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侗族風俗習慣及特點有哪些

侗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是先秦百越支系之一。居住區主要在貴州、湖南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交界處,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居住。那麼你知道侗族的風俗習慣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侗族的風俗習慣及特點資料,希望能幫到大家。

侗族風俗習慣及特點有哪些

侗族民族的飲食

侗族分佈在中國南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區)毗鄰處。侗族種植水稻,稻田養魚,魚糧兼營。出產木耳、香菇、竹筍(玉蘭片)、柑橘等。

侗族地區大多日食四餐,兩飯兩茶。飯以米飯為主體。平壩多吃粳米,山區多吃糯米,糯米種類很多,有紅糯、黑糯、白糯、禿殼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們將各種米制成白米飯、花米飯、光粥、花粥、粽子、餈粑等,吃時不用筷子,用手將飯捏成團食用,稱為“吃摶飯”。

侗族一般習慣於清晨做好一天的飯菜,帶上山去食用。其中香禾稻做成的“摶飯”尤為甘美,有“一家蒸飯,全寨飄香”之説。侗族人喝的茶專指油茶,它是用茶葉、米花、炒花生、酥黃豆、糯米飯、肉、豬下水、鹽、葱花、茶油等混合製成的稠濃湯羹,既能解渴,又可充飢。與飯、茶配套的,還有蔬菜、魚鮮、肉品、瓜果、野味、菌耳和飲料,食源廣博而異雜。

蔬菜大多製成酸萊。製作酸菜有壇制和筒制兩種,壇制是指將淘米水裝入壇內,置於火塘邊加温,使其發酵,製成酸湯,然後用酸湯煮魚蝦、蔬菜,作為日常最常見的菜餚。

魚鮮包括鯉魚、鯽魚、草魚、鱔魚、泥鰍、小蝦、螃蟹、螺螄、蚌之類,可製成火烤稻花鯉、草魚羹、鮮炒鯽魚、吮稜螺、酸小蝦、酸螃蟹等風味名餚。民間經常食用的蝦醬也多以壇製作。醃魚、醃豬排、牛排及醃雞鴨則以筒製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兩種。製作醃魚以入冬最佳,醃漬時間越長,其味越醇。魚蝦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鮮食。

肉品主要是豬、牛、雞、鴨肉,吃法與漢族差別不大。瓜果有刺梅、獼猴桃、烏柿、野楊梅、野梨、藤梨、飽飯果、刺慄、大王泡,以及鬆村嫩皮、桑樹嫩皮、香草根等。

其中,櫟木的果實可做成豆腐,“香樹”的皮可潔白牙齒,油茶樹上長的“茶泡”是天然的酸甜汁。野味包括鼠、蛇、蝌蚪、四腳蛇、幼蟬、幼蝗、土蜂蛹、石蛙、囡囡魚、麋鹿、梅花鹿、麂子,以及吃松果長大的松香雞和松香豬,侗族均能巧加利用。

菌耳方面有松菌和鮮美的雞絲凍菌,還有可制粑粑與粉絲的藤根、葛根,水田生長的細微苔絲,隨處可見的竹筍。飲料主要是家釀的米酒和“苦酒”,以及茶葉、果汁。

據粗略估計,侗族的常見食料不少於五百種,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長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無不取食。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很強的生存適應能力。

侗家能用生薑製成各種醬菜。可加工成醃姜、鼓姜、糖姜、條姜、五味姜、油姜、姜酒等銷往各地。

湘西一帶侗族姑娘擅長用柚子皮、冬瓜皮等雕成魚鳥花草各種形狀,用白糖漬成蜜餞,待客時,小的泡菜用,大的盛盤中餉客。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飯最香,甜米酒最醇,醃酸菜最可口,葉子煙最提神,酒歌最好聽,宴席上最歡騰。

侗族人宴客要打“桐粑”,其工藝複雜而細緻,品種繁多。例如:加蘇子汁的叫紅侗粑,加楊桐葉的叫黑侗粑,帶餡的叫豆沙侗粑、棗泥侗粑等。宴客時泡茶要加柚子皮、冬瓜皮雕成的蜜餞花卉;席上要備暢銷全國的“五味姜”,清香適口的“油茶”,清甜軟糯的“黑珍珠飯”,水牛調製的“酸龍肉”,以及聞名遐邇的“醅草魚”,為的是賓主一起歡聚共樂。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愛飲酒,所飲酒類大都是自家釀製的米酒,度數不高,淡而醇香。

