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翻轉課堂教學學結

這裏的條件主要是指軟硬件條件,即有沒有視頻服務器和學習平台、機房夠不夠用等。

翻轉課堂教學學結

有位校長在實施“翻轉課堂”前專門找到我,讓我幫他們做一個服務器的採購方案,因為她覺得要給學生看微課,需要有視頻服務器,還需要有學習平台。我們的項目會為學校免費提供專用服務器和平台,不需要學校自己建。對於其他準備開展“翻轉課堂”實踐的學校,我也不贊同購買服務器。其實有很多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直接用u盤將微課視頻拷貝給學生,或者用網絡機房自帶的管理平台發送微課到學生手機上,或者直接將微課上傳到免費的視頻網站讓學生回家看。自建服務器來支撐“翻轉課堂”,在我看來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做法,至少在初級階段不必這麼做。

“家長不讓學生上網,我們的學生也不具備自學能力”

國外“翻轉課堂”的做法,基本上是學生在家觀看微課和學習資源,但對中國的家庭,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家裏未必都有電腦,二是多數家長對孩子上網都持警惕態度。在我們的項目中,存在三種操作方法,適用於不同的情境。

第一種是“家校翻”,即和國外的做法一樣,學生在家看微課、做練習,到課堂上討論。不同的是,教師把微課和學習資源發給家長,由家長放給孩子看。

第二種是“校內翻”,即前置學習和課堂討論都在學校內完成,只不過分成兩次課來做。第一次課在機房看微課和學習資源,第二次課回到教室進行討論(這裏説的兩次課可以不連堂)。這是我們首推的做法,適用面較廣。

第三種是“課內翻”,即前半節課看微課和做練習,後半節課討論。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操作比較便利,教師自己就可以掌控。不過這種做法比較適用於有較好軟硬件平台支撐的經驗型教師。

“‘翻轉課堂’對文科也許有用,但對我們理科不適用”

實際上,如果我講座中舉的是理科的例子,教文科的教師也會提出類似的問題。“翻轉課堂”最早的實踐來自於高中的化學課,所以肯定是適用於理科課程的,我們項目中的實驗學科既有文科也有理科。從多地的“翻轉課堂”實踐看,人數最多的是數學教師,而實現了“翻轉課堂”常態化的是一位政治教師。我本人在自己的大學教學中也多次採用“翻轉課堂”的方法(既有理論課也有技術課)。因此,在我看來,作為一種教學方法,“翻轉課堂”可以適用於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學科的教學。

當然,在不同的學科,適用的內容和具體的操作方法會略有不同,目前還很難對所有學段、所有學科、所有環境下的教學給出適用的證明,但這也許正是我們實踐和研究的機會。

如何面對師生負擔增加問題

“翻轉課堂”要求學生提前在家學習,課堂上的時間又不會減少,乍看之下,確實會給人以加重學習負擔的感覺。實際上,由於學習效果的提升,學生在課後幾乎不需要做太多的鞏固練習,這就相當於把原來課後作業的時間提前到課前的預習,總體上來看,學生並沒有增加學習負擔。如果按照“校內翻”的模式,學生前置學習的時間也在課堂內,就更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了。

但對於教師而言,的確會增加一定的負擔,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學資源的預備。資源包括微課和其他提供給學生閲讀的材料。儘管微課在國內很火,但適用的微課並不多,尤其是適用於自己學生的微課不多,基本上要靠教師自己製作。加之教師本身對微課的理解還有一個過程,包括選點、設計和錄製都需要逐步完善,因此錄一節三五分鐘的微課花幾個小時也屬正常,這是目前佔用教師時間較多的一塊工作。其他一些學習材料也與傳統的教學資源不同,是提供給學生看並直接支撐學生學習過程的,因此往往需要教師對現存的資源進行加工和改造,才能變成適用於學生的資源。

