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村級三八紅旗集體先進事蹟材料

熱點1.1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事蹟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根據範圍的不同,事蹟可分為集體事蹟和個人事蹟。那麼相關的事蹟到底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村級三八紅旗集體先進事蹟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村級三八紅旗集體先進事蹟材料

  村級三八紅旗集體先進事蹟材料1

xxx,女,1939年11月7日出生,xxx村村民,1957年,擔任生產隊婦女隊長,並於196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50年代末,全國正處於計劃經濟體制階段,xxx縣窯星村大部分土地都是荒地,地勢破亂不堪,每天村集體組織勞力打夜工開挖溝渠、開墾農田。那個時代,金獅大院婦女都怕分配到窯星村生產大隊,而xxx作為當時生產隊的婦女隊長,以身作則,躬身勞作,什麼困難的事總是自己搶先幹,最苦最累的活肯定是她先擔起的,她的勤勞樸實得到了鄉親們的一致認可。當年,計劃要求窯星村每畝棉田平均生產280斤皮棉,沉重的擔子壓在xxx的肩上,她首先從自己做起,充分調動鄉親們的積極性,使棉花畝產量不斷提高,超額完成了計劃生產任務,得到了村裏的表揚。

1972年,為響應中央的號召,各地迅速開展種植科研實驗田,在我縣窯星村,主要發展棉花生產。為此,特別成立了“鐵姑娘”戰鬥隊,由xxx任隊長,成員共7人,在她的帶領下,婦女們埋頭苦幹,揮灑着辛勤的汗水,始終只為一個目標——更高的棉花產量和質量。當時,生產隊科研種植20畝棉花試驗田,第一年計劃每畝產量要達到300斤皮棉。經過科學育苗、選種,在戰鬥隊的精心培育下,皮棉產量質量雙豐收,外地羣眾紛紛慕名到窯星村學習先進的棉花生產技術。

由於xxx工作成績出色,1958年——1980年,先後23次受到縣級表彰,榮膺“xxx縣勞動模範”稱號;1973年——1975年,連續3次受到湖北省婦聯表彰,榮膺“湖北省三八紅旗手”稱號,並當選為湖北省第五屆人大代表,她的事蹟在湖北日報頭版頭條刊登。1981年,她又光榮地被評為 “全國三八紅旗手”。一串串榮譽的背後,是她的辛勞和汗水。二十年多來,xxx則用樸實、勤勞、執着的信念,忠於黨的事業,繪製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無悔人生。

  村級三八紅旗集體先進事蹟材料2

我叫xxx,是xx鎮xx村村委會成員,婦代會主任,1995年開始從事婦女工作,迄今十七年。在這期間我熱心為婦女羣眾服務,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在任職期間充分發揮婦女半邊天作用,發展農民經紀人隊伍,在自己努力致富的同時,帶領全村羣眾共同致富,並當選為句容市第13屆人大代表,並贏得鎮村兩級及全村羣眾的一致好評。如今我不僅成為看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更成為了全村致富路上的帶頭人。

我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少年期間由於家庭生活艱苦,但這份艱苦的經歷讓我早早養成了勤勞吃苦的習慣。1991年,我嫁到xx村史村自然村,由於之前有過國小教師的經歷,在1995年我被推薦為xx村婦代會主任,並在村子通往集鎮的道路邊經營一家超市。

時代在發展,改革的春風早已吹進我的心,我作為一個農村長大的人,早已明白,我們的“小打小鬧”不是致富的根本出路,當自己處在村委會成員位置上的時候,我知道這責任是雙重的,不僅要心繫鄉民更要心繫生我養我的故土啊。作為村裏幹部,自己不能先富起來,怎麼做這個帶頭人,怎麼能有致富的經驗傳給我們農民同志,就算自己在這條路上摸索跌爬,我也要衝在改革的最前列!回憶往事,為了這個夢想,我滿腔熱情的找來了自己的丈夫商量,我們一起商量如何先致富,擺在眼前的最直接的問題,我們選擇什麼致富項目!?當時我和我丈夫討論,我們有自己的場地,有自己的房子,是辦廠子走工業致富之路,還是紮根農村搞農業,我丈夫説我們對工業製造不瞭解,我們為何不發揮我們作為農民的`先天優勢呢?!聽他這麼一説,我有了自己的主意,我想我們不僅要發揮傳統農民懂農產品的優勢,我們還要做個現代農民,讓我們農民和市場鏈接更緊密,我們不懂銷售,很多農產品銷售渠道有限,但我們要把自己手上的農產品要銷出去,將農產品變為資本!我要做農民經紀人!我懷揣這樣的理想開始了實踐探索,我常常奔波於南京,鎮江,句容,對各地農副產品的需求進行比較,和當地收購農產品經銷商溝通學習,及時記下筆記,回來認真參考比較,我那時發現原來不是我們農民的產品銷售不出去,而是我們就沒有這樣一個人將我們這篇熱土上的寶貝帶出去啊!我相信,我走得路,我決定一直走下去!為了自己,為了廣大農民同胞,為了生我養我的這片熱土!

