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舞蹈 > 民族舞

關於新疆民族舞蹈文化在舞台的現代闡釋

民族舞1.95W

民族舞蹈在創作中如何更好的展示其底藴,如何對其進行恰當的現代文化闡釋,下面由YJBYS小編搜索整理了一篇新疆民間舞範文,主要從舞蹈形態與舞蹈文化、民族舞蹈與現代闡釋兩方面進行了探討,進一步認識民族舞蹈文化內涵的重要性和生命力。歡迎參考閲讀,希望你喜歡。

關於新疆民族舞蹈文化在舞台的現代闡釋

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問題已成為21世紀全球性的焦點議題。在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民族舞蹈在舞台創作中如何更好的展示其底藴,如何對其進行現代的文化闡釋成為各國舞蹈研究者普遍關心的現時課題。在這種形勢下,作為“歌舞之鄉”的新疆,挖掘民族舞蹈的文化潛力,對舞蹈文化“生態環境”的關注顯得尤為緊迫,對民族舞蹈文化的研究也就具有了戰略性的意義。

  一、舞蹈形態與舞蹈文化

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舞蹈與人類的生存現實一直存在着本質性的關聯。在文化人類學的視野中,舞蹈是一種文化的象徵,舞蹈作為人類藝術之母,伴隨着人類社會的演進繁衍不息流傳至今。其表現與傳播媒質不是“外物”,而是具有生命與感情的人自身的形體動作,因而積澱了人類原始的自然特性,存儲了人類進化的印跡併成為民族的某種標記。作為文化的一種表述形式,人們常把想象的.、觀念的整合着多種文化因素的東西化為形象性的、象徵性的舞蹈形態,來轉述自身對生命及自然規律的認識。由此看來,任何形態的舞蹈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所決定的,我們瞭解和分析這些舞蹈形態就是要認識這些形態所藴含的文化。

新疆地處古絲綢之路的要塞,自古就是東西方文化交匯之處,各民族活動頻繁、多種宗教傳播,其文化具有混成性、多元性的特徵,孕育出綠洲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這三種不同文化類型。依託於這三種文化類型的各民族,在生產方式、生活習俗、服飾裝扮、文化形態上都呈現出千姿百態的風貌,尤其是各民族的舞蹈更是異彩紛呈,充分顯示出各民族的性格特點、審美情趣及價值取向。

  二、民族舞蹈與現代闡釋

當今文化的發展,更加要求“合而不同、兼容幷蓄”的多元化發展態勢。新疆的舞蹈文化資源之豐富、形式和種類之繁多,堪稱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之最,是我們進行舞蹈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藝術創作必須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借鑑和汲取外來的新鮮血液並大膽創新,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這些年來,根據民間舞的原生題材在舞台上取得成功的範例很多,如愛爾蘭的《大河之舞》以及由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組織編排的大型原生態歌舞集《雲南映象》等。這些成功的作品不僅使我們看到了民間傳統舞蹈的巨大潛力,同時也帶給我們更多的關於民間歌舞如何發展創新的思考。

以往人們普遍認為,民族民間歌舞是很難體現商業價值的,更不可能帶來高額的利潤。但是《大河之舞》、《雲南映象》的成功改變了這種認識。它們的成功在於:在繼承本民族傳統舞蹈風格的基礎上,深入挖掘舞蹈內涵,大膽創新並賦予其鮮明的時代特點。在舞台佈景、燈光設計及組織形式上藉助強烈的現代意識和手段,使整個歌舞個性鮮明、構思巧妙、節奏震撼,肢體的情感宣泄達到了極致。這兩台歌舞的創編,使我們再次領略到了民間歌舞文化的魅力,認識到民間舞蹈潛在的勃勃生機和巨大價值。同時為今後保護和發展原生態民族民間舞蹈探索出一條可行之路。

令人遺憾的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藴、豐富舞蹈文化資源的新疆,這麼多年來根據民間題材創作的精品之作卻是屈指可數。對這種現象深入剖析,我認為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舞蹈創作失去“本真”的現象比較嚴重。缺乏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個性。編導採用一系列新的舞蹈理念,對民族舞蹈語言體系做大膽而又誇張、變形的創新,這對擴充民族舞蹈的語彙、豐富其表現力起着積極的作用。但一味強調變形或擴充,卻失去了本民族舞蹈語彙的本真和美感。

第二,缺乏對民族舞蹈文化內涵深層次的把握。舞蹈創作流於形式。歷史上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人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西域樂舞文化,曾經對中原樂舞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併為我們積澱了豐富多彩的舞蹈素材。可當今在新疆民族舞蹈的創作中,往往只留意民間舞蹈淺表性的動作“利用”,或者從創作的暫時目標出發,急功近利地“抓”動作,而很少注意對舞蹈動作文化內涵的研究和開掘。落後的創作觀念又進一步影響了作品的藝術活力及思想內涵,使作品經不起推敲或長時間的考驗。只有深層次的開掘、研究和把握一個民族舞蹈的精神實質,才能創作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舞蹈精品,才能將新疆各民族千百年形成的歌舞藝術發揚光大。

新疆是歌舞之鄉,也是舞蹈資源豐富的省區,生活在這裏的各個民族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徵的民族民間舞蹈。新疆特殊的地理環境、多元的文化類型以及豐富的人文景觀都為舞蹈創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保護和開掘這塊土地需要我們的智慧、勇氣和不懈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疆歌舞藝術會煥發出耀眼的光芒,再次令世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