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宋史·趙尚寬傳》參考答案及參考譯文

熱點3.2W

趙尚寬,字濟之,河南人,參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陽縣。鄰邑有大囚十數,破械夜逸,殺居民,將犯境,出捕,曰:“盜謂我不能來,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為害。”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躡其後,悉獲之。知忠州,俗畜蠱①殺人,尚寬揭方②書市中,教人服藥,募索為蠱者窮治,置於理,大化其俗。轉運使持鹽數十萬斤譚③民易白金期會促尚寬發官帑所儲副其須徐與民為市不擾而集

《宋史·趙尚寬傳》參考答案及參考譯文

嘉祐中,以考課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經五代亂,田不耕,土曠民稀,賦不足以充役,議者欲廢為邑。尚寬曰:“土曠可益墾闢,民稀可益招徠,何廢郡之有?”乃按視圖記,得漢召信臣④陂⑤渠故跡,益發卒復疏三陂一渠,溉田萬餘頃。又教民自為支渠數十,轉相浸灌。而四方之民來者雲布,尚寬復請以荒田計口授之,及貸民官錢買耕牛。比三年,榛莽復為膏腴,增户積萬餘。尚寬勤於農政,治有異等之效,三司使包拯與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聞而嘉之,下詔褒焉,仍進秩賜金。留於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蘇軾作《新田》、《新渠》詩以美之。

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貪虐,刊匿名書告變,尚寬命焚之,曰:“妄言耳。”眾乃安。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隸他營。又徙梓州。尚寬去唐數歲,田日加闢,户日益眾,朝廷推功,自少府監以直龍圖閣知梓州。積官至司農卿,卒,詔賜錢五十萬。

(節選自《宋史》)

【註釋】①蠱:傳説中一種人工培育的毒蟲。②方書:記載藥方的醫書。

③譚:通“談”,與……商談。

④召信臣:西漢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壽春(今安徽省壽縣)人。

⑤陂(bēi):池塘。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尚寬趣尉出捕

趣:催促

B.尚寬發官帑所儲副其須

副:幫助

C.譚民易白金,期會促,

期:約定

D.留於唐凡五年,民像以祠 像:形象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轉運使持鹽/數十萬斤譚/民易白金/期會促/尚寬發官帑/所儲副其須/徐與民為市/不擾而集/

B.轉運使持鹽數十萬斤/譚民易白金期/會促尚寬發官帑/所儲副其須/徐與民為市/不擾而集/

C.轉運使持鹽數十萬斤/譚民易白金/期會促/尚寬發官帑所儲副其須/徐與民為市/不擾而集/

D.轉運使持鹽數十萬斤/譚民易白金/期會促/尚寬發官帑所儲/副其須徐/與民為市/不擾而集/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敍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趙尚寬善於地方治理。他任平陽縣令時,臨縣有十幾名重囚逃逸,殺死居民,且將犯平陽。趙尚寬利用罪犯們囂張、麻痺的心態,果斷出擊,將罪犯全部殺死。

B.治理忠州時,趙尚寬到任後,提供藥方,教人服用,並對養蠱的人徹底追查,改變了當地蓄蠱殺人的惡俗;還果斷拿出官幣為當地百姓墊付鹽銀。

C.治理唐州時,趙尚寬率領當地居民興修水利,墾闢荒田,徹底改變了當地先前土曠民稀的狀況,受到了仁宗的的褒獎。王安石、蘇軾作詩讚美他。

D.在同州、宿州任職期間,趙尚寬對河中府神勇卒與他們的校尉之間的矛盾衝突進行了妥善處理,既撲滅了士兵中動亂的苗頭,也讓貪婪暴虐的校尉受到了懲罰。

7.把材料中的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盜謂我不能來,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為害。(5分)

(2)尚寬復請以荒田計口授之,及貸民官錢買耕牛。比三年,榛莽復為膏腴(5分)

參考答案

4.D(像:立……的塑像,)

5. C(轉運使持有十萬斤鹽,叫百姓用白銀來交換,約定的時間越來越接近了,尚寬先拿出儲備的官幣幫助交付了所需要的費用,再慢慢地賣給百姓,這樣就沒有擾亂百姓的生活,一切都很安定。)

6.A(原文是“躡其後,悉獲之。”不是殺死)

7.(1)賊人以為我們不可能前往,(所以)正處於懈怠慵懶的狀態,這樣正好容易捉拿。應該趕緊去,不要讓他們散開,又去為非作歹。

(2)趙尚寬又請求把荒地按照人口分給他們,並且用官方的錢貸給百姓讓他們購買耕牛.等到三年後,長滿叢雜草木的荒地變成了肥沃的土地。

【參考譯文】

趙尚寬,字濟之,河南人,是參知政事安仁的兒子。管理平陽縣時。鄰縣有十幾個重囚徒掙破鐐銬夜裏逃了出來,殺死居民,將要跑到平陽境內,尚寬急忙派出武官抓捕,並説:“賊人以為我們不能(及時)趕到,正在偷懶,正好容易抓捕。應該趕緊去,不要使他們散開了,再做壞事。”武官出發後,(尚寬)又派巡查兵跟在後面,把賊盜都拿獲了。後來管理忠州時,當地有放畜蠱殺人的惡俗,尚寬在集市拿着藥方教人服藥治病,並且徹底地追查那些放蠱的人,交給執法官員處置,這樣大大改變了這種惡俗。轉運使持有十萬斤鹽,叫百姓用白銀來交換,約定的時間越來越接近了,尚寬先拿出儲備的官幣幫助交付了所需要的費用,再慢慢地賣給百姓,這樣就沒有擾亂百姓的生活,一切都很安定。

嘉祜年間,趙尚寬憑藉考核第一齣任唐州郡守。唐州一向土地肥沃,經歷五代戰亂,有的田地不再耕種,土地荒蕪,百姓稀少,(收繳的)賦税不能滿足填補徭役,官員商議想廢郡為邑。趙尚寬説:“土地荒蕪可以增加開墾,百妊稀少可以增加招引,哪有廢除郡制的'呢?”於是查看地方誌。找到漢代召信臣(率民挖掘的)湖泊溝渠遺蹟,於是增發兵卒重新疏通三處湖泊一處溝渠,灌溉農田萬餘頃。又指導百姓自發開挖數十條支渠,互相灌溉.四方百姓蜂擁而至,趙尚寬又請求把荒地按照人口分給他們,並且用官方的錢貸給百姓讓他們購買耕牛.等到三年後,長滿叢雜草木的荒地變成了肥沃的土地,人口增加萬餘人。趙尚寬勤於農政,治理有超出一般人的功勞。三司使包拯和部下的使者向皇上上奏他的事蹟,仁宗聽説以後很讚賞他,頒佈詔令讚揚他,多次(為他)增加官俸、賞賜銀兩。在唐凡生活了五年,百姓在祠堂為他建了一尊塑像,而王安石、蘇軾也寫下《新田》、《新渠》等詩作來讚美他。

後來調到同州、宿州做官,河中官府勇猛的士卒苦於校尉貪婪、暴虐,匿名上書告校尉叛變,尚寬下令燒掉上告的文書,説:“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話。”眾人才安定下來。不久就上奏罷免那個校尉,並分散士卒到其他的軍營。不久有調到梓州。尚寬離開唐凡幾年,農田每天不斷開墾,百姓一天比一天眾多,朝廷推舉功勞,讓尚寬從少府監做到直龍圖閣掌管梓州,後來做官一直做到司農卿,死後,皇上下詔賞賜錢幣五十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