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熱]比的意義的反思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比的意義的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比的意義的反思

比的意義的反思1

《數學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教學學習方式,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教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就是採取了合作探究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重視了學生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注重了學生觀察、類比、分析、概括和自學等能力的培養。整節課安排有序,環環緊扣,變化有致,既有高潮又有適時調整,課堂教學自然流暢,活而不亂,教與學的雙邊關係處理得非常好,充分體現了勇於創新的精神。關注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具體表現在:

1、指令性活動向自主探究轉化。教師通過提供學習材料使學生始終處於觀察、探究、交流等高層次的思維活動之中。

2、問答式教學向學生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學習轉變。

3、學習過程從封閉預設走向開放、生成。

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數學來自於生活,又必須迴歸於生活。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活力與靈性。教學中的教與學聯繫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比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由於“比的意義”內容繁雜,在一開始,根據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比,初步感知比,使學生對比感興趣,非常樂意探究知識,巧妙地導入新課。在出示例題後,組織學生圍繞“比”的問題去研究、探索、討論、概括、總結,實現了自主學習,這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創新精神。

比在數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是教材內容的數學核心思想。但在實際中,學生記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義往往比較困難。於是,我沒有采取給出幾個實例,就直接定義“比”的概念,而是以系列情境為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直觀背景和具體案例。這樣易於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並在此基礎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學生體會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這樣既不顯得單薄,也不顯得零碎,利於學生探究和掌握知識。

採取自主學習的形式,促進了學生能力的發展。知識、能力並重是現代人素質培養的要求,也是成功學習的內在規律。學生掌握知識僅僅是教學活動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和自學能力的培養。本節課中“比的讀寫”、“比的構成”、“比的各部分名稱”“求比值”等都是比較淺顯的知識。教學時我不斷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然後通過集體討論反饋認識,這樣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比的意義的反思2

小數,學生在三年級、四年級已有所接觸,多數學生對於小數的意義的理解是膚淺的,沒有真正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上的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讓學生經歷具體分析一位小數的意義的過程,為後面理解二位、三位小數的意義作鋪墊,在此基礎上再實現對小數的整體意義的概括,降低了教學難度。

小數的'意義是比較抽象的知識,抽象知識的教學最好的方法是採用直觀形象的手段進行教學,越形象具體學生越容易理解。我讓全體學生都從一位小數學起,積累一定的認知經驗,再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時就比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數來理解的小數的意義。學生能過對正方體學具的操作,一步一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和認識。

從上完的這節課的效果來看,我總感覺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學生練習質量不高。究其原因我感覺可能問題出在“分數”上,學生對分數也只是有初步的認識,有關“分數”的更多更具體的知識根本沒有學習,如今要藉助分數來理解小數的意義,存在一定的困難也在情理之中。究竟如何突破,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存在問題:

1、課前預設,特別是練習量較大,沒有考慮學生實際。

2、課前對學生的學習實際瞭解不夠,且在課中沒有及時調整。

比的意義的反思3

在本節課的的教學中,教師以遊戲引入乘、除法問題,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教學時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示以及一步步地引導,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條件下運用不同的方法。除了教材上給出的解決鮮花與花瓶數量關係的.事例以外,還讓學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問題用到了乘、除法,把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繫起來。通過身邊常見的問題,使學生切身感受乘、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加深對乘、除法知識的理解,做到理論與實際的完美結合。

不足之處:對練習的設計還可以更加多樣化,增加趣味性。在下次教學該內容時,學生討論的部分要加強,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

比的意義的反思4

作為開學第一課,課本就將方程這樣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凸顯出來,可見方程的地位之大,的確,方程對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素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方程是一種特殊的等式,而等式的原型便是天平,可惜沒找到實物,但不妨礙學生通過已有經驗來自我構建。

首先出示5個式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標準分成兩類:等式與不等式,用“=”連接的便是等式,用其他如“﹥﹤≠≈”等不等號連接的式子是不等式。然後指出不等式需要到國中學習,今天我們研究等式。觀察這幾個等式,可以分為幾類?指出,已經知道的數叫已知數,不知道的叫未知數,等式裏有未知數,便是方程,方程包括在等式裏,是一種特殊的等式。這樣,算是新課內容結束了。接着根據關係式列方程。

