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2018廣東大學聯考生物無機化合物複習資料

大學聯考是高三學習展現自己實力的一個重要的舞台,大學聯考是創造未來的一場考試。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廣東大學聯考生物無機化合物複習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2018廣東大學聯考生物無機化合物複習資料

  廣東大學聯考生物無機化合物複習資料

無機化合物定義

英文:inorganic compound.無機化合物,與機體無關的化合物(少數與機體有關的化合物也是無機化合物引,如水),與有機化合物對應,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鹽、氰化物等,簡稱無機物。

説明: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和第六版都將無機物解釋為"單質和無機化合物的統稱"。一些文獻在介紹無機物性質時,也將單質列在其中。

細胞中的無機物

水是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不同種類的生物體中,水的含量不同;不同的組織﹑器官中,水的含量也不同。

細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結合水與其他物質相結合,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約佔4.5%;自由水以遊離的形式存在,是細胞的良好溶劑,也可以直接參與生物化學反應,還可以運輸營養物質和廢物。總而言之,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

細胞內無機鹽大多數以離子狀態存在,其含量雖然很少,但卻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些無機鹽是細胞內某些複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如Fe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Mg是葉綠素分子必需的成分;許多無機鹽離子對於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如血液中鈣離子含量太低就會出現抽搐現象;無機鹽對於維持細胞的酸鹼平衡也很重要。

相關分類

氧化物

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能和氧氣反應產生的物質叫做氧化物。根據化學性質不同,氧化物可分為酸性氧化物和鹼性氧化物兩大類。酸性氧化物:能與水作用成酸或與鹼作用成鹽的氧化物。例如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等,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酸性氧化物。

鹼性氧化物: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且生成物只能有鹽和水,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質生成。鹼性氧化物包括活潑金屬氧化物和其他金屬的低價氧化物,如CaO、BaO和CrO、MnO。

無機酸

一類在水溶液中能電離產生H 的化合物的總稱,與鹼相對。鹽酸、硫酸、硝酸在水溶液中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酸根)雖各不相同,但產生的陽離子(H )卻是相同的 , 因此它們在性質上有共同的地方,例如具有酸味;能溶解許多金屬;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等。鹽酸狹義的定義: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比如硫酸)。這類物質大部分易溶於水中,少部分,如:硅酸,難溶於水。酸的水溶液一般可導電,部分酸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不導電;部分酸在水中離解為正負離子,可導電。

較廣義的定義:反應中能提供質子的是酸,定義酸為電子對的接受者,範圍更為廣泛。酸可以和鹼進行中和作用,生成水和鹽。

氫氧化鈣味苦的、溶液能使特定指示劑變色的物質(如使石蕊變藍,使酚酞變紅等),PH值大於7。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與酸反應形成鹽和水。典型的鹼如胺類物質(包括氨水),燒鹼(氫氧化鈉),熟石灰(氫氧化鈣)等。鹼的更廣義的概念是指提供電子的物質,或是接受質子的物質。

氯化鈉酸與鹼中和的產物,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構成。化學中鹽分為三類,正鹽:單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和非金屬離子構成;酸式鹽: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氫離子和非金屬離子構成;鹼式鹽: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氫氧根離子和非金屬離子構成。鹽是化學工業的重要源料,它可製成氯氣、金屬鈉、純鹼(碳酸鈉)、重鹼(碳酸氫鈉、小蘇打)、燒鹼(苛性納、氫氧化鈉)和鹽酸。

  大學聯考生物選擇題解題方法

1.順推法: 順推法是從題目給定的已知條件出發,運用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順藤摸瓜”似地進行推理,最後得到問題答案的一種解題方法。順推法是最常見、運用最多的一種方法。

例1.嚴重缺鐵的病人可能會出現( )

A丙酮酸中毒 B.乳酸中毒 C.尿素中毒 2中毒

解析:本題考查無機鹽缺乏導致的病症,可以用順推法來解答此題:首先我們知道鐵在人體內主要構成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可以運輸氧;其次由嚴重缺鐵推斷出人體內血紅蛋白合成不足,繼續推斷出人體運輸氧的能力下降,會造成人體內缺氧,最終推斷出人體內要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當乳酸含量過多時就會導致乳酸中毒。 參考答案:B

