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華】讀後感的作文錦集四篇

作文1.14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讀後感的作文錦集四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讀了《童年》這本書,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想了許多許多。高爾基那悲慘、令人憐憫的故事,頓時把我吸引住了。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故事主要寫了高爾基童年時的痛苦生活,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我”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因受到許多打擊而深深震動。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保護和支持了“我”……從而展示了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令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醜惡,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和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想着想着,我們現在的社會中,不還是有貧富之分、不平等的看待嗎?當我們走在街上,隨處可見一些衣衫襤褸的乞丐,楚楚可憐的小孩子和孤苦無依的老人。那麼,我們在街上看見他們時,有沒有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呢?現在,我們國家仍有不少山區,那兒的人們不是也在貧窮着嗎?現在的世界不也分貧富嗎?雖然,我們改革開放30年,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這顯然是不夠的,還有很多山區小朋友不嫩上學,他們的童年,過得快樂嗎?他們的未來,是一片光明的嗎? 童年屬於你,同樣也屬於我。當我們在內心感到空曠時,回想一下童年時代的自己,它會淨化你的靈魂,讓你生出無限感慨。我想,我們現在的同學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我們也應該儘自己的力量,幫助那些山區小朋友。比如,將自己的林花錢多餘的捐出來,將自己用不到的文具捐給希望工程,你們做出的這小小的努力,將會給山區的小朋友很大的幫助。所以,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把世界變得光明。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今天是一個情人節,我和盜墓筆記一起度過的一個很有意義的節日,特意把最後一本留到今天,想和鐵三角一起過一個節,幾天時間讀了這9本書還是很有感悟的,真實的盜墓筆記讀後感。決定把他們都記錄下來~

最開始接觸《倒筆》的時候,是一個學生給我推薦的(琪琪~親愛的╭(╯3╰)╮)原本我就對那種盜墓類的小説沒有抵抗力,因為實在是太冒險太刺激了,加上神神鬼鬼的實在是喜歡的不得了。《鬼吹燈》作為中國盜墓類小説的開山祖師,描寫是很不錯的~我都看了3遍,裏面也有個三人組,當初我就對這3個人特別是胡八一各種崇拜,讀着他們的故事我就好像和他們一起去到了那些神奇的古墓進行了探險一般。而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為我呈現的是一輪不一樣的風景,的確以第一人稱“我”來敍述的文章,總是能更深的產生一種代入感。可是,讓我感動的卻不僅僅是這個……這幾天讀了盜墓筆記,我就彷彿經歷了吳邪那樣的人生,到了最後,也許還是有很多謎題沒有解清,可是我是真正和主角一樣經歷了整個過程後,好像謎題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雖然我們都還是有好奇心,但是那種人生的無力的感覺已經只想讓我或者是讓吳邪有一點期望可以去等待,可以讓還活着的人好好的活着,可以理解嗎?“活着”兩個字的含義?

讀完盜墓筆記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憊,在經歷了那樣兇險的一些旅途後,結局是那樣的破碎……死了的也許已經又入輪迴,活着的還需要慢慢的恢復,還有一個人進入了那個巨大的青銅門後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等待10年後還可以看到他那雙淡然的眼眸。可是“我”(天真吳邪)還不能停止下去,不管是不是還能像以前那樣的生活或者未來的生活又會遇到什麼,還有一個十年,所以,必須還得走下去。總而言之,三叔還算好,雖然還是很後爹,至少留下了一個希望。

