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古詩作文(精華7篇)

作文8.77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古詩作文(精華7篇)

古詩作文 篇1

如果説生活是一本書,那麼古詩則是一支筆,用五彩的顏料,描繪着人生,敍寫着精彩。

兒時的我,每晚只有聽着媽媽吟誦的古詩才會安靜入睡,興許是古詩的功勞,現在的我不但身體康健,還對古詩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隨着年齡的增長,誦讀已經不能滿足我對古詩的需求,我開始在古詩的意境裏遨遊:

我喜歡王維的清新淡遠,喜歡李白的豪放飄逸,更喜歡高適的雄渾質樸。

我曾在夢裏與李白把酒問青天,與李商隱花間策馬尋詩,與賈島月下推敲詩詞。

我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讀懂了詩人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從“孤舟蓑立翁,獨釣寒江雪”中讀懂了詩人那顆孤獨寂寞的心;從“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中讀懂了李清照堪比男兒的英勇氣魄;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讀懂了詞人對古代英雄的嚮往從;從“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中讀到了一股振奮人心的前進力量。

《遊子吟》是一首簡短的小詩,卻為我清晰勾勒了這樣一幅畫面:夜深人靜,天上寒星點點,低矮的小屋裏閃爍着瑩瑩燈光,只見屋裏燈前正坐着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手裏拿着針線,她湊着微弱的燭光在為將要外出求學的兒女趕製衣服。她眼已有些花,但她還是細緻認真地縫着。那佈滿厚繭的手正一手捏針、一手拿線,一針一線努力地縫着,她縫的是多麼認真啊!她不是用針線在縫,她是用自己滿腔的疼愛與千萬的不捨在縫呀!生活中,我也有這樣一位好媽媽,她不辭辛勞、默默無語,卻用自己瘦弱的雙肩為我撐起了一片晴天,使我如雨後春筍般健康茁壯的成長。真的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古詩不但使我明理,更教會了我做人,我相信,古詩會一直伴我走向明天!

古詩作文 篇2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自從我認識了《中華經典誦讀》後,就像推開了一扇神奇的大門,讓我穿越在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燦爛文化之中,盡情地去領略那些文人墨客們帶給我的種種意境和美景。並被那豐富的文化底藴所影響想着。

當我激情高昂地讀着《訴衷情》時,彷彿感受到了作者那滿腔的愛國熱情;當我委婉低吟《詠懷詩》時,總被那濃濃的憂鬱和悲傷所包圍着。而《望月懷遠》雖然語言樸素,卻讓我看到了張九齡那寄託深遠的人生慷慨……

你更讓我徜徉在詩情畫意的情境中。每次朗朗誦讀時,猶如身臨其境般奇妙。看——剛從那“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籬笆旁走過,又來到了秋日傍晚雨後的山林中,來感受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靜美景。既從“故燒高燭照紅粧”的美麗中感覺到了詩人愉悦的`心情;也從“壁破風生屋,樑頹月墜牀”中看到了當時農村破落的淒涼景象……

我從你那裏不但懂得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警言,還知道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真理,更從“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中找到了學習的方法。你讓我提高了閲讀理解和寫作的能力,更讓我體會到了中華經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韻。你成了我的良師益友。

古詩作文 篇3

古詩,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魏末晉初,流傳着一批魏、晉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詩,既無題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詩,具有獨特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被統稱為“古詩”。

在還未上國小的時候,我就已經把《春曉》、《靜夜思》等古詩背得滾瓜爛熟了。然而那時的我卻並不知道所謂古詩是什麼,直到三年級,我才對古詩這玩意兒有所瞭解。記得有一次我們學習《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慈祥的'母親手裏拿着針線,為即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臨行時她忙着縫兒子遠征的衣服,又擔心孩子此去難得迴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能説像萱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讀了這首詩,我深深體會到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作者通過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的愛與尊敬。

從此我便越來越喜歡古詩,還能適當的運用。春節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清明時節“清明節時雨紛紛,路上尋人慾斷魂。”端午節時“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重陽節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後來我還知道了一些相關常識,如:韻文句末押韻的字叫韻腳;律詩的結構:共八句,一二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首聯等。

後來,我便漸漸愛上了古詩,而且在寫作文時也可以引用一些好的詩句。表現極其誇張時用“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表現母愛時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還把“欲窮千日裏,更上一層樓。”作為我的座右銘,時刻鼓勵鞭策自己。

我愛古詩,我愛中國傳統文化上那顆閃爍着的璀璨光芒的明珠!

古詩作文 篇4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聽,學校裏又傳來了朗朗的古詩聲。每天早晨,學校的喇叭裏便會播放出一首首的古詩,這時同學們便跟着喇叭唸了起來。這已經成為了我們學校一道壯觀的景象了。因此,我也養成了愛讀詩的好習慣了。我的哥哥是個詩的愛好者。每次我去他家時,經常會發現他在讀古詩和畫一些有關古詩文的手抄報,因此,我便受到了他的影響,我最熟悉的是我平生第一次聽到的古詩《靜夜思》便是表哥教我的。那是我五歲的時候,一天,我又去找表哥玩了,他依然像往常一樣,念着我聽不懂的.古詩,我忍不住好奇的問:“哥哥,你在念什麼呀,我怎麼一點好都不懂呢?”表哥抬頭望了望我,温柔地説:“是小思思啊,噢,我剛才唸的是一首唐詩,名字叫《靜夜思》,它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李白所寫的。李白當時正在異國他鄉,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李白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便思念過日子了故鄉,於是他便寫下了這首著名的《靜夜思》......”我似懂非懂地聽表哥介紹着。從那以後,每當我去表哥家時,表哥總是讓我和他一起讀着古詩,讀完之後,他再我講這首詩的大概內容和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從此,我那幼小的心靈裏一顆詩的種子便在開始慢慢地萌芽了。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古詩的閲讀範圍在慢慢地擴大了。從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到主貞的《白鹿洞》,再從蘇軾的《水調歌頭》到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啊,我愛古詩,愛它那華麗優美的詩詞,愛它那描繪出的美麗景象,更愛它那令人回味思索的思想感情。