從認知規律來看,本節課的設計完全符合標準,正本反饋,還是有些問題的。

一、學生生活經驗不足,導致找不準數量關係。

媽媽買一台電話機,單價116元,付出x元,找回84元。學生的答案讓你意象不到,什麼形式都有,他們會將這三個數通過一定的符號隨意地組合起來,讓我哭笑不得。在此之前有一個文具盒與筆記本共20元的問題,還引導學生編成了應用題加以理解,不想還是有問題。所以學校應該斥資建立一個超市,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找到發展的可能,有些數學問題真的只是生活,根本就不是數學。

二、加強備課力度,任何小的問題都不能存在。

還是上面一道題,根據以往列算式的經驗,很多學生列成116+84=x,這是可以理解的,正因為我只是在課堂上強調:根據經驗,未知數不單獨放一邊,這樣跟算式的區別不大,但效果不很好。我想,將三種式子都板書出來,116+84=x,x-116=84,x-84=116,然後指出我們列方程習慣上不採用第一種,因為將x去掉,不影響答案,而選擇二、三兩種中的一種,

方程的意義教學反思5

《方程的意義》是一節數學概念課,概念教學是一種理論教學,往往會顯得枯燥無味,但同時它又是一種基礎教學,是以後學習更深一層知識,解決更多實際問題的知識支撐,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概念教學的開放性,自主性與概念形成的自然性。

一、生活引入,注重體驗。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方程的意義》這節課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聯繫,因此在課始,採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蹺蹺板遊戲,讓學生感受到類似於天平的“相等”和“不等”。這樣在結合天平感受這種關係以及最終體會到方程中“相等”的關係時,學生就會感受水到渠成。

二、自主學習,辨析完善。

因為五年級學生已經進入了高年級,是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的。所以,認識方程中,我選擇了放手讓學生進行自學。並給出了一定的自學提綱:(1)是方程,我的例子還有。(2)不是方程(可以舉例)。(3)我還知道。這裏學生自學時是帶着自己例子進行思辨性的自學,所以感覺學生理解的還是比較的透徹的,在交流哪些不是方程時,學生理解了等式、不等式、方程之間的關係: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不等式一定不是方程等等。

三、結合實際、理解關係。

根據數量之間的關係列出方程也是本節課的重點之一。同時,這點也是後續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基礎。所以在出示實際問題列出方程時,我總是追問:你是怎麼想的?讓學生感受到搞清數量之間的關係是正確列出方程的前提條件。

另外,在練習的設計上,增加一些思維的難度和挑戰也是鍛鍊學生數學思維的一個常態化的工作。

當然這節課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對等式的突出得不夠,學生“説”的訓練不夠,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表述的機會。

比的意義的反思5

一、案例

1、創設情景,研究三角形的特性

首先出示一副自行車和電動門的畫面,教師請學生根據畫面提出數學問題。生A提問:“為什麼自行車車輪胎是圓形的?”生B:“為什麼自行車的車樑架是三角形的?”生C:“為什麼電動門能來回拉動?”……

然後通過操作,研究三角形的特性⑴提供材料(材料是7根長短不一的學具小棒),小組合作設計一個三角形和四邊形的框架玩一玩,看你能發現什麼?⑵小組彙報發現的情況。生A:“這個四邊形的框架能變形。”生B:“四邊形的框架能變成不同的形狀。”生C:“三角形的怎麼拉都拉不動。”……教師根據學生的發現,及時昇華:“像三角形這種不變形、不能拉動的性質叫三角形的'穩定性。”⑶請學生説一説哪些地方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

2、動手畫,探討三角形的意義

首先找“三角形的物體”生:“房樑架”、“紅領巾”、“有的橡皮也是三角形的”、“籃球架的底架”“……”

然後通過畫三角形,研究三角形的意義

⑴教師通過實物投影儀,指名展示學生畫的三角形,由學生找出不足。

⑵我們畫了三角形,你覺得什麼樣的圖形是三角形呢?四人一組討論。

⑶小組彙報,其他組補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見。

生A:“有三個角、三條線組成的圖形是三角形。”生B提出反對的意見:“三條曲線行嗎?”生A接着:“三個角、三條直線連起來的圖形是三角形。”生C又意見:“直線有端點嗎?”生A:“應該是三個角、三條線段連起來的圖形是三角形。”

教師及時問:“同學們還有意見嗎?”這時學生沒有了意見,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圖。

反問:“這是三角形嗎?”這時學生非常疑惑,教師接着讓他們又討論起來,一名學生起來彙報:“由三條線段圍起來的圖形就是三角形。”教師及時昇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⑷你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字嗎?生指圖説名字,其他生補充。

教師小結:“三角形是由三個頂點、三個角和三條線段組成的。”

二、反思

這堂課基本體現了學生自主研究數學的思想。首先從生活入手,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通過給學生提供材料,讓學生在操作中對三角形的特性增加感性認識,發現特性。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構建知識的能力得以培養。知識的獲得能從感性上升為理性,這最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利用已知,在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裏自主思考、合作探討,學習新知,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得以提高。這不正是數學學習的理想境界嗎?

