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精選1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美術教學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精選15篇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1

  一、教學目的

我們不是要培養畫家,而是要用此方法來開發兒童智力,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培養他們對美的感受力和欣賞能力以及審美興趣和態度,同時也培養他們的個性、思想情操和完美的人格。

二、課程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形式參與美術各種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生活環境.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作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班級設置

(啟蒙二班 3--5 歲)

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材料,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像、創作和展示。

(啟蒙一班 5--7 歲)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畫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説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圖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實驗一班 7--9 歲)

運用形、色、肌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徵,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瞭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

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結合學校和自己平時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製作,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係。

(實驗二班 9--11 歲)

有意圖地運用形、色、肌理、空間和明暗等美術語言,選擇恰當的工具、材料,以繪畫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瞭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鑑賞能力,初步瞭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尊重人類文化遺產,能對美

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短評述;調查、瞭解美術與傳統文化及環境的關係,用美術的手段進行記錄、規劃與製作;通過跨學科學習,理解共同的主題和共通的原理 。

(水墨班 8歲以上)

通過講解,分析,和有效的引導, 選擇我國獨有的工具、恰當材料,以獨特的繪畫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 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瞭解筆墨的獨特特性的同時,瞭解中國畫的特點、基本表現方法,初步掌握用筆、用墨塑造及物形象的基本技能,運用誇張與實際的對比,節奏與韻律的變化,利用媒材特性,臨摹和寫生雙結合,有機的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構圖意識;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鑑賞能力,初步瞭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瞭解美術與傳統文化及環境的關係,從而提高自己的欣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工筆班 9歲以上 )

通過講解,分析,和有效的引導, 選擇我國獨有的工具、獨有的材料,以獨特的繪畫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 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瞭解筆墨的獨特特性的同時,運用細膩,細心的表現方法,巧妙地把色彩的多樣與統一、對比與和諧有效地結合起來,利用媒材,臨摹和寫生雙結合,有機的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構圖意識;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美展形式和內容多樣性的特徵,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鑑賞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欣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素描班 11歲以上)

通過講解,分析,和有效的引導,嘗試不同工具,從傳統的素描學習入手,通過對造型的基礎知識與規律的認識與理解,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採納現代造型藝術入門方法,經過嚴格的素描

基本功訓練,掌握對透視學、投影學、解剖學等自然科學規律的認識,也包括對造型的觀念、造型的美學原則、造型的諸形式要素和各種藝術表現方法的實踐和認識;掌握速寫造型對線條特性的認識和理解,結合速寫表現基本理論的學習,既培養學生敏鋭的觀察力、抽象概括與表現能力,也培養學生通過快速繪畫手段蒐集設計素材的能力,培養積極主動體驗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和良好習慣,也為專業課程中的設計表現打下良好的繪畫基礎。掌握色彩繪畫表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過對色彩情感、色彩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的認識和了解,使學生具備色彩應用的基本知識和實際表現能力.

四、課程內容標準

課程內容標準分成,"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段:

1、造型〃表現

是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在本學習領域中指的是運用描繪、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創作視覺形象的藝術創作活動;要貼近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徵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種造型方法;不僅關注學生美術作業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造型〃表現"活動中參與和探究的過程。表現則是通過美術創作活動來傳達觀念、情感和意義的過程。造型與表現是美術創造活動的兩個方面,造型是表現的基礎,表現是通過造型的過程和結果而實現的。本學習領域在低年齡階段強調感受、體驗和遊戲性,看、畫、做、玩融為一體,模糊學科門類界線。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的深入,美術學科知識的.輪廓將逐漸適度地顯現.通過"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目標:

第一,認識與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等基本造型要素,並能運用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對比與和諧、多樣與統一等組織原理進行造型活動,激發想像力和創新意識

第二,通過對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製作過程的探索及實驗,發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第三,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

2、設計〃應用

設計〃應用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交流信息,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趣味性、應用性,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創造慾望,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

通過"設計〃應用"領域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目標:

第一,瞭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並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的創意、設計和製作活動,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製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

第三,瞭解藝術形式美感及其與設計功能的統一,提高對生活物品和自己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激發美化生活的願望。

第四,養成事前預想和計劃的行為習慣以及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

3、欣賞〃評述

欣賞.評述是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努力激發學生的主體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師講述為主的弊端,積極探索教學方式的多樣化。逐步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

通過"欣賞〃評述"領域的學習,學生應該達到以下目標: 第一,激發參與"欣賞〃評述"的興趣,學習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瞭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

第二,逐步提高視覺感受能力,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形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優秀民族藝術與文化遺產、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態度。

4、綜合〃探索

綜合〃探索是通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要求教師尋找美術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之間的連結點,設計出豐富多彩的"綜合〃探索"領域的課程,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

通過"綜合〃探索"領域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目標:

第一,瞭解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差異與聯繫,學習靈活運用各學科的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的方案,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美術活動.

