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數學與生活作文(精選15篇)

作文2.23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與生活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與生活作文(精選15篇)

數學與生活作文1

今年國慶節,爸爸在家休假,他把我叫去説,你們學了多邊形面積的計算,今天爸爸要來考考你。我非常自信地説,考就考唄,誰怕誰啊,請出題。

爸爸想用一塊長1。5米,寬0。8米的紅布,做一些直角三角形的小旗到工地作標誌用,小旗的規格兩條直角邊都是40釐米,你幫算算這塊布總共能做多少面小旗。我一看題,覺得真是“小菜一碟”!在我們班隨便挑一個學生都能算出來,還想難倒我!然後就提起了筆“唰,唰,唰”地寫了起來。150×80=12000(平方釐米)40×40÷2=800(平方釐米)12000÷800=15(面)。一會兒就做了,我得意洋洋的提給了爸爸。

爸爸看了我的答案,卻説我這是錯的,並説我沒有認真分析。我很納悶。爸爸看我似乎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來一張紙,試着讓我用畫圖的方法去解答。一畫圖就發現每一排的三角形都畫不到邊,這樣我不就把剩下的邊角料也算進去了嗎?肯定算多了面數,不可能有15面。我仔細分析剛才畫的圖,終於明白了其中道理,只能算一排能裁幾個三角形150÷40=3(面)……30(釐米),再算能裁幾排80÷40×2=4(排),最後算出共能裁多少面3×4=12(面)。爸爸看了我的答案,滿意地向我豎起了大拇指,誇獎我愛動腦筋,不愧是我們家的數學小博士。

通過這次的實驗,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當大圖形的邊和小圖形邊的長度不成整倍數時,不能用大圖形的面積除以小圖形的面積來計算。也使我認識到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不能死學習,要將課堂上的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要學得活,用得靈。

數學與生活作文2

幾天前回家做習題時,做到一道解決問題的策略題目:五年級春遊時有48名同學要過河,只有一條船,而這條船每次最多載11名學生,船到對岸去時要用三分鐘,回來時要用2分鐘,這批學生過河至少要用多少分鐘?看到這題,我樂了:“這麼簡單的題目也出在同步上,有沒有搞錯呀?”想着,我飛快地寫出了解題方案:3+2=5(分鐘),48/11=4(次)……4(名),5*4=20(分鐘)20+5=25(分鐘)答:這批學生過河至少要用25分鐘。

第二天作業發下來一看,這一題上被老師打上了一個鮮紅的叉,看着這個叉,我愣住了:沒錯呀,48/11是船運幾次能把學生運完,得4次,但還有4名學生沒過去,也就是説應該是4+1=5(次),而每次一來一回要3+2=5(分鐘),5*5=25(分鐘),這麼簡單的題目,我怎麼會錯呢?帶着滿腹的委屈我找到了老師,向老師請教。老師看着我的樣子,笑了。他撫摸着我的頭説:“我們不能什麼事都看表面現象,要多聯繫現實生活。就這一題我們想想看,你究竟在哪兒出了狀況呀,你在頭腦中想象一下運學生的情景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聽了老師的話,我閉上眼睛想象起來,突然腦中靈光一閃:對呀,學生運完了,船回去的時間就不能算學生過河的時間了呀,應該在25分鐘裏面再減去2分鐘船回去的時間,就是學生過河的全部時間呀!我怎麼把這一點給忘記了呢?我拍着自己的腦門,自責地想着。想到這兒,我又仔細地把題目考慮了一遍,然後把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師,老師聽了我的話,又一次撫摸着我的頭意味深長地説:“這就對了嘛!”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兩個道理,第一:凡事不能光看表面現象,要多與實際生活相聯繫,這樣就會少出錯。第二:做任何事都要注意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呀!

數學與生活作文3

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在我眼中,數學是一門看得見、摸得着、用得上的學科,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遊戲。在我的數學啟蒙老師鄭徵的靈活教導下,我感到學習數學是一件特別快樂的事情。

其實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與數學息息相關。例如:你去文具店買6本練習本,每本5角錢,一共要用多少錢?42位師生去遊樂場遊玩,門票每人5元,帶300元夠不夠?家裏要裝修估算要用多少塊兒瓷磚?