曾幾何時,學生看着黑板上教師繪製的一個三角形,口中唸唸有詞“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是穩定性”。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思路,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遵循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理念,才能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越來越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比的意義的反思6

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地認識了分數,對分數有了一定完整的認識。

這個單元,學生學習了比較長的時間,這麼多知識可以整理一下。從分數的意義到分數與除法關係,再把分數進行分類,然後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在此基礎上學習了約分和通分,最後學習了分數與小數的互化。這些內容的安排是有邏輯順序的,而且又是相互關聯的。

經過這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學生學習和的作業情況,總感覺有幾個問題很難處理。

第一、學生的技能訓練有點不太到味。

按照教材內容的進度,其中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也要6課時,那麼整個分數的內容,連練習課在內也只有17課時的時間。而其中通分、約分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時間就更少。時間少了,那麼對於學生的各個知識點的基本技能訓練好像不太紮實,特別是求兩數的最大公因數,因為在學生的練習中經常反映出約分不約或約分沒有約盡,還有就是約得很慢。這些現象又導致了小數化分數時,出現“部分學生把小數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時,卻不能進行很好地約分,或者約錯”的現象。

“温故而知新”,只有鞏固了有聯繫的舊知,那麼學習與舊知有關的新知,才能更好地理解並掌握。這也是教育學中所説的鞏固性原則。因此,對於這些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技能的熟練掌握,對後面的約分和通分又起到了很大連貫作用,而對分數與小數的互化又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所以,如果前面的知識點掌握得不到味,一些基本技能不太熟練,那麼勢必會影響到後面的學習。這一點在這一單元中感覺比較深。因此,在平時的練習時,除了一些作業本上的題目(綜合性的題目)以外,還是要適當增加一些基礎性的練習:如小數與分數的互化,通分和約分,求兩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假分數化整數或帶分數的練習。通過這些少而精的練習,讓中下學生的一些基本技能得到鞏固。

第二、有些知識點到底學不學?

這一單元的好多知識在老教材裏是有的,但是在新課程中又不上了,只是放在了“你知道嗎?”中,很難取捨。學,就要再化很多的時間;不學,感覺這些知識又很重要。如:分解質因數,如果不學,後面的一些用分解質因數的知識,就不能後續地學習“你知道嗎?,特別是判斷能不能化有限小數的'方法。學了,又不是讓學生看一上書就行,有些內容還得上一節課的時間。

這一點,在教學中真得很難適應,特別是像“分解質因數“這些比較重要的知識,該如何對待?

第三、難度降低,那麼要學生達到怎樣的程度?

在教師用書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對學生的要求有所降低,如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那麼要求降低了,練習中的要求是不是也降低了呢?再如三個數最小公倍數,部分學生就難以解決,當然這也跟學生的差異和老師的滲透有關。要求降低,到底降到怎樣的程度,對不同的學生要求如何?真得很難把握。再如分數的比較大小,在練習中早已有滲透,雖然比較的方法有很多,有約分、通分、化同分子、找一箇中間數等等方法,但是對於學生的要求如何呢,是不是對所有的學生要掌握。

個人的理解是:難度降低,不是等於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降低,而應對學生更高的要求,關注課堂,關注知識與方法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充分地理解知識,這樣才能對形成熟練的技能有很大的幫助。

比的意義的反思7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提倡合作學習,具體採用小組交流、對組學習、大組討論等形式,其核心問題注重是合作學習的實效性,通過為創設合作學習情境而體現的合作形式。教學中,我設計一個問題是:有一個蘋果,被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是1/4,取其中2份是2/4,學生回答的很快、很活躍。那麼4個蘋果被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是多少,取其中2份是多少?學生一下子回答不上了,老師立刻説:“下面小組4人討論一下”,學生快速組成小組,進行討論,不一會答案就出來了。4個蘋果被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是1/4,取兩份是2/4,3份的.3/4,4份的4/4。老師抓住這一困惑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互相探究,很快解決了問題,針對性、實效性很強,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們要求:要有明確的任務和問題,而且要有一定難度,問題應有一定挑戰性,處理好集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分配,保證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質量,小組研討要具有民主性、超越性,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機會,實施引進競爭機制及激勵性評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

比的意義的反思8

片段:

從教室裏找不同的分數。

生1:教室裏有63個同學,我們男生有34個,是總人數的34/63。

師:那女生呢?

