向學生介紹企業文化理論知識。使學生理解企業的本質及內涵,從而引導學生自覺地樹立起提高企業文化素養的目標,並付諸實施。第一,開設“企業文化”必修課。在就業教育理念下,學校可以自主編寫適合中職生實際需要的企業文化教材。如以企業文化的內容與企業文化素養的要求為主線,以當地某些企業的文化案例為載體.編寫由“企業精神文化與職業價值觀、企業制度文化與執行力、企業行為文化與職業道德、企業形象文化與職業誠信、企業團隊文化與人際交往、企業家文化與創業品質”等章節構成的《企業文化與學生求職之南》校本教材,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采取專題講解或案例分析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系統而全面地獲得企業文化知識與企業文化素養的各方面要求;第二,加強學科滲透。學科滲透是指在學科或專業教學中,以拓展的方式,把學生的企業文化素養的提高與課程之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如語文教學中的企業家精神分析、營銷課中的誠信教育、心理學中的人際交往、體育課中的團隊意識等內容相融合,全面培養學生的企業文化素養。合理滲透這些內容可使教學收到“雙重”的功效。此外,還可開設“職場與人生”、“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相關企業文化選修課,或邀請企業人力資源部人員在校專題講座等活動。

3、抓好實習實訓環節,加強學生對企業文化內涵的體驗。職場競爭激烈,就業壓力加大,除了要不斷改進求職的培養方法之外.還要重視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感受企業文化,以達到文化的“對接”。在實習、實訓活動中,除加強學生的技能培養外,還要重視學生的職業形象、職業心態、職業道德以及職場角色的意識和規則等方面的體驗與反思。第一,要求學生全面瞭解企業對實習人員的具體要求,並且對照自身的實際情況,學習並反思各種角色應具備的各方面的知識能力,及時地找出差距。進而採取有效措施,盡最大努力,使自己能儘快適應企業要求:第二要求學生在實習中注重自身的職業形象。如工作流程、外表打扮、作息時間遵守等,要符合企業管理制度,不要把自己做得另類和隨意;第三.要求學生反思自己的職業道德與職業行為。如對企業的忠誠度、職業誠信度等,不做對企業不利的事情.虛心向他人學習,認真專注做事,勤奮工作,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遵守企業潛規則的文化,懂得職業禮儀等。第四,要求學生要善於與他人溝通和合作,能主動融人企業團隊中,瞭解企業的人事制度、經營理念、創業過程等文化知識。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企業文化的調查,以加深學生對企業文化的認知和調適能力。

總之,職業學校要幫助中職生了解企業文化基因的基本元素和精神價值,從而使他們能根據任職企業的要求,自覺、主動地訶適自己的職業行為、思維方式和角色要求等,進而適應企業文化.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新的組織中,施展自己才能.勝任本職工作,找到自己發展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