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農村經濟形勢分析的調研報告

2014年區農村經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中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市、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狠抓措施落實,積極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大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

農村經濟形勢分析的調研報告

一、農業與農村經濟總體運行概況及特點

2014年區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保持着穩定的增長。全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30.52億元,增長4.1%。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9.40億元,增長4%。其中農業產值20.19億元,增長4.5%;林業產值0.25億元,增長4.8%;牧業產值7.95億元,增長2.9%;漁業產值1.12億元,增長4.9%;服務業產值1.01億元,增長4.9%。

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1637元,同比增長11.9%。

今年我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是:農業經濟穩步發展,蔬菜種植面積、產量穩定增加;畜牧業生豬、家禽生產保持穩中有增;農民現金收入增長勢頭良好;糧食產量略有下降。

二、主要農、畜產品生產形勢分析

(一)糧油生產概況

2014年,全區糧食播栽面積4.67萬畝,同比增加1.5%;糧食總產量20.56萬噸,同比下降0.9%。主要原因是:大春生產稻穀、玉米、高粱揚花期雨水過多,影響了產量。如稻穀今年平均單產為633公斤/畝,同比每畝減少12公斤,下降1.9%。所以今年稻穀產量為13.66萬噸,同比下降1.8%。

油菜籽種植面積3.12萬畝,產量3849噸,同比基本持平。

(二)蔬菜生產概況

蔬菜播種面積15.20萬畝,同比增加2820畝,增長1.89%。產量達到37.99萬噸,同比增加1.85萬噸,增長5.11%。

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力量。着力提升設施水平,大力發展設施蔬菜基地,共計面積3萬畝;積極培育良繁基地,目前在全區建設有升降温設施的集約化育苗中心5個,面積達到2萬平米,優質種苗輻射面積較大;加快“三新”技術應用,引進示範推廣蔬菜等新品種,推廣蔬菜高效立體栽培,探索“粱+菜+油”等新模式14項。

二是,積極創新產銷新型對接模式。以農民專合社為載體,積極探索和推進農產品流通新模式,不斷拓寬農產品產銷渠道。直供直銷、農店對接、農超對接等模式都有效保障了菜籃子供應,減少了中間環節流通,降低了銷售成本。

(三)畜牧業生產概況

區2014年出欄生豬41萬餘頭,同比基本持平;出欄牛840頭,同比增長16.5%;出欄羊3.3萬隻,同比增長4.28%;出欄家禽270.5萬隻,同比增長3.09%;出欄肉兔23.66萬隻,同比下降4.4%;禽蛋產量1882噸,同比增長3.01%。

1、生豬生產情況:加大項目引導,加大對老舊豬場的新、改、擴建,加大豬場優質種豬的引進,提高了豬場的生產規模及養殖生產效率。2013年到2014年,累計投入各級財政補助資金約340萬元,完成新建擴建豬場41個,新改擴建標準化豬舍面積1.52萬平米,新增生豬產能3萬頭;投入財政補助資金41萬元,引進優質種豬698頭,可年增優質仔豬約1.5萬頭;投入344萬元改擴建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3個,建設圈舍面積3900平方米,示範並帶動一大批生豬養殖場的發展。

生豬價格回升温和對市場行情好轉的預期,養殖户養殖積極性提高,生豬存欄及出欄量均快速增加。

2、家禽生產情況:與生豬市場行情不同,近年來家禽市場行情較為平穩,林下雞等優勢特色家禽養殖價格優勢明顯,從事家禽規模化養殖的農户越來越多,養殖的標準化水平及規模不斷提升。

林下散養雞規模不斷髮展壯大。根據近年來價格監測統計,散養土雞價格從2010年到2014年9月,市場價格總體呈現上升的趨勢,價格從最初33.71元/公斤一路上升到2014年42.40元/公斤,目前已形成了從育雛到市場一整套產業鏈。從2013到2014年,主要發展有以下養殖乳化基地:魏壩養殖專業合作社魏壩林場土雞養殖基地,基地年出欄優質林下散養雞約5萬隻,帶動社員及周邊農户可年出欄林下雞10萬隻以上;通灘鎮團結林場林下雞養殖基地年可出欄優質商品雞約3萬隻;泰安陽院子林場林下雞養殖基地可年出欄林下雞2萬隻以上;分水、彌陀、江北、華陽等地配套建成了一批家禽乳化和專業育雛場(廠),市場行情看好。