第二,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係,發展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開闊視野,拓展想像的空間,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慾望,體驗探究的愉悦與成功感。

五、課程教學方式

在美術表現過程中,大膽地採用各種造型方式,並藉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1、嘗試使用各種線條、形狀和色彩進行繪畫表現。

2、通過各種方式的實物拓印,產生肌理,獲得視覺和觸覺的感受。

3、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過揉、搓、壓、捏、切挖和堆塑等法進行簡單器皿和動物形象的造型。

4、用單色、彩色紙材以及廢舊畫報、掛曆,採用折、剪、撕、拼貼等方法進行平面造型,表現生活中觀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5、以遊戲的方式,觀察和觸摸各種實物,進行感官體驗,並作簡單的組合造型。

6、用自然硬質媒材或人工硬質媒材,通過拼擺、粘接、堆積、組合等技法進行造型遊戲。

7、走出教室,觀賞外面的景色。

8、欣賞自己和同學創作的美術作品。

9、瞭解、欣賞我國民間美術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點。

10、欣賞描繪不同的中外美術作品。

11、欣賞大自然美麗的山川、動植物圖片。

12、學習原色、間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並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13、 通過繪畫、拼貼、堆積和組合等手法進行造型活動,積累視覺和觸覺經驗。

14、對水性顏料、毛筆和宣紙等材料作多種嘗試,開展趣味性造型.

15、圍繞一定的主題,描繪生活中有意義的事。

16、用紙版印製的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事物或人物。

17、進行初步的寫生練習(包括人物頭像和全身、玩具等), 表現人物或物體的大體特徵。

18、用各種易於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製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19、用平面或半立體的形式,將動物與人物等不同類別的形象組合在一件作品中。

20、製作簡單的彩塑及臉譜

21、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通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纖維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22、用撕、剪、刻、折、捲曲、插接、粘接等基本技法,進行立體、半立體紙工製作。

23、利用多種媒材,如蛋殼、羽毛、廢包裝盒、秸稈等當地媒材製作作品。

24、欣賞畫家創作的、學生感興趣的和易於理解的美術作品,對作品進行簡單的形式分析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2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幼兒園升入國小,有的習慣比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問題,從上學期的教學效果看,課堂教學組織有一定的難度,除了每班的人數較多的因素外,就是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影響,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理念起決定作用。本期將引導學生提高學習美術的熱情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

全冊教學目標要求:

1、知識教育要點:

(1)認識和運用各種平面形、常用色。

(2)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

(3)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製作法, 養成正確地繪畫、製作姿勢與習慣。

(4)欣賞祖國風光和兒童畫、民間美術作品的美。

2、能力培養要點:

(1)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象過渡到有意想象 ,從再現想象過渡到創造想象。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調發展。

(4)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

3、審美教育要點:

(1)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2)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悦,激發兒童對藝術創造活動的興趣。

全冊重難點:

(一)重點:

1、用蠟筆或油畫棒的形式進行平塗作畫,描繪觀察、記憶、想象中的動植物,線條流暢,色彩均勻豐富,造型大膽、誇張、生動活潑,富有一種童趣;

2、傳授版畫的方法和步驟,並進行一系列練習;

3、用撕紙拼貼方法進行簡單畫面製作;

4、欣賞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和中外兒童優秀美術作品。

(二)難點:

1、在繪畫訓練中,要求線條自然流暢,色彩鮮豔豐富,造型大膽生動,富有兒童情趣。

2、在工藝製作中,培養學生初步的造型能力,培養按步驟操作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和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3、在欣賞過程中,提高欣賞能力,發現美和創造美、鑑賞美的能力。

三、全期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與方法:

1、教師聯繫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3、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注意學生的情緒,語言要親切,氣氛要輕鬆,要積極鼓勵學生動腦筋,大膽添畫,來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教學檢測與評價:

根據兒童年齡特徵,檢測方法主要是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表現力,課堂的示範能力,紀律觀念,集體協作精神,作業完成情況等方面,評價主要採用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講評,家長評價的綜合方式。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3

教學目的:

通過印製花布圖案,瞭解美術的設計及應用。

學習美術圖案設計的一些學常用的方法和簡單的圖案印製方法。

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印製花布圖案,學習美術設計的'簡單的知識,提高審美情趣。

學具準備:

地瓜、蘿蔔、小刀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班上同學身上穿的衣服的布料誰的更好看?

2、説説各自的理由。

三、欣賞激趣。

1、欣賞一些花布圖片,直觀感受花布的美感。

2、理性認識:探究花布的圖案設計規律。

四、學生設計單位圖案。

五、按一定規律印製花布。

六、展示交流,互動發展。

七、學習拓展。

嘗試探究如何印製文字和畫。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4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對海底的興趣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引導學生大膽想象進行繪畫。

3、培養學生良好的美工活動習慣,耐心細緻的做事態度

二、活動準備

1、課前請學生觀賞過各種各樣的魚的圖片,觀察過魚缸裏各種觀賞魚的外部特徵。

2、本班學生已初步掌握畫魚的技能。

3、大幅掛圖--《美麗的水底世界》。

三、學生美術工具

水彩筆、彩紙、剪刀、固體膠等。裝廢紙碎紙的小盒子、各種魚的圖片、光碟等。

(一)導入活動,引起學生興趣。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過很多關於魚的知識了,認識了很多魚,也學會了魚的各種畫法。今天王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張非常有趣的光盤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我們來看一看它到底是什麼有趣的東西。

放光碟:學生欣賞

(二)引導學生想象各種魚的不同外部特徵,並觀察圖片。

⒈教師:小朋友在剛才的畫面裏都看到了哪些魚?他們長的怎麼樣?身上有什麼樣的顏色和花紋?