生2:女生有29人,是總人數的29/63。

生3:我看到了1/2,有前後2塊黑板,前面這一塊黑板就是總數的1/2,後面一塊也是總數的1/2。

生4:教室裏一共有25塊窗户玻璃,南邊有6塊,就是總數的6/15。

師:還可以用哪個分數表示?你是怎麼想的?

生5:把15塊窗户玻璃平均分成5份,3塊玻璃是1份,6塊玻璃是2份,可以用分數2/5表示。

……

揭示單位“1”的概念

反思: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要經歷三個不同的認知水平。第一,直觀形象水平。第二,形象抽象水平。第三,初步的本質抽象水平。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時,學生的.認知基本處於直觀形象水平。學習分數的意義時就要將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升到形象抽象水平和初步的本質抽象水平上去。

我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讓學生去找教室中的分數,引導學生觀察現實生活,用分數表示各種事物之間的數量關係,使學生感到分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更具體更深刻地理解、把握分數的概念,建立數感。當學生“看到的都是分數”時,學生就能較好地理解分數的意義,對分數本身的敏感性得到了增強。

比的意義的反思9

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在講授時,我以學生原有知識為基礎,把舊知識與新知識聯繫在一起,再結合具體的事例進行講解。如:在講解乘法的意義時以一道學過的乘法應用題引出,“一個花瓶裏插3朵花,4個花瓶裏一共插了多少朵花?讓學生充分思考,再觀察、分析、比較由乘法算式轉換成除法算式所發生的變化,用自己的話總結出除法的意義,從而提高語言表述能力。

我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借用各種輔導手段來調動積極性。通過想一想、看一看,説一説、做一做悟出知識的真諦,以求得思維的發展,能力的培養,再體驗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處引導語言不夠到位,導致學生在總結有餘數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時候不夠準確。改進措施,規範自己的專業語言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比的意義的反思10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操作、觀察、類比等活動理解小數的意義。

2.經歷探索小數意義的過程,培養歸納能力。

3.在學習小數意義過程中,培養探求知識的興趣,提高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和小數的計數單位。

教具準備:

米尺、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讀一讀信息(課件出示)想一想,這樣寫符合實際嗎?

(1)老師的體重是565千克。

(2)小明的身高是145米。

(3)笑笑的數學測驗成績是935分。

2.這些數據都少了“一點”,那你知道小數由幾部分組成嗎?比如這裏,51.5這個小數,裏面的51是整數部分,小數點右邊的這個5就是小數部分。那這兩個5所在的數位一樣嗎?表示的意義一樣嗎?

3.那這小數部分的5所在的數位是什麼呢?這個數位的計數單位又是多少?學了小數的意義這節課,你就能找到答案。

二、探索新知識

1.過去,我們學習長度單位時,都測量過自己的課桌高度,那麼你們想知道老師的講桌的高度是多少嗎?

指名測量,其他同學觀看。

2.彙報測量結果。

3.在日常生活中,測量一個物體的長或高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結果,這時,我們就要用到小數。那麼,小數的意義是什麼呢?這節課我們將繼續來學習。

4.出示米尺圖。

上圖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米?寫成分數是多少?

5.請同學們看米尺:從0到30,從0到70,應該是幾分米,十分之幾米?用小數怎樣表示呢?

十分之幾的數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那麼,請同學們猜一猜,兩位小數與什麼樣的分數有關?

6.出示米尺。

指着板書:有什麼新發現?學生彙報。

7.提問:如果我們把1米平均分成1 000份,每一份是多少?從0刻度線到第一條短刻度線表示1毫米,它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呢?

