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怎樣給孩子立規矩

一、怎樣合理給孩子立規矩呢

怎樣給孩子立規矩

1、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信號要明確

比如説綠燈亮了,那就意味着可以行走;紅燈亮了,那就意味着可以停步。立規矩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如果不遵守規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這個後果最好可以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關。

2、就事論事,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標籤

如果大人們總是對孩子説:“你生下來就是找我麻煩的。”那麼就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壞孩子,漸漸孩子就會喪失信心。所以説孩子如果做錯一件事情,那麼就一定要針對一件事情引導孩子,不要把一件事情擴大化。

3、懲罰一定要及時

孩子的長期記憶性是比較差的,早上的事情可能到了晚上就會忘記。所以説如果孩子吃飯磨時間,媽媽在孩子起牀的時候就一定要告訴她:30分鐘必須吃完,不然就會端走。在孩子吃飯的中途課題提醒他還剩餘多少時間,同時添加一些額外的條件,按時吃完就會給孩子某個獎勵。

4、給孩子立的規矩一定要簡單易懂

小孩子的理解力其實是很差的,自我控制能力也不是特別強,如果樹立的規矩特別的複雜不但孩子不能夠接受,反而會讓孩子糊塗。要把道理講清楚,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命令孩子,不要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雖然你講的道理孩子不一定會領會,但是你尊重他的態度,會讓孩子相信你的判讀,從而順從你的要求。

立下的規矩不管什麼時間和地點都要遵守,而且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有的.規矩不僅僅是立給孩子的,也是立給家長的。同時偶爾的放寬政策,也能夠讓孩子更加自覺地遵守規矩。立完規矩後,家長們就要充分的相信孩子會去遵守。

二、中國家庭教育孩子的誤區

1、忽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也存在心理上的承受力,這跟大人是一樣的。由於人才競爭日益激烈。致使家長產生急躁情緒,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龍。如有的家長把多種能成才的“武器”,都往孩子的小腦袋裏灌輸。既要孩子學彈鋼琴,又要孩子學電腦。既要孩子成為科學家,又要孩子成長為藝術家,這種心情,雖然可以理解,但也要記住,孩子在漫長的學琴時間中,失卻了童年應有的歡樂和興趣。

2、忽視與孩子溝通

孩子自二歲起,即存在思想意識。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最初不成熟的看法。作為家長,應該瞭解孩子的需求,瞭解孩子不成熟的看法,然後加以引導,而不是一味無理訓斥,或是打罵。若家長蠻不講理,孩子會感到委曲,繼之產生對立情緒。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3、自己不稱職

孩子的一舉一動,大多是從模仿開始的。有的家長愛抽煙,孩子常常會昂起頭,欣賞爸爸吞雲吐霧。有的爸爸還會衝着孩子的臉,吐出一團濃煙,直嗆得孩子透不過氣來。在青少年中,過早的吸煙者,常常由此而來的。這是值得當今作爸爸者深思的。

4、家庭教育缺乏統一口徑

一個家庭裏,孩子受到家長的喜愛。但孩子提出的要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爸爸否定的事情,卻受到媽媽和奶奶的肯定和讚許。這種情況常常會使孩子心理上無所適從。倒底聽奶奶的,還是聽爸爸的。同時也會讓孩子形成猶豫、任性等不良性格。

標籤: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