學生髮言後,教師總結:魚的種類非常多,每種魚的身體形狀和顏色花紋都不一樣。有的魚身體形狀和花紋是對稱的,有的魚身體形狀和花紋是不對稱的。

2、出示海洋圖片

看,我們班也有一個漂亮的海底世界,在這個海底世界有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可是他們太少了,沒有朋友跟他們玩,他們都感到寂寞了。怎麼辦呀?小朋友幫他們想個辦法吧。學生想辦法。我們一起來為小魚找朋友吧。

3、學生進行製作

學生製作各種各樣的魚。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指導。對美工基礎較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大膽創作,嘗試不同的方法,製作更多與眾不同的魚,幫助美工基礎較弱的學生掌握難點,完成作品,提醒學生將剪下的廢紙放進碎紙的小盒中,製作完畢收拾好自己的美工工具和材料。

4、請學生把製作好的小魚貼到海底世界去。

5、活動點評:學生將魚貼到掛圖上後,教師與學生共同欣賞,請學生上來講講哪條魚是自己做的?你做的是什麼魚?教師表揚大膽創新、作品顏色鮮豔、剪的輪廓邊緣整潔的作品。

(三)總結:今天咱們做的這個海底世界可真漂亮,其他的小朋友一定沒見過這麼漂亮的海底世界。我們一起把這幅畫帶給其他的小朋友一起欣賞吧!

(四)教師帶學生走出教室。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5

一、是提出設計方案的要求。

二、方面進一步鞏固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

三、能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設計符合實際的活動方案,以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

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複習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隨後提出設計方案的'具體要求。由於學生是第一次自主設計,因此把這一設計活動安排在小組內進行,各小組在設計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以便學生設計出各種與眾不同的方案。在交流時,首先請各小組彙報設計的方案並説一説設計時的想法,結合他們的想法加以引導。學生在交流彙報後,我把每一種方案的設計都用分數的形式表示出來,並引導學生觀察各種不同方案中的共同點,從中發現設計的基本特點。

有些學生對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來説,十分抽象,也難於理解。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色彩的對比,使學生能利用對比色來裝點自己的生活。

2、進行對比色的塗色練習。

教學重難點:

1、認識色彩的對比。

2、如何運用對比色。

教具學具:

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作業紙、報紙,抹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欣賞:

(1)出示課題——“萬綠叢中一點紅”。

(2)比較:相同的主體,不一樣的背景,兩幅圖有什麼不同。

2、發現:

(1)當一種顏色出現在另一種顏色上,人們在視覺上便會比較兩種顏色。當兩種顏色相差得遠時,就會特顯出另一種顏色。這就是對比了。

(2)觀察色輪,發現三原色中任何兩色相混所得的`間色與另一原色互為對比色,即互為補色關係。

(3)在色相環上,直線相對的兩種顏色配合,會產生強烈的對比。

如紅與綠、橙與藍、黃與紫都稱為對比色。

(4)引導學生欣賞課例,通過欣賞使學生認識到強烈對比使畫面響亮,生氣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動地襯托出主體。

3、實踐:用對比色組織一幅畫面。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作業展評

五、課後拓展:運用所學色彩知識設計一張賀卡,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利用皺紙團包的各種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立體造型藝術有一些基本的瞭解。

2.學生根據想象,創造,將皺紙團包成各種簡單的外形,並嘗試將製作完成的皺紙團粘接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藝術品。

3.引導學生欣賞藝術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學生進行立體造型藝術設計製作的興趣,培養學生對造型藝術的理解能力。

重點難點:

1.是否發解掌握各種立體造型的構建方法及簡單的構建原理。

2.能否熟練的運用"團""包"的方法,製作一件立體的紙作品。

3.整個教學是否有利於培養學生對立體造型藝術的閃趣。

4.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教師用課件展示藝術家創作的各種立體雕塑,並引導學生欣賞。

2、在欣賞藝術家創作的各種立體雕塑的圖片或照片的同時,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説説自己對大師作品的理解。

(學生學會欣賞立體造型藝術,瞭解立體造型藝術基本的構建原理。)

二、發展階段

學生大膽想象,創造,用皺紙團包各種簡單的造型,選擇幾個造型進行粘貼組合,採用"團","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個紙立體造型或小組集體創作一組紙立體作品。

1、組織小組討論,嘗試,將皺紙揉,團,包豐各種造型的方法。

遊戲:比一比,賽一賽,哪組團包的造型最多。

2、利用皺紙團包各種造型時,引導深長注重抓住各種物體的外形特徵,要求學生所選擇的造型的外形應以簡潔,形象為主。

3、利用製作好的各種皺紙團造型組合立體造型時,着重講解粘貼:各個皺紙團包造型間的大小變化。粘貼接觸面的大小,整個立體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細部的刻畫。

