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體育 > 户外活動

登山技巧攻略

引導語: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登山技巧攻略,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您的閲讀,祝您閲讀愉快。

登山技巧攻略

一、行進時

走在現成的路徑上。不要擅自開闢迂迴上山的之字形山路,否則會造成毀損。在現成的草原路徑上保持一縱列前進,碰到泥地時走過去——不是繞過去,這樣路徑就不至於變寬、變多。行經沒有路徑的地區時,步履要輕,並且要在堅固的地面上尋找路徑,如此對植物所造成的傷害最低。如果非行經沒有現成路徑的植物區不可,要讓大家分散開走,不要一縱列前進。這樣造成的傷害較小,也較不易造成破壞。

二、露營地點

儘量在設施完備的露營區找個沒有植物的光禿地紮營。如果沒有設施完備的露營區,雪地或巖石上是第二選擇。避免在草地上紮營;如果非如此不可,要記住:有些苔屬草類比樹木還要堅硬。如果你一定要在草地上露營,動作要非常輕柔;同一地點頂多待上一、兩夜。

三、露營爐火

用露營專用的爐具煮食,不要生火;因為撿拾柴火時會踐踏地形,踩出不必要的路徑,破壞這個地區的生態。

四、洗滌

洗滌東西時要遠離營帳和水源。少用會破壞生態的不會自然分解的肥皂,或者根本不用。不要直接在溪流裏洗東西。儘量將水道附近的破壞減至最低;用水袋裝水可以減少回到溪邊汲水的次數,因而減少破壞和影響。

五、動物

不要餵養野生動物——不管故意餵食還是把剩餘的食物留下來。把寵物留在家裏。

六、廢棄物

把你們的垃圾連同以前登山隊留下的垃圾一起打包帶出山去。

適當處理你們的排泄物。

七、結隊健行

切勿跟得太緊,給前面的.隊友一點空間,最好相距三至五步,不要如影隨形。切勿落後太多,以免和隊友失去聯絡,或老是讓前面的人等你趕上來。推開擋路的樹枝要放手時,務必先回頭看看,切勿打到後面的隊友,喊一聲“小心樹枝!”提醒後面的隊友注意。最好直接繞開樹枝或由下面鑽過去,除非必須抓住樹枝來做輕的確保。停下來緊鞋帶、調整揹包、照相、或欣賞風景時,需讓到路邊去,可能的話,站在經過的隊友上方。繞過隊友身旁須先徵求許可,而且挑個好地點來超車,切勿用手肘硬擠上前。和迎面而來的登山隊交會時,要有禮貌。依據傳統,下山隊伍須讓到一邊,讓上山隊伍先行,不必中斷步伐。步伐的快慢須按計劃順利到達定點,但不可累壞動作慢的隊友。如果有人趕不上,須調整隊伍的步調,以免他落後太多。千萬不可讓隊友脱隊,不論是隊伍第一個或最後一個都一樣。在休息處等最後一位隊友趕上來,並給他時間休息。試着讓速度最慢的隊友帶頭走在最前面,設定步伐。這種激勵的方式可令慢郎中加快腳步。不需顧慮路線尋找的長途健行或下山,須指定集合地點。要求最資深的隊友領軍或押後,如此可使小型登山隊的成員以自己的最佳腳程前進。要笑臉相迎;要值得人信賴。做一個討好的健行同伴。

八、走山路注意事項

不跨越山路兩側的邊界,以保護兩側的植物,意即成一列縱隊前進。腳步放輕。泥地和雪地的交界地區特別脆弱,春和晚秋雨季泥土尤其包含水分,容易受損,故行走須格外小心。不之字形抄近路,以保護植物和防止侵蝕土壤。維持清晰的山路,把垃圾撿起來。找復原力強的地區休息,莫挑脆弱的植物帶。用眼睛欣賞或拍照留念來代替摘花或採集標本。避免損壞河堤或溪岸,減少土壤崩蝕。越野健行儘量挑選碎石區,避開嬌弱的草地。走過沒有山路的草地時,應令隊員分散開來,各走不同的路線,將草地的損害降至最低。