我在學習了米、分米、釐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後,就學會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測量身高。我給自己量的身高是146釐米,也可用學過的小數的知識表示為1.46米。我還給爸爸、媽媽量身高,分別量出的數據為175釐米(或1.75米)和165釐米(或1.65米)。我還通過測量我的一步長度,學會了用步子大致估算户外某個運動場的面積。長=一步長度(0.4米)×步數,寬=一步長度(0.4米)×步數,運動場的面積=長×寬。看到家裏的正方形地板磚,我也用尺子量出了它的邊長是80釐米。我很快算出一塊地板磚的面積就是80釐米×80釐米=6400平方釐米,而1平方米=10000平方釐米,所以6400平方釐米=0.64平方米。我的卧室一共鋪了16塊,那面積就可表示為0.64平方米×16=10.24平方米。

通過實際動手測量、計算,加深了我對米、釐米以及小數和麪積的理解,鞏固了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自己身高的測量,感受到了自己成長的快樂。

我喜歡數學這門學科,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聯繫得太緊密了。我知道只有學好數學,才能更好地讓數學真正地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服務。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數學王國的奇妙和樂趣吧!

數學與生活作文4

暑假時,我、彬彬妹妹和許慎哥哥一起去高原旅遊。

彬彬妹妹的密碼箱打不開了。彬彬爸爸決定試開密碼箱的密碼。

這一定很有趣!我們三個一聽説,就過去湊熱鬧,想看看彬彬爸爸是怎樣像柯南一樣試開密碼箱的密碼。

彬彬爸爸見到我們,出了一道題:“密碼有三位,每位是0~9中的任意數,最多有幾種可能?”我想也沒想,説:“每位十種可能,三位就是30種可能。”“再想想?”彬彬爸爸説。

“哎呦!腦子要爆了!”彬彬説着,撓了撓頭。彬彬爸爸説:“想想:最小000,最大999......”“哦!知道了!知道了!是999種”我説。“不對,還有000,是1000種。”聽彬彬爸爸那麼一説,我不禁撓了撓頭。

“可是叔叔,如果密碼是999,你從000開始試,要試1000下嗎?”許慎哥哥問。

“你這個問題問得好,這是一種新的知識——概率。從最有可能的密碼開始試起。彬彬媽媽説密碼是彬彬的生日,一定是她設置時不小心弄錯一個數,我們從彬彬生日旁邊的幾個數開始試起就行了。”

用這種方式試,果然沒幾下就試出來了。

數學在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呀!我們可以用數學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小問題。

數學與生活作文5

數學王國是豐富多彩的,是神氣美妙的,它像無邊無際的大海。我們像一隻只小螞蟻,在尋找着食物。哦不,數學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的幫助。

由於我鉛筆用完,準備買十支鉛筆。俗話説得好:“貨比三家。”我連忙逛了三個書店,先把每個書店的鉛筆價錢記下來。回答家,我把價錢報給爸爸聽,爸爸沒有思索,立刻回答出:“商城書店,最便宜”。我有點半信半疑:是嗎?突然腦子一開竅———我何不用數學來解決這問題?我回到書房,對這項問題進行了認真的“研究”。我思索着:“商城書店”6支3元,還送1支;“新華書店”每支0。7元;“東方書店”每支0。6元,然後用總價便宜1元。我想在學校裏做應用時用通分,我何不來試一下,當我把“商城書店”的.價錢和支數化成分數後,腦海裏冒出來一個大問題———送一支如何算,我絞盡腦汁想不出來,只能放棄着一條路,突然眼前一亮,我何不這樣———買十支"商城書店的價錢:3÷6=0。5元,10—1=9支,0。5×9=4。5,所以在“商城書店”買10支要4。5元:買十支在“新華書店”的錢:0。7×0=7元,所以在“新華書店”買要7元;買10支在“東方書店”的價錢:10×0。6=6元,6—1=5元,所以在:“東方書店”買10支要5元,因為4。5元<5元<7元,所以在“商城書店”買10支鉛筆較合算。果真如此,在“商城書店”10支鉛筆只需4。5元。

數學在生活中也是節錢的大好方法,所以我們要到“大海”中去尋找更多利於我們的好處。

數學與生活作文6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問爸爸:“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數學呢?數學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呢?爸爸大聲説:”數學的作用可大啦!比如説在我們用的人民幣上就有數字,還有……我知道還有時鐘,電話,日曆上都有現在我終於知道數字的作用有多大了!哈哈!我們開心的笑了。

記得有一次,爸爸單位組織去公園遊玩到了公園,遊玩到了公園,門牌上寫着:“個人票每張5元,10人一張的團體票每張30元,購買5張以上的團體票可以優惠百分之十。我們有37人,怎樣買最合算呢?媽媽問我説:“當然買團體票合算。而團體票每人只要3元!我們可以買3張團體票再買7張個人票!媽媽説:”不對!買4張團體票更合算,只花30×4=120元!而你的要花3×30?5×7=125元!爸爸説。我靈機一動説:”我們可以請其他的幾位遊客一起來買票呀!30×5×9/10?3×13×9/10≈100元。“對呀!”爸爸説着便請了13位遊客,一起買了票。開開心心的玩了公園。

