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也談讀書作文2篇

作文2.0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也談讀書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也談讀書作文2篇

也談讀書作文1

生活裏沒有書箱,就好像大地上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箱,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題記

小時候,我們搖頭晃腦地揹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大點後我們就熱衷於各類童話而馳騁在夢的國度;現在我們已經會捧着厚厚的名著跟着爸爸探討。

那麼我閃到底該如何讀書呢?我認為:

讀書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眼到”,是指我閃讀書時要全神貫注。“口到”,就是指要大聲讀出來。古人就是這麼搖頭晃腦地大聲念着“之乎者也”的。“心到”想必就是最重要的,只有用心讀書才能領悟書中的精髓。

子曰“温故而知新”。凡是我們學過的知識或是讀過的書,時間一長,印象自然不深,畢竟它的保質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温習它。在温習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對原有知識的一種鞏固,還能從中獲得新的感受和得到不同的體會。

五柳先生説“不求甚解”。我們在讀書上可以廣泛涉獵健康書箱,不需要在一字一句上過分深究。當然這裏的“不求甚解”絕不是囫圇吞棗,要知道陶淵明可是“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喲。

古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有時我們對某些作文的寫作無從下筆,這是因為我們平時的積累太少了,只有在平時看書的過程中多一些好詞好句的,多揣摩作者的語言技巧、構思和寫作手法,從中讓自己的文學素養得到提高,這樣寫作便會如魚得水,如有神仙相助般。

培根告訴我們“蓋天才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此話點明瞭讀書的重要性。其實讀一本好書就像是給自己靈魂的一次洗禮,讓自己的思想有所提升,並且能從中學到原來所不知道的。當然這些前提一定都是有前面那些好的讀書方法。

好的讀書方法是一把鑰匙,為我閃打開智慧的大門;好的讀書方法是一個航標,引領我們遨遊書海;好的讀書方法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們未來的讀書路。讓我們拿起身旁的書本,大聲地朗讀吧!

也談讀書作文2

許多文化人曾表示,會同時閲讀好幾本書。譬如我所見過較為誇張的,某位作家同時閲讀26本書的軼事。

也有許多反對的意見,指出“飯要一口一口吃,書要一本一本看”。他們的理由是:同時閲讀多本書籍,內容之間會互相干擾,不利於對每一本書的宏旨的把控。

個人在這個問題上比較矛盾。可以説,一次閲讀多本書籍,是一種浪漫主義的讀書心態,興致所起,隨手翻閲,興致所歸,換書續讀。

舒國治先生在《理想的下午》中談及,理想的下午,其一乃是去書店信手翻閲書籍,不宜抱着一本書啃讀,倒是更宜左右逢源,徜徉書海。

在浪漫主義視角上,同時閲讀多本書籍是合宜的。

但即便在學術研究上,左右參閲仍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或許面臨一個嶄新的課題,有許多知識板塊需要掌握。在網上下載了許多論文,看看摘要,看看主體的內容。然後便是按圖索驥,看看參考文獻中所列書目。

閲讀這些書目的時候,往往也是摘其精要;許多書目的精要,好比一棵樹的樹枝脈絡。樹幹則是所研究的課題所對應的提綱。

如是,尋得了許多方面的材料,便可把握大體的方向。

而在樹幹的每個分支處,又有許多更加細小的分支,分支上又有樹葉,樹葉上又有脈絡。如是,一層一層,一級一級,將問題分解下去,不斷地尋覓相關材料,便大體構建出了一棵樹的形象。

但這還是不夠的。

樹與樹之間是不同的',但成其為樹的,是那不變的性質。

性質需從許多樹中歸納尋得。因此做研究的關鍵是比較閲讀不同的觀點。把相同主題的材料加以歸攏,找出其觀點的差異,逆溯尋求其預設的差異,再考察現實的情況更接近哪種預設,從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可以看出,嚴謹的學術研究,許多時候也是需要“同時閲讀許多書籍”的。

但所謂“並行處理”,很可能又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人真的可能在同一時點上閲讀兩本及以上的書籍嗎?顯然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同時閲讀”的“同時”,指的是“同一個時段”。

人的生命也是一個時段,時段有長有短,何必糾結到底是否同時閲讀了幾本書呢?不同的情境,自然會形成不同的結果了。

標籤: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