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舞蹈 > 中國舞

中國古典舞與戲曲水袖的交相的藝術特徵論文

中國舞8.92K

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澱了醇厚的傳統文化,孕育了袖舞這一朵奇葩。“袖”是服飾道具,戲曲服裝在袖口上多加了一段白綢,叫做水袖。“袖舞”是一種源遠流長的表演形式,它體現的是中國舞蹈文化的精神和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藝術。演員可以使用水袖來做出各種各樣的動作以增加形象上的美感和豐富人物的思想情感,有時也用作對樂隊的示意和交代。在經歷了漫長的各個歷史時期的藝術加工、取捨、創新,“袖舞”被賦予了新的精神與風貌,成為了一門獨特的舞蹈肢體語言,體現中國古典舞的神韻和品位,是中國舞蹈中最重要的表現手段。水袖是演員用來進行舞蹈表演的一種服飾文化的舞蹈道具,它既有服飾功能,又兼有道具的屬性[1]。隨着不斷運用和創新,水袖已經逐漸發展成為戲曲表演藝術和舞蹈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中國古典舞與戲曲水袖的交相的藝術特徵論文

1、水袖的歷史發展

在舞蹈藝術起源的原始時期,舞蹈藝術與原始宗教信仰有着千絲萬縷、割捨不斷的聯繫,舞蹈藝術是宗教儀式的一種手段和活動。“袖”最初是獻祭的儀式舞蹈中一種手執的舞具,原始“袖舞”中所執的稻穗是宗教活動中具有明確意義指向的器物[2]。在漢代,袖舞的發展迎來了高峯。此時長袖的形狀有兩種,一種是細長的舞袖,另一種則是喇叭形狀的寬大長袖,這就是“水袖”演化的由來,後來成為中國古典戲曲表演藝術中極為重要的藝術表演形式之一。漢代的袖舞有了長足的進步,技藝愈發精湛,揮灑間加長的巾袖舞對舞者的臂力、技巧要求越來越高,大幅度橫向折腰的動態對舞者的身體的柔韌性要求也不斷提高。長期的加工與創作,袖舞更成熟,更精美。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繁盛時期,樂舞藝術進入鼎盛的階段。袖舞已經發展成為傳統的中原樂舞文化,源源滋養着舞蹈的昌盛與發展。到了唐朝,袖舞主要朝着長袖和廣袖的方向發展,“纖腰弄明月,長袖舞春風”就是對唐代繼承前代傳統長袖舞的最好寫照,而“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正傳神地表達了“廣袖”的形態,讓今人領會了唐代袖舞的雍容華貴與浩然大氣[3]。雖然唐代時期袖的形態有所變化,但是“細腰長袖”的舞風卻得以延續和發展,尤其是袖舞的韻律已經根深蒂固地源遠流長下來。從宋元至明清,戲曲藝術已然獨樹一幟,脱穎而出,戲曲舞蹈已逐步發展成熟和流行起來。此時的袖舞融入於“唱、念、做、打”的戲曲藝術當中,大大豐富了“水袖”的技巧,併為戲曲中表現人物和渲染情節而服務,已經有了較強的“語言性”。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中國古典舞”正式確立並得以創新的同時,袖舞技術也出現重大突破,產生了古典舞身韻,而且水袖已經成為獨立的道具身韻,通過舞蹈表演展現其獨特魅力。

  2、水袖在戲曲中的應用

戲曲中有唱、念、做、打等多種表現手法,水袖即為戲曲表演中“做”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水袖的運用,不僅使表演者延伸了肢體動作、擴展了身體的表現力,還使內在感情得以延伸,表演者通過各種嫻熟的舞技和身體的表現力,讓觀者體味到“行雲流水”般的美感,這些對於表達人物的情感和塑造人物的形象都有重要的影響。如火純青的水袖運用技術,能夠活靈活現表現人物特點,塑造出真實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增強作品的感染力和號召力,為表演增色不少。如在戲曲《評雪辨蹤》中,窮酸潦倒的呂蒙用水袖擦鼻子,盡顯人物本色。還有戲曲《失空斬》,諸葛孔明右手持羽扇出場,在提左袖後走到台口,落座前用脱落袖歸座,淋漓盡致地表現出莊嚴穩健、深謀遠慮的軍事家形象。而在戲曲《打神告廟》中,為表現出敖桂英的痛恨和內心的痛苦與絕望,在戲中多個場景運用了加長的水袖,配合激烈的動作,酣暢淋漓地表達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將人物的情感刻畫推向了高潮。