讓學生説出兩個用毫米作單位的長度,並請自己的同桌把它用小數表示出來。

學生交流,並彙報結果。再次提問:從這裏你們又發現了什麼?彙報。

8.我們這節課學習的知識,你都發現了什麼?同桌先交流,後彙報。

小結:分母是10、100、1 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進一步提問:在分數中,十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千分之一?請同學們想一想,小數的計數單位分別是多少?歸納整理。

三、鞏固練習

第一層練習:分數小數互化。

第二層練習。

1.填空

(1)0.8表示( ),它的計數單位是( ),它有( )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2)1裏面有( )個0.1和( )個0.01。

(3)0.52是由( )個0.1和( )個0.01組成的。

2.判斷:

(1)0.8是把1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表示這樣的8份。 ( )

(2)1毫米寫成小數是0.01米。 ( )

第三層練習: 猜數遊戲。

小明和小紅的數各是多少?

四、總結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內容。

反思: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內容。這一內容是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要求學生明確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繫,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

小數的意義是什麼?一位小數、兩位小數是怎麼來的?這是本課中重點要解決的概念問題。本節課,教者力求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採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學生引入研究性學習的氛圍,主動建構知識。

在小數意義的教學中,教材中利用米與分米、釐米、毫米的改寫,讓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設計了“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如果用米做單位,每份是多少米呢?能分別用分數、小數表示嗎?教者在教學中直接從米尺入手,從平均分成10份、100份、1 000份入手,讓學生在改動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中來理解分數的意義。從而避免了教材中由於增加了米後意思上表達的不夠清楚。

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歸納一位小數的意義時,當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書:0.1= 0.4=.7=後,讓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思考“通過觀察發現了什麼”。由於有了豐富的感性材料作為支撐,學生輕易地完成了對一位小數意義的抽象過程。然後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的研究方法,是一個類推的過程,學生充分經歷了一位小數的意義學習過程後,先猜測,兩位小數、三位小數應該表示什麼?再應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説明,真正使學生捲入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最後,通過教師點撥和學生觀察、討論,將小數計數單位和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通過對整數計數單位的複習進行引申。使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反思這節課,也有一些地方預設的不夠充分:

1.在本課的教學內容安排上要突出小數的意義,儘量做到在三年級教學內容之上進行提升。歸納小數意義是本節課的難點,由於學生數學語言的表述錯誤較多,所以我花了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説思考過程,導致時間上較緊迫。

2.練習量較大,沒有考慮學生實際。

“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學的關注點是什麼?”通過本課的教學,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只要教師在課堂上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學,定能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帶來課堂上難以預約的精彩!

小數的意義的教學反思7

1、用好直觀“模型圖”,加深對小數知識的理解。

“模型圖”是用來近似地描述或模擬所研究對象或過程的圖形。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好“模型圖”的作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本節課理解小數的意義,涉及十進分數。但學生還沒有系統學習分數的知識,理解十進分數間的關係有一定困難。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正方形紙片和正方體木塊的觀察、塗色、操作等活動,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概念,為學生順利抽象概括小數的意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簡短的回顧與整理讓“意義”的教學渾然一體,便於學生的理解與掌握。

三年級下冊學生對一位小數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時至今日學生難免會有所遺忘,為此,在課的開始對本知識點進行了簡單回顧,應該説這種回顧是很有價值的。在認識一位小數的基礎上去認識兩位小數、三位小數……這種無形遷移,不但利於新知識的研究,而且使本來跨度較大的分段的探索過程融合為一體,從而可以更有效、更完整地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3、加強了小數意義的探索與理解,保證了教學難點得以突破。

小數意義的探索與理解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對於教材中“小數的意義”學習分兩個層次。在第一個層次中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教師引導,着重讓學生明確0.25=25/100以及0.365=365/1000;在第二個層次中教師和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動手操作、課件演示等形式來表示出一個個具體的小數,並組織學生進行系統比較、觀察和歸結,從而保證了學生對小數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

總之,本節課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操作和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感知、感受、感悟知識,圍繞着學生這個主體,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常規教學手段互相結合的方式,直觀展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啟迪學生思維,提高了課堂效率。

比的意義的反思11

今天聽了xx老師的“分數的意義”這一課,“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正確地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並能對具體情境中分數的意義做出解釋,有條理地運用分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而分數的意義對於國小生來説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怎樣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

從聽這課我發現閆老師重視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抓住新知識的生長點,對單位“1”的認識和擴展,加深對分數的認識。課堂中閆老師的“活動系統”,就是組織學生的活動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學習。

