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五公祠導遊詞

致詞1.87W

作為一位出色的導遊人員,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導遊詞,導遊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遊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公祠導遊詞,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公祠導遊詞

五公祠導遊詞1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五公祠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為一組古建築羣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並和蘇公祠、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形成一組文物古蹟羣,人們習慣上統稱為五公祠。各個古蹟既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又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蔚為"瀛海人文"之壯觀。這裏,樹木蓊鬱,流水潺潺,環境清雅,饒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五公祠佔地面積6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於紹聖四年(1097)被貶來瓊,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留存遺蹟以來,宋、元、明、清及民國曆朝不斷在其周圍增建、重修古蹟,習慣上把這組古蹟羣稱之為“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樓(又稱五公祠)、學圃堂、觀稼堂、西齋(五公精舍)、東齋、蘇公祠、兩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瓊園和新建的五公祠陳列館。

五公祠近千年的歷史,孕育着豐富的文化內涵,藴藏着深厚的歷史底藴,它是全面瞭解海南歷史、政治、文化發展的名勝古蹟。

觀稼堂

原名為觀稼亭。椐《瓊山縣誌》記載:觀稼亭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飛檐大亭,它為紀念蘇東坡指鑿雙泉,造福桑梓鄉里的豐功偉績而建。“觀稼”兩字,寓意為:觀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畝之意。該亭在明末清初時被毀,康熙四十三年(1704)瓊州知府賈堂深感觀稼亭對教化當地百姓黎民、思憶先賢豐功偉業有遠深意義,便在舊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經擴建,形成為當時海南最大的亭榭。據清人張育春撰寫的《重修觀稼亭記》記載:觀稼“亭前為平阪,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東環流而西,兩旁綺麗交錯,阡陌縱橫,士大夫遊息於此,比之裴中立綠野堂,洵城北一名勝”。

清光緒十五年(1889)朱採在修建五公祠時,又重修了觀稼亭,並改名為觀稼堂。在他撰寫的《五公祠記》中記載:“五公祠左附觀稼堂,循舊例藏瓊崖歷代名賢文物遺著”。自此觀稼堂也就成為海南文人學子品茶賦詩與進行學術交流的地方。

學圃堂和西齋

朱採當時增建學圃堂和五公精舍的目的在於興辦學堂,講學明道,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據他撰寫的《五公祠記》中記載:“右側建學圃堂,聘海內碩儒講學其中,又建橫宅一連四間,名五公精舍,為學子研習之地,本道契五公,教興後學之意”。民國四年(1915)瓊州道尹朱為潮在《重修五公祠記》也記載:“五公精舍仿學海堂例,選全瓊庠生,秀才三十名,研習經史詞章之學,聘寧波郭晚香在學圃堂講課”。郭晚香浙江寧波人,晚清著名學者,朱採在建學圃堂和公精舍後,向當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推薦聘請郭晚香來瓊講學,他來瓊時帶來了八千多卷古版文獻書籍,置於海南第一樓上,學圃堂就是他當時講學的地方,五公精舍和東齋分別是學生和老師的宿舍。郭晚香在學圃堂講學不久便病逝,因後繼無人,諸學生便由朱採保薦到廣州的學海堂繼續學業,五公精舍便用於收藏郭晚香的遺書和典冊,民國六年(1917)五公精舍也因此更名為五公祠圖書館。