農户散養家禽的積極性提高。我區家户普遍有散養家禽的習慣,多利用房前屋後竹林、荒山、坡養殖雞鴨,現在禽苗有專業場進行乳化、脱温和前期免疫,養殖成活率及管理勞動強度大量下降,加上市場價格上升,養殖數量和質量上也不斷提升。

三、國家強農惠農相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及執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集體公益林強農惠農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及存在問題:

1、補貼標準:每畝補貼14.75元。

2、貫徹落實情況:

林業和財政等部門明確責任,做好聯動,共同推進。根據省、市核定的生態公益林面積和資金下達計劃,由區農林局提供公益林生態補償面積給區財政局,區財政局直接將生態補償資金劃撥到各鎮、街(景區)財政所,各鎮、街(景區)農林站提供兑付花名冊給財政所,財政所將補償資金劃到信用社,信用社憑花名冊發放到農户(或集體帳户),均通過“一卡(折)通”的方式全額兑付給農户。

公示公開,公正透明。在兑付前,各鎮、街(景區)對領取生態補償資金的名單、補助標準、補助面積、補助金額以及管護完成情況在項目村張榜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7天。

資金封密,拒絕現金。補償資金實行封密封運行,均通過“一卡(折)通”的方式全額兑付給農户(或集體帳户),拒絕現金支付。

3、存在問題:上級下達的公益林面積與我區天保二期工程上報的面積不一致,個別鎮、街有不按時、隨意變動林權權利人姓名和麪積來兑付生態效益補償金的情況,林農的森林管護意識差,生態效益補償涉及的林農多,生態效益補償標準較低。

(二)糧種補貼強農惠農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及存在問題:

1、補貼標準與方式:玉米、小麥、青稞、油菜每畝補貼10元,水稻每畝補貼15元。資金實行直接補貼方式,即根據2014年實際核實的種植面積和補貼標準將資金直接發放到種植農户或其他種植者。

2、貫徹落實情況:

縣級農業部門負責實際種植面積的終審確認。鄉(鎮)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所在行政區域種植面積核實工作。具體以村為基本單位開展實際種植面積的登記、彙總、審核、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7天)。

縣級財政部門根據縣級農業部門提供的經過終審確認的實際種植面積,以及鄉(鎮)人民政府提供的補貼清冊,原則上通過“一卡(折)通”方式將補貼資金髮放到種植户和其他種植者。在個別不具備“一卡(折)通”發放條件的地方可以採取直接發放現金的方式,但必須規範發放的程序和辦法。

3、存在問題:由於城市化進程加快,徵用土地導致耕地面積減少等原因,造成了上級撥付資金的面積大於核實的面積,由此產生了剩餘資金;由於種糧大户補貼資金當年不能到位,導致上訪事件發生;由於種糧大户補貼作物種類太少,導致我區種糧大户數量少;按現行政策,種糧大户補貼僅限於水稻、玉米和小麥,而我區高粱作物未納入補貼範圍,制約了我區種糧大户的發展;個別鄉鎮的個別村未進行公示;個別鄉鎮資料建檔不完善;個別鄉鎮個別年份存在發放現金;個別鄉鎮良種補貼款發放不及時。

4、農機購置補貼強農惠農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及存在問題:

(1)補貼標準:每台農業機械(其中國30%,市補10%1,區級財政補貼10%,農户自籌50%)的標準執行。

(2)貫徹落實情況:

與區財政局共同制定了《區2014年購機補貼實施方案》,並與各鎮街(景區)簽訂了責任書;明確責任,積極加強與區財政的銜接工作,確保補貼政策落到實處;協調經銷商,確保補貼政策實惠不折不扣地落實到農户手中。

(3)存在問題:由於受地形條件的制約,大、中型及大功率機具在我區的推廣很艱難,導致整個項目實施進展緩慢。從農機化發展的歷史及地域等因素來看,丘陵地區農機化水平相對較低,還處於農機化發展的初級階段;從售後服務來看,部分經銷商售後服務跟不上,機具維修及零配件供應不能及時到位,用户反響較強烈;鎮街(景區)購機補貼操作人員文化水平低,對操作系統不熟悉,操作設備陳舊。

四、2014年農民增收完成情況,增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民增收情況

2014年,區農村住户調查共9個點,90户,根據結果顯示,全年我區農民現金收入11637元,同比增長11.9%,呈現出較快速增長態勢。

1、工資性收入增勢迅猛,成為全區農民現金收入快速增長的主要支撐。2014年,全區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6229元,同比增加1038元,增長20.0%,佔農民純收入的53.53%。其主要原因:外出務工勞動力數量和質量逐步提高;我區輕工業園區、酒業園區、機械工業園區引進企業新增就業崗位18000多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規模化、專業化經營等因素,使用工量大幅增長;由於物價上漲等因素,農民工工資水平普遍提高。