4、學生在製作過程中,教師要巡迴指導,對優秀作品要及時的表揚。

三、課後拓展

1.集體採用皺紙團包的方法與彩泥設計組合成一組立體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級或專用教室內。

2.學生用舊報紙製作的團包的紙立體作品,再根據學生個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顏料,將其塗上不同的顏色。

板書設計:

包團紙工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8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飛行器、宇航服等有關太空的知識。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設計創作能力。3.讓學生在設計創作飛行器遨遊太空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太空、嚮往未來的情感。

教材分析:

自古以來,太空對於人類總是神祕莫測的,人類渴望探索太空的奧祕,卻苦於沒有方法,直到1961年前蘇聯的航天員加加林第一次登月成功,終於為人類揭開了太空的神祕面紗。美國也隨後實現了多次登月計劃。而中國,作為一個在世界上有着舉足輕重地位的泱泱大國,同樣熱切盼望着在太空中的某個星球上留下中國的國旗,烙下中國人的腳印。20__年10月15日,宇航員楊利偉駕我國自行設計的神舟五號宇宙飛船升入太空,成功地完成了我國第一次載人宇宙航行,為我國探索太空書寫了歷史新篇章。本課以《我駕神舟遊太空》為題,通過了解太空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在設計創作飛行器神遊太空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設計能力、想象能力及動手創造能力。教材選了楊利偉駕神舟五號宇宙飛船航行太空的圖片及其他飛船、衞星圖片等,目的是讓學生知道科學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激發學生熱愛科學、親近科學的情感及瞭解太空的慾望;另外,教材也選擇了一些學生作品,更是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觸動學生創作(可以用手工或繪畫的形式)靈感,使學生在激情昂揚中想象自己駕神舟遊太空的情景。

重點、難點:

重點:能繪畫或製作出一幅太空遨遊圖。

難點:有創意地進行飛行器的設計。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學生)創作小組內商討創作方案(教師)有關繪畫和手工的材料工具

教學過程:強調要點。事先商量好分工情況。各小組在30分鐘內創作一幅作品。把大家對遨遊太空的感受在創作中具體地表現出來學生製作。

主題:體驗太空。

準備:交流2分鐘,安排好分工。

建議:①注意安全;②要有創新;③結合未來發展方向;④體現出科學性和藝術性。教師指導。教師在構思、構圖、技法及學生的合作方面作指導。

展示作品。讓各組代表上台發言,並互相評價作品。

課外拓展。要求各班進行作品展評。(2)舉辦有關太空知識的講座.(3)鼓勵對太空有興趣的同學繼續深入探究太空的奧祕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9

教學目標:

1、欣賞各種喜歡的彩塑人物形象

2、學習彩塑方法,瞭解彩塑特點

3、用彩泥製作出自身喜歡的人物。

教學重點:

瞭解彩塑人物的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

用泥塑和色彩裝飾結合的方法塑造人物。

教學用具:

橡皮泥。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教學意圖

1、 組織教學,穩定同學情緒。

2、 引入新課。

1、 回憶大家都十分喜歡的《西遊記》有水能説説其中的每一個人物特徵。

——孫悟空。機智勇敢

——豬八戒。憨頭憨腦

——沙僧。冷靜冷靜

——唐僧。慈悲心腸

可請同學扮演人物的典型動作

2、大家能用彩塑的方法做出來嗎?

板書課題

3、 講授新課

1、 欣賞書本圖片。

① 欣賞《西遊記》中彩塑人物,瞭解人物動作和服飾特點

② 引導同學觀察三個和尚的人物動作、表情、從而瞭解人物性格特點。

簡述故事 、進行德育教育

2、 瞭解彩塑含義

用泥塑造形象,並加以彩繪。故稱彩塑

3、 瞭解彩塑製作步驟。

① 塑造形象。

② 陰乾、上白色

③ 用色彩裝飾

作業要求:

④ 明確作業:用泥塑和彩色裝飾結合法塑造喜愛的童話人物。

⑤ 強調個局部銜接,直到同學用牙籤或其他

4、 同學作業。

巡查同學和時發現做得好的苗頭,向全班褒揚。

5、 作業展示

a. 出示同學作品欣賞,提醒同學依照步驟來做。 b.安排好下次課的工具。

6、 總結新課

展示同學作品,提出優缺點。引導同學進一步完善作品

用他們喜愛人物來引起他們的'興趣。從而拉開教學的序幕。

引導同學先欣賞作品,再自身做作品。

教同學做時要知道泥塑的基本步驟

積極引導同學給向好的方面發展

積極褒揚異想天開的同學。

為同學掃清所有障礙

積極褒揚好的同學。

教學板書

彩塑人物

塑造形象

陰乾、上白色

色彩裝飾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10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並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廢舊材料。

2、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將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成各種物品。

3、通過製作,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是否在課前仔細觀察了物體的顏色,外形收集了相關廢舊材料。

2、能否合理利用廢舊材料進行組合和創造,製作立體造型。

3、能否體會到變廢為寶和保護環境的樂趣。

4、能否在活動結束後進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在美術教學在如何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物的`研究。

6、如何合理運用各種材料開發新的教學內容的研究。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學準備

1、啟發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並能對各種物體的外形,顏色等特徵進行簡單的描述。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如舊掛曆,易拉罐,吸管等。