2.逆推法:逆推法是指從題幹中的問題開始入手,一步一步倒着推斷,追根溯源,一直推到題中的已知條件,從而找出問題的正確答案。

例2.(2006年全國理綜卷Ⅱ)番茄種子萌發露出兩片子葉後,生長出第一片新葉,這時子葉仍具有生理功能。對一批長出第一片新葉的番茄幼苗進行不同處理,然後放在僅缺N元素的營養液中進行培養,並對葉片進行觀察,最先表現出缺N症狀的幼苗是( )

A.剪去根尖的幼苗 B.剪去一片子葉的幼苗

c.剪去兩片子葉的幼苗 D.完整幼苗

解析:本題考查植物體對礦質元素的利用情況。N進入植物體後形成不穩定的化合物,是可再利用的礦質元素。如果缺少氮素幼葉可從老葉中奪取,但是本題中沒有老葉,因此可用逆推法來解答:由題中“最先表現出缺N症狀的幼苗”這一問題可倒推出“一定是氮素供應能力差的幼苗”;再倒推氮素的來源:由於在缺N元素的營養液中進行培養,番茄幼苗不能從營養液中吸收N,又沒有老葉,因此氮素只能由子葉中貯藏的營養物質提供;繼續倒推出是子葉少的幼苗,即剪去兩片子葉的幼苗。 答案C

3.排除法:排除法是指在讀懂題意的基礎上,根據題幹所提供的條件和給出的選項,先將有明顯錯誤或不合理的選項逐一排除,再將比較有把握的否定選項加以排除,最後只剩下正確答案的一種方法。排除法最適於解答不能直接得出答案的選擇題。如果題目中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那就要將正確的選項排除掉。

例3.(2006年江蘇生物卷)將一植物細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時間後發生了質壁分離,下列説法不正確的是( )

A.此細胞是活細胞 B.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

c.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一段時間後可自動質壁分離復原

D.原生質層兩側溶液存在濃度差,KN03溶液濃度低於細胞液濃度

解析:本題可採用排除法將敍述正確的選項排除即可得出答案。只有活細胞的原生質層才具有選擇透過性,才可能發生滲透作用而出現質壁分離,因此選項A、B正確;K+和NO3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增大細胞液的濃度,使細胞吸水發生自動質壁分離復原,因此選項c也正確;發生了質壁分離一定是因為外界的KN03溶液濃度高於細胞液濃度,而不是低於細胞液濃度,選項D錯誤。 答案D

  大學聯考生物選擇題解析

第1題:非常基礎,主要考察免疫部分裏頭關於抗體實質的認識,考生只需要知道在免疫調節過程中抗體的實質功能以及抗體由什麼細胞產生就能答對。這樣一道開卷題讓同學們心態平和地進入這場理綜大戰。

我們都知道抗體當然它是由效應B細胞產生的,另外抗體是和抗原發生專一性結合而不是和多種抗原結合。抗體作用的形式是和抗原在一起,將抗原集結成團,而非直接裂解病毒。最後一個選項,抗體實質是蛋白,它當然可以被蛋白酶水解。

第2題:考察必修一里各種細胞器的功能,即有機物是由什麼細胞器合成,不同細胞器功能的區別。這裏A選項中大家可以看到“合成”這個詞,我們都知道蛋白的.合成是在核糖體上,而內質網是對代蛋白質進行運輸機和加工,高爾基體是進行深度的加工。B答案説細胞核中合成mRNA,mRNA,mRNA它的轉路當然是在細胞核內完成的,這個信息實際上考得非常淺顯。像C答案中,我們都知道細菌沒有細胞核,那D答案中我們也知道光合作用中光反應的場所是類囊體的薄膜,而暗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的機制,不存在外膜的問題,所以這道題答案非常直白。