蘇公祠

為紀念蘇東坡而建。他北返後,海南學子經常在他曾借寓過的金粟庵入飲酒賦詩,進行學術交流,懷念這位“一代文宗”,久之便把該處題名為“東坡讀書處”。元代在此基礎上開設“東坡書院”,大書法家趙孟頫為之題匾。書院幾經變遷,至明初毀廢,但遺蹟尚存。明萬曆45年(1620年)瓊州副使戴禧在原址重建。並改書院為“蘇公祠”,奉祀蘇東坡與其子蘇過。清順治、乾隆年間又對該祠進行重修,光緒20年(1889年),朱採在修建海南第一樓時對蘇公祠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修,並增建山門等建築。現在的蘇公祠基本上是光緒年間建修的`規模。蘇公祠山門口陳列的石雕系明代修建蘇公祠時的原物,山門口懸掛明太祖朱元璋贊海南詩句“南溟奇甸”橫匾。蘇公祠正廳陳列着蘇東坡及其子蘇過和學生薑唐佐的牌位。大廳圓柱懸掛民國四年(1920年)由朱為潮撰聯,現代著名書法家麥華三重書的“此地能開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的楹聯一付。

泂酌亭

始建於北宋紹聖年間,因蘇東坡“指鑿雙泉”而建。當時瓊州郡守承議朗陸公品賞浮粟泉水後,贊其泉水甘甜,便在井泉旁甜,便在井泉旁建亭,經常邀請朋友、同僚在亭上品茗賦詩。元符三年(1100)六月蘇東坡遇赦北返,再借寓金粟時,陸公邀蘇東坡為亭命名和賦詩,蘇東坡欣然命筆,即席寫了《泂酌亭詩並敍》:“瓊山郡東,眾泉觱發,然皆冽而不食。丁丑歲六月,予南遷過瓊,得雙泉之甘於城東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滿,泉相去咫尺而味異。庚辰歲六月十七日,遷於合浦,復過之。太守承議郎陸公求泉上之亭名與詩,名之曰泂酌。其詩曰:“泂酌彼兩泉,挹彼注茲。一瓶之中,有澠有淄。以瀹以烹,眾喊莫齊。自江徂海,浩然無私。豈弟君子,江海是儀。既味我泉,亦嚌我詩。”明朝該亭被毀,清乾隆年間,瓊州學使翁方綱在原址重建,同治八年(1869),郡守戴肇辰又整修該亭。現在的泂酌亭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修建時的風格。清代海南學者王國憲重刻的《泂酌亭詩並敍》現陳列在五公祠碑廊裏。

浮粟泉

蘇東坡在五公祠留存遺蹟及之一。北宋紹聖四年(1097),蘇東坡來瓊時,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內),這時間他教導當地百姓掘井之法,並親自“指鑿雙泉”一泉曰金粟,一泉曰浮粟,由於泉水其味甘甜,水源旺盛,常冒小泡浮於水面很象粟米,因此“汲者常滿”。民國初金粟泉被毀,餘下浮粟泉。清乾隆58年(1793)瓊州太守葉汝蘭品飲該泉後,感覺水質甚佳便為該泉題匾名,寓意:水源旺盛,五穀豐登。清著名金石家汪垢為泉撰聯:“粟飛藻思,雲散清襟”,鑲刻其旁。後又有人在“浮粟泉”,匾下增刻了“神龍”兩字,該匾被毀。

浮粟泉歷經近千年滄桑,從不枯渴,不論大旱或大澇水位都保持現狀不變。傳説取水之人只要在井旁用腳一跺,井底下如源源不斷的冒出水泡,那麼來年一定會財源滾滾,生活蒸蒸日上。解放前,海府地區的財主和商人第到除夕都會到此踏上幾腳,祈求來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並僱用人力或牛車把該水拉回家飲用。該水經化驗屬礦泉水,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礦物質。

粟泉亭

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為紀念蘇公“雙泉”造福桑梓鄉里而建。該亭在清代列為八景之一的“蘇亭蘸(zhàn)翠”。粟泉歷代有重建修,現在的粟泉亭系民國四年(1915)重建。