還有一次,我們全家一起烙餅吃,要烙3塊,一人一個,:”爸爸,我們最少要多長時間才能烙完3塊餅呢?每塊餅要烙2分鐘。“爸爸自以為是的説:”當然是6分鐘??≌饈悄巡壞轎業模?“是嗎?”媽媽説:”應該是3分鐘吧!怎麼可能?2×3=6分。”我大叫。“不信,我弄給你看!”只見媽媽先放進二塊餅烙一分鐘,再放第三塊和第一塊烙1分鐘,最後再放第二塊和第三塊烙1分鐘,”好了,完成!媽媽大聲歡呼。只見3個金燦燦的大餅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忍不住口水直流,我拿了一塊,哇!“好吃!我們大喊。我們三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了。

經過了這幾件事後,我更加熱愛數學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你用心去發現並感受數學,數學的快樂就展現在你的眼前!

數學與生活作文7

媽媽説只要學習好,週末交我玩網上最流行的遊戲,終於數學考了100分,我的心願就要實現了。

週末到了,媽媽説:教你知道怎麼種莊稼,養動物和最快致富,猜這遊戲的名字~中國人都知道“開心網—種菜”,種莊稼,養動物容易,但要很快致富就不簡單了,這要數學好,我立刻回答道:對數學天才來説小事一樁。

種菜要選擇好的植物種,要種植時間短,果實多,這樣錢也掙的多,比如説1元的花需要種植1小時,成熟果實是4個,價值4元,2元的花需要種植2小時成熟果實4個,價值8元,公式1×4—1>2×4÷2—2。幫好友收菜時也要揀貴的收,因為收菜次數有限。養動物也一樣,要配優良品種,才能賣出好價錢。養魚要養名貴的,要撿重的撈,連續養四條有永久保護。爭車位停好友車位12小時得7200,公式12×60×10,12小時後不再增加收入,所以最好在12小時後就立刻換車位。

媽媽教了這麼多,該我發揮的時候到了,沒想到我竟然收穫了30多萬,我開心極了,週末不僅玩的開心,還學到了很多數學方面的知識。

數學與生活作文8

以前,我一直認為數學是一個枯燥無味的東西,可就是那件事,改變了我對數學的看法。

那是今年的夏天,有一天,天氣炎熱,爸爸下班後,帶回來一個滾圓的大西瓜,看着那黑綠相間的美麗條紋,我都快要垂涎三尺,於是我自告奮勇地來切西瓜。

我剛要一刀切下去,“慢……”爸爸説,“我來考考你,有兩個方法:第一種,你吃西瓜的四分之一;第二種這個西瓜我吃三分之一,媽媽吃四分之一,給你的小表妹五分之一,剩下的全給你,你選那一種?”

聽到五分之一,我想都沒想,大聲説:“我選第二種!”爸爸笑了,説:“你仔細想想看。”我仔細一想,這不就是求最小公約數嘛,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最小公約數是60,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再加五分之一就等於六十分之四十七,也就是我只能吃其餘的六十分之十三,而四分之一等於六十分之十五呢,當然應該選第一種啊!

於是我有些難為情的對爸爸説,剛才我沒仔細想清楚,現在我知道了應該選第一種。

“哈哈,沒關係的,想清楚就好,來,你來切西瓜吧,大家公平,每人四分之一!”我喀嚓兩刀,大西瓜分成了四瓣,露出紅紅的瓤,咬一口,這瓜可真甜啊!

從這件事後,我越來越明白,數學真的是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繫、息息相關啊!

數學與生活作文9

今天晚上,我、爸爸、媽媽,一起到季家麪館吃麪。

來到季家麪館,我們看了看菜譜。爸爸吃“薰魚面”需要4分鐘,媽媽吃“皮肚豬肝麪”需要6分鐘,我吃“六鮮皮肚腰花面”需要8分鐘,今天晚上6:30上課,所以我們開始盤算先後下面用最短的時間。

我利用奧數課上所學的最短時間:第一下爸爸的薰魚面、第二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麪、第三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所用時間是:4×3+6×2+8=32分鐘。第一下爸爸的薰魚面、第二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第三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麪,所用時間是:4×3+8×2+6=34分鐘。第一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麪、第二下爸爸的薰魚面、第三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所用時間是:6×3+4×2+8=34分鐘。第一下媽媽的皮肚豬肝、第二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第三下爸爸的薰魚面,所用時間是:6×3+8×2+4=38分鐘。第一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第二下爸爸的薰魚面、第三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麪,所用時間是:8×3+4×2+6=38分鐘。第一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第二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麪、第三下爸爸的薰魚面,所用時間是:8×3+6×2+4=40分鐘。最後商量第一下爸爸的薰魚面、第二下媽媽的皮肚豬肝麪、第三下我的六鮮皮肚腰花面。