最有特色的要數客人進寨時特殊的迎賓儀式——“攔路酒”了。侗家人在進入寨子的在門樓邊設置“路障”,擋住客人,飲酒對歌,你唱我答,其歌詞詼諧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礙物,恭迎客人進門。入座後又是換酒“交杯”,鄰居或自動前來陪客,或將客人請到自己家中,或“湊份子”在鼓樓中共同宴請,不分彼此.酒席上還有“雞頭獻客”、“油茶待客”、“酸菜苦酒待客”、“吃合攏飯”、“喝轉轉酒”等規矩。

侗族的飲食禁忌主要是:不可坐在門坎上吃飯,忌諱看別人吃東西;正月七年級不生火;祭祀期間不許外人入寨;喪期孝子忌葷吃素,但魚蝦不限等。

侗族崇拜龍,天邊出現彩虹,稱做“龍喝水”,誰家也不能去挑水,也不能用手指虹。還崇拜魚,認同族或認親時,先問對方是否知道三魚共頭(其先民的圖騰符號),若答得出,便認為是同族人。每逢婚喪嫁娶等大事,請客送禮都離不開魚。

侗族人民的飲食以大米為主要食物,平壩地區以粳米為主,山區則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魚”、“醅肉”,貯藏十數年不壞。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種好客習慣。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區最富有特色。村頭寨尾多蓄有古樹,溪流上橫跨“風雨橋”,寨中魚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樓聳立其間。住“幹欄”房,樓上住人,樓下關養牲畜和堆置雜物。

大部分地區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習,即兩茶兩飯。兩茶是指侗族民間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葉、花、炒花生(或酥黃豆)、糯米飯,加肉或豬下水、鹽、葱花等為原料(有的地方還加菠菜竹蒿),製成的湯狀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飢,故常稱“吃油茶”。

侗族神話傳説故事

相傳雷公、雷婆因曾被世人所捉,逃回天上後為報復人類,舀天河之水傾灑,致使洪水滔天,然而卻未能淹死四兄弟,於是天王便放出十二個太陽,以曬乾洪水。太陽晝夜照射,洪水慢慢被曬乾了,草木也被曬枯了,大地曬裂了。姜良、姜妹酷熱難忍,便從葫蘆中出來。姜良遂砍來桑木做弓,矢竹做箭,順着“天梯”向上攀援,挽弓射日,他連射十箭,射落了十個太陽。姜妹見狀,趕忙阻止:“莫射了,留一個照哥哥犁田,留一個照妹妹紡紗。”姜良聽後收弓插箭,一個太陽被留在了天上,另一個小太陽則被嚇得躲在厥芨葉下,晝不敢出,只在夜晚才偷偷露面,有時還只露半邊臉,那就是今天的月亮。

拓展

(1)侗族的"豆茶"

貴州黔東南一帶的侗族同胞,將喝"豆茶"標誌為"吉祥如意"的"喜茶"。豆茶是用米花、包穀、黃豆、炒米等通過獨特加工後和茶葉一同入鍋煮制而成,喝之香甜可口。豆茶又分"清豆茶"、"紅豆茶"和"白豆茶"三種。

清豆茶每於節日飲用,飲時各村各寨的人集聚,將各自便宜的豆茶獻出,我們一同吃,並邊吃邊唱邊跳舞,成為侗鄉的一大"遊藝茶會"。

紅豆茶用於子女行婚姻大禮時喝。煮紅豆茶時還要參加豬血湯。喝紅豆茶時,新郎新娘同站於堂屋門前迎客。將一碗碗豆茶放於托盤上,由新郎新娘一起託着,向賀禮來賓獻茶。

白豆茶用於長者過世時喝。煮白豆茶時則要參加牛血湯。喝白豆茶時,由死者兒女用托盤託茶,向前來祭拜的來客獻茶。

(2)侗族的"打油茶"

廣西一帶的侗族同胞,喜喝油茶(打油茶)。打油茶所用茶葉,有磚茶,也有新採摘的鮮茶葉。

清明前後,侗族姑娘們成羣結隊地上山採茶。鮮葉採回後,先放鍋裏蒸煮至葉黃,取出瀝乾水,參加少量米湯搓弄後用明火烤乾,裝入竹簍,吊掛於灶塘上燻烤。制打油茶時,先將鐵鍋燒熱放油入鍋,油熟後將茶葉倒人鍋中翻炒,至茶葉宣佈幽香時參加芝麻。生薑等佐料炒頃刻,然後加水煮沸即成。待客時,將沸茶水盛入裝有肉丁、雞丁、豆粒、葱花、香菜、花生等食物的碗中,美味可口,油而不膩。但喝油茶時,需留神讓滾燙的茶水燙壞嘴脣。

