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農村勞務輸轉調研報告

一、依安縣勞動力轉移情況分析

農村勞務輸轉調研報告

根據調查結果分析,被調查的96户剩餘勞動力轉移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農村勞力輸出初具規模。全縣勞動力總數為41.9萬人,外出務工人員佔全縣農村總人口的 17.4%,佔勞動力總人數的27%,其中佔農村16週歲以上人口的22.6%。在此次100户調查中,外出務工87人,户均0.87人,佔勞動力總數的25%,比2017年增長3個百分點,可以説淅川縣的勞動力輸出初具規模。

第二,外出務工人員的人數隨年齡、性別的不同,外出差異明顯。在外出務工人員中,16—25週歲的人口所佔比例最高,為39%;26—35週歲次之,佔38%;36—45週歲再次之,佔18.1%;46—55週歲又次之,佔3.1%;56週歲及以上最少,僅佔0.6%。其中,男性外出務工人員佔全部男性外出務工人員在各個年齡段的分佈情況是16—25週歲34.8%,26—35週歲38.1%,36—45週歲22.9%,46—55週歲3%,56週歲及以上1.2%;女性外出務工人員佔全部女性外出務工人員在各個年齡段的分佈情況是16—25週歲48%,26—35週歲35.7%,36—45週歲14.5%,46—55週歲2.3%,56週歲及以上0.5%.

第三,外出務工人員流向區域趨勢多元化。既有經濟發達的東部省份,也有經濟欠發達的西部省區,幾乎遍及各個省區,去向相對比較集中的省份有廣東、新疆、寧夏、浙江、江蘇等。各個地區人員流向具體情況是:縣內流動佔15.9%,縣外市內佔11.3%,市外省內佔33%,省外39.8%。人員流動各個年齡段上在選擇地域上呈現一定特點,如青年人大部分流向經濟比較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中年人則去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居多,年齡大的則在縣境內流動多。

第四,外出務工人員在外務工時間1—2年比重較大,長期固定在外的人員數量較低。在所調查的87口外出人員中,在外一年以下的19人,佔22%;在外1—2年的47人,佔55%;在外3—5年的13人,佔15%;5—10年的5人,佔6%;10年以上的2人,佔2%。

第五,勞務收入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17年淅川縣外出務工收入達到8.5億元,平均每個務工農民創收7390元,據此推算,全縣農民人均勞務收入1290元,佔農民純收入的38%,僅此一項就使農民人均增收336元,佔農民人均收入增長的67%。

二、存在問題、建議和形成原因

2

依安縣勞務輸出工作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勞務收入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增添了活力,但通過調查我們應看到勞務輸出還存在着很多不足:

一是勞務輸出強度偏小。推斷結果表明,儘管全縣外出務工人員已經達到一定規模,約11.5萬人,佔農業總人口的17.4%,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27%。但是,這個數量也只佔到全縣勞動力總資源的三成還弱,仍有七成以上的人勞作在自家那貧瘠的一畝三分地上。近年來隨着農業科技的推廣和種植結構的調整,一年中農民在田間的勞作時間加起來也不超過三個月,大量富裕時間被白白浪費掉,況且淅川縣的這11.5萬外出人員中,還有相當一部分(10%)農忙時節回來種地,同時兼顧家庭副業,真正意義上的勞務輸出也就10萬人左右。因而,淅川縣勞務輸出的總量還有很大的潛力。按照調查測算的農村家庭户均4人和常規年報統計的41.9萬勞動力總資源的數據推算,如果平均每個農村家庭有一個外出務工人員的話,全縣應該常年穩定在外務工人員應該達到14萬人的水平,且留在家裏的人除種地外,還可家庭外幫工,加上這部分人,全縣全年家庭外務工人員應該達到16萬人水平。

二是外出人口中性別差異較大。在所調查的全部外出人口中,男性佔58%,女性佔42%,女性僅佔到男性的72%。而且女性外出人口隨着年齡的增加與男性比較外出人口的比例也大幅度下降,如16—25週歲的外出人口女性佔到男性的六成多,26—35週歲僅佔男性的五成還弱,36週歲以上女性也就只佔到男性的二成左右了。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全社會整體觀念還沒有徹底轉變,“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影響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是社會問題,部分用工單位存在性別歧視,或者男女同工不同酬現象較為突出,從而導致外出務工人員性別不平衡。

三是外出務工人員在各個年齡層次上不均衡。低年齡層次的外出人口占該年齡段人口比重較大,而高年齡層次的外出人員佔該年齡層次的人口比重較小。這也是個觀念改變的問題,當然也與用工單位對招收人員的年齡限制有很大關係。

《農村勞務輸轉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