我成為了一名農民經紀人,成為了農民與市場的紐帶!每當收穫的季節,我聯繫鄉民,將他們的寶貝收購來,先是自己的村,接着一傳十,十傳百,隔壁村,甚至連其他鎮上的`農民也找上了我,讓我幫助他們將自己的農副產品銷出去,上半年收購小麥,油菜籽,下半年收購黃豆,水稻,芝麻。忙得實在,鄉民們高興,我也感覺心裏知足的很。儘管在我的農民經紀人之路的初始,經驗不足,光把住數量關,卻忽視了質量關,導致許多農副產品積壓,自己只能承受虧損,我頂住了家庭責備的壓力,既然農民同胞得到了實惠,農民同胞會繼續相信我,我相信我只要在今後做好和他們的疏通工作,他們也會回報我,我願意帶着這份執着繼續相信我的農民同胞!在虧損之後的日子裏,我努力讓有經驗的人請教相關知識,和農民們耐心溝通,嚴把質量關,農民們理解我們,也懂得了市場的殘酷,只有好的才不會被市場淘汰,他們也開始注重了農產品的質量,寶貝賣出去了,農民富起來了,我也富起來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真誠的對待農民同胞,根據市場的變動,適時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將實惠讓給他們,他們滿意,我就感到特別的欣慰。農民的生活條件上去了,我的生活條件上去了,我也成為了一名致富能手,實現了我第一個目標,接下來,我要完成我更大的目標,帶領全村農民富起來,我相信,我會成為全村致富路上的帶頭人!

我決定讓我村農民婦女走在時代前列,也許我村的情況和許多農村的情況一樣,許多農民婦女在家無事可做,出去掙錢又少,那時我充分發揮我這婦女主任的作用,走訪於每家每户之間,做好她們的思想工作,宣傳成為一名農民經紀人的好處,以及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他們,讓他們看得見實實在在的利益,並積極鼓勵外出婦女回村,一個人做起來了,十個人跟着做起來了,成功是可以複製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我們的隊伍,現在全村有400多人從事農副產品收購,多龐大的隊伍啊!每當收購季節,我領着他們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奔波,鄉親們説,這可是我們xx的一大亮麗的風景啊!他們收購上來的農副產品,我再統一收購銷售出去,我的家如今也變成了農副產品集散地。現在,他們每年淨收入三到四萬元,他們除了作農產品收購,其他時間可以打工掙錢,現在他們真的富起來了!擺脱了貧困,擺脱了傳統思維的束縛,擺脱了作為農民的沉重的包袱。我知道,現在的富還不夠,我村農民整體生活水平依舊較落後,帶領羣眾共同致富的路很長,我相信,堅持的足跡定會迎取豐碩的收穫!

一路走來,諸多風雨,在上級婦聯和村兩委的領導之下,我堅持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組織廣大婦女同胞學習技能,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與政策,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幫助她們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付出就會有回報,現在村民開始動起來想致富去致富,村裏開展的各項工作並能積極配合,我相信,我定能為xx村的兩個文明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在這希望的田野上開闢出光輝篇章!