打油茶是侗族員生計中不行短少的平常飲料。一天到晚可隨時製造,隨時飲喝。侗族員好客,並總以茶待客、以茶結交。客人至主人家喝油茶不能謙讓,否則是對主人的不恭。喝夠了只要將主人發的一雙筷子架到碗上,主人便不會再倒茶給你。侗家男女青年還以喝油茶作為相戀相愛的前言。

(3)侗家的"十五茶"

十五茶流行於廣西侗族自治縣等地。每於陰曆十五夜晚,男女青年成羣結隊地去他村走寨。寨中的姑娘則集集合於某一姑娘家,待小夥子們到後以打油茶招待。喝茶前還要先對歌,由女方問,男方答,答對者方能喝茶。女子獻茶時先於一隻碗上放二雙筷,意圖是打聽小夥子能否有目標。待兩邊用歌對答後再行第2次獻茶。這時,則有碗無筷,以打聽小夥子能否聰明。再次答歌后則開端第三次獻茶,這時一隻碗放一根筷子,是探問男方能否有情於女方。答對後再第四次獻茶,這時即一隻碗放一雙筷,表明成雙成對,兩心相印。

侗族節日—林王節

節日簡介

歷史上的侗族先民,為反抗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舉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裝起義,產生了千千萬萬難以忘懷的英雄。“林王節”就是錦屏縣寨母一帶的侗家人紀念明代英雄林寬的節日。洪武三十年,林寬在上婆桐舉起了義旗。攻下了龍裏守禦千户所,大挫明軍,接着又進新化、平茶,包圍黎平府。明庭震驚,派楚王楨和湘王柏率三十萬人馬前往鎮壓。起義軍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了,林寬英 勇犧牲。侗族人民尊他為“林王”,於每年六月的第一個辰日包着又長又大的粽子祭祀。相傳這種粽子是林王軍隊作戰當乾糧用的。第二天,周圍的寨樓、塘欄、便幌、歸宿等寨也都同時過林王節。人們到一株傳説是林王倒栽的楓樹下拜祭。外地客人來到時也到樹下悼念英雄後方能進寨。席間,讚美林王光輝業績的歌聲不斷傳來。更使人們深感對英雄的無比懷念。

祭祀時間和地點

侗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貴州錦屏、寨母等地。為紀念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侗族人民起義俯視林寬而舉行。每年農曆六月第一個辰日為節期。傳説,林王抵抗明軍時,常以兩尺長的大粽粑作為乾糧。因此,每逢節日前夕,家家户户都包大粽粑,並在節日當天,帶到林王親手種的古楓樹下祭祀。

林王介紹

我國許多地區都興五月五日過端午節吃粽粑,為的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然而也有例外,貴州景屏縣的寨母一帶的侗家,就是六月辰日吃粽粑,為的是紀念當地的一個侗族農民起義領袖林王。寨母過節不僅包有一般大小的粽粑,還包有粗如大碗、兩尺多長的大粽粑。傳説當年林王領兵打仗時,常以粽粑作乾糧,所以將粽粑包得又長又大。

林王名叫林寬,出生於寨母地方,祖家原住黎平,其父林讓參加過勉王起義,失敗後受官兵迫害,便從黎平洪州一帶順着古州的朗洞,經青山界,過八受河搬到現在地住地。當時,婆洞一帶還沒有人煙,以後才陸續搬到許多侗家。由於這個寨子建得最早,被周圍的寨子稱為寨母。

林王是背爺崽(其父過世後才出生),家境貧苦,從小給財主做工,砍柴割草,放牛餵馬,養魚看田水,什麼活都幹過。他長得高大魁梧,人品出眾,力大無比,聰明能幹,作起來一個頂幾個,又愛幫助人,鄉親們都喜歡他。

林王故事

傳説林王給財主在山塘裏養魚,財主叫他割草餵魚,他就把魚趕上坡去吃草,吃飽了,又趕回塘裏放。因此他喂的魚又肥又大。他很愛馬。白天放馬吃草,騎馬練武,夜晚睡在馬圈邊,把馬喂的又高又壯,後來成了他的戰馬。現在寨母背後還留着他當年修得石馬圈,已崩了兩方,還存了兩方,青石板上還留着馬蹄印和他的草鞋印。有一次林王給財主在山上放牛,見許多窮人沒有飯吃,很不忍心,便敲死一頭牛分給大家煮着吃。別人擔心他叫不了差,他靈機一動,想了個辦法,叫人把牛尾巴插在巖縫裏,叫一個人藏在巖洞裏等着,他立即跑去叫來了財主,説有一頭牛卡在巖縫裏出不來了。財主急忙趕上山,一看果然只有牛尾巴露在巖縫外了。財主便去扯牛尾巴,巖洞裏的人學牛叫,越扯牛越叫。結果牛尾巴斷了,牛沒有出來,只好無可奈何地回去了。