然而三叔後面對幾個人的小結卻又讓我的心中充滿了鈍痛,那種悲傷不能流出眼淚,這才明白悲劇美,為什麼總是讓人記憶的更深刻,因為誠如魯迅先生所言---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知道了最後的最後,回首以前的初入七星宮、再探海底墓、蛇沼裏那詭異的西王母神殿,原來過去的受苦都可以變成一種回憶的甘甜,如果不是最後還留有一絲希望,真的會覺得人生已經是沒有意義了,就像張起靈説的“意義這個詞語本來就沒有任何意義”。不過看了三叔的後記“當寫到第二本的時候,我已經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這已經不是一本小説了。我總覺得有一個世界,已經在其他地方形成。因為我敲動鍵盤,那個世界在慢慢的`長大、發展,裏面的人物也開始有了自己的靈魂。”“……慢慢的我就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只要先建立一個場景,比如説大雨,把這些人物放到這個情景中去,他們會走到各自的位置上,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怪不得當時大仲馬寫《三個火槍手》的時候,第三部一個人物的死亡會讓他哭的不能自己,淚濕稿紙,掛不得曹雪芹當初寫紅樓夢的時候,會在悼紅軒裏刪改十年最後淚盡而亡,其實真實的當你自己作為一個作者在創造一篇故事和小説的時候,會發現漸漸的在你所描述的那個世界裏,這些人物他們都漸漸的有了自己的靈魂。我有過這樣的一個體驗,在我國中的時候,寫過一本8萬字的言情小説,當時我心裏大概有一個大綱,可是我發現寫着寫着,不知道是心情的影響還是怎麼的,那些人他們自己會做一些事、説一些話,彷彿不是我在寫作而是他們想通過我的手告訴我故事的發展,以致於到最後我實在無法駕馭我手下創造的那些角色在停筆了大概半個學期之後,才能又找到思路可以讓他們按照我原來的目的走下去,可是寫到我那小説的結尾,女主角説的話男主角説的話,真的是那麼自然的就寫出來了,説道這裏很難受的對這一對有情人説一説,當時的我真的是好邪惡,我這個後媽居然沒讓你們2個在一起,所以説,喜歡文學的人心裏,總是有對虐文無法抗拒的一種喜愛?扯遠了,所以看到三叔上面説的話,我是真的十分感同身受的,所以我相信在三叔的腦裏在我們的心裏,盜墓筆記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於某個地方,某個空間,讀後感《真實的盜墓筆記讀後感》。而這些人的經歷也是真實的存在於我們的時間和空間裏,不管是以前一直追文追了5年的人們,還是像我這樣一口氣把自己沉入進去的人們,還是隨意的翻翻並不能堅持到故事結尾的人們……倒筆的人物,他們和他們的故事都會一直存在在那個傳奇的世界裏,我由衷的高興。

故事的謎題其實沒有完全的解開,作者剛開始埋的伏筆太深,我以前一直都以為是兩股力量的博弈。沒有想到是三股力量的對決。不管是張大佛爺聽從於誰?組織的領頭人真的是張大佛爺?還是吳三省和謝連環與老九門的反抗,那神祕的屍體到底是誰?為什麼有了它就有了最大的籌碼?最神祕的還是悶油瓶,他們家族長久以來的祖墓遷徙和最終青銅門的最後祕密?都沒有解答,所以我相信,這些人物他們的未來和過去必然也會存在着發展着,不管南派三叔到底會不會把他們寫成故事,我相信所有的一切還是可以串聯起來有一個完整的答案的---也許,那才是終極!沒有偶然,只有必然。在歷史的長河裏,有太多太多不為人知的祕密,有一些會被人永遠的保持,但是我相信,不管是多複雜的謎題,總是有因果有發展的,所以,人們只是隨着這謎題不停的在做着自己該做的事,想想如果真的真的這就是答案,多麼的可悲現在我有點理解悶油瓶的心情了。那種無比的蒼涼和淡然,明白髮生的必然卻永遠不能改變?嗯,還是期待三叔能在別的故事裏給我們一點解釋吧。

在盜墓筆記裏,也有很多我喜歡的人物,不過最喜歡的就是張起靈,小哥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在下面的文章裏會出現一些三叔的後記裏的描述,我覺得很貼切不想打雙引號了,其中也有一些我對故事裏人物的看法和感受:

-----張起靈:悶油瓶是個強大如神佛的男人。在有他的篇幅裏,三叔總是寫的無比的輕鬆,因為有這麼一個人雖然他很冷漠很淡然,但是你知道當他在身邊的時候可以保護你,為你擋下災難和痛苦。悶油瓶,但是不知為什麼,在看到他的場景裏,卻又總會有一種蒼涼的傷感,也許和小哥總是文藝範的看天空有關?其實,正如他所説他是一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的人,他也似乎沒有和這個世界聯繫的任何價值。不知道自己從何處來又要往何處去,他只知道,不管他記得多少又有多少不記得,這個世界上,有一件他必須要去做的事情。