第3題:這是這套理綜生物選擇題中的亮點。這道題牽扯到對曲線分析和判斷的水平,流式細胞儀可根據細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對細胞分別計數。我們看到這兩個曲線是兩組對照實驗,橫軸是DNA的相對含量,而縱軸是用來計數之後含有這種DNA含量的細胞相對數量。整個這道題突出了一個實驗設計的思路,就是我們以往咱們生物課堂上經常要講到的問題,要想做實驗題,首先要理清命題,找到這道題自變量和應變量之間內在的邏輯關係。

先看它的命題,研究者用某抗癌藥物處理體外培養的癌細胞,接着我們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如圖。也就是説這個實驗的變量在於有沒有經過抗癌藥物的處理,這個實驗的結果應變量是不同DNA含量的細胞數量的不同,我們可以通過這兩組的曲線來判斷,兩組曲線都出現了兩個峯值,一個峯值DNA的含量大概在40左右,不管是實驗組還是對照組,DNA含量的第一個峯值數量區別不是很大。但是可以明顯的看到做了實驗之後的實驗組,用藥物處理過的組二峯降低了,相當於第一個峯DNA含量的兩倍,意味着此時細胞已經處於了分裂期,也就是説實際上這個藥物起作用的是抑制DNA分子的複製,抗癌藥物主要是在這個角度起作用,然後我們進行實驗結果的方向,找到其中不正確的選項。

這道題雖然思路具有一定的邏輯性,但是其實四個選項想要找到對的也不難。我們看A答案説.b峯中細胞的DNA含量是a峯中的2倍,這是很直白擺在這個座標上的。B答案,a峯和b峯之間的細胞正進行DNA複製,DNA的含量從2N到4N含量加倍的過程中此時的細胞正在進行DNA複製。再來看第三個,處於分裂期的細胞均被計數在a峯中,大家看A峯是DNA含量尚未加倍的時候,所以A峯的細胞主要指的是一期的細胞,所以處於分裂期的細胞主要應該被計數在B峯之內。最後一個説這個抗癌藥物明顯的抑制了二峯,也就是抑制了DNA含量加倍的細胞數量,也就意味着這個抗癌藥物抑制的是DNA的複製。這道題從答案上看比較清晰能夠得出正確結論。

第4題:大螞蟻和小螞蟻,這是兩個不同的生物,是兩個不同的物種,生活在相鄰的兩個地區。從題幹上可以看出來這道題考察了哪幾個信息點?這個考察了生態系統裏面,第一,樣方法計數的問題,第二,我們在第1天和第85天時分別統計誘餌上小螞蟻的出現率,這道題中一定要理清楚何為自變量、何為應變量。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題最後給出的數據圖表,這個數據圖表中一共統計四組不同的數據,如果對比第一組和第二組數據的話,它的變量在於是否驅走了大螞蟻。也就是説在定時灌溉的前提條件下,也就是説水份充足的情況下,驅走或不驅走之間的區別,明顯可以得出結論,看來驅走大螞蟻能夠明顯讓小螞蟻的數量提高。同理,我們再來看第三組和第四組,第三組和第四組不灌溉,意味着在乾旱的情況下,同樣,這裏的變量是是否驅走大螞蟻。也就是説第一組、第二組構成的對照和第三組、第四組構成的對照,變量都在是否驅走大螞蟻這個問題上,而應變量則是小螞蟻出現率的變化。我們都能看出,不管是在不缺水時還是在缺水的時候,驅走了大螞蟻,小螞蟻的數量都會增加,或者減少的量沒有那麼強。由此可見,看來大螞蟻能夠影響小螞蟻的生存。只有這一個變量嗎?實際不是。第一組和第三組同樣也能構成對照,如果一、三組在一起對照的話都是不驅走大螞蟻,這個時候變量就變成了是否缺水。我們看一下第一組和第三組的區別,在不驅走大螞蟻的情況下灌溉和不灌溉又有區別,由此可見水份對小螞蟻也是有影響的。同理,二、四組也能夠進行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