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職業 > 茶藝師

茶藝師詳解中國各民族飲茶習俗

茶藝師1.89W

中國是茶的故鄉,漢族人飲茶,據説始於神農時代,少説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國漢族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茶藝師詳解中國各民族飲茶習俗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故鄉,種茶、製茶、飲茶有着悠久的歷史。中國又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種不同的飲茶習俗,真可謂“歷史久遠茶故鄉,絢麗多姿茶文化。”

  擂茶。顧名思義,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進擂缽裏擂碎衝沸水而成擂茶。不過,擂茶有幾種,如福建西北部民間的擂茶是用茶葉和適量的乏麻置於特製的陶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細末後加滾開水而成;廣東的揭陽、普寧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葉放進牙缽(為吃擂茶而特製的瓷器)擂成粉未後,加上搗碎的熟花主、芝麻後加上一點鹽和香菜,用滾燙的開水沖泡而成而成;湖南的桃花源一帶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習俗。是把茶葉、生薑、生米放到碾缽裏擂碎,然後衝上沸水飲用。若能再放點乏麻、細鹽進去則滋味更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茅一要趁熱,二要慢嚥,只有這樣才會有“九曲迴腸,心曠神怡”之感。

  龍虎鬥茶。雲南西北部深山老林裏的兄弟民族,喜歡用開水把茶葉在瓦罐裏熬的濃濃的,而後把茶水衝放到事先裝有酒的杯子裏與酒調和,有時還加上一個辣子,當地人稱它為“龍虎鬥茶”。喝一杯龍虎鬥茶以後,全身便會熱乎乎的,睡前喝一杯,醒來會精神抖擻,渾身有力。

  竹筒茶。將清毛茶放入特製的竹筒內,在火塘中便烤邊搗壓,直到竹筒內的茶葉裝滿並烤乾,就剖開竹筒取出茶葉用開水沖泡飲用。竹筒茶既有濃郁的茶香,有有清花的竹香。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同胞喜歡飲這種茶。

  鍋帽茶。在鑼鍋內放入茶葉和幾塊燃着的'木炭,用雙手端緊鑼鍋上下抖動幾次,使茶葉和木炭不停地均勻翻滾,等到有屢屢青煙冒出和聞到濃郁的茶香味時,便把茶葉和木炭一起倒出,用筷子快速地把木炭揀出去,再把茶葉倒回鑼鍋內加水煮幾分鐘就可以了。布朗族同胞喜歡飲鍋帽茶。

蓋碗茶。在有蓋的碗裏同時放入茶葉、碎核桃仁、桂圓肉、紅棗、冰糖等等,然後衝如沸水蓋好蓋子。來客泡蓋碗茶一般要在吃飯之前,倒茶是要當面將碗蓋揭開,並用雙受託碗捧送,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沏蓋碗茶是回族同胞的飲茶習俗。

 婆婆茶。新婚苗族婦女常以婆婆茶招待客人。婆婆茶的作法是:平時將要將去可的南瓜子和葵花子、曬乾切細的香樟樹葉尖以及切成細絲的嫩醃生薑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儲存在容器內備用。要喝茶時,就取一些放入杯中,再以煮好的茶湯沖泡,邊飲邊用茶匙舀食,這種茶就叫做婆婆茶。

  蟲茶。它是一種製法奇特、極富民族習俗的特產茶。蟲茶是把採摘的茶樹鮮葉和部分香樹葉混合放在竹簍或大木桶裏,澆上淘米水,讓其自然發酵。數天後便散發出一種特有的氮氣味,這種氣味會招引“化香夜蛾”的昆蟲成羣來此安家落户,生育繁衍。它的幼蟲特別喜食腐爛的茶葉和香樹葉,並排出一粒粒比菜籽還小的蟲屎。把這種蟲屎收集起來曬乾便是蟲茶。飲用蟲茶時要先在杯中倒入開水,後放入適量蟲茶,蓋好杯蓋。蟲茶粒先漂浮在水面,待其緩緩下沉到杯底並開始溶化時即可飲用。蟲茶泡出的湯清香宜人,沁人心肺。飲之令人頓感心曠神怡。湖南城步苗族目治縣五嶺山區的苗族同胞尤愛飲蟲茶,所以蟲茶又叫城步蟲茶,它是一種速溶性飲料。

  醃茶。即把新茶葉放在大缸裏,撒上適量的鹽,然後用石塊壓緊蓋好,經過數月後(一般是三個月)再拿出來飲用。此茶香氣和滋昧都別有風味,由於像醃白菜一樣,所以叫醃茶。部分彝族同胞愛喝。

  砂罐茶。把沖洗乾淨的小砂罐置於火塘旁烘烤,等砂罐烤温熱了,再把茶葉放進去,手握砂罐在火上慢慢搖晃,等砂罐內的茶葉散友出悦鼻的馨香時,便可將滾開水衝進砂罐裏,蓋上罐蓋,悶上三分多鐘,砂罐茶便沏成了。我國三峽一帶的老百姓醉心於砂罐茶,他們覺得只有喝這種茶才夠味才過癮,喝後五臟六腑都熨貼,無比暢快。

