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尋找有意義的課堂課堂教學前沿研修活動心得

“只要大學聯考制度存在,站在講台上,你對於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就是一個殺手。”這是一位學者對於目前教育存在的現狀而發出的一種感慨,似乎看法有點偏激,但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確實令教育者引起反思。

尋找有意義的課堂課堂教學前沿研修活動心得

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意義、有效益的?這個問題應當是我們每一位任課教師認真思考和回答的。11月15、16日兩天我校物理、生物、政治學科的老師在園花副校長的帶領下來到了陝西師範附屬中學,參加了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中學學科教學參考》雜誌社舉辦的《尋找有意義的課堂》課堂教學前沿高端研修活動。

走進附中校門,迎面撲來的是濃厚的文化氣息,來到主會場,我們聆聽了西安中學郭富斌老師的《尋找有靈魂的教育》的專題報告。郭老師就目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應當承擔的使命為大家作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專題報告。郭老師從尋找有智慧的課堂、尋找有熱度的課堂、尋找有生活的課堂、尋找有寬度的課堂等四個維度,為破解當前新課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難提出應對之舉,令與會者受益匪淺。

主報告之後是各個分會場活動,主要是觀摩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等一些學校名師的課堂教學錄相,並和專家一起參與對課堂教學的點評,一起探尋有意義的課堂。

顏主任參與了物理分會場的活動,在該會場對物理課堂教學如何教的更有意義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在《光的直線傳播》教學中,教者故意在扳書中漏掉“直線”兩個字,而寫成《光的傳播》,通過光現象讓學生自主探究什麼是光源?從而認識光源,然後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提出諸多問題,根據光的現象來假設光是如何傳播的?並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方案的設計,通過三張紙牌的同一高度打有小孔來觀察燭焰,得出三個小孔需在一條直線上才能看到燭焰,教師在課堂中機智地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巧妙地開展教學,在學生已經建立的知識結構基礎上把教學進一步引深拓寬,進而又向學生拋出另一問題,學生已經知道了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那如果光在透明的固體或液體中是如何傳播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學習積極性高漲,躍躍欲試在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假設,並很快的設計了光在固體液體中傳播的實驗方案,學生通過實驗也探究出光在透明的水中的玻璃中是沒直線傳播的,從而得出光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都是沿直線傳播的。但教師又在一水槽糖水中演示了光的傳播,結果發現光並不是沿直線傳播的?學生對此也疑惑不解,紛紛提出假設來説明光不是直線傳播的原因,由於學生還沒有學習密度的概念,教師不能用密度不均勻來解釋,但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糖水經過一定時間沉澱,下層的糖的含量多一些,上層糖的含量少一些,這樣學生自然會理解了糖水上下是不均勻的,所以造成光並不是沿直線傳播的,這樣學生順理成章的得出了:光是在同一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李力老師參加了生物分會場的活動。李老師先後聽了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白茹斌老師的八年級下的《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和西安高新一中韓志軍老師的高一《細胞膜—系統的邊界》這兩節課。白老師在尊重課標的基礎上,以課標為指導,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以嶄新的視角即美育教育為切入點,新穎獨特,獨具匠心,體現了生物學科與語文和美術等人文學科的綜合,讓學生在興趣中學到生物知識,還體驗了文學藝術的薰陶,讓學生在美的情境中感悟生命。而韓老師的課則更多的體現了生物學科教學的嚴謹創新,以探究實驗為抓手,通過增加幾個課本外的實驗,讓學生大膽探索,還原了理科教學的屬性,強調實證,數據,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去感悟生物的魅力,鍛鍊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每一節課都能學有所得。

李老師認為,通過觀摩她們的課堂,更深地體會到了現代教學對教師專業素養的高要求,不但要有自己學科的精深的專業知識,還要有綜合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即對生物教師而言,不但要有理科教學的嚴謹,科學,還要有文科教師的文學修養,美學造詣,並能整合這不同學科的知識。在教會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能感悟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學會欣賞美,從而更熱愛美好的大自然,熱愛生活,而這正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李老師覺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不斷的向他人學習,才能開闊眼界,只有自己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深度,才能培養出有深度的學生,才能緊緊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成為不被淘汰的落伍者。

卞校長和王老師參加了政治分會場的活動。首先觀看了兩節高品質的政治錄像課,觀摩後大家對這兩節課進行了點評,各地老師代表各抒己見,以這兩堂課為切入口,探討有意義的課堂,大家認為這兩堂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充分開發學生的資源,結合陝西自身特色和時事政治,課堂不僅注重知識的習得,更加註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隨後各地老師代表也結合自己所在的省市的實際情況探討了如何讓政治課更加發揮自身的學科優勢,從而產生更大的價值,對學生的成長更加有幫助。最後的康維鐸主編作了點評,呼籲大家繼續研究我們的課堂,讓學生有更大的收穫,同時也使自己有更好的發展。

在本次研修活動中,參的多位主編參加了聽課和評課活動。他們認為:課堂教學的評價,不能僅僅着眼於學生學習的質量及效果,尤其不能僅僅關心學生學業考評的分數,而應該更多關心教師在創設有效學習活動的環境與氛圍上工作做得如何,關心教師對學習者學習活動的指導、幫助是否切實有效。只有當課堂成為學生思維激活、神采飛揚、精神充電的樂園,而不是統一罐裝的車間、機械操練的作坊,課堂教學才談得上有意義、有效益。

匆匆的行程就此結束,卻留給我們與會者無限的思考。通過參加本次活動,我們開拓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引發了思考: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研究的意識,在工作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以理論為指導,實踐為探討,不斷追尋有意義的課堂,做對學生成長有益的老師,一名幸福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