時間是寶貴的,通過這件事讓我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名言。也讓我知道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只要善於思考,善於觀察,世界將更美好。

數學與生活作文10

我們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因為,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尤其是國小數學,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數學的原型,我們學生粥時的身邊藴藏着許多熟悉的數學知識,比如説,上街買東西時要用到加減法,裝潢新房屋時,總是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是從生活中產生的,那些可都是數學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學們學數學知識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識從書本上搬到腦子裏,很少會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可是現在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學們都學會了把數學運用到生活中。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學家去玩,可同學獨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們都餓了,於是,同學跑進廚房,自己開始做早飯了。一開始,那個同學先把米淘好放進鍋裏,然後開始煮粥。再利用煮粥的時間來烙三張餅,他先把第一張和第二張餅放進鍋內;一分鐘後,他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過來;再烙一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他取出來,把第二張餅的反面放進鍋裏,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只需要三分鐘,三張餅就烙好了,煮粥的剩餘時間他就可以做些別的菜了。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別的事,那他不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嗎?那他不虧大了呀!所以説,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數學中的奧祕,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吧!

數學與生活作文11

數學與生活孝陵衞中心國小 六(4)班李瑞琪以前,我一直認為數學是一個枯燥無味的東西,可就是那件事,改變了我對數學的看法。那是今年的夏天,有一天,天氣炎熱,爸爸下班後,帶回來一個滾圓的大西瓜,看着那黑綠相間的美麗條紋,我都快要垂涎三尺,於是我自告奮勇地來切西瓜。

我剛要一刀切下去,“慢……”爸爸説,“我來考考你,有兩個方法:第一種,你吃西瓜的四分之一;第二種這個西瓜我吃三分之一,媽媽吃四分之一,給你的小表妹五分之一,剩下的全給你,你選那一種?”聽到五分之一,我想都沒想,大聲説:“我選第二種!”爸爸笑了,説:“你仔細想想看。”我仔細一想,這不就是求最小公約數嘛,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最小公約數是60,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再加五分之一就等於六十分之四十七,也就是我只能吃其餘的六十分之十三,而四分之一等於六十分之十五呢,當然應該選第一種啊!

於是我有些難為情的對爸爸説,剛才我沒仔細想清楚,現在我知道了應該選第一種。“哈哈,沒關係的,想清楚就好,來,你來切西瓜吧,大家公平,每人四分之一!”我喀嚓兩刀,大西瓜分成了四瓣,露出紅紅的瓤,咬一口,這瓜可真甜啊!從這件事後,我越來越明白,數學真的是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繫、息息相關啊!

數學與生活作文12

夜裏1點鐘,孫一醒來,肚子餓得咕咕直叫。他看夥伴們睡得正香,就輕手輕腳地爬起來,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見還多出1個,就把那個椰子吃了,然後把自己的一份藏起來後躺下繼續睡覺。

夜裏2點鐘,王二醒了過來。他見夥伴們呼呼大睡,也輕手輕腳地爬起來,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見還多了1個,就把多出的那個椰子吃了,然後把自己的一份藏好後躺下繼續睡覺。

夜裏3點鐘,張三又醒了。他看夥伴們睡得很香,就輕手輕腳地爬起來,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見還多了1個,就把那個椰子吃了,然後把自己的一份藏好後躺下繼續睡覺。

夜裏4點鐘,李四又醒了。四周靜悄悄的,夥伴們都在睡夢中。李四就輕手輕腳地爬起來,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平均分成相等的4份,見還多了1個,就把那個椰子吃了,然後把自己的一份藏起來躺下繼續睡覺。

天亮了,大家都裝着什麼也沒發生,吵着説:“餓死了,快分椰子吃。”椰子正好可分成4份,每份60個。分完後大家低頭吃了起來。

半小時後,李四覺得良心有些不安,心想:“如果我不在夜裏4點吃了一個椰子並藏起一份,大家就可以分到更多的椰子了。”於是他紅着臉向大家坦白了所作所為,承認了錯誤。大家就算出李四4點起來前的椰子數目應該為((60*4)/3)*4+1=321(個)。張三聽後臉上發燙,也交待了他的所作所為。大家就又算出張三3點起來前的椰子數目應該為(321/3)*4+1=429(個)。接着王二覺得心裏有愧,也低着頭交待了他的所作所為。大家就又算出王二2點起來前的椰子數目應該為

