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竊讀記》教學反思2篇

引導語:《竊讀記》課文以“竊讀”為線索,生動、細緻地刻畫了自己當年“竊讀”的處境和心境。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竊讀記》教學反思,歡迎閲讀!

《竊讀記》教學反思2篇

  反思一

《竊讀記》是人教版第九冊第一篇課文,課文主要寫“我”放學後急忙跑到書店藏身於眾多顧客之中偷偷看書時的心理和動作的細緻描寫,表達我對讀書的熱愛與渴望。

上課前:

因為是開學第一篇課文,準備的比較充分,主要想引起學生對課堂的興趣,重温課堂的滋味。而本學期,教室剛裝上多媒體,我和學生都比較興奮,因此對課文的思路和課件也很在乎。

但是,影響因素也有,天氣很熱,我們的教室在最上層,室內更加悶熱。而打開多媒體,電扇就會發出“嗡嗡”的轟叫聲,只能關了。在下午的第一節,師生在這樣的室內上課效果可想而知。我是大汗淋淋,可以説,昏頭轉向了。

班級一下子兩個班合併,我還是有些不適應,在課堂上,出現了“腦袋搬家”現象,走神了。

上課時:

1、教學思路主要還是圍繞“我”讀書的滋味——“我很快樂,也很懼怕”展開。抓住竊讀前,竊讀時,竊讀後的心理和動作的細緻描寫。朗讀體會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如飢似渴的樣子。

2、抓住主要句子理解。從“我合上書,嚥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後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兩句話入手,結合現實生活談談自己體會。學生從句子中讀出了物質(糧食)的重要性,但是精神(讀書)的食糧也很重要。根據現狀,特別是當今社會,知識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我説,“食物是一隻風箏,而讀書是一陣風。如果沒有風,風箏永遠飛不起來。讀書有助於你奔跑,有助於你成長。”

3、拓寬閲讀。補充《竊讀記》原文,學生從“我”被店主趕、羞辱感受到當時窮人讀書的不易,深入感受那種“偷偷”的感覺,卻絲毫沒有減少作者對讀書興致的影響。

4、説説、寫寫。因為體會了“我”讀書的困難,感受到他們讀書與我們現在學生的區別,所以我讓學生比比我們的不同,用“我來和你比讀書”為題説一段話,學生的精神內涵通過語言的表達得以體現,讓精神與言語達到同構。也明確是知道了“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狀況。再用“小女孩,我對你説……”來些一段話。這樣既積累了語言,又提高了認識,精神經歷了一場洗禮。

上課後:

1、開始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集中,個別學生的朗讀和體會比課始有進步。但兩個班級的習慣不同,在課內產生衝突,使思想有所渙散。在第一課時,我還是較少地顧及這些,有些遺憾。

2、人數太多,我還是想着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鍛鍊,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發言,這樣的時間有所浪費。

3、應該加強組內討論、交流的機會。這節課,我沒有安排這樣的環節。應該説,我還是得儘快適應這樣的班級。

 反思二

開學第一課,上了《竊讀記》,很有些感悟:

《竊讀記》通過“我”放學後急忙跑到書店藏身於眾多顧客之中偷偷看書時的心理和動作的細緻描寫,表達我對讀書的熱愛與渴望。

在教學時,我抓文章的中心問“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引導學生理解,體會。學生都能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説出自己的理解,但僅侷限於快樂與懼怕。為此,我引導學生除了書本上談到的感受,在聯繫生活實際來理解竊讀的滋味。比如,長時間的站着會覺得怎樣?一點撥學生都能聯繫自身的實際談體會説竊讀的滋味。如一本書要換幾個書店才能看完,看書時還要察顏觀色,心累。餓着肚子看書的滋味。學生談得都很到位,在教學過程中應側重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摘錄些教學片斷:

1.仿寫片段:

師:作者愛讀書,要竊讀,怎麼辦?想了這樣一個妙招:換另一家書店接着找書看。但每次放下書,心情一定糟糕透了,走進另一家是的心情又會怎樣?那一家一定會找到那本書嗎?我們來想象下:

我跨進另一家書店,急切地尋找那一本書。哦,它在這,還沒有賣光,真是( )。走過幾家書店都沒看見那本書,我(),( )。

師:找到書時欣喜若狂,沒找到自然情緒低落,同學們的想象非常符合一個愛讀之人的心情。

2.補白寫話:

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盆大雨越高興......(課文原文)

師:為了躲避書店老闆的驅逐,小英子要竊讀成功,還會找這樣的藉口。小英子高興地喊着:大些,再大些,大得讓我( )。我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走進另一家。可是走過幾家書店都沒看見那本書。我慘淡無神地提着書包,抱着絕望的'心情走進最後一家書店。昨天在這裏看書時,已經剩下最後一冊,()。

上面只是課堂中的兩個片段,這篇文本作者在心理描寫、動作描寫方面非常細膩、真實,但竊讀的內容又有點遠離了班中同學的生活,文中的表達內心活動的細膩描寫,是教學難點和重點。

這單元的文章首先要學會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我在網上專門去搜索了有關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並在教學設計中歸納文意中實踐。

但還是問題多多,自己有很多的困惑:

1.課堂的語文味漸漸被知識難度沖淡了,讓學生概括了文本主要內容,教了兩種概括的方法,學生的感情投入就似乎變淡了,如何處理好培養閲讀能力及學生興趣的關係呢?

2.另外,這篇文本的距離和學生有點遠,因為現在的學生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在書店讀書,也沒人説什麼。而文章在教材選編的時候把閲讀的快樂凸顯,把懼怕的這一塊內容刪掉了點,(詳見教參的竊讀記節選,拓展閲讀),讓我感覺很難讓學生真正進入文本,品讀不到位。有時候,文本重難點很多,知識點也很多,想講得面面俱到,反而有困難,是該想想怎麼取捨了。

標籤:竊讀 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