因何修建粟泉亭有這樣的傳説:明萬曆四十年的一天,瓊州郡守翁汝遇率郡城官民在金粟庵禱雨,禱雨事完,作稍事休息,翁汝遇便到浮粟泉中取水解渴,並贊其水甘美,突然間雷電交加,天降大雨,翁汝遇認為是浮粟神龍顯靈保佑,喜降甘霖,便決定在浮粟泉北角坡上建亭以志紀念。施工時掘得一磚,上該有詩云“泄儘先天祕,再修來世身,若思逢故友,二姓草頭人”。旁落“東坡行書”款,翁汝遇覺得此事甚為奇異,便把磚刻揣回收藏。據考該詩是蘇東坡初到瓊時,借寓金粟庵時寫的,由於當時他初來乍到,面對生疏的環境和生活的困境,因而產生了佛家的思想,認為他會客死海南,於是寫了這首詩,埋在該處,好讓後人知道他的不幸遭遇。

瓊園

民國四年(1915)擴建五公祠時增闢的一組園林古蹟羣。主要建築有洗心軒與遊仙洞。瓊園兩兩字取:“南溟奇甸,瓊台勝境”之意。1986年又在該園增建了五公廟和五公祠佛祖廟,供遊客遊覽時參拜。

洗心軒

建於民國四年(1915),是一間亭榭式的古建築,四周闢廊。正門走廊園柱懸掛朱為潮主持修建洗心軒時撰寫的楹聯意義深遠,耐人尋味:“一水可曾將耳染,纖塵絕無上心來”。這付楹聯的來源包含着一個傳説。據傳朱為潮修建瓊園時,應如何規劃,同僚眾説紛紜,莫衷一是,使他對此拿下定主意,有一天他親率同僚到實地勘察地形。眾官又為此爭論不休,加上正是酷熱的響午時分,使得他煩躁不已,這時他走到浮粟泉邊,叫隨從取水止渴,並用泉水洗臉清熱,突然間他感到大腦豁然一亮,瓊園的規劃在大腦中已清晰成形。他便決定在瓊園建一中心建築,併為之命名為“洗心軒”,以此告訴後人,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到此遊一遊,喝上一口清心爽口的浮粟泉水,心中所有的煩惱與雜念將遠離而去。洗心軒解放後有重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民國期間的建築風格。

遊仙洞

用海南火山巖壘砌而成的人工假山,它根據民間傳説而建。據説宋朝年間有一道士,自幼出家修道,修煉多年,總不能成仙得道。有一天,他在夢中見到一神仙點化説:大海中有一神龜,在你垂暮之年訪得此龜,並在其首坐化,定能成仙。醒後,他苦思不解其意,便決定外出雲遊尋訪。苦經十多年,踏遍了東南沿海,總悟不到夢境中的神龜。有一天他來到雷州,聽説蘇東坡被貶在海南,便決定到島上游一遊,順便結識和請教於這位大學者。一天,當他踏上這塊神奇的荒島時,他頓然一悟,海南的地形正酷似他夢中的神龜,於是他便到儋州拜訪蘇東坡,請教龜首在何處,經過幾個月的交往,這位道士為蘇東坡的博學所折服,而蘇東坡也深被這位道士的精神與決心所感動,於是便告訴他説:瓊州地形似神龜,郡城瓊山是龜首。道士便辭別了蘇東坡來到瓊山探訪他夢中的龜首。幾經折磨他終於發現了現在的五公祠正是他魂牽夢迥要找尋的地方,於是他便在遊仙洞這地方結茅苦修,他的意志與決心感動了玉皇大帝,一天玉皇大帝派來了一位神仙把他引接到天界授予了神位。因為這位道士是在此得道成仙,神遊而去,為紀念這位道士堅韌不撥的意志,民國四年朱為潮便在此建起了這座假山,並命名為“遊仙洞“。