“你能想象嗎?有一天,當你從一個山洞中醒來,在你什麼都不知道,疑惑的望着四周的時候,你的身上你的肩上已經有一個必須去肩負的使命,你沒有權利去看沿途的風景,不能享受朋友和愛人,你的人生所有美好的東西,在你有意識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對你沒有任何意義。”

這是一個多麼殘酷的命運,甚至比死亡要殘酷百倍,任何人我想任何人可能在面對這樣的命運的時候,不是被打擊的體無完膚就是要掙扎反抗,但是悶油瓶他只是淡淡的揹負着,好像這一切這殘酷的枷鎖都是無關緊要是理所當然,好像是一件小事。如果你,可以問問他,他只會默默的搖頭,對你説“沒關係”是的,悶油瓶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他不怒不哀,既不痛苦也不逃避。他就站在那裏,帶着一身的傷口,搖搖頭,那雙淡然的眸子盯着你,告訴他所保護的人,沒關係。記得在盜墓裏,文錦説過,他的世界裏只有他一個人,所以他不需要對別人敞開,他的世界裏一切都由他自己去承擔,他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世界。其實,也許小哥只是一種茫然,在他要揹負的使命裏在他的人生裏,他不知道到底還能有什麼意義,他一直都是這樣的活着。不能不讓人泛起一種感傷,所以在知道了結局之後再回首盜墓筆記,那些有小哥出現的場景裏,我現在除了覺得安心之外,都會覺得有一種淡淡的傷感,總覺得一個人,還是要找到一個寄託一個與世界的聯繫,也許張起靈就不會那麼辛苦,雖然他自己也許並不覺得,但是我覺得他其實一直想要活的更有人情味一點,在盜八的最後,三叔讓他進入了那個青銅門裏去守護一個終極的祕密,他與吳邪做下了一個十年之約,也許真的在十年後,又再次喚醒他再次遇見他的機會,這不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結局,作者説這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結局和方向了,我説,有一個希望總是好的,有一個希望,才能使人繼續活下去,不管是小哥還是吳邪。

------吳邪:吳邪,是故事的主角,也是一個很難形容的人。如果一定要説,我想説其實他就是一個普通人。但是這並不表示他不偉大,正因為是普通人,他所經歷的這一切才這讓人佩服。很多朋友可能在初讀盜墓筆記的時候,有點討厭他的軟弱,但是隨着故事的推進,喜歡他的人越來越多,他,是一個柔弱得像水一樣的男孩子,但是請不要忘記,在嚴酷的寒冬,最沒有形狀的水,也會變成堅固的冰。吳邪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單純卻又有自己的聰明;他懦弱但是也珍惜生命;他敏感害怕自己會傷害身邊的人,但是他作為故事的主角,他又不能逃避不管他是什麼目的,他始終必須經歷下去,成熟下去。雖然隨着故事的發展,我們一步步的認識到了三叔那句話的真諦“人心,有時比鬼神更加恐怖”,這也是倒筆中我覺得比較成功的一點,就是它不是單純的一本探險恐怖小説,作者嘗試想帶給我們一點不同的東西,詭計心機,人心的恐怖真的遠遠的大於鬼神。但是,我們的小天真在關鍵時刻卻始終那麼的堅持那麼的柔韌,他希望可以在每一個關口可以拯救每一個可能的生命,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他身邊會有胖子和瓶子那樣的朋友願意一次又一次的幫他救他,因為他的心,至始至終都是那麼的純淨,他就像一股清泉,是的,在其中可以看到最初的本質。他有無窮的好奇心和慾望,渴望探求這究竟是為什麼,但是隻要一個人受到了傷害,他自己的一切就可以變得不重要,因為他想挽救。不管這個人是利用過他,騙過他還是對他好,他只是希望這個人可以活下去,吳邪懂得“活着”的價值!活着,事情總是可以做的,不管是什麼事情,可是死了。這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我希望一路走來,所有人都能好好的活着,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各自的結局。我們也許不能長久的活下去,請讓我們活完我們應該享有的一生。”

