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農村惠農政策調研報告

**縣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調查報告

農村惠農政策調研報告

一、**縣基本情況

**縣位於**自治州東南部,總人口**萬人。其中農業人口**萬人,國土面積***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20.03萬畝。我縣屬中亞熱帶温暖濕潤季風氣候,帶有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的特點,海拔在190-1200米之間,以200-800米為主,年均氣温15.2℃-18.7℃,最熱月平均温度27.6℃,最冷月平均温度7.8℃,無霜期為302-333天,年均日照時數為1284小時,平均降雨量1193.5mm,蒸發量為1213.9mm,平均相對濕度80%以上。由於氣候温和濕潤,相對濕度大,雲霧和陰雨日多,冬季無嚴寒,有利於秋播油菜生長。加之温、光、水、熱條件優越,油菜生產水平較高,耕作制度以兩熟製為主。

“十一五”期末,全縣生產總值18.9億元,年均增長14.3%;全縣財政總收入達1.6億元,年均增長3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27.7億元,提前完成“十一五”投資計劃;規模工業增加值實現1.1億元,年均增長28%。三次產業由 2017年的52.2∶16.1∶31.7調整為2017年的34.7:28.7:36.6,一、二、三產業佔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下降17.5個百分點、上升12.6個百分點和4.9個百分點。2017年實現全縣村村通公路。以縣城為中心的城鎮基礎設施得到較快發展,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城鎮化水平達到22%;啟動縣城數字電視工程,實施第一批村村通衞星廣播電視、101個村村通廣播工程。完成一批城鎮農村電網改造。啟動建設洛貫產業園區,為工業發展打牢基礎。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66.6%,宜林荒山基本消除。解決了一些重大民生問題,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109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124元。

二、強農惠農政策的執行情況

(一)強農惠農項目補貼的範圍及標準。

根據通知要求,我縣選擇了2017年以來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兩項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進行了調查,其補貼的範圍及標準為:

1、良種補貼:補貼範圍為水稻、油菜、玉米、棉花和小麥五種作物,其補貼標準為:按照“誰種糧、誰享受”的原則,以全縣各農户種植土地的實際計税面積進行補貼。其中:水稻稻每畝補貼標準為15元、玉米每畝補貼標準為10元、小麥每畝補貼標準為10元、棉花每畝補貼標準為15元、油菜每畝補貼標準為10元。

2、農機具補貼種類: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穫機械、收穫後處理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排灌機械、畜牧水產養殖機械、動力機械、農田基本建設機械、設施農業設備和其他機械等12大類46個小類215個品目。玉米小麥兩用收割機作為小麥聯合收割機和單獨的玉米收割割台分別補貼。

揹負式小麥聯合收割機、運輸機械、裝載機、農用航空器、內燃機、燃油發電機組、風力設備、水力設備、太陽能設備、包裝機械、牽引機械、設施農業的土建部分(指用泥土、磚瓦、砂石料、鋼筋混凝土等建築材料修砌的温室大棚地基、牆體等)不列入補貼範圍。

(1)農機具補貼標準:中央資金和省級資金實行定額補貼,即同一種類、同一檔次農業機械在省域內實行統一的補貼標準。中央資金定額補貼標準原則上按不超過本省市場平均價格30%測算,單機補貼限額不超過5萬元;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高性能青飼料收穫機、大型免耕播種機、擠奶機械、大型聯合收割機、水稻大型浸種催芽程控設備、烘乾機中央資金單機補貼限額可提高到12萬元;大型棉花采摘機、甘蔗收穫機、200馬力以上拖拉機中央資金單機補貼額可提高到20萬元。通用類農機產品補貼額由農業部統一確定,非通用類農機產品補貼額由各省自行確定。中央及省級資金定額補貼標準

詳見《2011年貴州省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產品目錄》。

(2)補貼對象及補貼機具數量

①補貼對象。補貼對象為實施縣範圍內符合補貼條件的農牧漁民、農場(林場)職工、直接從事農機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

②補貼機具數量。同一農户、農場(林場)職工年度內購買補貼機具總數不超過10台(套);直接從事農機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年度內購買補貼機具總數不超過60台(套)。

補貼資金的撥付,由縣農業局根據州財政局劃撥我縣的補貼資金總額,按照鄉鎮上報的發放清冊,再由縣財政局直接劃撥到農户的“一折通”帳户上。

(二)強農惠農政策的執行情況

經調查,2017年以來我縣共發放強農惠農補貼資金2200.035萬元,受益農户累計達881400户,其中:

《農村惠農政策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