2、家庭經營性純收入成為家庭收入的有效來源。2014年,全區農民人均家庭經營性純收入4738元,同比增加144元,增長3.2%,佔農民純收入的40.71%。增長原因主要得益於區委、區政府積極貫徹落實各項助農惠農政策,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嚴重的自然災害較少,特色產業發展如蔬菜、規模養殖、特色水果等農產品得到大力發展,加之農產品價格持續走高,促進了第一產業收入的穩步發展。

3、轉移性收入平穩增長,是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有效來源。隨着各項福利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及助農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特別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農村轉移性收入增長迅速。2014年,我區農民人均轉移性收入55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6元,增長11.2%,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存在的問題:

1、收入渠道狹窄,依賴性強

我區農民現金收入主要來源於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兩大塊,兩項收入佔農民現金收入比重過大,特別是工資性收入比重尤高;家庭經營中又以一產業為主,對勞務、農牧業產業依賴性過大。

2、家庭經營比重失調

農村居民家庭經營現金收入中,一產業現金收入佔家庭經營收入的比重過大,沒有二產業收入,三產業收入基數小。二產業發展不夠,三產業比重偏小,嚴重影響了農民工本地就業,反過來又制約了經濟快速發展,從而影響農民增收。

3、農村勞動力素質不高,創收能力差

一方面,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年齡偏大,不能很好地接受新技術、新品種,只能以傳統方式種養,不能靠科學致富,所以種養殖業效益低;另一方面,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由於素質較低,多從事體能型工作,技術含量低,收益不高,且就業競爭力差,容易失業。

五、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農業及農村經濟面臨的苗頭性、趨勢性問題

(一)在發展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耕地大量減少,農業人口以及農業勞動力不斷減少,在家務農的農民均為老年人,土地上所產生的效益差;二是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這種情況已成為制約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區的農村經濟要保持穩定發展,應在提高土地效益和發展龍頭企業上下功夫。

(二)土地流轉中的存在問題

1、土地流轉缺乏必要的引導,部分業主有怕的思想。很多業主搞開發要求與鄉鎮政府、村委會簽訂協議,認為這樣更可靠,辦事情更方便。

2、流轉合同主體錯位。家庭承包土地的`流轉主體是承包農户,少數鄉政府、村組織由於推進規模經營心切,越俎代庖,以村組名義與外來業主直接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法律手續不完備,容易產生糾紛。

3、農村土地流轉服務缺位。目前,全區大部分鄉鎮為土地轉讓、互換提供了方便,但由於土地流轉市場化程度低,沒有形成完善的市場體系,區至今尚未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動服務中心,缺乏一個由上到下網絡狀的中介服務機構,致使土地供求雙方的信息受阻。

4、管理力量不足。目前農經管理體制遠不能適應當前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形勢的需要。

(三)畜牧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於我區畜牧經濟正處於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轉型階段,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主要面臨以下問題:一是土地瓶頸的制約。區是市主城區,是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隨着城鎮化發展進程加快,相關園區、旅遊區、住宅區不斷建設,適合豬場建設的區域大量縮減,養殖用地審批越來越困難;二是經濟瓶頸的制約。由於大多養殖户原始積累比較少,規模養殖場建設動則幾十萬,上百萬,甚至要上千萬,業主籌資困難;三是環境保護瓶頸的制約。目前採取的沼氣和幹糞集中堆積發酵處理方法簡單不夠徹底,而新型無害化處理設施成本高,養殖户難以承受,發展規模養殖與環境保護矛盾突出,治理與發展任務艱鉅;四是技術瓶頸的制約。大多數養殖業主對規模養殖的含義、內容、基本要求不甚瞭解。在大力倡導規模養殖、畜牧產業化的同時,傳統養殖觀念、飼養模式還佔有一定比例,良種、良法、良舍、良料等標準化養殖推廣使用仍然困難,養殖户參與意識不強;五是人才瓶頸的製藥。從事規模養殖生產的從業者年齡層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全區的規模養殖場户中,懂技術、善管理的少之又少。因而,對市場預測準確度低、規避風險能力差、新技術應用推廣慢,直接影響我區畜牧產業快速、高效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