二是學習指導的設計。“翻轉課堂”的前置學習不是簡單地看微課,教師若只提供幾節微課給學生看,學生是無法順利完成學習的。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特點,設計出合理、有趣的任務,並提供完成任務所需的學習資源(包括教材、微課和其他資源),引導學生逐步完成任務,同時達成學習目標。這種學習指導的設計是很多教師不擅長的,甚至可以説,很多教師還不會寫學習指導,因為他們常常把給學生看的學習指導寫成給教師看的教案。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教師設計的學習任務很無趣,不足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也是許多教師所不擅長的。

三是練習的設計。“翻轉課堂”中的練習不僅要完成傳統練習的任務,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幫助教師分析和掌握學生學習的問題。因此,練習的設計,需要更多的考慮和安排。例如選擇題,每個備選項都應是學生學習中容易犯的錯誤,並且能反映出一定的認知偏差。只有這樣的習題,教師拿到統計結果後,才能判斷出哪些學生在哪些問題上出了錯,這些錯誤又是由於怎樣的認知偏差所導致的,教師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出課堂討論的話題和流程,並有效引導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當然,隨着“翻轉課堂”實踐範圍和深度的增加,會有越來越多的教師投入到這項改革中來並充分開展合作,上述問題就會得到有效緩解。這是改革初期無法避免的陣痛。

如何克服困難,提升教學效果

無論從我自己在大學課堂的實踐來看,還是從我所指導的中國小教師的實踐來看,要實施“翻轉課堂”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需要協調很多關係、爭取各方支持才能完成“翻轉課堂”。對於尚未開展實踐或剛開始實踐的教師,機房、平台、資源等是首要解決的問題,但對於要真正提升課堂效果的教師,我覺得最重要的困難有兩個:一是學習活動的設計,二是個性化指導需求的滿足。

“翻轉課堂”的前置學習,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它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逐步發現問題的答案,進而提升總結出相關知識的結構——學習指導就是用來引導和支撐學生思考的,這種發現的過程才符合學生認知的規律。

“翻轉課堂”對傳統教學最大的衝擊,就在於引導學生去發現而不是簡單地讓學生接受。而其在國內實施的最大難度,也在於此。畢竟,我們的教師習慣了按照知識表述的邏輯去講解,而不擅長依據學生髮現的邏輯將知識打散,並用一個個真實有趣的任務將這些知識重新組裝起來。

回顧過去十年的教育改革,“以生為本”、“導學案”、“探究學習”這些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名詞,並沒有真正實現變革課堂教學的目標,這也反映出教學改革在教育傳統和現實條件雙重夾擊下的艱難處境。“翻轉課堂”能否“翻轉”這一現狀,還有待於我們去探索。

“翻轉課堂”另一個實施的困難在於,如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傳統課堂中,學生雖然也會有個性化的學習困惑,但為了保障教學進度的順利實施,我們一般會忽視這些個性化的問題,甚至不允許他們表達。“翻轉課堂”中,由於存在前置學習和練習環節,學生的困惑和問題被進一步明確,因而學生期望獲得問題解答的慾望更加強烈,如果不能及時為他們答疑解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受到嚴重挫傷,後續的學習恐怕就不願意參加了。

歐美髮達國家,班額比較小、師資力量比較充裕(有些課堂還配有助教),而國內動輒五六十人的班額,單靠教師一個一個地指導學生恐怕是行不通的。

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兩個:一是多做微課,把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都做成微課,讓學生自己選看。但這需要大量的優質微課,短期內無法解決。二是採取同儕教學的方法,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助。這部分的工作,已經有不少實踐,如“小組合作學習”、“練評講教育模式”等,從多數教師的實踐來看,在這方面的辦法和能力還顯不足,至少在我們的項目裏,還沒有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總體而言,“翻轉課堂”是一種有價值的教學方法,對於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有較大的幫助,雖然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但我依然願意去嘗試。原因很簡單,因為它能幫助我們提升教學效果。無論看多少文章、聽多少講座,都不如親自嘗試。試過,才知道它的味道。(作者單位: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或許高中教學不適合“翻轉”

由於高中學段獨特的教學內容與學情,若不分青紅皂白,一味跟風進行課堂“翻轉”,很難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陳魯峯

