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水族風俗習慣有哪些

水族,主要分佈在其國境的貴州省內,其所聚居的村寨多是依山傍水,周圍竹樹環繞,房屋縱橫交錯,魚塘水田滿目皆是,聚族而且是同血緣,數姓雜居極少,民族風俗有其自身獨特的特點。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水族風俗習慣有哪些,希望有所幫助!

水族風俗習慣有哪些

  水族的風俗習慣

婚俗

水族婚姻舊時奉行民族內婚制度,採取"同宗不婚,異姓開親"的原則,青年男女,戀愛自由,但婚姻由父母包辦。在實際聯姻過程中,潘、韋等水族大姓,由於人口眾多,致使男女婚配成為大問題,故通過“倒栽杉”的形式,實行破姓開親。婚姻的締結分提親、問親、訂親和結親等過程。提親和問親多由媒人去進行,一旦親事定下,即擇日舉行"訂親酒"。

屆時,男方派出直系叔伯兄弟為代表與媒人一道,攜訂親財禮以及架子豬、公雞等前往女方家,女方亦相邀自己的房族兄弟前來相陪。午飯時,由媒人動手殺雞,並以雞眼占卜親事的吉凶,開餐後,雙方需商定結婚的日期並議定財禮的數目。此後數日,女方房族各家依次宴請男方的代表,親事就此訂成。結婚時,新郎不出面,由媒人帶領童男童女各一人以及迎親的數十人隊伍,抬着豬肉、糖果、罈子酒、糯米粑等前往女方家,迎親隊伍還須攜帶雙方議定的禮金和特製的鋸齒鐮刀、竹篾穿串的金剛藤葉和竹編魚籠,意表"嫁娶不亡古、子孫多發達"。新娘出閣時,撐傘出門,由其兄弟姐妹和嫂子等幾十人陪同,行進中,忌諱與同日出嫁的新娘相遇,兩向相遇不能避開時,新嫁娘要互換禮物以示吉利。到新郎家後,新娘要擇吉時入閣。屆時,新郎家中的所有賓朋和家人必須退出屋外,大門內側放置銅盆,盆內點燃桐油燈,盆口罩上篩子,大門坎上放置馬鞍,鞍上再放置一塊木板,新娘必須從木板上以左腳跨鞍入門。新娘入閣時,由一老婦手提魚罐在前牽引,跨鞍入門時,老婦要從魚罐中用青竹葉或稻穀草蘸水輕輕在新娘背上拂拭,以去邪納吉。新娘入閣之後,當天必須返回孃家,名曰:“回門”。回門之後,有的地方新娘還有一段較長時間的“不落夫家”習俗。水族人家通常婚後生下第一個小孩時才另立門户,同時舉行設立“娘娘神”位儀式。

家庭習俗

水族社會在家庭之上,一般有家族組織制度,家族中的年長者和輩份高者共同組成一個人數眾多的“三老四公”議事會,他們按族規負責家族內部的道德評判和處理家族內部的成員糾紛。個體家庭每逢婚喪大事,都會得到家族組織成員的全力資助和協辦。家族擁有公共墓地、山林、草場、水源、魚塘或河段。“三老四公”必須負責家族大型的“拜霞”、祭祀“火神”、保寨神等宗教活動,對外代表家族參與地方性的“議榔”會議等。個體家庭中,父親是一家之長,擁有家庭經濟的支配權和對外交往權,也有贍養老人和撫育子女的義務。

家庭內部分工表現為男耕女織,男子主要負責犁田耙地,餵養牛、馬等大牲畜並承擔農家肥、穀物收割等重體力活兒的運輸;女子負責插秧、小季栽種、田間管理和菜園生產。日常生活中男子對外參加社交活動並保證家庭有一定的經濟收入來源,婦女操持家務、飼養生豬、家禽、釀酒和織紡等。一般人丁較少的家庭,多數幾代同堂,只有多子農户才承襲樹大分丫、崽大分家的傳統。分家時,必須請家族的“三老四公”出面監督以保證分家析產時的公證,分家後,父母大多與小兒同住。在家庭中,只有男子有財產繼承權。

水族社會講究樹立整體形象。同一姓氏聚族而居,村落內部強調長幼有序,並遵守世代相承的家規傳統。

服飾風俗

水族男女都喜歡穿青、藍兩色服裝,所用布料為自織自染的土布,即遠近聞名的“水家布”。男子過去穿大襟無領寬袖的青藍土布長、短衫,內襯白布短褂,下身穿青藍簡便褲,腳穿元寶蓋青布鞋,用青布包頭。現在男子的服飾已漢化。女式則獨具水族特色。

