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高中教學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的方法

熱點3.1W

高中數學與國中數學相比,數學語言更加抽象化;思維方法向理性層次躍遷;知識內容在量上劇增;老師講解課時減少.這就要求學生要把握好課堂時間,要把課上老師講解的知識、方法掌握好.但是很大一部分學生並不能全神貫注的去聽每一節課.那麼,在高中數學課堂,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

高中教學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的方法

首先:為了保持學生注意力,應該明確學習目的.

一個人對學習是否專注,往往與其學習目的有着密切的聯繫.如果學習目的明確,他就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從而有效地繼續學習.只有樹立明確的數學學習目的,才能產生強烈的數學學習動機,保持高度的學習自覺性,為此,增強學習目的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短期學習目的,如一節課的學習目的,一個知識單元的學習目的或一學期的學習目的.一節課的學習目的其實就是教師要完成的教學目的,教師要向學生講明這節課的學習目的,即是本節課學生要理解和掌握的學習內容,以及本節內容對以後的學習有什麼樣的作用.一學期的數學學習目的可由教師決定,並向學生提出,當然,學生也可以自己制定.

同時,教師要增強學生對遠大學習目的的教育.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每個學生都要有一個遠大的理想,並時刻為之奮鬥.

其次: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要特別重視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起學生注意,從而引起學習動機的有效方式.

林格倫對興趣的調查結果證明,興趣佔影響學習成功因素的25%,佔影響學習成敗因素的35%.可見興趣對學生學習成敗的重要性.現代心理學之父皮亞傑説:“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學生對所學知識一旦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就想探求其奧祕,就會集中注意力自發地去學習,可見課堂導入的重要性.

課堂導入要有針對性和啟發性.每節課的導入必須與課的主題緊密相關,不可顧左右而言它.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找到與學生生活聯繫最緊密的切入點.學生髮現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聯繫,會顯示出更大的興趣,從而會更加集中注意力.

課堂導入還要新穎,有趣味性.近代教育學家斯賓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有樂趣”.教育家烏辛斯基也指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習探求真理的慾望”.因此,教師設計問題時,要新穎別緻,使學生學習有趣味感、新鮮感.

1.巧設懸念

慾望是一種傾向於認識,研究某種事物並獲得,掌握其中規律的心理特徵.“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材的實際內容,精心設置疑惑,使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從而想突破認知衝突,進而去發現、研究、探索.一個耐人尋味的.恰當的問題可以激起學生的思維浪花,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精練地、有創造性地提出一些問題是創設懸念的有效方法.

2.故事導入法

課堂導入採用故事方式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會集中到故事中,對故事中所反應的問題也會有很大的好奇心.例如在講等比數列求和時,引入相傳古印度國王為獎賞國際象的發明者,問他有何要求?發明者説:“請在棋盤的第1個格子裏放上1顆麥粒,在第2個格子裏放上2顆麥粒,在第3個格子裏放上4顆麥粒,依此類推,每一個格子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個格子裏放的麥粒數的2倍,直到放完64個格子為止.”通常每1千粒小麥重50g,請同學們計算一下發明者共有小麥多少噸?

這種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設置問題情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做法,不僅可以較好地喚起學習困難的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也為在新知識學習中培養學生學習分析、思維和表達能力打下了基礎.

3.數學實驗和遊戲吸引學生

教學中教師一味平鋪直敍地講,會使學生覺得疲勞乏味,也達不到最好的效果.把學生喜歡做遊戲的興趣遷移到課堂上來,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進來,從中發現數學的一些內在規律並能加以運用,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進思維進入最佳狀態,他們對學習數學的態度由被動轉化為主動,從而產生強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例如:在“平面基本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取出一支筆和一個三角板.

問題1:誰能用一支筆把三角板水平支撐住,且能繞教室轉一週?

問題2:誰能用兩支筆可以把三角板水平支撐住嗎?

問題3:那麼用三支筆可以嗎?你能從中發現什麼規律呢?

通過三個點的平面唯一確定.

問題4:任意三個點都可以嗎?

問題5:那麼我們添加什麼條件就可以確保能撐住呢?

絕大部分同學都認為要添加不共線的條件.

這樣的教學,完全是學生的發現而不是教師的強給,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強烈地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慾,主動的、自覺地加入到問題的發現、探索之中,符合學生的自我建構的認知規律.

課堂導入的方式很多,教師一定要採用合適的方式,讓學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從而在課堂伊始就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探究欲,進而能夠完全集中精力學習.

再次: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注意力.

1.注重教學藝術

有人説過,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有淵博的知識,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以情趣導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藝術,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別開生面的課堂情境,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刺激物,從而學生會產生進取心,注意力會全部集中起來,最終達到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目的.

2.注重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種教學藝術.課堂提問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啟發學生圍繞學習目標,積極思考,有疑即問;二是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認真聽講.提問的問題要由淺入深,而且要有針對性.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很多情況下,學生的興趣和探究的熱情總是與其期望的心理聯繫在一起.學生一旦產生了期望,就會對相關的問題產生興趣,才能表現出強烈探究的慾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抓住學生求知心理,進行設疑、導疑和釋疑.

3.把握教學的節奏和難度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恰當地掌握“節奏”組織教學,動與靜有交替,張與弛有錯落,疏與密有間隔,起與伏有波瀾,綜合考慮,巧妙安排,讓課堂教學的各要素之間搭配合理,穿插得體,銜接有序,融洽統一,構成了數學課堂整體節奏的和諧美,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中,教師講解不易過快,講解的問題不易太難.過快過難會使學生接受起來困難,一些學生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不懂得問題上,就會分散精力,沒有跟隨老師所講,從而致使前面的問題沒聽懂,後面的知識沒學到.

4.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教學中,教師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學在其中,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考慮怎樣才能為各層次的學生創造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一定要做到人人都有機會,從而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作體用.

同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創設愉悦的學習氣氛,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親切的眼神,會心的微笑,生動的語言,對學生回答問題的精彩部分給予肯定表揚,都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愉快.教師要力求轉變角色,變數學知識的傳播者為數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讓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

還要重視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動作用.通過方法指導,積極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師可以通過有目的的教學,促使學生有意識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維方式、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心理過程的效率來促進學習.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知識,還要教學生如何“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更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通過設計適當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從中悟出一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