五公祠導遊詞2

歡迎大家來到海南五公祠!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在海南思古抒懷,一定要去五公詞。該祠位於海口市區與瓊山市接壤處,由五公詞、蘇公飼、觀稼堂、學圃堂、五公精舍、瓊園等一組古建築羣構成,人們習以五公祠統稱。有“海南第一樓”之譽,海口市八景之一的“聖祠疊彩”就在這裏。這片園林式結構建築羣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年),陸續建至本世紀初。這裏奇花異木掩映樓閣,地近鬧市,獨有清幽。該祠是為紀念唐、宋時期貶謫到海南島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得詮而建的,故名五公祠。

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至今已有百餘年。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構築的紅樓,樓高十幾米,分上下二層,四角攢尖式的屋頂,素瓦紅掾,為海南最早的樓房,故稱海南第一樓。與四周爛漫的綠葉繁枝相輝映,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

五公祠導遊詞3

各位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位於的西沙羣島中的永興島,永興島是一座珊瑚島,行政上屬於中國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永興島東西長1850米,南北寬1160米,陸地面積213平方公里,是西沙羣島和整個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島上的主要景點有西沙海洋博物館、西沙將軍林、收復西沙紀念碑、西沙軍史館等。永興島位於中國西沙羣島東部的宣德羣島中部,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貝殼沙堆積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珊瑚島。永興島地勢平坦,平均高約5米,最高為83米。四周為沙堤所包圍,中間較低,是瀉湖乾涸後形成的窪地。窪地掘井取水方便,由於鳥糞的污染,井水不能食用,只能用來洗滌。永興島島嶼面積大,植物茂盛,淡水充足,中央低地不積水,且有高大沙堤防風,故本島是南海諸島中地理環境最優越的一個島。永興島上有超市、郵政營業廳、人民醫院、圖書館、工商銀行等,還有賓館、飯店、髮廊、燒烤吧和一個KTV,但受條件所限,不具備大規模接待能力。

永興島地處北線以南,屬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周圍被海包圍且陸地面積小,有海洋性氣候的特點,雨量充沛,終年高温,高濕,高鹽。空氣潔淨,陽光明媚,紫外線格外強烈。

在歷史上中國漢、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數據文獻對該島均有記載。宋朝曾派海軍巡視,並將南海諸島劃歸宋朝版圖。元代時,地理學家郭守敬曾在南海進行天文測量。明朝鄭和下西洋,標繪過南海諸島地理位置。清朝宣統皇帝年間,曾派廣東海軍赴西沙羣島查勘,刻碑升旗。現在大家可以自行遊覽30分鐘,30分鐘後我們在這裏集合,希望各位遊客朋友們遊覽愉快。

五公祠導遊詞4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五公祠風景區位於海口市與瓊山府城接壤處,距市中心約5公里,是為紀念唐、宋時期貶謫到海南島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胡詮而建的,故名五公祠。

五公祠為一組古建築羣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西齋組成,並和蘇公祠、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等連成一片,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佔地100畝。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五公祠歷來被譽為瓊台勝景,它以“海南第一樓”為主體,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構築的紅樓,樓高十幾米,分上下二層,四角攢尖式屋頂,素瓦紅椽,與四周爛漫的綠葉繁枝相輝映,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二樓正面,"海南第一樓"橫額赫然入目;樓下大廳楹柱上有二副膾炙人口的對聯:"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幾人才置諸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後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羣才奮起,莫負斯樓。"讀罷,撫古悠思,五公英烈之氣蕩然而生。

五公祠右邊有學圃堂和五公精舍。學圃堂是浙江名士郭晚香講學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學子研習經史詩文之地,兩廂房均是以素瓦紅木建築,典型明清風格庭園花木繁茂,四季凝蔭,景色絢麗,環境幽靜郭晚香來海南時帶書8000多卷,置五公祠樓供五公精舍學生研習。郭晚香病逝後,五公精舍為五公祠圖書館,藏郭晚香遺書。後來,歷經洗劫,圖書所剩無幾。而後,學圃堂和五公精舍被政府重新修繕一新,陳列海南部分文物,有明代禁鍾、黎族古代銅鼓、宣德爐等。

標籤:五公祠 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