所以,吳邪就是這樣一個像水一樣的男孩子,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追風箏的人》講述了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桑之間的友情故事,作者並沒有很華麗的文筆,她僅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細膩的勾勒了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卻給我以震撼。

當僕人哈桑——阿米爾最好的夥伴,被其他富家少爺圍困在角落裏施以暴力時,阿米爾——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卻蜷縮在陰暗的角落裏默默注視,直到淚流滿面卻仍不敢挺身幫助哈桑時,我聽到了心碎的聲音。 可命運的指針並沒有停止,阿米爾因為懦弱而極端害怕直至慚愧不已,無法面對哈桑。最後甚至栽贓他,讓他永遠離開了這個家。到後來阿米爾獲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時,悔恨與傷痛糾結。 當中年的阿米爾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時,他卻不顧危險,前往家鄉阿富汗,開始了救贖。但時間是可怕的,因為它可以讓一切都改變。終於回到家鄉的阿米爾,目睹了家鄉的變化,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同時也見到了兒時的老管家,見到了荒廢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訊。 哈桑死了,阿米爾的救贖卻沒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兒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爾兒時的宿敵手中,兒時的懦弱和愧疚纏繞着中年的阿米爾……,一場救贖再次開始。

故事的最後,阿米爾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時的索拉博卻因精神上的傷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説起風箏——那哈桑和阿米爾童年最喜愛的玩物時,才會不知覺地笑起來…… 為什麼生活在如天堂般的美國,遠離硝煙瀰漫的阿富汗,阿米爾仍然有着揮之不去的愁緒,仍然想着那個令他魂牽夢繞的故土,是哈桑,那個最忠於他的奴僕,不,是童年的夥伴,是他最愧對的人,讓他的心靈永遠處在懺悔與不安中。也許故事的結局並不完美。故事的結局,索拉博的不語和沉默以及放風箏時他的笑,讓我感到一絲悲傷,卻也有如負重釋。因為阿米爾追過,救贖過,勇敢面對過。

也許有些許苦澀與酸楚,但人生就是這樣,犯錯,錯過,再用一生來挽回。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阿米爾,都在不斷追尋那早已消逝的哈桑,或而失望,或而欣慰,或哭或笑。人生也許就是在不斷懷念和追尋過去中度過的,我想:書中的情感不僅僅是親情,不僅僅是友情,只要是能夠沉下心來閲讀的人,都會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動,也會從中折射出自己曾經有過的心緒,比如傷害別人時的快意和猶疑;危機關頭的懦弱無助;親人面臨危險時的慌亂無措;愛情乍到時的浮躁不安;失去親人時的悲傷孤獨;應該擔當責任時的自私推諉,以及時常湧上心頭的自責、自卑和贖罪的衝動……這樣的情感沒有任何的虛偽做作,是一個人在面臨變化的那一刻來不及思索的真實反應,是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最私密的捫胸自問。胡賽尼的筆猶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將人性的真實刻畫得淋漓盡致。 書的後半段寫得是主人公心靈的救贖。他費盡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風箏,重新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生活的大門終於又向他敞開了。

阿米爾的結局,相比較而言,是幸福的。他終於明白了彼此的意義——以生命為代價。 讀完這本書就像品一杯茶,有一點點苦澀,但其中的甘甜讓我回味良久。其實人生不正是一杯茶嗎?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馬克思説,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在物質的世界裏,你是遵循現世的規則,還是尊重自己的選擇?你是追求外部的認同,還是直面內心的感覺?你是迷茫在人羣的道德,還是清醒於內心的呼喚?

幾乎毫無例外,內心的感覺當然會和規則、外部、道德相沖突,徘徊之間,你幾乎喪失對自己感覺的認同——不知道那到底是感覺還是慾望?不清楚自己到底該守還是該退?甚至不明白為什麼內心感覺總會違揹人羣道德,為什麼內心感覺總是夾雜着噪音出現,為什麼內心感覺總是充滿依賴、軟弱、恍忽?人們總是相信,自己內心的真實感覺與人羣格格不入,為社會所不容。

