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英語 > 英語閲讀

國小英語閲讀能力培養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英語閲讀能力培養研究課題實施方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英語閲讀能力培養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一、課題的提出

國小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閲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閲讀教學在外語教學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閲讀課一直是最受重視的科目。它可以幫助學生得到樂趣,獲取信息,培養學生的英語閲讀理解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閲讀習慣,具有正確的.閲讀技巧,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閲讀是鞏固和擴大詞彙量的好方法。然而現行的國小英語並無明確的英語閲讀教學目標和配套的閲讀教材,因此在國小階段開設英語閲讀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課題的界定

基礎教育階段,《新課程標準》已較大的篇幅闡述了英語學習策略,這就對英語教師的教學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在實踐教學中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採用科學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身發展能力。閲讀教學策略是英語學習策略的一部分,它源於教學實踐的需要,在閲讀教學中根據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教師自己對課內外閲讀教學組織和調控的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古德曼(man)在1972年指出:“閲讀是對三種相互有關而各有區別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語義的信息,進行信息處理的一種形式。”英語閲讀包括了朗讀和默讀。但主要是藉助視覺進行默讀。默讀是最符合實際需要的方式。默讀要求把注意點放在理解語言單位上,速度較快。現在的中學生普遍存在閲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現象。導致這種現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情感因素,方法與策略因素,智力因素。但在我的教學中,我發現其主要原因是語言因素限制了學生英語閲讀能力的形成。所謂的語言因素是指字母、單詞、習語、短語和語法規則等。當學生遇到新單詞或新句式時,立即產生了畏懼感,覺得束手無策,思路混亂。其次,學生缺乏閲讀的興趣。大部分學生除了作業中的閲讀練習,從來不主動閲讀課外材料。再者,學生對閲讀的內容缺乏深層的理解。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研究的目的:探索國小英語閲讀教學的有效方法。

(二)總體目標:鞏固和擴大詞彙量,增強語感,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度,逐步形成他們的英語閲讀習慣和能力。幫助學生善於、樂於瞭解異國文化,拓展實踐空間,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英語聽説能力的提高。

(三)分級目標:

三年級:

1、能看圖識單詞,或認讀所學單詞。

2、能朗讀和理解學過的簡單的句型及對話。

3、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簡單的小故事。

四年級:

1、具有初步拼讀具有一定規則的單詞的能力。

2、在老師的幫助下理解一些單詞、詞組在句、篇中的含義。鼓勵學生學習使用字典。

3、能通過自己的閲讀,從短文中獲取大意。

五年級:

1、能根據拼讀的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

2、能通過上下文理解部分生詞的含義。正確運用工具書理解文中的單詞、詞組。

3、能通讀簡單的故事、短文,正確理解大意。

4、能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描述所讀的語言材料。

5、初步建立起課內,課外閲讀的興趣和習慣。

六年級: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所學對話,短文以及與教材難度相當的對話,短文。

2、能夠正確理解所讀故事,短文的大意,能從文中找出有關信息。

3、能夠運用簡單的閲讀技巧來提高理解的準確度和閲讀的速度。

4、有較濃的課內,課外閲讀的興趣和良好的閲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