(1)組織學生4人小組,展開合作學習

(2)構築互學的關係而不是互教的關係

(3)組織挑戰性的學習

課一開始,就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入手,引導學生歸納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接着以嘗試解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部分和整體的關係這一新的數學問題,引起學生對所分物體個數的關注,通過思考、觀察、比較,使學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從而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與擴展,也為揭示分數的意義做了較充分的準備。

課堂教學基於教師應答學生學習的關係閆老師特別注意:貫穿傾聽、串聯、反芻三種活動,放低聲音的調門,精選課堂話語,基於即興式應對來追求創造性的教學。注重讓學生在應用中鞏固和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本節課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較豐富的學習材料,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而且還注意讓學生經歷分數在生活中應用的過程,這樣學生在應用中不但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認識,而且把對分數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同時也為今後學習分數應用題打下了基礎。

比的意義的反思12

1、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基礎。

首要的是學生要具備與所學新知有關的知識基礎,其次是學生要有原有知識與新知進行溝通、聯繫的思想基礎。

由於教學前對學生的這兩個基礎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在課前談話中有意識的設置了數學語言、名稱與特定數學符號的對應關係。

回顧整節課,發現我當初的擔心是多餘的,因為這個班的學生很好的具備了這兩個基礎。課堂上學生因為有了這兩個紮實的基礎儲備,所以自己創造了比的意義、比值的概念、比號等比中各部分的名稱,概括了求比值的方法。

2、課堂因為開放,才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才促使了學習資源的生成、才有了學生創造的慾望與創造成果的展示。

但是,這無形中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住了學生轉瞬即逝的創造點,合理重組學習資源,那麼教學會更精彩,課堂更富活力。

孩子的創造慾望決定了整堂課的生命。儘管在課堂中好幾個地方我都能做到不遺漏學生的一個個閃現靈性的`創造點,但由於自己在某些環節的預設上發生方向偏差,主要原因還是對學生缺乏瞭解、課件的製作缺少互動。如:

(1)在讓學生猜測比的各部分名稱時按自己的預設學生肯定會先想到比號,而事實是有學生先想到的卻是比值,而且理由説的也清清楚楚,有根有據,如果課件是互動的話,那就很容易解決了這個問題。

(2)當學生總結出求比值的方法後,沒有設計練習題目讓學生得到及時的練習。

(3)關於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沒有得到強化。

3、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驗環節中。

前幾個題目從學生的反饋效果看,還是相當理想的,不僅進一步理解了比的意義,而且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説、做都相當精彩。後面由於時間的原因,練習中對求比值的練習還沒有來得及完成。

我在教學比的意義這一節課時主要運用了以下方法教學。

1、遷移猜想:我先組織學生複習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引導學生結合除法、分數和比三者之間的關係,猜想出比的基本性質。

2、驗證概括:學生猜想出比的基本性質後,再引導學生任意寫出—個比,對照猜想出的比的基本性質進行驗證,從而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質。

3、動態生成:在學生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質後,引導學生小結出整數比的化簡方法:用比的前項和後項的最大公約數分別去除比的前項和後項。

小結化簡整數比的方法後,我便問學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除整數比需要化簡外,還會遇到哪些比需要化簡?學生討論後,得出還有分數比、小數比需要化簡。這時我又突然想到了整數、分數、小數的混合比需要化簡。

於是,便萌發了師生互動,動態生成這一知識的念頭。在我的不斷引導下,學生説出了整數與分數比、整數與小數比、分數與小數比也需要化簡。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列出以上各種類型的比,並留足一定的時間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其中一種比的化簡過程,然後小組合作討論化簡比的方法,最後全班交流總結各種比的化簡方法。

但此時全班交流總結尚未結束,下課鈴聲響了,我只好草草收兵,結束教學。學生對常見的三類比(整數比、分數比和小數比)的化簡方法印象浮淺、理解不清、掌握不到位,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都沒有完成,更別説動態生成讓學生理解、掌握混合比(整數與分數、整數與小數、分數與小數)的化簡方法了。

比的意義的反思13

《比的意義》這一內容是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理解比的意義,瞭解比的各部分名稱。理解比值的概念,正確的求比值。

2、培養學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及探索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並建立比的概念。