林王熱心地位大家辦好事。婆洞路邊有個巖洞,洞裏有一股清泉,就是流不出來,過往行人口渴沒法喝到。林王知道以後,用嘴咬開一個口子,兩手扳開巖板,一股清泉流了出來,行人們有水喝了。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現在泉邊的石板上還有林王的手指印和兩個膝蓋印呢。

寨母的後龍山有兩個坡相互對峙,中間隔着深谷,平時到對門坡去種田,人們繞來繞去很不方便。林王便從對門坡扯出長巖石,做成一座石橋。他娘説:“你架的高橋看上去都眼花,不要害別人掉下來。”林王就一拳把橋打斷,至今兩邊坡還留着幾尺長的斷巖樑。

婆洞一帶的人多田少,林王便想塞斷八受河,引水過婆洞開荒造田。他一早提着大鞭趕動三個坡準備去塞河,剛好被一個老婦看見,她高聲叫道:“快看三個坡會走路。”結果三個坡就停在寨母田壩中間不走了,三個坡分別叫鴛鴦坡,定便坡,報獨坡,與其他坡不相連。現在已被開成梯田。

林王長大以後,看到外地往這裏逃難的.人越來越多,把整個婆洞都住滿了。飯不夠吃,官兵還來搶糧搶人。人們沒有辦法,侗家沒法活下去了。於是,婆洞、上洞、油洞等四十八個侗寨的寨老(寨中的長老)和辣辦(青年)集中到寨母議事。寨老們説:“我們侗家世世代代被人欺凌,難道我們不能過太平日子嗎?”大家決定,四十八寨每寨選舉一人蔘加集夥選王。選王按照勉王起義的方式,每人倒栽一棵楓樹,那個先活,哪個就是王。寨母推舉了林寬。選王開始,四十八人在寨母寨中倒栽一棵樹,林寬栽的那棵活得最快。大家一舉選他為王,林王從此得名。現在寨母寨中還有一棵楓樹,拔地頂天,枝幹朝下,與其它樹不同,據説就是林王栽的。

林王到處聯合窮人,指揮各寨打刀造箭,第二年集合十萬多窮人,準備起義。

為了起義,林王還停辦了自己的婚事。傳説和他相好的姑娘叫茂王,住在慕王寨,從小與林王一起砍柴、割草、唱山歌。兩人長大以後,兩家老人準備辦婚事。然而兩個年輕人很有志氣,他們説:“世上這麼亂,人民這麼苦,我們要等解決了人們的疾苦才結婚。”老人思想不通,他們倆就約定:林王從苦裏坳,茂王從慕王寨,同時從兩處向扣界坳上各打一塊石頭,看兩塊石頭能否碰在一起,如果碰在一起,就立即結婚,否則,就推遲婚事。結果林王的石頭正好打在扣界坳上,茂王力氣小一些,打不到扣界坳上,兩塊石頭沒有碰在一起,所以,他們就不急着結婚,後來都參加了起義。

起義中林王非常勇敢,在他的指揮下,一大早就攻破了龍裏所城,大家還回到寨母洞吃早飯,接着又攻佔了新化所、平茶所等地,計劃打上長沙,攻到南京去,推翻明王朝。又傳説他造了三支箭,差一點就把楚王射死。頭晚,他叫母親五更雞叫的時候叫醒他。醒來後,他帶着兵攻打楚王,他對準楚王的營帳連發三箭,三箭正中楚王的寶座。可是,他射得早了一點,要是等五更楚王就位再射,就能射死楚王。後來,林王被楚王的三十萬大軍重重包圍,最後彈盡糧絕,起義軍四處突圍都不行,林王非常生氣,把寶劍插在了巖板上,結果林王被捕了。他還被砍了頭,但是林王不服氣,他雙手捧着頭,回家叫母親安上,又和官兵作戰。後來,他被砍頭兩次,又安上兩次,直到第三次,頭再也安不上,屍體才倒了下來。