(429/3)*4+1=573(個)。

夥伴們都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後,孫一也坐不住了,如實交待了他在1點的所作所為。大家終於明白昨天採摘的椰子總共應有(573/3)*4+1=765(個)。

通過這件事,四位水手認識到:只有大家坦誠相待,才能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數學與生活作文13

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涉及到許多數學問題。只要勤于思考,善於發現和總結,就能解決身邊的很多問題。

有一天,媽媽給了我九個硬幣,説:“這裏有九個硬幣,其中一個是假的。你能找出假硬幣嗎?”我説:“這不簡單!”我接受了任務。

我左看右看,好像沒什麼區別。我又用什麼東西敲了敲,聲音好像都一樣!我該怎麼辦?我想了想,哦!有了天平,真幣和假幣的重量肯定不一樣!我媽笑了笑,給了我一個沒有重量的天平。她説:“嗯,假硬幣比較輕,但我只有一個沒有重量的天平。你得找出假硬幣。”

我先把硬幣分成三份,然後在天平的兩邊各放一份。餘額沒有反映出來。我覺得假幣肯定不在這兩份裏。但是我不放心。我從天平上拿了左邊的那個,把第三個放上去。開始沒有反應,左邊的慢慢翹起來。哦,假硬幣在左邊的三個硬幣中。我拿出左邊的兩個硬幣,好像一樣重!“我知道,假幣一定是那個!”我哭了出來。“是的,你可以用你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真的很好!”媽媽説。

其實我只是用簡單的數學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只用了兩次稱重,從九枚硬幣中查出一枚假幣。

所以,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不僅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如果你把數學學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你會發現數學——是那麼有趣。

數學與生活作文14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涉及到很多數學問題,只要我們勤于思考,善於發現總結,就可以解決身邊的許多問題。

一天,媽媽給我了9個硬幣,説:“這兒有9枚硬幣,其中有一枚是假的,能不能夠將假硬幣找出來?”我説:“這還不簡單!”,我接受了任務。

我左瞧瞧,右看看,好像沒什麼不同嘛。我又用東西敲一敲,聲音好像也一樣!怎麼辦呢?我想了想,哦!用天平,真硬幣和假硬幣的重量肯定不一樣!媽媽笑了笑,給我了一個沒有砝碼的天平,説:“嗯,假硬幣的質量輕一些,但我只有沒有砝碼的天平,你想辦法把假硬幣找出來吧。”

我先把硬幣分成了3份,然後天平的兩邊各放一份。天平沒有反映,我想假硬幣肯定不在這2份裏面。但我不放心,從天平上拿下了左邊的一份,把剩下的第三份放了上去,一開始時沒什麼反映,但左邊的這端慢慢的翹起來了,哦,假硬幣果然在左邊的這3枚硬幣裏。我又拿出了左邊硬幣中的2枚稱,好像一樣重呀!“我知道了,假硬幣肯定是那一枚!”我叫了起來。“對,你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出生活中的數學題,真不錯!”媽媽説。

其實,我只是用簡單的數學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只需稱兩次,就從9枚硬幣裏找出了其中一枚假硬幣。

所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不但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如果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你就會發現數學——原來是那麼有趣。

數學與生活作文15

數學王國知識多多,我們在學習數學時應該認真仔細,善於思考。

我遇過這樣一題:環繞着公園的池塘邊栽着柳樹和海棠。每相鄰兩棵柳樹之間有2棵海棠,一共有240棵海棠。柳樹一共有多少棵?

我開始這樣想:柳樹之間有2棵海棠,共有240棵海棠。列式應該是:240÷2=120棵。可是媽媽卻説還要加上1才對,我似懂非懂,就依了她。第二天老師發下來的作業上卻改了是錯的,答案是不需要加上1。於是我和媽媽一起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原來“環繞着”的意思也就是説形成的圖形是封閉圖形,是不用加1的。假如把池塘邊看成是一條直的路,那麼結果就要加1了。媽媽説,怎樣把這兩種情況結合起來看呢,我們冥思苦想。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種方法,我説,一條線段有兩個端點,把一條路看成一條線段,結合上面那條題目,結果就要加上1,如果把這條線段彎成封閉圖形,也就是説小路變成池塘邊的形狀了,那麼兩端的端點合成一個點了,那麼另一個端點上的樹就多餘了,所以就不需要加上1了。媽媽豎起大拇指直誇我聰明。

通過這題的思考,我明白了:做題一定要懂得方法,要認真審題,仔細推敲,全面懂得題目意思,才能保證做題準確無誤。

標籤:精選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