五、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教師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物體的圖片,引導學生在上節課的基礎上,更仔細地觀察各種物體,根據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那些廢舊材料可以將它表現出來,並使其具有立體感。

2、教師可適當分析幾種物體的立體造型,示範幾種基本製作方法,如卷,插,支撐等,還可通過半立體的圓等較特殊的立體造型,讓學生領會多種立體造型表現法。

3、學生觀察,並分小組討論。

(二)發展階段

1、"奇思妙想階段",啟發深長在現有事物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打破物體的原有形態,充分發揮身邊廢舊材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創造,製作一伯立體的工藝品。

2、"情感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製作出立體的工藝品來美化身邊的環境,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環保好方法。

(三)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後,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衞生來整潔。

(四)課後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來表現各種物體的立體造型。

2、在生活在,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11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有重點的觀察蜻蜓,瞭解對稱對於飛翔的重要性。

2.創作一副以蜻蜓為主體的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能否有重點的觀察蜻蜓。

2.能否將觀察到的蜻蜓特徵表現在自己的作品中。

3.是否能夠運用與眾不同的表現方法。

課前準備

(1)實物投影儀、教室準備蜻蜓標本,圖片,有關作品。

(2)學生準備紙、筆、剪刀、膠水等工具。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施教時間:10月20日

活動一:

通過實物投影觀察蜻蜓標本。城市裏的學生對於蜻蜓的記憶往往是模糊的、概念化的,農村的孩子雖然常看到蜻蜓但仔細觀察的不多。因此,通過不同的.手段讓學生仔細的觀察顯得非常重要。蜻蜓的色彩、姿態、樣子,玲瓏剔透的翅膀,都能引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活動二:

描述蜻蜓的外形特點,説説這些特點與它的生活習性有什麼關係,在交流中,瞭解對稱對飛翔的重要性。

欣賞書上繪畫蜻蜓的作業,談談哪些畫的精細、寫實、哪些寫意但又抓住了蜻蜓的特點。説説自己喜歡哪種畫法。

談談自己認為繪畫的蜻蜓周圍可以添加哪些背景。

活動三:

運用線條來描繪蜻蜓的身體和翅膀的細部。

以組為單位將畫好的蜻蜓剪下來,貼到一張大紙上,共同添畫背景。

第二節

施教時間:10月21日——10月24日

活動一:

出示摺紙的蜻蜓,引起學生興趣。

每一組發兩隻摺好的蜻蜓請學生們拆拆看,自己研究一下該怎樣折,同以前學過的“千紙鶴”的折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學生起來交流自己研究的折法。

學生隨老師的演示學折蜻蜓。

活動二:

教師在教師的展板上佈置一朵油菜卡紙畫好的荷花,製作一隻立體的蜻蜓停在上面。蜻蜓翅膀上花紋用彩色筆描述出來。告訴大家這隻蜻蜓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來陪她玩,鼓勵學生製作各種不同的蜻蜓鐵道展板上。

蜻蜓可以用對摺剪,再裝飾的方法。鼓勵學生製作與眾不同的樣式。

提醒孩子選擇製作蜻蜓,需要強調它的翅膀的對稱性。給學生多一點時間思考,並完成作業。

活動三:

用學生們的紙折蜻蜓佈置展板,鼓勵做得快的學生再製作蓮蓬和蝌蚪,充實池塘中的景色。最後教師為展板題詞:荷塘秋色。師生共同體會創造的快樂。

札記:

上這一課時正趕上我們學校“班班創特色”藝術類二課小組成果展示。學校要求各班將成果展示在自己班的展板上。而二年級這三個班當中一個班是“摺紙特色”一個班是“我愛大自然”另一個班是“詩情畫意”。我充分利用了本節學的蜻蜓來佈置展板:一班的摺紙作品展中有各種不同質感、顏色的紙折的蜻蜓;二班直接將課堂作業展“荷塘秋色”利用了起來;三班的“詩情畫意”中就有兩幅畫有蜻蜓的詩意圖。學生高興得説:“老師,我們這節課學的東西可真有用!”是呀,“學以致用”不正是我門這些美術教育者一直在追求的嗎?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12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看一看、認一認各種圖形標誌的不同含義,使學生了解圖形標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引導學生欣賞圖形標誌,使學生了解具有直觀、簡明、易懂、易記的特徵。

教學重難點:讀懂並理解圖形標誌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收集各種圖形標誌的圖片資料,拍攝學生熟悉的商店、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車站等處的圖形標誌,供學生識別和欣賞用。

學生:收集一些圖形標誌的圖片資料,供上課時討論、欣賞用。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小朋友們,我們今天要認識一些新朋友,它們會教會我們在一些公共場合裏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呢,下面請大家跟着老師,一起來迎接它們。載示一些簡單的圖形,詢問學生它的'意思是什麼?2、小組討論,彙報結果。

同學們,它們在公共場合中它就有了特殊的含義,這樣的圖形我們稱它為圖形標誌。

導出課題:認識圖形標誌(板書課題)

二、加深學生的認識,討論課本上圖形標誌的意思。

1、在我們的書上,有很多很多各種各樣的圖形標誌,你們知道它們都是表示些什麼意思嗎?