男式服飾

男服飾,在明代以前留滿長髮,綰結於頂,穿和尚領無扣長衫。清代時受強化改裝的影響,年長者剃髮留辮,多數代瓜皮帽,身穿無領大襟闊袖的青蘭布長衫。冬天加棉長衫和夾褲。青壯年亦剃髮綰辮盤結於頂,用青白布包頭。一般都留尺餘長的頭巾披於腦後,上身穿大襟無領青蘭色短上衣,下身穿青蘭色直筒便褲,腳穿布襪和元寶蓋布鞋。辛亥革命後,絕大多數男人剃去髮辮,衣服改用布鈕釦,中青年多穿有領對襟衣,仍用青白布包頭。年老者平時也穿有領對襟衣便服,節日或走親仍穿佈扣長衫。

女式服飾

女式服飾清代以前,年長婦女多綰結於頂,用青方巾包頭,上穿對襟無闊袖銀扣短上衣,下套百折圍裙,並在前後繫上兩塊長條腰巾,腳穿尖鈎穴花鞋,有的還紮裹腿。中年婦女大多把長髮梳成一把盤繞於頂,外包青白布長條頭巾,盛裝時常繞結於頂並插上各種銀飾品,腳穿翹尖鞋、穴花鞋、元寶蓋鞋或繡花鞋。

清乾隆《獨山州志》記載:”水家苗、衣裳黑、長過膝、好魚獵、婦女勤紡織、短衣長裙“這説明水族婦女在清代是穿裙的,民國以後才易裙為褲。水族婦女的服飾,以區域為特徵,大致有五種:一種是中和一帶,二種是九阡、荔波一帶,三種是豐樂和平一帶,四種是普安交梨一帶,五種是都江榕江一帶。都江、榕江、雷山地區的水族婦女服飾,衣腳幅面,窄小、岔高擺圓、坎肩緄布,由肩部向背部橢圓。花邊多喜用色差顯着的大萬字和月季花邊。頭飾包白色頭巾,頭巾收扎天頸後,形象古樸,髮式仍保持留綰結於頂的傳統,外包黑方格或紅方格白花巾,

銀飾品有:銀梳、銀篦、銀叉、銀花、銀手鐲、銀項圈、銀壓領及銀蝴蝶、銀針線筒等,造型優美,工藝精巧,頗具水族特色。這些銀飾品主要是在結婚大典或喜慶節日才盛裝佩戴。布料都是水族自己種棉花,然後通過壓花、彈花、紡紗、織布、漿布、染布等程序加工後,才裁縫的。改革開放前,水族地方都種有棉花,改革開放後農村為減輕勞累,都靠到市場去買洋紗來織成布,或直接買布來裁縫了,而今棉花已經頻臨絕種,荒廢的民間壓花機、彈花機、紡紗車已成文物之用。

喪葬習俗

水族的喪葬程序也很複雜,大致分為報喪、入殮、擇吉、安葬、立碑、復山六個階段。喪葬分火化、土葬兩種形式。以土葬最為普遍。火化針對不正常亡者而言,有“開挖”(二次葬)習俗,水語“或挖”,其內容有“家祭”、“賓祭”儀式,屆時,鞭炮聲聲,八仙蘆笙悠揚,人聲鼎沸。這一活動,其規模大小,根據孝家經濟基礎而定,其中不少具有水族的民族特點。

信仰習俗

水族的信仰民俗有自然崇拜。自然崇拜,主要以大石頭或大古樹為對象,許願還願,可以得到它的庇佑,時間選擇在每月七年級、十五日最好。這一天,全家或全寨帶上糯飯、米酒、小豬、或雞鴨魚肉等供品,在“繆”前焚香紙祭祀,念祈神心事,以求吉兆,供祭之後,分享供品,銅鼓崇拜,主要認為銅鼓還有公母和龍虎之分,各有神通,能降妖驅魔,逢凶化吉,就有着乞求神靈保佑的內涵和心態。

水族人有崇拜翠柏的傳統習俗。翠柏四季常青,隱喻愛情堅貞不渝。其木質地堅硬,雖經風雨侵蝕,而不易腐朽,又象徵意志堅強不屈。因此,水族人民對翠柏十分敬重。

翠柏在荔波和三都一帶被稱為革木,而水族則稱革木為“梅虛”。因為崇敬翠柏,水族關於自己族名的“水”字和“人”叫“任虛”,都取了革木的“虛”音。

水族人喜歡栽植翠柏。大多數水族寨子都栽有翠柏。古老蒼鬱的翠柏被當作“風水樹”、“保寨樹”,受到寨里人的敬重,保護和頂禮膜拜。

水族人愛用翠柏製做扁擔,一來翠柏扁擔閃悠好挑,二來使用這種扁擔渾身有勁,擔得重,水族還喜歡用翠柏做房屋的大梁和中柱,以祈吉祥。

  水族的傳統節日

端節

水族歲時民俗主要為“端節”,水語“藉端”,以水歷十二月至新年二月上旬(農曆八月至十月)的亥日過端,共分七批過,屆時有敲銅鼓、跳銅鼓舞、蘆笙鬥牛舞、祭祖、賽馬等活動。

