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智取生辰綱》教學設計及課後小結

新的課程,新的理念,學生的學習,不只是為了獲取知識,更要的是為了培養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在新課程的背景之下,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背景下,本人對現當代小説閲讀教學方式進行了探索,進行了創新式教學方式的嘗試。本設計旨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探討新的創新性教學方式。

《智取生辰綱》教學設計及課後小結

【設計提要】

本設計由3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熟悉課文,教師點撥,小組明確創新學習方向;第二課時:小組創新學習研討;第三課時:小組創新學習成果交流。

【設計實施】

【第一課時】1.藉助課文註解或工具書理解文中較生僻詞語的意思,如:綱、權且、趲行、端的、 舒頭探腦、尷尬、去處、兀自、口淺、卻才、計較等。

2.複印《水滸傳》第12~18回故事情節給學生自讀,瞭解與課文相關的故事內容。

3.明確創新學習方向:教師點撥,我們學習《智取生辰綱》主要採取創新性學習方式,全班可自由組合成7-8個小組,圍繞小説的人物形象和小説語言(本課學習的重點、難點)來設計小組創新學習的內容和形式。

【第二課時】小組研討: 第一課時完成後,各小組討論後明確了創新學習方向,要求課餘時間就開始蒐集資料,進行準備,課內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整合,準備下節課內展示本組創新學習成果。

【第三課時】小組創新學習成果展示交流。

第一組(由兩小組組成)展示了由他們根據課文情節在課餘時間排練的課本劇;

二小組找到了電視劇《水滸》中智取生辰綱片段,播放電視片段,予以配音。

第三組將課文改編成了劇本,劇本在基本符合原義的前提下,大膽創新。

第四組將課文改成了漫畫版,更體現了同學們對課文創造性的理解。

第五組小論文展示《智取生辰綱,智在何處?》他們的主要觀點是:用等人劫取生辰綱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們使用的智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智用天時。楊志押送生辰綱正趕上酷熱的季節,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過了十四五日後(六月初四)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雲彩,其實十分大熱眾軍人看那天時,四下裏無半點雲彩,其實那熱不可當。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現兩次熱,天氣的特徵已得到極其鮮明的表現。所以軍漢們一見到迎面的土岡子,便都去松樹下睡倒了。暑熱加上一路疲憊使楊志的隨從幾乎沒有還擊之力。而晁蓋、吳用等人卻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勞,可以説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蓋等人選擇了山岡和樹林作為劫取生辰綱的最佳地點,自然有其中原因。黃泥岡可以作為掩護,松林既可引誘急欲避暑歇息的楊志一行人進入,又可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切情況。小説中只見松林裏影着一個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説明問題。這前兩智充分説明晁蓋、吳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調查研究了楊志一行人的行進時間、速度和路線。他們斷定在近正午時分,楊志一行人將抵達黃泥岡,而且軍漢們將急於進人松林避暑歇息。晁蓋、臭用等人為楊志一行人畫好了他們情願也好,不情願也好都將進入的伏擊圈。

三智用矛盾。同樣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分析,晁蓋等人發現了楊志一行人內部的矛盾並且利用了這一矛盾。楊志擔心生辰綱出事,推遲每天動身時間,讓軍漢們擔着百餘斤擔子在烈日下行走,還時常用藤條鞭打他們,唯恐在休息時會發生意外,軍漢們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樣對楊志有強烈不滿,楊志一行內部矛盾已達激化。這就註定在松林中休息,無人再去理會楊志的打罵。矛盾致使內部分裂,給了晁蓋等人可乘之機。此智更能説明晁蓋等入運用一二兩智的高明、得當,此智亦與前兩智密切相關。

四智用計謀。前面所有智的最終實現靠的就是半瓢酒。在雙方眾目睽睽之下,晁蓋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楊志、眾人得的是藥酒,劉唐與白勝的表演天衣無縫,不能不説是吳用的計謀用到了家。楊志等人在倒也聲中眼睜睜地看着生辰綱被劫持而去就是動彈不得。

第六組將原文明暗雙線索換位改寫情節。原文的明線:楊志押送生辰綱 處處小心 都管掣肘 押送失敗 ;暗線:吳用智取生辰綱 預設機關 團結合作 智取成功 。改編後成了:明線:吳用智取生辰綱 預設機關 團結合作 智取成功 。暗線:楊志押送生辰綱 處處小心 都管掣肘 押送失敗。

第七組展示短評:《從生辰綱被劫,剖析楊志的性格》

【課外練筆】

1.假若吳用、晁蓋等八人在黃泥岡直接用力取的辦法,能否奪得生辰綱?請大家大膽展開想象,將小説改為題為《力取生辰綱》,在寫作中重點突出力取的場面描寫。800字左右。

(通過設計這道題引導學生由課內學習走向課外創新,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閲讀和寫作興趣。)

2.以天氣酒為一組關係展開聯想和想象,編寫一篇文章, 300字左右。

【教後小記】

以上是我的教學設計,但第三課時的小組創新學習成果展示交流,不能説是教學設計,是教學記實。因為,我在設計是隻是要求學生,創造性地去學習小説,至於採用什麼形式,從什麼角度入手,是由小組討論決定的。全班8個小組採取了7種不同方式,是我始料未及的。同時,原計劃一個課時的成果展示,遠遠不夠,實際是增加了一課時。

學生的創新閲讀,雖然嚴格意義上説,不能説是創新閲讀,因為有些做法是從有關參考書或網上學來的。但是,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有的還的確有創新價值,許多構想閃耀着學生智慧的火花。只是限於篇幅,沒有詳細一一列舉他們的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