教學的關鍵:理解比和除法之間的聯繫。

比的概念實質是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表示兩個數量間的倍比關係。任何相關的兩個數量的比都可以抽象為兩個數的比,既有同類量的比,又有不同類量的比。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過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所以在教學時,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探索、討論、總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一堂課下來,感覺不足之處還有很多,在教學比的意義時,對誰是誰的幾倍或幾分之幾也可以説成誰和誰的比,強調的還不夠,比的前項和後項不能調換位置;因為時間原因,求比值的練習不夠充實。總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改進。

比的意義的反思14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材第四單元中“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是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這一內容,既是前面知識的延伸,也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要求學生明確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繫,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是本節課應達到的知識教學目標。

第一次執教《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後,自我感覺還是挺不錯的。從瞭解小數的產生到探究小數的意義最後到綜合練習,學生的'學習過程挺順利的。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小插曲:我説在超市為了方便,電腦上通常會以元做單位統計,也就會用到小數了。本以為我可以按照預設進入正題了,這時有個學生説“既然有電腦用角分也很方便的呀!為什麼一定要用小數?”由於我沒有預設到這個問題,霎時我呆了,最後決定告訴學生把這個問題先放一放,等會兒再解決。在以後教學中,對於課堂出現的“小意外”,要靈活地處理,切不可死板地按自己想法進行解決。

在正方形紙上畫出0.1這個小數時,大多數同學都是塗最旁邊的一格,我也就是想當然的按照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正當我為解決這個問題高興時,有個學生突然地説“一定要這一格嗎?中間的一格可以的吧!”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但我當時沒有抓住這個教學契機,只是一帶而過。備課時,預設不夠充分,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點。我們都知道“把‘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一份,就是1/10,也就是0.1。”這裏的“其中一份”是指十份當中的任何一份,而不是單指這一份。我想當時我把這個學生提的問題再深入地分析一下,產生的課堂效果肯定會不同,學生也會更為深刻地理解0.1的產生及意義。由此,我想到了以後備課時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備課時要深入理解教材,想一想每個知識點應該要落實到哪一個程度;第二,問題設計時要有針對性,多思考提這個問題要解決的什麼;第三,除了備教材外,更要備好學生,對於學生在課堂會出現地種種問題進行全面周到地預設;第四,還要備好各種教學資料,如課件、練習題、學具等等,這樣就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教和學是一個學生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學生應該處於主體地位,教師應該發揮主導作用,但這個主導作用的發揮必須圍繞着學生這個主體得到發展為中心。只要是有利於學生主體發展需要的,就應該是我們教學需要努力的。我們教學所要追求是:把學生放在心中,讓學生在“教”與“學”中得到充分主動發展。

比的意義的反思15

用本課的設計始終圍繞教學目標而進行,突出重點,有措施,突出難點有策略,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精神,具體而言,有如下兩大特色:

1、活了教材,設計者將教學內容分解成20多個問題,每個問題既有側重,又都圍繞着重點來進行,使原先教材上的死知識變成了課堂中的“活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

2、搞活了課堂。課堂的活有兩種形式,一是形式上的活,一是內在的活,即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活躍狀態。前一種活是顯性的,後一種活是隱性的,比較難以達到,它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以及較高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本課的活就屬於後一種,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自學、討論、數量演示等多種方式,來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狀態,故而能事半功倍,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綜上所述,本課的設計體現了一種較高的教學教育觀念—教是為了不教。

比例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反思6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是在學生學習了“比”後進行教學的,導入新課時出示三面國旗,並通過求長和寬比值,引導學生觀察,然後提問學生髮現什麼?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揭示比例的意義。在此同時還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時,關鍵看這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為強化理解在這時我安排了隨堂練習:

1、寫出比值是1。5的比,並組成比例。

2、練習八第一題。

在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過程中我是分三步進行的:

第一步,區別比和比例,提出問題:比和比例有什麼聯繫和區別?學生回答後,教學比例各部分的名稱,同時提示比例還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並由學生自己標出所寫的內項、外項。

第二步,通過學生自己計算內項的積和外項的積,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並加以概括。

讓學生應用比例的性質驗證自己寫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學生明白,驗證比例式是否成立,

課堂小結: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有兩種方法:

1、求比值。

2、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質。

課堂上安排了反饋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比例性質的認識與掌握。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全面參與,通過學生動手、動腦、觀察、計算、自學與討論等活動,

第三步,為了進一步加深對比例的基本性質的理解,我精心設計了由易到難得兩種類型練習。