卯節

卯節,水語稱借卯,意譯為吃卯,這是荔波水族人的年節。

卯節的日期是依據水族曆法來推算的。具體的日期雖不固定,但有個選擇的原則,即在水歷九、十朋(陰曆五、六月)內的卯日分四批過節。水歷十月,水書稱為“綠色生命最旺盛的時節”,辛卯日被稱為“最順遂的日子”,是過節的上吉日。水族人認為,過節逢辛卯就表示風調雨順,人壽年豐。與此相反,丁卯日被視為凶日,是過節的忌日。過節逢丁卯會招致旱象蟲災與温疫。卯節的分批在很古的.時候就約定俗成。水家節日歌唱道:“第一卯/水利的卯,第二卯/洞坨卯,第三卯/水扒水浦卯,第四批卯節,除三都的九阡、水各、周覃外,荔波縣的岜鮮、水維、永康等鄉的水族人,也在這最後一批卯日過節。”

卯節的前三四天,水家人就像漢族人迎大年一般,開始動手灑掃庭院、打掃衞生,將陽塵撒放稻田裏(水家認為陽塵能殺蟲)。卯節的“除夕”,要殺豬宰雞、打豆腐、開窖酒,備鮮魚,祭祀祖先。村村寨寨取出珍藏的銅鼓來敲擊,並開始接待賓客。

卯日是節日活動的高潮。人們身穿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湧往卯坡(各地約定俗成集匯對歌過卯的山坡),在坡上對歌。這一天,卯坡上人山人海,人們撐着各種彩傘,或戴着草幅、竹笠,三五成羣散落在如茵的草地和碧綠的灌木叢間,宛如雨後綠野上綻開的五彩花朵。

水族的包辦婚姻色彩較濃,其青年男女的戀愛是隱祕的。平時只有趕場天和節慶日,才有接觸機會,還要避開長輩與兄嫂。但卯節卻為青年男女的社交大開綠燈。卯節實際上是歌節,歌聲就是傳媒。未婚男女青年可以盡情地對唱情歌而毫無顧忌。

節日之夕,家家笑聲朗朗,碰杯之聲不絕於耳。鏗鏘的銅鼓和渾厚的皮鼓聲響徹水寨。水家人一邊唱着醇香的糯米酒,一邊唱着比米酒更醇香的“姨娘歌”。每個水族寨子都設有“歌堂”,女歌手伴音姑娘坐在房間裏,男歌手與同伴、聽眾坐堂屋中,歡歌達旦,甚至綿延數晝夜。

卯節的起源來自一個神話故事。傳説遠古時候一支水族的先祖來到荔波定居,禾苗忽遭嚴重蟲災,人們束手無策,眼看顆粒無收。這時,水書先生拱陸鐸從天而降,指示人們掃積屋內煙塵撒在禾苗上,終於除去了害蟲。人們歡慶勝利,聚而歡歌,代代沿襲便形成了卯節。

霞節

過去由於科學文化落後,在原始的宗教信仰方面,水族較崇拜自然物和祖先,較崇拜樹神、石神和水神,“霞節”就是以敬“石神”為主的宗教信仰活動。“霞節”是水族祈求奉供“霞神”保佑人畜安康興旺、風調雨順、年成豐收的祭奠活動。“敬霞”活動前,先選好風水寶地,派人到山上尋找像人形的石頭,選吉日,各家各户出米揍錢購買牲畜祭品,安置“霞神”,請巫師念尼禱告。安放“霞神”時,全寨男女老少抬着供品,耍着龍敲着銅鼓前往“霞神”廟安放“霞神”,霞廟根據財力而定或蓋草房或蓋小瓦房,安放“霞神”中,安排專人騎母豬,滾泥塘或秧田,互打泥巴仗等,現場宰殺豬祭神,之後按户平分供品再祭祖宗。解放後,供奉”霞神“活動基本停止。現在水利、永康等水族鄉的部分村寨都還保留有“霞神”廟。

標籤:風俗習慣 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