2、看圖小組討論,比一比,哪一組説出的各種圖形標誌的意思,最準確,數目最多,並告訴大家你們都在什麼地方看到過它們?

三、學生彙報自己收集到的圖形標誌

對課本中的圖形標誌進行補充説明。通過小組評比的方法,對圖形標誌進一步的瞭解。

1、圖形標誌包含好多方面,現在請小朋友們來介紹自己在課前去找尋的圖形標誌好朋友,告訴大家,你是從什麼地方找到它的,這個標誌出現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些什麼,不能做什麼?2、學生上台彙報自己找到的圖形標誌,其它小朋友補充説明。

四、課後拓展

1、留意生活中的各種圖形標誌,想一想,這些圖形標誌的作用。

2、用繪畫、拼貼等方法設計一個圖形標誌。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13

本學期我擔任一、二、三、六年級的美術課的教學任務,為了提高學科的教學質量,具體目標如下:

一、學習習慣培養

一二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偏小,尤其是一年級的新生僅進入學校一個學期,我個人認為,針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只有從小做起,從細做起,中高年級的經過幾年的學習,大部分同學能力比較強,學習習慣的養成比較好,但也會有不帶用具,亂塗亂寫的時候,也需要教師的不斷提醒與督促。

習慣的培養應該包括許多方面,例如:

(一)課前帶好,課上擺放好、用好美術工具的習慣。

有的學生工具亂擺亂放,使用起來也是毫無條理,甚至手上、臉上,衣服上也都“掛彩”,畫筆調色盒用完不清除,下次再用時,極不方便。作業粗筆大抹,潦草應付,作畫是想怎麼畫就怎麼畫,不按方法不按步驟,畫面雜亂無章。這樣的學生往往平時做事也是缺乏條理。 為了改善此類情況,我制定了相關措施:一、在美術課後把下一節課所要帶的工具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記在記錄本上,避免回家後忘記。二、建立課前檢查制度,讓表現好的同學作好每次書面記錄,過一段時間我就進行反饋和獎勵,以此來激勵全體學生。三、鼓勵同學有愛心將自己多餘的學具借給他人,但像別的同學借東西的就扣除一面小獎章,四、上課示範時,條理清楚的演示每一步,並強調這樣做的重要性。輔導學生時,對條理性差的學生,嚴格要求,重點培養他們有序操作,讓他們逐步養成做事有條理習慣,將來做事也會事半功倍。

(二)要學會傾聽,多與他人合作。

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注意力很難集中,一有事情發生就很容易走神,在課堂上往往控制不住自己,隨便説話,因此培養他們能注意地聽老師和夥伴的發言,不隨意打斷他人講話是很重要的習慣培養。中高年級的學生有了自主意識,渴望別人的認可,也願意與人溝通,但只是溝通的方式會有有些偏差,會有不等別人説完就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的時候,也有爭吵和不友好的現象。

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多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樂於交往,與同學合作,在活動過程中培養集體意識, 讓學生有參與的興趣,能在指導下體驗與感悟,獲得真實的.感受交流。 具體措施:在某一學生具體回答問題的時候,我總會抓住機會鄭重其事地強調:聽與説同樣重要。説是表達自己,讓別人明白;聽是尊重別人,弄懂別人的意思;説要大膽,聽要專心。老師欣賞積極發言的同學,同樣也喜歡專心傾聽的同學。在專心傾聽的基礎上,再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那才是最好的學生。我經常要求學生:“請其他同學在聽的時候,思考他説得怎麼樣?”“誰還有補充嗎?”“誰還有更好的意見?”等。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後,才不至於使自己的答案與別人雷同。

二、繪畫、製作能力的培養

國小美術由繪畫、工藝、欣賞三部分組成。

(一)針對於繪畫這部分:

低年級同學們的作業反映出來的是大多數同學都十分敢於想象和創新,畫面色彩十分豔麗,能力應該包括會用簡單的點線面來表現畫面,學會幾種基本線條的畫法,塗色均勻,構圖完整,用色繪畫大膽等等。

中高年學生的造型能力比低年級有了明顯的提高,同學們的業不僅有線條的疏密變化,而且在色彩的搭配、繪畫方法的處理、塗色的均勻度、畫面的豐富都有一定的提高。知識方面應

掌握原色、間色、明度、純度、顏色對比、色彩調和等色彩的基礎知識和透視、明暗等相關素描知識,瞭解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

具體措施:

在繪畫方面為了培養學生的能力,在低年級授課時我反覆強調基本型、塗色方法、構圖等最基礎的概念,讓學生對這些知識有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記。

具體來説主要是線條表現和塗色兩方面的訓練。

1、低年級學生進行以線造型能力的訓練非常重要,只有經過一定的以線造型能力訓練,他們的小手才能靈活、聽話,隨意弩駕畫筆為其所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授繪畫課時根據課的內容合理安排一些簡筆畫、速寫等用線線造型的繪畫讓學生進行練習。