  村級三八紅旗集體先進事蹟材料3

譚迎春,女,1980年2月出生,現年35歲,祖籍湖南,出生於湖北荊州。2003年7月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系畢業,200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4年2月進入安康日報社工作,先後為記者、編輯、採訪中心副主任、編報中心副主任,2013年2月至今任《科教週刊》編輯部主任。期間,2012年10月兼任安康日報社婦委會主任,2014年10月又兼任安康日報社工會女工委主任。

2001年,剛讀大二的譚迎春同志,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比別人做得更多,做得更好,是她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到安康日報社工作以後,她把這份忠誠和信念具體到這份地方黨報上,將其作為發揮聰明才智和施展夢想的人生舞台。

從事新聞工作12年,譚迎春同志始終牢記和踐行“記者永遠在路上”這一理念。在日常的新聞編採工作中,她始終身先士卒,甘當表率,肯吃虧,願吃苦,時時處處發揮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她走遍了安康的每一個縣區和絕大部分鄉鎮,採訪了數不清的人物,發表了數千篇報道。她發自內心地珍視記者這個身份,也真正喜歡黨報記者這份職業。每一次採訪,她都當成是一次學習和鍛鍊的機會,讓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不斷得到淨化和昇華,用這份報紙來承載夢想和希望。

2012年7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得知石泉有個安康唯一的鄉村女郵遞員趙明翠,且事蹟非常感人之後,譚迎春同志冒着7月的暴雨,獨自一人趕到石泉。為了深入挖掘人物內涵,將這個普通的鄉村女共產黨員表現得更加生動鮮活,為廣大讀者呈現一個真實可信的趙明翠,譚迎春同志用了3天時間,不分白天黑夜,跟隨趙明翠和她的郵路,坐車走路、爬山渡河,完整地體驗了一次鄉郵員的生活軌跡。週末回到安康後,她又利用休息時間加班加點,迅速將五六十頁的採訪筆記形成報道。《直抵人心的郵路——記陝西省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石泉縣鄉村女郵遞員趙明翠》見報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此篇稿件也獲得當年度陝西新聞獎二等獎。趙明翠也以此為起點,從石泉走向安康、陝西乃至全國,獲得了不少國家級的榮譽和表彰,家庭困境也因此得到妥善解決。對譚迎春同志來説,既通過報道彰顯了基層女共產黨員的崇高精神,又通過報紙這個平台發揮了自己的作用,這是最能體現她記者價值的.時刻。

經譚迎春同志報道的典型人物有很多,對安康全局性工作的報道她也做過不少。在負責《科教週刊》報紙編排的同時,她還經常承擔報社的重點採訪任務,為報紙撰寫社論、新年獻辭和評論員文章。負責《科教週刊》以後,譚迎春同志鋭意改革,大膽改版,針對教育、醫療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做了一系列深度報道,推出了責任醫師團隊“茨溝模式”、“寧陝式醫改”等先進典型。同時,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大力培養部門的年輕人,為他們快速成長提供寬廣的舞台。

在業務工作上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精益求精,是譚迎春同志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她同時在其他方面不斷突破,力爭將自己的作用發揮得更充分。2009年和2014年安康日報社編輯二支部支委改選,她先後任紀檢委員、組織委員。不管在哪個崗位,她都盡職盡責。積極在報社內部培養、發展年輕黨員,鼓勵大家一起成長,為報社發展和安康建設注入新鮮血液。她是市社保中心、市人民醫院的行風監督員,數次被市婦聯聘為新聞宣傳指導員。她多次代表報社參加市記協組織的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業務能力和道德品行在宣傳領域和讀者羣中獲得了積極正面的評價。

2012年10月安康日報社婦委會換屆,經民主推薦和社黨委研究,由譚迎春同志兼任報社婦委會主任一職。在這個全新的工作崗位上,她一如既往地盡職盡責,熱心關注報社女職工的工作和生活,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組織報社婦女同志積極參與市婦聯開展的各項活動,發揮職業優勢熱心為婦女工作服務,主動參與、積極協調全市婦女事業宣傳報道工作,努力為安康婦聯工作的順利推進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兼任報社工會女工委主任職務後,通過工會平台積極為維護婦女姐妹切身利益奔走呼籲。

在多年的新聞工作中,譚迎春同志先後獲陝西新聞獎近10次,獲安康新聞獎一等獎十餘次,先後被評為省、市反腐倡廉宣傳報道優秀記者、安康市優秀新聞工作者、“7.18”抗洪救災新聞宣傳先進個人、安康市“三八紅旗手”、“第二屆文明市民”、“黨員八帶頭標兵”,連續多年被報社評為優秀新聞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

新聞永遠在路上,黨的記者也永遠在路上。在譚迎春同志心中,黨報記者必須做得更好,弘揚正能量,傳遞正聲音,因為這是黨的力量,是報紙的力量,是她作為一名女性記者永不枯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