與一些國小、國中“翻轉課堂”如火如荼的開展相比,高中段的“翻轉課堂”卻顯得波瀾不驚。個別高中的“翻轉課堂”也只是在悄悄試水,並無大的動靜。據筆者實地採訪與考察,認為高中真的不適用“翻轉課堂”。

學生不配合。“高中課程內容繁多,讓學生回家看微課,開展自主學習,僅僅是一種理想化的運作。學習習慣好的學生多少還看看;有些學習落後的學生基本不看,因為看也看不過來。到頭來,還是要在課堂上講授新知識。‘翻轉課堂’基本上不適用!”一所學校的高中語文教師如是説。

無法有效突破重難點。“有些高中課程內容偏難偏深,教師錄製的微課受時間和技術的限制,只是單一講授與演示,學生看幾遍也不會,白白浪費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課堂上雖有教師的點撥與學生之間的研討,但往往很難顧及到每個學生的認知困惑,往往形成強的學生更強、弱的更弱的教學效果。”一位高中物理教師這樣評判微課與“翻轉課堂”。

因材施教難以落實。“原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神態、神情、回答等情況,就能預判教學內容的難易,可及時做出調整;現在的‘翻轉課堂’無法在較短時間內把握學生掌握情況,教學針對性反而弱化了。”一位高中數學教師憂心忡忡地説。

“現在的‘翻轉課堂’,有時僅僅能夠幫助一個學習小組的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對其他學生只能愛莫能助了。要想每一個問題都得到妥善解決,翻轉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一位高中地理教師不無遺憾地説。

無法顧及對文本的精雕細琢。“高中語文選修內容多,課時多,基本上要一天製作一個微課程。匆忙備完課,馬上投入微課的製作;感覺對文本的研讀有些粗疏,可也沒辦法啊。本想對文本分析精雕細刻,可時間不允許啊!”一位高中語文教師無可奈何地説。

不利於學生個性化學習。“原先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有選擇地學習,若數學學得好,可以不用再複習了。現如今實行‘翻轉課堂’,就逼迫每個學生都要在課外時間學習微課,否則,課堂就跟不上趟。高中課程門類多,學生看完微課,也就一點自主支配的時間也沒有了。長此以往,不利於學生個性化發展。”一位高中班主任如是説。

扼殺了師生精彩的課堂生成。“原先的高效課堂往往依據學情,提出一個或兩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圍繞問題展開研討,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往往會產生不少精彩的課堂生成。如今的高中‘翻轉課堂’很難形成相對統一的議題,感覺課堂的思維容量、深度和廣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一位高中班主任這樣説。

無法創設恰如其分的教學情境。“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錄製微課,只能是就教材文本説教材文本,中間無法和學生進行個體或團體交流,一般是最後問一下,同學們掌握了沒有。失去了學生背景、特定時間背景和周圍環境背景,感覺很難創設出引領學生走向最近發展區的教學情境。微課的製作,不是讓教師貼近了學生,而是遠離了學生。在‘翻轉課堂’上,在缺乏教學情境創設的情況下,感覺師生的交流也遇到了一些阻礙。”一位高中生物教師如是説。(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教學研究室)

莫把“翻轉課堂”這部經念歪

■吳奇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引來了國內一些學校的羣起效仿。在新一波的大規模學習借鑑過程中,我想敲一聲警鐘:莫要把“翻轉課堂”這部經念歪。

轉變教學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但不是唯一,課改的着力點不應也不該只停留在教學方式的轉變上。當然,以互聯網作為教學的媒介,在資料蒐集、保存、整合和作業的反饋及學習資源共享等方面的確極具便捷之優勢,但更要清醒地認識到,這種跨時空的教學方式也會嚴重削弱師生間的互動。

“翻轉課堂”所依賴的網絡微視頻與電子白板、導學案、講學稿等,名稱雖異,無非是從紙質變為網媒,究其實質,都是為了學生的“預習”,殊途同歸而已。而預習本身就是教學不可或缺的事情,只不過要考慮哪一種方式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製作成本和使用工具來看,“翻轉課堂”的成本是很大的,就我國教育實情而言,地處經濟發達地區、教育資源豐富的學校不妨提前試水,而地處經濟、教育都欠發達地區的學校一定要控制住“衝動”,千萬不能搞成“一刀切”式的“運動”。否則,會無意中陷入巨大的利益鏈中,成為商業推手的“幫兇”。

