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內科學考點: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於腦血管病變導致的.痴呆。過去曾稱為多發性梗死型痴呆,近年來病理形態學研究發現,除了多發性腦梗死性病變外還有其它腦血管病變,故現已改稱為血管性痴呆。今天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內科學考點:血管性痴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內科學考點: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

  西醫病因

一般認為,卒中是血管性痴呆(VD)發生的直接原因。目前認為VD發生與卒中的部位、數目和大小相關,尤以部位明顯;腦血流下降也是引起VD的重要因素。多發梗死性痴呆是VD的最常見類型,是在多次腦缺血基礎上變化而來,年齡、文化層次、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心臟病、糖尿病等是其危險因素,目前認為VD也與基因有關。

  中醫病因病機

腦為元神之府,靈機出於此,故痴呆病位在腦,與心、肝、脾、腎功能失調有關。腎主髓,通於腦,腎虧則腦空,與腎關係尤為密切。其基本病機為髓減腦消,神機失調,以腎精虧虛為本,痰濁瘀血內阻為標,虛實夾雜。

臨牀表現

1.起病 多數起病突然,親屬一般能説出病人患病具體時間,病情加重常常與反覆患腦血管病有關。

2.認知功能下降 多為侷限性皮質性認知功能障礙,如失語、失用、失認和空間定位障礙,記憶力、計算力減退。

3.性格改變和情感障礙 患者主動性減少,可有表情淡漠、焦慮、穿錯衣褲等。常呈階段性進展。

4.行為障礙 生活懶散,不講個人衞生等。

5.具有神經功能缺損症狀和體徵 如偏癱、偏盲、偏身感覺障礙,肌張力增高,錐體束徵。

6.病史 患者多有缺血性腦血管病史,多發梗死性痴呆患者多有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腦卒中病史。

診斷與鑑別診斷

(一)診斷要點

診斷分很可能為VD和可能為VD兩種,確診有賴於病理組織學檢查。

1.臨牀很可能為VD

(1)痴呆符合DSM-I-R的診斷標準,主要表現為認識功能明顯下降以及2個以上認識功能障礙,其嚴重程度已干擾日常生活,並經神經心理學測試證實。

(2)臨牀檢查有局灶性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符合CT、MRI相應病灶,可有或無卒中史。

(3)痴呆與腦血管病密切相關,痴呆發生於卒中後3個月,並持續6個月以上;或認識功能障礙突然加重,或波動,或呈階梯樣逐漸發展。

2.支持VD診斷

(1)認知功能損害不均勻性。

(2)人格相對完善。

(3)病程波動,多次腦卒中史。

(4)可呈現步態障礙、假性球麻痺等體徵。

(5)存在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二)鑑別診斷

Alzheimer病(AD) 兩者均存在認識功能障礙,以下幾方面有助於鑑別。

(1)AD呈持續性進行性智能減退,VD則呈階梯性加重。

(2)AD以神經心理障礙為主,神經功能缺失輕,VD有明顯的神經功能缺失症狀和體徵。

(3)影像學檢查AD有腦萎縮,無局灶性病變,VD有局灶性病變。

(4)Hachinski評分AD<4分,VD>7分。

 中醫辨證論治

髓海不足證

證候:智力下降,神情呆滯,記憶力和計算力下降,懈怠思卧,齒枯發焦,腰痠腿軟,頭暈耳鳴,舌瘦質淡紅,脈沉細弱。

治法:補精填髓養神。

方藥:七福飲加減。

 脾腎兩虛證

證候:表情呆滯,行動遲緩,記憶力減退,失認失算,口齒不清,腰膝痠軟,食少納呆,少氣懶言,流涎,舌淡體胖,苔白,脈沉弱。

治法:温補脾腎。

方藥:還少丹加減。

 肝腎陰虛證

證候:平素沉默寡言,呆鈍愚痴,頭暈目眩,耳鳴,腰膝痠軟,五心煩熱,口乾,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補益肝腎。

方藥:知柏地黃丸加減。

 痰濁阻竅證

證候:表情呆痴,智力減退,或哭笑無常,或默默不語,不思飲食,頭暈重,脘腹脹滿,口多痰涎,氣短乏力,舌質淡,苔膩,脈滑或濡。

治法:健脾益氣,豁痰開竅。

方藥:洗心湯加減。

瘀血內阻證

證候:表情遲鈍,言語不利,或思維異常,行為古怪,善忘,易驚恐,肌膚甲錯,口乾不欲飲,舌質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開竅醒神。

方藥:通竅活血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