2、塗色練習先從色彩搭配説起,讓學生明白哪種色與哪種色搭配在一起效果更好,更能突出要表現的內容和主題。講一下塗色技法和要求,小面積色怎麼塗?大面積色怎麼塗?藍天、大地、河流怎麼塗?哪些畫用蠟筆水彩相結合塗?怎樣塗色均勻?總之,學生掌握的塗色技法越多,創作出的繪畫效果也就越好。

在中高年級的教學中我十分注意學生繪畫基本功的磨練,而且要求學生在創作的時候不能簡單下筆,隨意去畫,應該是有目的、有思考的創作。只有這樣畫面表現才更加有意義。課堂上教師領畫、帶畫,示範都因直觀性強易於學生更快更好掌握。高年級的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在創作時會容易不自信的,總會説:“我什麼也畫不出來”,“太難了”,“還是照抄課本上的吧”。這時候就需要提倡學生有創造意識,就要求教師多表揚標新立異的同學,尤其在評判作業時,不以乾淨規矩為唯一標準,而看誰的作品不隨大溜,有獨到之處。

(二)手工製作方面:

低年級的應該掌握:

會用彩紙、掛曆紙等紙張製作出一些樣式簡單的小飾品,顏色搭配合理,有自主創新設計意識。

中高年級的學生應掌握:會用大小,形狀,色彩,材質不同的材料進行有規律地排列,創造出具有節奏感的作品;從各種不同種類的材料進行聯想,根據材料的特徵動腦筋進行各種設計製作。

具體措施:

手工製作課作為國小美術課的教學內容之一,它的直觀性、形象性、靈活性都比較強,特別是“手工”課的動手,更符合少年兒童好動的天性,手工製作目的主要在於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立體、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用積極思考、達到手腦互動。

我在此類課的授課時着重“示範講解”, “示範講解”是手工製作課教學的關鍵,因為教師的示範是學生模仿操作順序進行的前提。這一環節的教學,演示的可見程度要大,面向全體學生,講解的措詞要得當,淺顯易懂,“看聽”結合。示範講解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美術基礎知識的掌握

中高年級的教材中有建築藝術欣賞,色彩三要素的練習,園林、宮殿欣賞,大師作品欣賞,國畫技法等基礎知識,

隨學生年齡增長,他們知識結構也隨之變化,教師有責任講清楚這些相關知識,在學生描繪事物、認識事物方面起到正確導向作用,讓他們在實踐中有理可依,培養他們科學觀察事物能力,以利於學生向成人化過渡,利於國小美術教學與中學美術教學銜接。

教師給予學生的知識一定要規範和科學,不能隨意而談之。在課中傳授的知識必須講究

科學性和豐富性,並且要能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

教師還應以熱情和真誠的工作態度對待學生,感染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們,他們的頭腦中沒條條,少框框,他們的思想天真爛漫,想象力豐富,教師應該多給他們以鼓勵和表揚,用心施教,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情緒和情感體驗。

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以學生為依據,精心的安排、設計,更好的起到主導作用,從而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能力得以提高,智力得到更高的發展。

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教師還應該提高各個方面的能力,為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共同進步!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14

教材分析: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課程,教學內容是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紙張材料,進行有創意的拼貼與添畫。在這節課中引導學生採用舊畫報、舊報紙、廣告紙等作為材料,巧妙利用紙的肌理或花紋圖案,以小組合作形式創設一幅拼貼畫。通過觀察、比較、思考、想象與討論,學生能夠感知繪畫與拼貼畫的不同效果。

教學目標:

1.通過思考、比較、想象與討論,學生感知繪畫與拼貼畫的不同效果,瞭解拼貼畫的藝術形式美,提高審美趣味。

2.學會拼貼添畫的基本方法,嘗試剪紙、撕紙方法和粘貼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動手能力,在製作中感受創造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

利用收集的廢舊掛曆、廣告紙、彩紙等進行拼貼添畫創作。

教學難點:

紙材的巧妙利用,創新的表現內容。

教具準備:

範畫、教學課件、廣告圖片、剪刀、膠水、彩筆、雙面膠、各種輔助材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欣賞大師藝術作品。

欣賞畢加索的拼貼畫《吉他》,分析這幅拼貼畫是由什麼材料做成的。

設計意圖:欣賞《吉他》,初步瞭解藝術形式的多樣化,通過欣賞大師作品,初步感受拼貼畫的藝術魅力。)

藝術家們用許多人眼中不值一文的.舊印刷品及廢棄物創造出獨特的藝術作品——拼貼畫。

2.出示課題:拼貼添畫

二、觀察探究

1.欣賞拼貼畫作品圖片。思考問題:這些拼貼畫分別表現了什麼主題?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優秀作品,初步學習拼貼畫的製作方法。

2.小組活動。

(1)將組員們收集來的舊報紙、廣告圖片放在一起,進行交流與篩選。

(2)集體討論,根據篩選的圖片給畫面選定一個主題或者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活動,提高學生對資料的篩選能力。學生討論交流,互相啟發思路,使思路更開闊、畫面構思更精巧。

