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徐長青講座心得體會

致詞1.43W

今天非常有幸聽了來自天津的特級教師徐長青老師的一堂講座,全場多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雖已到了最後離會的時間,但聽課的教師還是久久不想離開。 聽了徐老師的講座我被其獨特而又真是的教學理念、教育思想震撼了。我真有一種相識恨晚,甚至是生不逢時的感覺,原來,數學課也可以這樣上。輕鬆,活潑的課堂氣氛,老師那生動,幽默的講解,無一不在的讓人耳目一新。孩子們那發自內心的笑聲,亮晶晶閃爍着求知慾的眼睛,就是對這節課的最好的評價。是呀,課,也可以這樣上,讓孩子們真正的喜歡,真正地想要學習,真正的想要跟隨老師進入那奇妙的知識殿堂。如果課都能這樣上,那麼學習對於一個孩子來説就是輕鬆,快樂的事啦,哪裏還用老師家長逼着學呀。

徐長青講座心得體會

同時徐老師的一些經典語錄讓我深受啟發如:“教學生一天,為學生一生,孩子明天的需要就是我們今天的教育”“三不講”,即學生會的教師不講(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的瞭解);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教師不講(還學習的主動性權於學生);學生怎麼也學不會的不講(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正是“三不講”使課堂教學活動得到優化,把有限的教學時間與活動指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取得一定成效,也堅定了自己的研究,“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如何使學生從“學數學比較難”“學數學很枯燥” 的認識走向“數學很簡單,學數學很容易”呢?

好的老師樂於用心品味每一個孩子,用長時間回味這種幸福感覺。我想我正向着這個目標努力。我要不斷地回味我讓孩子幸福的同時所收穫的那份職業幸福。老師和學生一起幸福的成長,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徐長青講座心得體會 [篇2]

6月5日今我很榮幸的聽了“天津十大傑出青年”徐長青教授的講座,還聽了他對我縣教師的做課的點評,受益匪淺。,下面我具體談談自己的收穫。

一、課堂教學需要教師耐心的等待

教學中有時需要我們教師耐心的等,等是一種對學生的關愛,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課堂上我們一定要等全班同學都在想,都有了一定的答案後,再叫同學代表來發言,否則學生在怎麼想説也不要理他,因為如果老師很快讓那幾個思維快的同學把答案説出來了,那麼同時也就為其他同學對這個問題的思考畫上了句號,因為學生會這樣想,既然答案都出來了,如果我再去思考,去舉手發言,那不是多此一舉嗎?這樣只是有部分學生參與的課堂,不能算是有效的課堂。久而久之,就會有更多的學生不願意去思考,最後甚至會厭惡數學。

二、課堂教學中,學生的錯誤是寶貴的資源

平時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步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不允許

學生犯錯誤,要是學生錯了,我們就得批評他。因此,在我們的課堂上舉手發言的學生也就越來越少了,其實這不是學生的錯,而是我們老師的錯,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她)犯錯誤是完全可以的,可是我們老師沒有給他機會,也沒有幫他找原因,更多的是責備,因此學生不舉手發言是可以理解的。在今天的講座中,徐老師強調我們不但要允許學生犯錯誤,有時甚至還要謝謝那些回答錯誤的同學,因為正是有了他們的發言,才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了一次深刻的思考,一次有意義的討論,使我們大家對這個問題了解得更深刻了。同時,他強調在課堂中我們老師有時應該扮演認知衝突的引發者,有時又要扮演學生認知矛盾的`製造者,教師在有的時候就需要專門出錯,考察學生的分辨能力。

三、課堂上教師要有一雙鋭利的眼睛

對學生的一舉一動要明察秋毫。從學生的言行中判斷出學生對其所學內容是否理解,學生是否專心,知道孩子們什麼時候在想些什麼,在什麼時候該拋些什麼問題給孩子等。這樣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摸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這一點,非一日之功。

四、培養“教師型”的學生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師要把課堂交給學生,為什麼不能讓學生也當回老師呢?當一個知識點,一個單元學完後,讓學生出過關題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學生通過出題,能對本知識進行復習,提取精華,把握重點。一人一份題,互相交流就能得到好的學習效果,教師輕鬆,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何樂不為呢?

徐長青講座心得體會 [篇3]

今天在實驗國小舉辦的“太谷縣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培訓會”上聽了徐長青老師的講座感受頗多。來自天津的徐長青所追求的是“簡約教學”,這也是我們每位數學教師所想要追求的。

講座伊始他以“生命的列車”作為開場白,的確是那樣我們每個人的學習歷程就像是一次遠行,要經過無數的站口,途中也會相識很多新的朋友,也會有自己最熟悉的人在某一站匆匆下車,旅途中我們會和很多人擦肩而過,也會記住很多幫助過我們的人。作為教師的我們就像列車員一樣不斷地將一批批旅客送達到目的地,善待每一位旅客,記住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那樣我們都會很快樂......

徐老師聲情並茂的講座讓我們每個在場的人都有所震撼。“簡簡單單的上好課,簡簡單單的講道理,簡簡單單的做事情,簡簡單單的來呈現”這是我們多少人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在徐老師的課上卻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重複》這節課上我們看到了孩子們開心的笑容,積極向上的學習勁頭,教師交給學生的是學生很容易就能接受的東西,而不像我們總是要拔高對學生的要求,過早的讓他們接觸到那些很陌生的詞彙,導致很多學生對學生喪失了信心。

每個孩子都是想學習的,孩子明天的需要就是今天的教育,在國外的一些國小生的必修課是科學課、家政課,他們讓孩子從小就學會生存的本領,讓每個孩子都有立足社會的能力,而不是僅僅侷限於文化知識的學習,這又何嘗不好呢?我們教給學生的應該是“責任”,而不是滿足學生的興趣。(興趣是與遺傳基因有關的)

“學生已學會的不教”“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教”“學生怎麼學也學不會的不教”“以學定教,以學論教,以學觀教”“能博喻然後能為師”......國際數學大師、著名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陳省身説過:“不要用我們的方式讓他們去接近數學,而是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接近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