古詩作文 篇5

黃昏十分,草地被太陽照得金黃金黃的,草地上還站着一個人,那就是大詩人呂巖正在那裏作詩。

放眼望去全是草地,好像看不到邊的沙漠,平平坦坦的,似乎是有人故意將它鋪開,又似一塊非常大的綠地毯,使人不禁想躺在綠地毯上休息一會兒。這時颳起了一陣涼爽的晚風,晚風中還帶着不知是那個牧童吹起的悠揚自在的笛聲。

詩人尋着笛聲找去,終於找到了這個牧童,原來這個牧童黃昏十分,牽着牛回到家吃完飯後,連身上的蓑衣都沒有來的急脱下來,就來到池塘邊。躺在池塘邊的`草地上,觀賞着皎潔的月光,傾聽着青蛙的鳴叫。

這時詩人想了想,大聲地吟道:“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詩人不由得感歎道:“如果我有像牧童這樣無憂無慮的生活就好了。”

古詩作文 篇6

文中國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國家,在歷史上,唐詩、宋詞、元曲都是婦孺皆知、家喻户曉的。它並不因為時光的飛逝,社會的進步,世紀的跨越而被人淡忘,相反,它是中華文明的象徵,是東方土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從古到今一直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我和古詩文有着不解之緣。古詩中的春夏秋冬令我向往;古詩中的山水風光令我讚歎;古詩中的風花雪月令我陶醉;古詩中的離情別緒讓我感動。所以與宋詞、元曲相比,我更喜歡唐詩。記得我還沒上國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開始教我讀古詩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曉》我張口就來。此外,像《靜夜思》《登鸛雀樓》《贈汪倫》……等這樣簡短的古詩,我那時就能背出好幾十首了,爸爸媽媽也為我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其實,那時我並不知道什麼叫古詩文,直到上學後我才慢慢有所瞭解。李白,杜哺,白居易;唐詩,宋詞,明清小説;《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中國古詩文的寶庫真是博大精深,星光燦爛!我非常喜歡古詩文。我喜歡它和轍押韻,朗朗上口。“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這首千古名詩,不管老人還是小孩,都能一字不差,十分流利地朗誦出來;我喜歡它詞句精練,通俗易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不管是科學家,還是平常人,只要讀一遍就能懂;我喜歡它意境優美,含有哲理。“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是多少讓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樣的句子又使人心胸豁然開朗,心曠神怡。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一首好的詩歌,能增進人的見識,薰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淨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藝術修養,思想為之昇華。我十分注意在作文中引用一些好詩好句。在過去的作文中,我曾通過引用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來表現出誇張手法的巧妙。通過引用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來抒發子女對母親的深情;通過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深刻説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等等。

總之,通過引用古詩文,努力使自己的作文變得更富有感染力和説服力,從而深化文章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愛古詩文,我愛這顆閃爍着璀璨光芒的明珠。願這顆名垂千古、源遠流長的明珠能夠永遠閃閃發光,熠熠生輝。

古詩作文 篇7

牧童古詩改寫

瞧!一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草,彷彿鋪在地上似的!風輕輕一吹“沙沙沙”的響聲傳的到處都是。 聽!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聲聲歡快的調子逗弄着晚風,慢慢的小時在耳邊。 早上太陽露出半邊臉的`時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無拘無束,沒有任何煩惱。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雲和小鳥們,嘴角浮起一絲微笑。

吃完晚飯,太陽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來。牧童手裏拿着笛子,邁着歡樂的腳步來到草堆上,不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來,聽着草叢裏不知名的小蟲唱着美妙動聽的歌,抬頭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裏浮現出一個個畫面。 你聽那歡快的調子又吹起來,多動聽啊!咦!怎麼停下來了,哦……原來是牧童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讓他聽着蟲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覺吧!改寫《舟過安仁》春天來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詩人楊萬里乘船去那裏遊玩。來到安仁,楊萬里馬上喜歡上這個了地方,這裏萬物復甦,鳥語花香,湖光山色,美呀!

在這迷人的景色裏,楊萬里聽到小孩的歡聲笑語,不禁向四周張望,發現在不遠的河面上的一葉漁船上,坐着兩個很可愛的小孩,一個穿紅肚兜,機靈鬼怪;另一個稍大一點的小孩,穿着短衣短褲,在撐着船兒慢慢地前進。過了一會兒,船兒徐徐地停了下來,大一點的小孩收起竹篙,又停了船漿,船不動了。楊萬里覺得很奇怪,心想:他們在幹嗎呢?這時,他發現一個小孩撐起了一把傘,但是天氣晴朗,並沒有雨啊,這讓楊萬里很納悶:不知道他們想幹啥呢?百思不得其解。楊萬里禁不住問他們:“你們張傘在做什麼呀?”小孩回答:“我們想省點力氣,讓風帶着船兒向前走,在利用風力呢,風吹了傘,就能帶着船兒走啦,嘻嘻!”

楊萬里這時才恍然大悟,歎道:這兩個小孩真聰明呀!

標籤:古詩 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