 三道茶。分三次用不同的配料泡茶,風味各異,概括為頭苦二甜三回味,頭道茶為苦茶,把茶葉放入小陶罐中用小火烤至微黃並有清香味時,再向茶罐內衝入沸水,泡成濃釅的茶汁倒人杯中飲用,此茶味濃且苦,故稱苦茶。第二道茶為甜茶,它是和茶葉嫩芽和核桃仁、烤乳扇、冰糖蜜餞或者蜂蜜等用沸熱的開水沖泡而成。此茶甜滋滋的,故稱甜茶。第三道茶為回味茶,它是用茶葉嫩葉加生薑片、花椒、桂皮末、紅糖等用滾燙的開水沖泡而成。此茶麻、辣、甜、苦各味皆有,飲之使人回味,故稱回味茶。雲南大理的白族同胞愛飲三道茶,並用三道茶待客。三道茶喻示着人生有苦有甜,苦盡甜來,令人回味無窮。小小三道茶折射出白族同胞對人生哲理的悟性。

土鍋茶。用土鍋或主罐燒水,待水燒開時再把新鮮的茶葉直接放入土鍋內或土罐內,並繼續加水燒,直至燒到茶湯很濃時為止。哈尼族同胞愛飲這種茶,並稱它為“土鍋茶”。

酥油茶。藏族同胞特別愛飲酥油茶。酥油茶的一般做法是將茶葉搗碎,在鍋中熬煮後,用竹篩濾出茶渣,將茶汁倒入預先放有酥油和食鹽的桶內,用打茶工具在桶內不停地攪伴,使酥油充分而均勻溶於茶汁中,然後裝入壺內放在微火上以便隨時趁熱取飲。較高檔的酥油茶還得加上事先就炒熟的碎花生米、核桃仁或者糖和雞蛋。酥油茶既可單獨詼用也可在吃糌粑或麥丐粑時飲用。

  雷響茶。是酥油茶的一種,所不同的是把鑽有小孔的鵝卵召燒紅,放進裝有酥油與茶汁的桶裏,桶內茶汁便噼噼吧吧作晌,晌聲過後立即用勁上下抽打,以增強茶湯的濃度及香氣和滋味。

  鹽奶茶。將青磚茶敲碎,取50克左右的茶葉放到能裝四、五斤水的銅壺或鐵禍內,用沸水衝沏後再在微火上煮沸幾分鐘或直接用冷水煮開,等湯色濃後摻入一、二勺奶和一些鹽即成盛奶茶。蒙古族和藏族牧民愛喝鹽奶茶。他們每天旱晨煮一大壺置於微火上,趁熱邊喝鹽奶茶邊吃炒米和酪蛋子,一直到吃飽為止。

  鐵板茶。先把茶葉放在簿鐵板或瓦片上面烘烤,待聞到茶香味時再倒入事先已準備好的鍋子裏熬煮幾分抑。這種茶色如琥珀,昧釅香高。由於在鐵板上烘烤,所以叫鐵板茶。佤族同胞愛飲鐵板茶。

 功夫茶。廠東潮州和汕頭一帶盛行功夫茶。飲功夫茶一般以3人為宜,比較考究的是選用宜興產的小陶壺和白瓷上釉茶杯,這種茶杯口徑只有銀元大小,如同小酒杯。小陶壺(罐)裏裝入烏龍茶和水,放在小炭爐或小酒精爐上煮。茶煮好後拿起茶壺在擺成品字形的三個瓷杯上面作圓周運動(當地俗稱為“關公巡城”)依次斟滿每一個小杯,此時就可以捧起香氣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嘗。飲茶時不能一杯斟滿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來回輪流順序斟。因此功夫茶除了泡製要功夫外,飲茶也需要費功夫。無怪乎人們説,沒有功夫就莫飲功夫茶。

寄生茶。廣西梧州出產一種用老齡茶樹的根、莖、葉制而成的茶叫寄生茶。這神茶得用水煮四、五十分中後加糖才可飲用,如能加點雞蛋花則更好。

  罐罐茶。將磚茶敲碎成塊,取幾小塊和水一道置於小罐內放在火上熬煮,直到罐內茶湯熬得恨濃很濃,只剩下一、二口時停止加熱,稍涼後一飲而盡。甘肅省的一些老年人就愛喝這種罐罐茶。

  打油茶。貴州的布依族,廣西的侗族、苗族同胞都愛喝打油茶。不過,們們的做法略有不同。步依族的打油茶做法是,先把黃豆、玉米、糯米等用油炒熟混合放在茶碗裏,然後用油把茶葉炒香後放入少量的姜、葱、鹽和水煮,直到沸騰為止,去渣後倒入茶碗裏拌勻即成打油茶。布依族同胞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風;午茶一盅,勞動輕鬆;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翌,雷打不動”之説。而廣西侗旅、苗族同胞的打油茶做法是,把事先煮熟曬乾的糯米(又稱陰米)下油鍋爆炒好倒進茶碗裏,再向碗裏放一些熟芝麻、油炸花生米、葱等配料,然後將茶葉、油放入鍋內爆炒並不停地用鍋鏟輕輕敲打,最後加水煮沸,慮出茶渣,把熱茶湯衝入茶碗內即成打油茶。侗族有首民謠説:早上喝碗油茶湯,不用醫生開藥方;晚上喝碗油茶湯,一天勞累全掃光;三天個喝油茶湯,雞鴨魚肉也不香”。可見他門對打油茶的酷愛程度。

 鹽巴茶。將茶餅放入特製的小瓦罐裏用火烤香後加水和少量鹽燉幾分鐘,燉出的濃茶湯稍加稀釋就可飲用。同時要及時將瓦罐加滿水繼續燉,直至茶葉消失為止。我國納西族,傈傈同胞普遍愛引鹽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