隨着新課改的深入,教育深層的問題漸漸暴露,比轉變教學方式更難的改革點便凸顯出來。相對而言,教學方式只能屬於課程改革的“皮毛”,雖説轉變教學方式有難度但還不屬於“硬骨頭”。課改真正的“硬骨頭”是學生的“向學之心”,即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更涉及教師的專業能力、責任心與教育體制的改革。

如果教育改革者一味專注於外在形式,在教學方式上刻意模仿,儘管可以“多快好省”“立竿見影”,產生轟動效應,引來趨之若鶩的參觀者、模仿者、學習者,但再漂亮的花樣,也抵擋不住時間的檢驗,掩蓋不住教學專業能力的欠缺。如果教育改革者在改革中僅僅抓方式的改革,改革就一定會流於形式,流於政績衝動。所謂的“新課改”會像美麗的肥皂泡終將破滅。

在我看來,無論使用何種教學方式,都要先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對於一個沒有學習需求、興趣的學生,不管是微視頻還是紙質教學素材,其效果是一樣的。人的工作最終還須人來做。微視頻、導學案等都屬於教學工具和手段,雖然能刺激學生興趣、滿足個性化學習節奏,但這些永遠都不能代替好教師,也無法與和諧的師生關係相提並論。事實上,能讓一位差學生轉變成好學生的不僅僅是教學方式,但好的教學方式的確會幫助學生好上加好。教師亦如此。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總會讓文字生輝的,不管他有沒有網媒。

“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需要較長時間的考量。對此,國內積極探索“翻轉課堂”的先行者應慎之又慎。(作者單位:天津市南開中學)

“翻轉課堂”應慎重面對

■劉會元

時下熱議的“翻轉課堂”,作為新興的教育教學形式不僅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教學效果。儘管其全新的課堂結構和教學手段令人眼前一亮,然而我卻希望這種美國人首創的教學方式不要一下子“翻轉”到華夏大地的所有課堂,特別不宜盲目地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引入。

筆者執教的學校雖是一所農村國小,但我們學校的規模與教學設備在縣內都是一流的。本人是學校的學科帶頭人,思想也不算保守。我之所以對“翻轉課堂”持保留態度,不僅有理論依據,還有實踐的證據。2011年下半年,我校開通了“班班通”,有關部門還將教師使用教學視頻列入考核的範疇。學校允許教師以下載的電子教案代替傳統的備課教案,以減緩教師備課時間上的緊張感。

2015年年初,我縣幾所試行電子教案的學校集體傳來不好的消息:教學質量整體下滑。這讓各校對視頻教學這個寵兒從熱到冷,有些設備甚至在講台上蒙上了灰塵。這是新的教育手段受到的挑戰,還是教學視頻遭到了非議?為此我專門對學校教學視頻的興衰及其原因進行了一些探究:

其一,我國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還停留在傳統方式上,還沒有形成課堂翻轉的“土壤”。部分教師僅把視頻當成代替講解的工具,當成減輕工作負擔的手段。此種情況下,電腦一打開,教師不僅失去了課堂上的主動性、靈活性,還失去了對課堂教學的整體把握。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彷彿只是在看教學錄像片。

其二,各地由於學情與教師教學方式的差異,應允許教師在教學手段上有不同的選擇。每個教師都期望找到自己最佳的教學手段,可汗學院創始人的教學手段看似先進,背後也有其自己的內驅力與辛勤探索。一旦動用行政、命令等手段強行推廣,我們所接受的可能只是流於表面化的形式,而忽視了其教學思想的精髓和內涵。部分教師或許只會邯鄲學步,因此丟失了自己的個性教學風格。

翻轉課堂教學學結 [篇2]