九、登山常見疾病的防治

1.高山凍傷

在登山常見疾病中,凍傷發病率較高,尤多見於初次參加登山的運動員。新手缺乏防護的實際經驗,加之初次登山時高山反應重一些,對防凍容易疏忽。

高山凍傷與缺氧有明顯關係。缺氧可引起人體體力、精神的衰退和全身尤其是肢體末梢的循環障礙,以致抗寒的能力大大下降。對缺氧適應不良者,凍傷發生率更高。

高山凍傷與海拔高度也有關係。海拔愈高,氣温愈低,風速愈大,凍傷發生率愈高。發生凍傷的部位以四肢和顏面為最多。

高山凍傷可分為4度:1度病變在表皮,表現為紅斑;2度侵及真皮,有水泡、腫脹;3度侵及皮下;4度侵及肌肉和骨骼,主要表現為壞死。

1、2度者容易治癒;3度者有可能治癒,亦可能損失部分組織;4度者要損失凍傷的組織(需手術切除)。

凍傷後應先在基地營作一段治療,切忌過快地送至高温地區,否則患處組織容易潰爛、感染,愈後較差。

治療方法:

①對沒有起皰的部位進行按摩。②在受凍肢體的向心端作普魯卡因封閉。③抽出水皰內液體。④未破皮者外敷中藥桑寄生膏。⑤儘早用熱水(40℃左右)浸泡。⑥紅外線理療。⑦4度凍傷初期採用保守療法,待分界線形成後切除壞死組織。在保守治療中,應注意控制感染,改善局部循環,適時晚期手術治療。

2.雪盲

即日照性眼炎。高山上空氣稀薄,太陽光的穿透阻擋少,加上山地冰雪的反射作用,因此日光的照射遠較平地為烈。

雪盲的主要病因是高山紫外線照射強烈,紅外線的照射亦有一定作用。 雪盲症狀,初時似有異物顆粒摩擦,隨後眼睛迅速發生嚴重的刺痛或灼痛,羞明、流淚、眼瞼痙攣、視物不清,查體可見整個眼睛腫脹、球結膜明顯充血,有粘液樣分泌,瞳孔縮小,對光反應遲鈍。

患者出現症狀後應去暗處休息,戴防護眼鏡,點可的鬆眼藥水及0.5%潘託卡因,止痛消炎。輕症者3~4小時即可恢復,重症者可持續5~7日。所遇病例均可完全恢復。但在急性期因疼痛畏光,睜不開眼睛,等於暫時失明,嚴重影響到在高山的活動能力。

預防方法:在7000米以下的冰雪地帶或烈日下進行,戴深色防護鏡;在7000米以上高山年,戴專門防禦紫、紅外線的高山眼鏡。

3.日照性皮炎

本病常發生於顏面及頸部等暴露部分。

大多數日照性皮炎患者僅有局部皮膚髮紅髮黑、脱屑的現象,無明顯痛苦,不需治療。部分對紫外線較為敏感的登山者,照射部位可出現紅腫水皰,甚為疼痛,繼之出現黑褐色色素沉着,多在面頰部出現黑色曬斑。皮膚經反射照射,對日光的適應性可逐漸提高。

治療上主要是塗青黴素等消炎軟膏,有皰疹者塗龍膽紫防止感染,局部的炎症數日即愈。 主要的預防方法是:初到高山,不可在烈日下長時間(半小時以上)赤身運動或勞動,暴曬時間只能逐步增加。在山地烈日下進行時,顏面等暴露部分應塗防曬膏,也可用白紗布自制面罩防曬。

4.口腔皰疹

本病多見於口脣、鼻脣溝,其次為口腔內頰部,表現為米粒至黃豆大小的水皰,其發病原因與紫外線照射、空氣乾燥及消化功能紊亂有關。本病常因患部有明顯疼痛及腫脹而影響進食。治療方法為外塗龍膽紫及消炎藥膏。

標籤:攻略 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