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美國老年社會工作發展對我國影響視角分析

美國的老年社工採用政府、多部門、民間組織等多渠道提供的方式;行業協會在人才培養、再教育、行業規範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除了創新社工的工作方式外,還重視對社工倫理道德、職業素養等的研究。那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美國老年社會工作發展對我國影響視角分析,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美國老年社會工作發展對我國影響視角分析

  明確界定老年社工領域

1995年,美國健康職業署舉行的有關老年醫學教育的國家論壇,提出了12項社會工作職業,並且明確了其行為和實現其目標的相關從業者。美國社會工作的權威機構——社會工作協會(NASW),將老年社工的工作領域區分為六類:未來照護規劃、阿爾茲海默症及失智症預防規劃、照護者疏導與輔助、生命規劃、長照規劃、重要老齡化。NASW對每一個領域老年社工可以做些什麼,都進行了詳細的説明。比如,在長照領域,老年社工的主要任務是幫助老年人選擇最適合他們的照護安排:對老人的身體、經濟、社會、精神因素進行分析,制訂照護安排;對於居家養老但無法完全自理的老人,社工通過提供社區資源的信息,協調並監督包括送餐到家、健康監測、家政服務、交通、照護者幫扶等各項社區服務;當老人不適合繼續在家養老時,社工可輔助評估各選擇、代表老人查看養老機構設施,在老人住進機構之後幫助老人儘快適應,並積極聯繫老人的家人提供持續的支持等等。通過瀏覽NASW的網站,人們在短時間內就能夠了解自己需要哪方面社工;同時,詳盡的説明在增進人們對老年社工工作了解的同時,也潛在地刺激了人們的養老規劃、預防、幫扶需求;最後,有志於老年社工的學子,也可以對該行業有初步的瞭解,並且根據該領域服務內容的要求,制定努力的方向。總之,老年社工領域界限的明確,對於提高社會對老年社工的認知、明確老年社工工作的開展以及學校教育的方向,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國,社會上多數人無法分清老年社工與“護工”“家政”“居委會工作人員”的現狀,很大程度上緣於我們對老年社工的界限劃定不明確不清晰。“社工”一詞本來就是個舶來品,而政府或相關權威部門又沒有詳細説明其工作內容,公眾的知曉度低是必然的。關於社工的學術文章多重視實務的個案,這似乎是在反映社工的工作是個性化的。但事實上,缺乏概括性的總結和前瞻性的指導,僅憑一句“助人自助”的社工原則,只會讓社會大眾甚至是許多社工專業的學子無所適從。因此,政府或行業的權威機構,有必要參照國外的經驗及本土化的創新,明確老年社工的工作領域,這對提高社會對老年社工的認知、豐富老年社工的內涵、指引社工提高自身專業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規範老年社工能力評價與認證體系

2000年,美國社會工作教育委員會為了加強老年社會工作教育,啟動了具體明確老年社會工作能力的項目,總結出所有社會工作者和老年社會工作者最需要的10種能力和10種技能。同時,已經有很多研究成果能夠有效地測量學生的能力。例如,“自我效能”理論可以用來測量學生的實踐能力;“特殊——具體能力”方法用來評價學生的訪談技巧;另外,評價學生能力的信度和效度也能夠得到檢驗。測量學生老年社會工作能力的量表也已經開始廣泛應用。

除了評價社工的能力,美國政府和行業協會還設置了分層執照考試製度。美國社會工作理事會聯會將考試劃分為社工準學士層次、社工學士層次、社工碩士層次、高級通才社工師和臨牀社工師5種類型;不同層次對於理論、實務、情景模擬、診斷、干預等能力,設置了不同的比重;不同層次的執照,也嚴格對應不同的執業資質。嚴格的考試製度和權威機構的認證,大大緩解了老年社工市場上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減少了老年人及其家人找尋合格社工的搜尋成本,極大地促進了產業的發展。

儘管我國已經有多所高校設置了社工專業,但其中老年社工的比例卻很少;現有的課程存在內容僵化、本科生和碩士生課程設置區分不明顯、人才培養過程尚未形成有機整體等問題;而已有的社工資格考試的知名度不高、權威性不夠、分層少,難以起到區分社工水平的作用。我國可以參照美國的做法,在社工的培養上更注重一體性,發展對社工能力的評價體系;分多層設置老年社工執照併科學設置考核標準,真正起到“執照反映社工水平”的目的。

  重視培養老年社工實踐能力

事實上,美國的老年社工發展,並非完全不存在問題。2005年,美國的老齡人口已經超過12%,然而社會工作者中把老年作為首選工作領域的,遠遠低於老年人口比例;在社會工作本科和碩士畢業生中,分別只有16%和4%的人從事老年服務工作。對教育、實踐者以及研究者來説,既缺乏可供學習的模式,也少有實踐和就業的機會。實際工作者和學術研究者隔離,缺少合作的機會和平台。美國的社工行業和政府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哈特福特基金就資助了一個“合作實習項目”。其首要目標是通過增加老年人聚居地的實習,增加具有碩士水平的老年社會工作者數量。

在我國,也存在着老年社工學生實踐能力不足、走上崗位後難以適應的類似情況。可以看出,無論在哪個國家,老年社工都是一門非常看重實踐能力的職業。老年社工的教育不應當侷限於課堂的理論學習和案例分析。學校、政府、社會組織、社區應當搭建學生實習實踐的平台,使學生能將課堂上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有助於學生在畢業後儘快適應社會的需求。

除此之外,美國在老年社工的提供方式、行業自律、理論研究上,還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美國的老年社工採用政府、多部門、民間組織等多渠道提供的方式;行業協會在人才培養、再教育、行業規範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除了創新社工的工作方式外,還重視對社工倫理道德、職業素養等的研究。對於這些方面,國內也有一些文獻進行了研究。但筆者認為,如果把社工看做一種準公共物品,它的提供方式的研究固然重要,但首先應當明確其內涵、提升其質量,並刺激其有效需求。在老年社工質量不高、社會對老年社工認知度低、需求未被激發的情況下,談老年社工的工資、供給和就業保障,是不切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