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如何寫出高質量的作業

熱點1.2W

——真情灼見 細語潤物

如何寫出高質量的作業

山東省國小數學專家指導團隊撰稿 省專家李秋煥執筆此次研修的學習素材豐富多樣,每個模塊的視頻內容中包含有國家級專家講解、優秀教師的典型案例等;另外還有課程文本、拓展資源;觀看後還有進一步強化認識的選擇題和問答題,這些都是一線老師歡迎和關注的內容,因此,老師們很快就激情滿滿的投入到此次的研修中。回首第一批教師的研修,頭腦中會閃過一幅幅老師們認真研修的畫面,一篇篇凝結智慧和汗水的作業,這些都使我們深切的感受到老師們的真實付出,犧牲了暑期休息,冷落了家人……這些一切的一切,總讓我們感覺心裏有一些淡淡的湧動,有感動,有驚喜,研修激發了我們的書寫熱情,不記錄對他們的感動,不及時給予老師們提示和幫助,內心就很忐忑。彈之動,心無間。

我們在研修作業的閲讀中,發現老師們在學習和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有幾個誤區:

一是沒有抓住作業的要求,如滿篇高談闊論的理論,或是泛泛的敍述課例過程;

二是雖説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相關內容,其中也有很多的觀點是很好的,但有些跑題,不完全符合作業的要求,沒有結合模塊學習完成作業。

三是作業缺少新意,甚至出現抄襲現象。

如何寫出優秀的作業,加強研修感悟、提升認識和提高理論水平。現把一點感悟記錄在此,與各位老師分享。

一、準備階段。要認真觀看模塊視頻,查看相對應的文字資料。

1、 整體內容全面觀看。有的老師急於求成或視頻不是很流暢的時候,喜歡走捷徑,去看文字材料。如這次的第三模塊,內容多,時間長,就有老師堅持不下來,沒看完視頻,就匆匆忙忙的去寫作業,這樣情況下的作業質量就會大打折扣。因為很多重要的知識、策略和要求看不到,對相關教學內容的認識就談不上全面、深刻。另外,也有些老師看了相關視頻資料以後,就認為可以了,對於模塊中視頻所對應的課程文本、拓展資源,只是一點擊,就匆匆拉過頁面,或根本不去閲讀。這樣做很可惜,因為這些學習材料很豐富,可以很好的輔助你的視頻學習,有助於你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因此學習要從視頻、課程文本、課程資源、作業這一條主線前面閲讀,然後進行反思,因為這次的開發者、主講者、及資源的提供者都是國家級的首席專家,所提供的各類學習內容的是最前沿的,層次是很高的,也是非常有針對性的,這是教材和教參上所沒有的,也應是老師們最應該需求的,希望不要讓它錯過去,只有這樣全面的學才會寫出有內涵的作業。

2 、內容反覆看。在眾多的文章中,有些內容很重要,其中的重點內容要反覆看。比如第三模塊中有八個專題,在全面都觀看以後,不要就此放棄,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重要的專題再次觀看。如專題三"數的認識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等視頻,以及相關資源內容也要多看,一般是看3遍,只要這樣才可以激發共鳴,引起思考,讓自己從中學到東西,有所提升。

3、要從兩個維度去觀看。老師們觀看不要僅僅視頻一個維度,觀看還有兩個重要維度,就是看老師的優秀作業和專家點評。

瀏覽這些研修中生成的新資源,就是網路研修的最大特點。這些資源也是本次最寶貴的學習資源之一,看這些點評過的作品,猶如與專家面對面的聆聽指教和點撥,看後會引起更多的思考,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我也喜歡其他專家的點評,點評不長,三言兩語,但觀點犀利,一語中的,常常起到一語點醒夢中人的感覺,不可不讀。

4、觀出導向。有導向的觀看。要觀看省級簡報,他是研修的導向,上面刊登國家和省級專家的採訪和對話,是最新、最前沿的理念和方法的指導,這個不看就沒有把握住大方向。另外簡報上面還刊登了篩選後的優秀作業,一般是兩多個專家反覆閲讀後才會刊登。所以,他們是最好的範文,不得不看。

5、觀後交流。研修組老師們多交流,隨看隨交流,也可以看後在集中交流,談感悟、説思考、議收穫。這次教遠程"研修",不像以往叫做"培訓",我想這一字之差,説明了這次研修的本質與過去不同,不再是老師們單向的被動聽,單方地記,而是要邊學習、邊研討、邊修正,有交流才會碰撞出思維和智慧的火花。

二、書寫階段。

作業的書寫範圍和內容不要太寬泛,老師們不要泛泛的寫,而是要找準一個點,然後圍繞這個點,寫出自己的真實思考,真情灼見。

1、寫出一點對學習內容中數學本質的認識。

觀課時,要學會觀察和思考每個專題內容背後的實質是什麼。如青島四方實驗國小解雋娜老師的 "走進‘方程’教學",很好的揭示了方程代數思維的本質。

案例1:現摘錄幾點,與老師們分享。

(1)自制一個紙質天平,藉助直觀的天平和教師的體態語,把天平根植於學生心中。

在最初的教學設計中,我是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天平,理解相等和不等。自制的一個簡易紙質天平模型來進行教學,直觀形象,學生易於理解,紙質天平與教師的體態語、學生的演示,都很好的將天平根植於學生心中,為學生理解等量關係埋下伏筆。

