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説新語》,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家中的九歲男孩機智應答的故事。下面一起來看看最新的《楊氏之子》教學反思範文吧!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範文一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説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説。《楊氏之子》一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户九歲男孩機智聰慧地應對別人的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絕。

這篇文章是孩子們在國小階段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這樣編排,目的有三: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把重點放在讀通文章,理解句意上,我先範讀,讓學生感知讀古文的語感,畫出停頓,然後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慧。”這句話,讓學生説説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楊氏之子的聰慧?引導學生去文中感受楊氏之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楊氏之子沒有生硬地直接説“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採用了否定的方式,説“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難道楊梅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我想,學生在領會文章的`妙處時,也一定能激發他們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

在學完課文後,我創設了一個練習情景,用“張”“李”“劉”等姓氏來替換孔,如,張君平説:“此是君家樹。”讓學生模仿應答,訓練他們的思維,使學生學以致用。這一環節,學生髮言積極,對答如流,課堂氣氛很活躍,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古文的濃厚興趣。

另外,我還拓展了《世説新語》中的《謝太傅篇》與《徐孺子篇》作補充材料。有了這篇文章的學習經驗,再讓學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的妙處,我發現學生再讀古文時確實老練了許多,而且能饒有興趣地去探索語言的魅力,這不能不説是一大驚喜,同時也充分説明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不過,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一些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1、調控學生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每次的課堂教學似乎都只屬於一部分人,還有少數學生一直遊離於課堂之外,無法讓他們專心聽講,這真是老師心中永遠的痛。

2、在語言的感悟上,仍然有所欠缺。對古文的理解及拓展方面,我的反饋還不夠全面。其實,這也是教師個人文學修養的欠缺所致。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對於優點我會繼續發揮,對於不足,我會積極地改正。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範文二

《楊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級第三組的一篇課文,該組課文以語言的藝術為單元主題,通過古今人物語言的藝術,展示了語言的魅力。這是一篇文言文,講的是在樑國,有户姓楊的人家一個九歲的兒子很聰明,有一日,他的父親不在家,孔君平來找他父親,他擺出水果招待客人,其中水果裏有楊梅。孔來了興致,指着楊梅對他説:“這是你家的楊梅.。”沒想到,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沒聽説過孔雀是您家的鳥。”客人無言以對。全文共五句,短小精悍,文筆精煉,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思維敏捷,機智幽默的男孩形象。

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 教學之前,我讓同學們充分地朗讀,甚至達到背誦的程度。針對本課的特點,結合本組教學主題,根據學生學習現狀,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1、學習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明白文中“家禽”的意思,與今義的不同。2、理解本課文言文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複述這個故事。3、背誦課文。理解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感受語言的藝術。圍繞這個教學目標,我確定“理解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處”定為教學重難點,以理解文言文作為突破口,準備用一課時來“解決”掉。教學時,第一個環節,檢查初讀,整體感知,我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情況,指名大聲朗讀文言文,結合正音,並引導學生讀出文言文的節奏,注意停頓。(必要時教師範讀),第二個環節,根據註釋,理解文言文。學生根據註釋,自由試講文言文的意思。提出這個要求後,嘗試理解,交流彙報。如你讀懂了哪些地方或哪個句子?有生很自信地回答:我讀懂了楊氏之子是個很聰明的孩子。然後,他朗讀:“樑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惠。"甚"是很,非常的意思。”抓住“聰惠”一詞,引導楊氏之子何以聰慧,表現在哪?”引出下面有客孔君平來家招待而智答的故事。根據學生的回答,逐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這樣一來,請同學們用現在的話來説説《楊氏之子》就很好解釋了。第三個教學環節,感受語言的妙處,拓展延伸。既然楊氏之子如此聰明,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他妙答的機智。學生暢所欲言:孔楊關係親密,孔有意逗逗楊氏之子,以姓氏發問,楊氏之子立即也以孔氏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妙在反應迅速,思維敏捷,孔音剛落,他就應聲而答;妙在答而不芒,含蓄婉轉,不失禮貌;妙在話中有話,温文爾雅,機智幽默。

教師總結全文後,引出周恩來總理的巧答記者的故事,進一步感受語言的魅力。最後,齊讀全文,背誦課文。總觀整個教學過程,我感覺學生學得輕鬆,我也教得輕鬆。當然 存在許多我自己看不見的缺點,因為缺點總裝在身子後面。一篇教學隨感,望各位同仁不吝賜教!謝謝哦!

附《楊氏之子》

樑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