  3、中國舞與戲曲的水袖

中國古典舞水袖不僅繼承了中國戲曲的袖舞,而且汲取、借鑑了袖舞的精華而有所發展。中國戲曲起源於古代歌舞,因而深受古代宮廷歌舞的影響,並隨着時代的變遷而逐漸創新和發展起來。在戲曲表現人物的形象和動作時,水袖會有一定的侷限性和程式化,但在中國古典舞中卻具有十分豐富的'創造力和表現力,能傳神地表現出人物的喜、怒、哀、樂[4]。但是這也要求演員有高超的袖技才能做到。水袖與身體則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既要研究袖技,也要將水袖作為人體的一部分來表演,否則難以表現豐富的人物形象,缺乏美感和韻律。只有演員將水袖作為“延長的身體”去運用,將水袖作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才能將水袖運用得自然、流暢,如行雲流水一般。水袖在舞蹈中的主要的特徵在於意境而寫實。如在女子羣舞《白雲》中,為表達人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運用了水袖來表現大自然的空靈,將情感與形式巧妙地結合,由此營造了一個如夢如幻的意境。

無論是中國舞水袖還是戲曲中的水袖,都各自具有自己獨特的審美特徵。因侷限於戲曲的傳統服飾和本身的程式化特徵,戲曲水袖在表現的張力上、動作的幅度上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重寫意而輕敍事[5]。而中國舞水袖則不同,它更加註重展現舞者的情感、身體和敍事。戲曲水袖是中國舞水袖的起源之一,對中國舞水袖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歷經歲月的磨礪和洗禮,中國舞水袖得以不斷的創新和發展,具有更加豐富多彩的表現力和與眾不同的魅力。

總之,中國古典舞與戲曲舞蹈之間有聯繫、有差異、有傳承,兩者之間有着相輔相成的關係。古典舞從戲曲舞蹈中吸取了不少元素,有身段、有技法、有劍、有水袖,而戲曲舞蹈從古典舞中也吸取了許多精華,使舞蹈在戲曲藝術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6]。戲曲藝術不僅豐富發展了傳統舞蹈藝術,也為中國古典舞輸送了不少新鮮血液。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古典舞以戲曲舞蹈為基礎,吸收傳統武術身段和技巧等表現形式,形成了獨特古典舞體系,從戲曲舞蹈中脱穎而出。經過一代代藝人的耕耘,使得戲曲藝術流派紛呈,水袖技藝在戲曲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成為戲曲表演藝術程式動作的一個組成部分[7]。在戲曲水袖的光輝折射下,中國舞水袖與戲曲水袖交相輝映,在舞台上永遠璀璨奪目、蕩氣迴腸。現代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改進,表演藝術的不斷創新和改進,中國舞水袖與傳統水袖表演相比更加纏綿,並擁有獨一無二的現代魅力。

  參考文獻:

[1] 王華茹。淺析水袖在中國古典舞中的歷史發展[J]。大眾文藝,2012,4(2):111112。

[2] 董雪,吳楊。淺析中國古典舞水袖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2(1)。

[3] 胡夏。從“長袖善舞”談水袖舞蹈的演變[J]。藝術研究,2010(02):4041。

[4] 劉麗嘉。長袖善舞——淺析身體與水袖的關係[J]。藝術研究,2007(04):91。

[5] 褚琳。中國舞與戲曲中的水袖[J]。藝海,2012,6(15)。

[6] 姬常虹。淺談中國古典舞與戲曲舞蹈之間的相互關係[J]。科技信息,2010,31:824825。

[7] 鄭維忠。長袖舞與京劇水袖[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2(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