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職業 > 企業培訓師

企業培的誤區與科學方法技巧

由於定義的不明確,往往使得很多不嚴謹的概念來引起企業的興趣,從而加速企業知識的破碎化。培訓課程缺乏嚴謹的心理學、管理學和實驗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企業培的誤區與科學方法技巧,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企業培的誤區與科學方法技巧

  一、培訓目的的偏差

企業培訓的組織者,在理解培訓目的的時候,往往存在錯誤的認知,這也是由企業高層認知誤區所致。大致有三種偏差:

(1)希望馬上解決問題。培訓終究是一種教育啟發、技能傳授工作。好比學武術,再歷害的大師沒也辦法讓弟子一夜之間成武林高手。古代歷害的老師教弟子,往往是不説透的,全靠弟子悟。孔子也説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就是説如果學生沒有真正的好學精神的話,不能夠樂於學習的話,那怎麼教也是沒用的。培訓所教授的知識、技能和觀念。對於學員來講,主要是起到對實踐工作的認知提升和方法指導作用。把培訓的東西與企業解決問題等同起來,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離解決問題越來越遠。

(2)學的東西越多越好。這可能是消費者購物的心態,作為企業方,當然希望一較短的時間內,讓學員學到更加多的東西。但是,這種想法恰恰使得培訓效果大打折扣。有很多企業希望一天之內,把營銷理論、技能、品牌、新媒體等都混在一起。這種誤區也是企業缺乏科學思考能力所致。

(3)培訓互動化誤區。互動化,案例化,這些只是培訓的方式,而不能作為培訓的目的。但很多企業把形式看得重要。就説案例教學吧,大部分企業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案例教學,對於企業而言,案例教學的方式實際上效率最差的方式,大多數人把舉例子就當成案例了。

  二、缺乏分析問題的能力

前面誤區的根源,還是缺乏分析問題的能力。企業培訓與基礎教育和高校教育不同的地方在於,教育是學校可以選擇學員的,而企業培訓是企業選擇老師。所以往往是有什麼水平的企業只能選擇什麼水平的老師。這裏就有個矛盾出現的,如果企業知道自己問題所在,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技能的話,説明這企業已經有一定的認知水平了。這就要求企業培訓組織者要有較全面的分析問題、提練問題的能力。提出問題所在,往往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所以企業往往存在的錯誤是,把一些支離破碎的問題,越拆越細,可以生上上百種需求來。這種需求的碎片化不但無疑於提升員工的能力,也給企業增加了負擔,同時讓培訓老師無所適從。這種學生教老師的作法,只能是把老師越教越差。正確分析問題的能力,會導致辭需求的條理化,培訓課程維度的合理化。以儘量有規律的方法找出學員需要共同學習的地方。

  三、培訓方法非科學化

在培訓方法上,目前培訓老師也存在着比較明確的錯誤導向:

  1、缺乏概念分類整理能力,導致課程體系碎片化

由於定義的不明確,往往使得很多不嚴謹的.概念來引起企業的興趣,從而加速企業知識的破碎化。培訓課程缺乏嚴謹的心理學、管理學和實驗基礎。對課程分類整理混亂。

  2、課程設置表象化

課程流於追求形式和表象化。就比如成功學,其心理學基礎數十年來並沒有什麼根本性變化,但培訓師往往給換個外衣又推出來。又比如中國式管理,這些不嚴謹的概念和觀念,往往導致企業無所適從。又比較對銷售人員觀念的訓練,很多人不明白傳統國學中,既包括有好的國粹,也包括有壞的國渣,一概而慣之,結果員工也不知所云。又比如,對地狼性文化的理解,其本質是一種進取的精神,而有些培訓卻誤導上了在市場上的爾虞我詐。諸如此類,大多都是缺乏基礎管理科學素養所導致的。

  3、缺乏理論規律的把握

我國文化的特徵本來就強調直覺,對事物往往是下了結論,而不問原因。孔子和老子都還有這個毛病,常常告訴人們君子應該怎樣怎樣,從來沒有從效果來反證或者尋找邏輯的推理。在培訓業,往往把一些符合人性中放縱的東西,給予擴大化,從而引起聽眾的共鳴,嚴生形式上的效果。這種效果無疑是在幫企業的倒忙。以致於有企業主講到:聽完總裁班,企業終於倒了。雖説是笑話,也可以培訓對理論規律的背離。

  4、重視個性的特徵,恰恰與培訓目標南轅北轍

一説起培訓師,企業第一個條件往往是給同行業講過沒有,或者在同業中工作過沒有。這種原始的經驗學習觀念,不但沒有隨着培訓的發展而消退,反而越來越普及。這不能不説是教育的一大失敗。所謂學習,特別是高效的學習,就在於能夠跨躍個性,而把握普遍性和規律性。我們曾對一家知名酒店集團做過調查,具下屬品牌中,具有普遍性思維單位,比具有特徵性思維的單位業績明顯好,管理水平也明顯高。那種認為只有本行業的人才能教好本行的人的思維,是企業還處於手工業階段的思維,是過去師父帶徒弟的思維。如果企業本着這種思維,那企業即無創新,也無未來。

標籤:培的 科學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