本次學習,是我第一次接觸翻轉課堂這一名詞,經過幾天培訓,深化了我對翻轉課堂這一概念及實踐的認識,對之與自己教學實踐的結合也就有了一定的思考和想法。

首先,從物理教學的層面來説,翻轉課堂的實踐似乎更具有參考意義。我們的物理活動課是一門活動課程,應盡力避免傳授知識,不提倡教師過多的板書,以實踐活動為主,教師説得越少越好,重在促進讓學生從實踐活動中得到的體驗與感受,因此是尤為看重的。翻轉課堂的視頻是讓學生在課前獲得知識,課上對課前的知識進行梳理與整合,而知識的講解恰恰是物理活動課一再強調的部分,那麼翻轉課堂對於我的實踐意義就在這裏。

我在高一的物理課程是以研究性學習的要求為路線開展的,而研究性學習的通識培訓也一直是我很頭疼的問題。研究性學習不同於一般的課,更偏重於知識講授。進行到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不感興趣,由於沒有課標及考試的要求,也無法引起學生重視,再加上我自己這方面能力的限制以及身邊支持與輔助資源的匱乏,這種種因素讓我也在潛意識裏對科研方法通識培訓產生了排斥心理。翻轉課堂的形式讓我突然想到了這一部分的內容,研究性學習就是翻轉課堂實踐的最好陣地呀。

目前各校的研究性學習其實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能有高水平的研究性學習方面的教師們將科研方法的基本內容做成一個個邏輯清晰且富有趣味的微課程,讓學生課前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就能夠有更充分的時間引導學生及組織學生合作探索出一些更有意義和價值的選題,並且能夠進行鍼對性的指導,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這樣課堂效率就大大提高了。這樣將研究性學習的整個過程前移(這個時間對高中的學生可能不容易找到),學生課下單獨找老師討論選題,一次又一次改進的次數減少,增加學生的成就感,也避免了學生積累的興趣因為實際操作過程中找老師、協調組員等等客觀程序上的困難而被湮沒。

當然,這對教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不僅僅是知識上的,還有技術、統籌方法等方面。一個不超過8分鐘的微課程,要想達到我們平時課堂上40分鐘的效果,需要不斷的打磨造就絕對精品,這也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而是要藉助團隊的力量互相配合和充足來提供保證。我們的教師在實踐中能否成功運用,還需要不斷探索與嘗試。

今後的工作上,我想我是可以初步借鑑一些微課程的手段的,希望也能夠帶來進一步的收穫。

2015.12.8

翻轉課堂教學學結 [篇3]

每一次的學習都是一次心靈的昇華!因此,我很珍惜這次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習徐長青老師關於“微課程、翻轉課堂”的專題報告。在聽了兩節數學觀摩課及講座之後,我真的是感受頗深,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報告開始,徐老師先向我們闡述了什麼是微課?他用“全新的視角”、“深度的追問”、“破碎化處理”三個詞精準地詮釋出微課的特點。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究竟什麼是微課,徐老師又用五年級學生向我們進行了課例展示,一共展示了五節微課,雖然每一節課都微小短暫,但卻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手趣》一課,徐老師用學生熟悉的手指和植樹問題巧妙地結合起來,使這個一直令學生容易混淆的問題變得通俗易懂,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再如《審題訓練》一節,徐老師用具體地題目,教學生如何審題,讓學生明白僅僅讀題是不夠的,要把眼前的文字放進腦子裏,也就是深度閲讀,這對學生將受益終生。除此之外,徐老師還向我們展示了《理解》、微視課例、微課研究等。

徐老師用一個個生動形象地課例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微課,讓原本對“微課程”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我充分領略了微課的魅力。後來,徐老師又用“勾股定理”作為課例向我們講解了什麼是翻轉課堂,通俗的.説就是把我們的假設證明出來。精彩地課例之後,徐老師又向我們做了關於“微課:讓我們改變”的講座。徐老師向我們講解了設計微課程的注意事項,並詳細地講解了如何設計微課程,最後,徐老師又針對微課的設計給我們提出了8條寶貴的建議,包括:1、對象是學生,要時刻謹記;2、一個微課程只説一個知識點;3、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4、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很簡單、很容易的東西;5、給學生提示性信息;6、微課程是整個教學組織中的一個環節,要與其它教學活動配合;7、微課程應有恰當的提問;8、每一個微課程結束時要有一個簡短的總結,等等。每一條建議對我們來説都十分有用,需要在日後的應用中細細琢磨。