在覺察與批判之間,絕大數人最終還是猶猶豫豫地放棄了令人不安的內心感覺,轉而選擇了安全、光明、強大的外部規則——這就像是買了保險一樣令人安心——不管自己容不容得下自己,起碼人羣能夠容得下自己。自己容不容得下自己並不重要,關鍵是要世界能夠容得下自己。不然自己該是多麼恐慌、無助、無立錐之地,在這世界上沒有自己的位置!有時,位置就意味着生!人們一開始以為自己最懼怕的是死,於是趨利避害,或堅決或猶豫地選擇了自以為是“生”的方法——以為只要放棄內心的感覺,便能贏得外部的認同。從這個意義上講,直子、直子姐姐、木月是同一類型的人。

以為放棄自己,就可以贏得世界

放棄自己,也就是不尊重自己的感覺。“不尊重自己”可以是“背叛”,也可以是“忽略”。細分起來,直子姐姐是想以背叛自己感覺的方式贏得外部認同;而直子和木月則想以忽略自己感覺的方式換來世界的一小塊位置。

像永澤一樣,直子姐姐確實擁有贏得世界的“資本”——“姐姐屬於無論幹什麼都拿第一那種類型。學習第一、體育第一,又有威望又有領導才能。性格熱情開朗……很受老師喜愛,得的獎狀足有一百張。哪所公立學校都有一兩個這樣的女孩。”她似乎贏得了能夠贏得的一切,她似乎騙過了所有人。但她欺騙不了自己。在以背叛自己感覺贏得周圍世界認同的過程中,她因為喪失了自我,而沒有價值感,不快樂。“往往兩三個月就來一次,一連兩三天悶在自己房間睡覺。學校不去,東西也幾乎不吃……只是發呆,但不是不高興。”

一開始,她還能以壓抑自己的方式再次投身於現世,“這兩三天一過,她就一下子恢復得和平時一個樣,神采飛揚地上學去”,但時間久了,她發現這樣做只會徒然增加對自己的傷害。當積攢的痛苦越來越多時,她才發現原來背叛自己比死亡更可怕,失去自己比失去世界更令自己恐慌。那麼與其用背叛自己的主式換得外部世界的認同,還不如讓自己與世界共同滅亡。於是自殺便自然而然地發生了。以死為生的直子姐姐最終還是死了。

在本質上,直子、木月同直子姐姐是一樣的。尤其是直子——“這麼着,我從小就決心當一個可愛的女孩”。不同的是,直子、木月資質平平,既無直子姐姐的聰明、伶俐,好像連取悦於世界認同的資格都沒有了。於是,他們覺得自己更要忽略自我,委身於現世。沒有才能的自卑,始終緊緊抓住直子的心,讓她不能呼吸,感到不配投身於現實社會,也更不配躲在自己的殼裏——“只就這點來説,差不多成了一所學校。遺憾的是我沒一樣東西可教別人。”於是,在自我和現世規則之間,他們來回搖擺,觀望不止,猶猶豫豫,一會兒想躲進自己的殼裏,一會兒又想幹脆硬着頭皮,進入現實社會吧。“我倆就像在無人島上長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餓了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但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啊,我們一天一天長大,必須到社會上去。”這種矛盾,那份對現世社會的恐懼,在木月和直子都活着時,由於兩人的相互陪伴,而有所減弱,不那麼尖鋭,“至於自我,由於可以相互吸收和分擔,也沒有特別強烈地意識到。”

但木月是男孩,又是在日本,他知道自己逃無可逃,既不能認同自我,又不想進入現世社會,那麼剩下的只有自殺了。直子是女孩,又是在日本,只要找一個好人嫁了,好像就能逃避社會,戰戰兢兢躲在自我的殼裏,可直子在直覺上認為這根本行不通,她認為若不能取得外部現世的認同,自我只有死亡,因為“不能不把欠世上的賬償還回去。”所以,我想即便渡邊最後遵守等待直子的諾言,直子也還是會自殺——“如果木月還在人世,我想我們一定仍在一起,相親相愛,並且一步步陷入不幸。”我一直認為,直子愛的仍是木月,渡邊其實是木月的影子。所以這句話還可以換成——“如果渡邊君仍在等我,我想我們一定會走到一起,相親相愛,並且一步步陷入不幸。”直子的幸與不幸在於她敢不敢、能不能尊重自己的感覺,而不在於有沒人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