(2)利用心中"天平",説好等量關係,走好方程建模的關鍵一步。

通過紙質天平逐步幫助學生理解相等、説好等量關係式,在學生邊表演邊説等量關係的同時,代數思維的種子已悄悄種在學生心中,當學生能夠依據心中的天平找到信息中一組組等量關係式,已邁出方程建模的關鍵一步,學生經歷了從直觀情境—抽象出等量關係—用式子表示的抽象過程,代數思維得到發展。

(3)講"數學"故事環節,進一步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模型。

讓學生找課堂中、生活裏的方程故事,發展了學生應用意識,進一步引導學生從算術思維到代數思維的過渡。

2、寫出一點對學習內容真實的思考。

老師們在學習後,要認真思考,然後以教學中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選擇一個角度談觀點。如數感的建立在國小階段很抽象,一直是大家研討的重點內容,有的老師就以此為點,結合寫自己教學實踐的表達出了自己認真思考和收穫。

如,張明睿老師的"讓數感,不再是霧裏看花",中的一段小案例:

師:要知道1億張紙摞起來有多厚,是不是一定要找1億張紙摞起來進行測量?

生:哦,老師,我覺得那不可能,不僅不好操作,而且也沒法測量。

師:那怎麼辦?看,這一摞是一千張紙,幾摞是一萬張?

生:10摞。

師:請你比劃一下一萬張紙摞在一起大約多高?

生各自比劃:有這麼高。

師:(邊比劃邊説)恩,大家估計的不錯。一萬張紙摞在一起大約高1米,那十萬張呢?

生:10米。

師:一億張呢?

師:現在你能推算出一億張紙摞在一起有多高嗎?試一試。

小組操作,推算,彙報。

生1:我們經過推算,發現一億張紙摞在一起高一萬米。

生2:"哇,和我們猜的相差太遠了!"

生3:(驚訝地在感歎)"一億這麼大呀!"

……

師:一億張紙摞在一起是1萬米也就是10公里,比珠穆朗瑪峯可高多了!大約相當有2500層樓那麼高。剛才我們通過生活中最常見的"紙"感受了"一億"的大小,課下同學們可以繼續蒐集生活中有關"一億"的資料,寫一篇數學日記,相信你會收穫更多的驚訝和感歎!

3、寫出一點與自己實踐的對比反思。

老師們的作業不需要拔的很高,一定要接地氣。也就是學習了理論之後,重在把你的思考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所以,可以把學習前後教學設計或教學片段加以對比,體現出對課標理念、新知識、新方法的實踐與運用。

4、寫出一點讀後的`真情實感。老師們寫隨筆感言是,要寫出真情實感,細雨潤物,讓研修激勵大家前行。

研修中老師們要拋去急功近利,更多的是寫出自己的真實思考和真問題。每次敲擊鍵盤記錄下來的是自己的學習收穫,哪怕不是很多,所以,在這裏提示親愛的老師們,寫作業時,要想一想,您的作業是自己思考的結果嗎?您的評論是用心看過作業之後的內心感言嗎?如果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為了作業而作業,沒有用心在教學實踐中體現這些新理念,那學習不就成了一種形式?忙而無獲,是我們都不想看到的。

如王金芳老師的隨筆感言"不僅學習,也要‘修己悟道’"就訴説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又如傅老師寫的"趕海":同大多數女人一樣,我每每痴迷流連於各大賣場,也曾常常醉心於研討時尚服飾。近來,忽然發現我的愛好開始轉移了,我開始喜歡漫步於神奇、美妙的網海之中。撰寫隨筆、瀏覽專家點評、發發帖子,竟然悄悄佔據了我的主流生活方式。為了能跟進遠程研修,我不得不從網絡、書籍中查找有關數學教學理論,重新研讀……終於付出有了收穫,我的隨筆開始被指導教師推薦,我也欣欣然期待着遠程研修帶給我更多的驚喜。我願意一次次漫步於網海中,欣賞旖旎的"海景",撿拾美麗的貝殼,做一個辛勤的趕海人!

三、作業的表現形式

1、題目要新穎。

即可以概括出你要表達的思想,又要簡潔,有魅力。如:"潤物細無聲——談數感之培養"、"兩手抓 兩手都要硬"、"數形結合結合放異彩"、"計算教學中數感培養初探"等等。

2、表現形式要圖文並茂。

作業內容的層次要清晰,若圖文並茂就更佳。因為,數學的一大特點是抽象,只是文字描述,缺乏直觀,若配上合適的圖畫,可能便與讀者很快理解你想表達的思想和看法。如夏青老師文章中,結合數軸圖來闡述自己的思考和建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要書寫出您的真情灼見,猶如細雨潤物般。也就是作業要書寫出真實的思考,就是有價值的作業。以上是這幾天點滴的思考,呈現於此,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專家和老師們批評指正,更希望對老師們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最後,用孫小紅老師的一首小詩"沉香一夏 再續研修"作為此文的結束:

七月的荷風

韶華的魅影

再續研修

又開始蠱惑着一場如花美眷的夢境

任汗珠在鼻尖上緩緩的徜徉

我翻開了一頁

閉上了一章

字字品味

句句成長

研修的土壤裏

我種下一枝花

開在夢中

綻在心上

一襲荷風拂過臉頰

手中的清茶淡卻了芬芳

沉香了一夏

備註:曾經多次聆聽吳正憲老師高屋建瓴的講座;又曾在吳老師帶領下,一起參與友誼國小的課程資源開發,吳老師無數個日日夜夜的指導還歷歷在目,對吳老師敬業精神和專業水準充滿了敬愛之情。在此次課程專家團隊工作中從,又榮幸的得到吳正憲老師面對面的指導,本文就是在吳老師的引領下完成。感謝無以言表,僅以備註記之,祝吳老師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