3.播放課件,啟發學生如何搭配畫面。

(1)課件演示:首先選擇尺寸較大、印刷清晰、色彩鮮明的圖片,擺放在畫面顯眼的位置;其次搭配其他圖片,完善畫面。

(2)小遊戲:課件中提供一些小動物的圖片,請學生動手操作,怎樣擺放才能使畫面更美觀、更協調。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演示,進一步學習如何篩選圖片。通過實踐與比較,複習構圖知識,開闊設計思路,激發學生創作興趣。

4.教師演示。

拼貼部分做好之後,還要根據畫面需求,用畫筆添畫,美化畫面。

(1)可添加具體的景物,完成畫面。

(2)也可只添加背景顏色,起到拼貼畫之間的過渡和裝飾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示範,學生更加直觀瞭解各種添畫的方法。

三、學生創作

提出作業要求:

(1)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完成一張拼貼添畫作品。

欣賞書中學生作品,概括每幅畫的主題。

輔導要點:拼貼圖片選擇恰當,畫面和諧、有表現力。

(2)學生進行藝術實踐。教師及時給予學生輔導和肯定,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四、課堂評價

1.學生展示作品。

2.學生互評。

(1)畫面和諧,具有表現力。

(2)有適當的添畫內容。

3.按教師提出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評價檢測新知識的掌握情況,鍛鍊學生評價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藝術作品的審美能力。

五、課後延伸

欣賞用廢舊印刷品製成的藝術作品。鼓勵學生多收集生活中的廢舊印刷品,用巧手變廢為寶,讓它們成為美化環境的藝術品。

國小美術教學方案15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教材國小美術第二冊的第四課,課題《船》。

教學對象:一年級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生的感知和對信息的捕捉,實踐研究性的學習過程。

過程與方法

會用有特徵的形構成不同運動狀態的船,表達個性;在探究性學習和兒童藝術表現過程中,領悟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在瞭解、認識船的過程中,潛在地啟示學生勞動創造文明、智慧的意識,拓寬知識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創造中啟迪智慧,培養個性。

【教學重點】

在感知中用有特徵的形構成某種船

【教學難點】

在探究過程中立意和構思,生動的畫出船的狀態

【教具準備】

各種各樣船的圖片及學生作品等相關課件、教師範畫作品等

【教學方法】

教師講解為主,課件播放為輔。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導入新課: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一位電視中的新老師,與我一起給同學們上一節非常有趣的數學課,好不好呀?

3、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謎語)不着地,不騰空,一座高樓在水中。打一交通工具。(船)

(二)瞭解船的來歷

船作為交通工具是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大家都知道,人類的生活時時刻刻離不開水,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總是喜歡依山傍水而居,他們看到水裏的魚想捕獲,遇到江河想渡過去,洪水氾濫時想要逃生,採集的食物或捕獲的獵物多的時候需要通過江河、大海運出去交換別的東西回來……總之,人們熱切盼望着有一種水上交通工具能征服江河湖海,後來,有一次洪水到來時有人發現抓住浮在水面的圓圓的木頭可以平安的渡過河流,人們根據這一原理,經過反複製作、實驗,製作出了水上交通工具——船。(課件)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和聆聽視頻文件的介紹,與畫面中學生共同學習和體會古人計數的實物、結繩、刻道三種計數方法。

(三)探究學習(利用課件)

1、 認識船的種類、名稱、用途

提問:你見過船嗎?你都見過什麼樣的船呢?它們叫什麼名字呢?

提問:這裏有各種各樣的船,你想了解嗎?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船你認識嗎?它們威武嗎?漂亮嗎?你知道它的用途嗎?

教師小結:漁船,漁夫捕魚用的`;客船,載人用的;帆船,用於捕魚、航海運動;快艇,旅遊、觀光用,皮滑艇,運動用的;軍艦,用於軍事打仗;工程船,用於鑽探打撈等……

2、組織小組討論

咱們剛才看了這麼多的船,如果老師想請你們畫一艘船,你打算畫一艘什麼用途的船呢?它是什麼形狀的?請你和本小組的同學互相説説。

3、學生逐一説出船的名稱和用途。

(四)引導學生分享繪畫步驟並示範

1、 生説步驟,師在黑板上演示繪畫過程:(引導學生説出船各部位的基本形體)該先畫什麼呢?船身是什麼形狀的?船身上還有什麼?它又是什麼形狀的?(類似於樓房一樣的長方形組合而成。)船上還有什麼?(國旗、救生圈、小窗户……)輪船應該在什麼地方行駛呢?周圍會有什麼?遠處呢?水裏會有什麼?天上呢?……

2、 引導學生分析部分學生作品:

課件依次出示一些其他同學的作業。師引導生看圖

(五)學生創作性實踐活動

1、宣佈作業要求:發揮想象力畫一艘乘風破浪的大船。

2、 學生作業,師巡視輔導。課件出示下列幾種常見的船的圖畫供生參考。

輔導要點:不同的船有不同的表現方法;進行適當的背景添加。

3、 展示部分學生作品,評價交流。

4、賞析作品,是為了更好的啟發創作思維,延續興趣,實現繪畫語言與敍述語言的互助,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六)拓展延伸

1、最大的船有多大?世界上什麼船最先進?將來的船會是什麼樣的?

2、民間有什麼船?

3、查找有關船的事件,如:泰坦尼克號、中山艦、鄭和下西洋……。

(七)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