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師説的那句:“要時刻謹記你的對象是學生,要把陌生的知識放到熟悉的環境中去學習,把熟悉的知識放到陌生的環境中去運用。”是啊,我們講每一節課都要讓學生真正有所學,讓舊知識在新知識中提高優勢,新知識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應用,使學生樂學,愛學!

每一次外出學習對於我都是一種反思和激勵,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後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後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

翻轉課堂教學學結 [篇4]

可汗學院的創始人是薩爾曼·可汗salmankhal:),他本來是為一名對衝基金分析師。2004年夏天,為了給新奧爾良的表妹輔導數學,住在波士頓的可汗索性將講課的內容製作成視頻,放到網卜,讓表妹自己去看着學。沒想到,他的視頻無意中被更多的人看到了,不僅收到了如潮的好評,而且真的幫助世界各地的很多人解決了數學學習問題。2015年,可汗建立了一個非營利的“可汗學院”把他的講課視頻都放在了這個網站上。2015年,可汗乾脆辭掉了對衝基金分析師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可汗學院的建設中。

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這樣一種教學形態。

我認為翻轉課堂不是在線視頻的代名詞。翻轉課堂除了教學視頻外,還有面對面的互動時間,與同學和教師一起發生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不是視頻取代教師;不是在線課程;不是學生無序學習;不是讓整個班的學生都盯着電腦屏幕;不是學生在孤立的學習。而是一種手段,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是讓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的環境,老師是學生身邊的“教練”,不是在講台上的“聖人”;是混合了直接講解與建構主義學習;是學生課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後面;是課堂的內容得到永久存檔,可用於複習或補課;是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學習的課堂;是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教育。

“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翻轉課堂後,利用教學視頻,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完全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擔心遺漏什麼,或因為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學生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進跳過,沒動的倒退反覆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筆記,甚至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

“翻轉”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翻轉課堂最大的好處就是全面提升了課堂的互動,具體表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由於教師的角色已經從內容的呈現者轉變為學習的教練,這讓我們有時間與學生交談,回答學生的問題,參與到學習小組,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行個別指導。當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我們會注意到部分學生為相同的問題所困擾,我們就組織這部分學生成立輔導小組,往往會為這類有相同疑問的學生舉行小型講座。當我們尊重學生們的這種方式,他們通常會作出迴應。他們開始認識到,我們在這裏,是在引導他們的學習,而不是發佈指令的教師。我們的目標是他們成為最好的學習者,並真正理解我們課程的內容。當我們在學生身邊和他們一起掌握概念,他們會以他們最好行動來回應。我認為關鍵是讓學生確定學習作為自己的目標,而不是爭取完成任務。因此我們着力於把課程變成有意義的活動而不是完成繁忙的工作。

“翻轉”讓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更深入:翻轉課堂改變了我們與家長交流的內容。大家都記得,多年以來,在家長會上,父母問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比如:安靜的聽講,行為恭敬,舉手回答問題,不打擾其它同學。這些看起來是學習好的特徵,我們回答起來卻很糾結。因為在我們翻轉課堂後,在課堂上這些問題也不再是重要的問題。現在真正的問題是:孩子們是否在學習?如果他們不學習,我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學習呢?這個更深刻的問題會帶領教師與家長商量:如何把學生帶到一個環境,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學習者。

學生為什麼不學習有無數的理由:他們沒有相關的基礎知識嗎?他們個人問題干擾他們的學習嗎?或者,他們更關注“在學校玩”,而不是學習嗎?當我們(家長和教師)可以診斷孩子為什麼不學習時,我們就能創建一個強大的時刻來實施必要的干預措施。所以迫使我們對傳統教育進行反思

標籤:學結 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