林王起義失敗以後,朝廷怕當地侗家再次起義,便派鄭子龍帶兵挖了林王的祖墳和龍脈,現在寨母后面龍山上縱橫交錯的深溝就是當年挖的。龍脈雖然被斬斷,但農民起義仍就不斷。十六年以後,即永樂十一年,婆洞等地農民又起義了。正統十四年,黎平、絞橋農民起義,殺死了州官,聚眾三十萬,圍攻銅鼓衞。

林王為大家謀福利,人們永遠紀念他。他雖然被史書誣陷為”草寇“,但在侗家人心目中,他是英雄。每年農曆六月逢辰日,寨母都要過節。其它雜姓也要過節。這一天是一年中除了春節之外最隆重的節日。據説逢辰日過節原來是為了寨母首先建寨,並紀念林家的祖先。出了林王以後,就以林王為主了。周圍侗家為了尊重寨母是母寨,又全部姓林,而且林王又是寨母出生的,所以都推後一天。

節日流程

過節頭一天,寨母就殺豬宰牛,家家放田捉魚,磨豆腐,包粽粑,又打發孩子到相鄰的寨子喊客,忙個不停,過節那天,吃飯以前,各家都先在古楓樹下襬好酒肉、粽粑、燒香祭祖。客人進寨也要先到古楓樹下祭拜一回,有的老人還要從古楓樹上剝下幾塊樹皮,用紙包好,帶回去給孩子,祈福消災。晌午過了以後,就開始吃飯。酒席豐盛,邊吃邊唱,互相祝福。吃完以後,主人邀客,孩子們就在古楓樹下唱“林王古歌”。歌唱完畢,老人們就向孩子們講林王的故事,通宵達旦,十分熱鬧。

侗族傳統節日牯髒節介紹

牯髒節是侗族古老的信仰類型節日。既有祭祀祖先的內容,亦有祝願豐收的含義。歷史上的這種活動一般每十一年舉行一次,盛行於南北侗鄉。但由於它的儀式莊重、禮節繁鎖、消費很大。因此,近百年來在大多數地區業已消失,惟鎮遠報京和劍河小廣還舉辦過一兩次牯髒活動。

報京的牯髒節,要選出一人任牯髒頭,每隔十二年過一次。在這當中的第七年二月八年級,舉行一次“接龍”活動。接龍活動主要是從鄰村稿雪寨接回一頭白水牛。

清晨,人們彙集在稿雪寨外的山樑上高呼:“誰家的牛吃麥苗呀!”只要聽到寨上有人“哦”地應了一聲,接龍隊伍就順着山樑載歌載舞地返回報京。負責宰牛的左肩斜佩一道彩虹,牽着白牛走在隊伍前面,白牛身後是蘆笙隊,人們伴着笙曲翩翩起舞;把白牛接到寨中的犀牛塘。

白水牛在炮聲中進了塘,男女老幼圍在一起跳起蘆笙舞和踩鼓舞,歡慶白龍歸位。之後,將白牛殺了,取角埋於塘底,表示白龍歸位。隨後將牛肉分別給各户享食,稱為“吃龍肉”。

劍河小廣、錦屏彥洞等地的牯髒節“十年兩頭吃”。分“議牯”、“選牛”、“吃牯髒”三個層次。“議牯”是寨上一姓氏選出一個牯髒頭,組織掌管牯髒節的領班,“選牛”選角長、腿粗、毛純威武的牛作為“開塘牛”和“掃塘牛”。“開塘牛”由最早落寨姓氏的牯髒頭餵養;“掃塘牛”由另一姓牯髒頭來看護。選得牛後,人們放炮慶賀,並殺牛會宴議定吃牯髒日期,同時每家亦準備一頭牯髒牛。

“吃牯髒”那天清晨,頭牛塘紮起彩門,擺上三張大桌,桌上點紅燭,並以豬頭祭祀。開塘牯髒頭帶着人們繞場三圈,然後登台念《牯髒詞》,敍説牯髒來歷。接着宣佈牯髒規約,最後搬開桌子,牽着開塘牛入場繞三圈,放三炮。接着眾多牯牛入場各自繞場三圈,並在每一牛頭上用塘中泥土點一下,表示這頭牛已送給祖先,這種儀式稱“踩堂”。踩堂完畢,各自牽牛回家。早飯後,三聲鐵炮響,將所有牯髒牛放入場,任其大打一天到夜。第二天五更時分,三聲鐵炮,開塘牛被牽到牯髒場前宰了;人們聞炮聲將各自的牛宰殺,大吃三天。到第四天將外寨的姑娘接來塘中吹笙跳舞。笙舞完畢,將掃塘牛牽入場中作掃塘儀式。於是牯髒在眾人歡呼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