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技能 > 日本料理

刺身食材介紹

魚肉生吃,新鮮最為重要。分辨刺身的肉質是否新鮮,主要是看切面的顏色,光澤暗淡、顏色渾濁的,放置時間一定不短了。最好選擇客人很多的料理店,巨大的客流是吃到新鮮食材的最低保證。品嚐刺身時,不可以把芥辣放進醬油,而應該把芥辣放在刺身上,再把刺身向內對摺,用沒有芥辣的一面蘸醬油食用。對刺身的挑剔程度其實是檢驗一個人對美食的熱愛程度,因為刺身本身對品質的挑剔講究就超過了其他食材。

刺身食材介紹

  鱸魚(鱸 すずき suzuki)

鱸魚是中國食客喜愛的種類,在中華料理中一般都用清蒸。作為刺身食用,最好是夏天,這時鱸魚的肉質最為肥美。建議用日本酒和天然礦泉水兑出一碗“玉酒”,在食用之前將鱸魚刺身在玉酒中放置5分鐘,才能祛除鱸魚肉本身帶的一點腥味,得到鱸魚刺身的最高美味。

  墨魚(烏賊イカ ika)

墨魚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墨魚刺身吃起來有兩種感覺,一種非常柔軟順滑可口,一種嚼着筋道,是下酒佐餐的常備菜。這其實就是因為切法很有講究:豎切纖維已經斷開,所以柔軟,橫切都是纖維,所以有嚼頭,如果兩種感覺都喜歡,可以建議刺身師傅斜着切。

  紅金槍(赤身マグロakami)

魚肉的部位在一般重達300公斤的黑鮪魚的魚背前、中、後背部及側身,顏色深紅,油脂少肉質多,富營養,口感嫩滑,多吃不胖,是最實惠的一種。吃紅金槍的講究在於魚肉塊的大小與厚度,太小,吃起來沒有嚼勁,太大則可能會塞一嘴影響口感,建議每個人找到適合自己的尺寸,告訴做刺身的師傅。

  北極貝(北寄貝 hokkikai)

北極貝一般的顏色都是上紅下白,看起來非常喜人。它在幾十米深的海底生長,很難受到污染,肉質肥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脂肪含量低,但富含鐵質和抑制膽固醇的OMEGA 3。由於是經過急凍運輸的,刺身的美味都不會散失。

  醋青花(鯖 サバ saba)

醋青花魚熱量低,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的危險。每年9月到11月是最佳季節,魚肉裏組氨酸會隨着死亡時間迅速變化,所以醋青花魚比其他魚種腐爛速度快得多,刺身一定要吃最最新鮮的,否則最好不食用,或熟食。

  三文魚(鮭 サ一モン salmon)

真正新鮮的深海野生三文魚肉顏色呈深紅色,有光澤,非常鮮亮,紋理分明,如果發暗並變成了淺橙色,説明肉質已經不夠新鮮,建議不要生食,還是選擇鹽醃後煮食。切三文魚刺身的刀工精湛的話,吃起來會非常彈牙,齒頰留香。

  加吉魚(真鯛 まだい madai)

加吉魚營養豐富,補胃養脾。每年3月到5月櫻花盛開的時候是它的最佳食用期,也有一些老饕認為1月或2月捕獲的加吉魚最為美味。加吉魚刺身的最佳吃法是冰鎮,而且注意不要有水分留在魚肉上。

  象拔蚌

象拔蚌是商業名稱,其物種名太平洋潛泥蛤(學名:Panopea abrupta),是遠東包括華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級海鮮。原產地在美國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因其又大又多肉的虹管,被人們稱為“象拔蚌”。當地人並不吃象拔蚌,所以象拔蚌生長狀況良好。但自從亞洲移民開始捕食北美的象拔蚌,使當地的象拔蚌變成瀕臨絕種。1996年中國市場開始人工養殖。

  “刺身”的由來

在日語裏,生魚片寫成漢字為:“刺身”,之所以用這兩個漢字,是因為在武士社會,人們對“切”這個詞很忌諱,對待食物,更是認為只有“刺”才是高雅而講究的,而且只有“刺”代表着最為新鮮的品質。精於吃魚的`日本人把魚肉一小片一小片地切下,很優雅地一口吃掉,其中藴含了更多的講究,比如對魚的挑選,對魚肉部位的挑選,食用時間,甚至調料的比例。這些都隨着講究的深入及講究範圍的擴大最終成為日本的代表,成為所有外國人認識日本、認識東方的一個途徑。

我們接觸刺身一般是從吃三文魚刺身開始,因為相比其他刺身,三文魚的口感和味道更加容易讓中國消費者接受,其細膩的口感、豐富的營養價值以及老少皆宜的食材特性,成為了當下國內消費者吃大餐時的必選項。

標籤: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